课堂教学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依附问题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onak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交际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者都是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语言交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常常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语言交际的障碍。而非语言交际则是“交际者运用身体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义的过程” (杨平)。我们在交际过程中的确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身体的某些自然特征和本能,如身高、体形、某些面部表情等向对方传递一定的信息,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它更多地反映人们行为方式的共性, 语言交际能力的不足或交际的障碍常常可以用带有共性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来弥补或克服,当然,其个性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语言固然是交际的要素,但非语言信息在交际中的作用甚至更为重要。据人类学家霍尔·爱德华分析,非语言行为占整个交际过程的65%,而语言表达仅占35%,所以,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充分认识和理解非语言交际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非语言交际,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体态语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当,会使有声语言增色生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外语教学课堂上,却往往会出现一些教师所讲述内容与其体态语言不和谐的情况。例如,高一虹在她的专著《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中提到这样一件事,可以作为此类不和谐情况的典范:
  1988年,高一虹参加美国语言教学专家罗立言(John Rassias)先生的教师培训班,学习“罗立言教学技巧”,其中有一项“榧子法”,教师边打榧子边说出操练内容,紧接着手指甲生、目视乙生,并在甲生开始口头操练时将目光转向他。学生问卷调查表明,罗立言的技巧总体而言收到了多数学生的欢迎,但是当高一虹把这项技巧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时候却遭到半数学生的否定,认为“教师突然的目光移动造成了高度心理紧张,而且教师用手指来指去伤害了他们的自尊。”(高一虹 2003:94)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原因应该从中英两种语言所依附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发掘。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行为的规则有同有异,相同的部分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而不同的部分则可能引起交际中的障碍甚至误会等。
  非言语交际行为一般分为三类:1.体距语;2.身势语;3.副语言,下面我们就课堂上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语言交际的各种表现形式,探讨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
  1.体距语体距语指人们在交际时保持相互间的身体距离并由此而体现出来的特定含义,包括体距和体触两个方面。课堂上师生距离较远,属于人类学家Edward Hall(1969)所提出的四种交际者距离中的“公共距离”范畴,交际双方相互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才能使得交际过程顺利、愉悦得进行下去。然而,这一距离的定义又是不具体的,可以被超越的,例如在拉美一些国家中,师生间相互击掌、拥抱、亲吻面颊等很常见,但是这样的距离在美国已经是亲密距离(Nine-Curt,1976),更何况中国!同样,师生间的体触行为也由于国家、师生性别等的不同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2.身势语身势语指除发音器官动作以外,人们在说话时使用的身体动作、姿势以及脸部表情表达的情感意义,包括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姿势与动作等。
  目光接触是非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的体态行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们不断的目光接触即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际的纽带,又是教师自信心的体现。英语国家的人比中国人目光交流时间长且更为频繁,而亚洲、拉丁美洲等文化中,避免和教师、长辈等目光直接接触,有表示恭敬、礼貌、羞怯等含义。
  同样,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情感活动密不可分,人的基本情感,如喜、怒、哀、欲、爱、恶、惧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心理学家Albert Mehrabian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来自文字,38%来自音调,55%来自面部表情。英语国家的人在交流过程中面部表情比较明显,同时他们也期待学生能够用明显的表情回馈信息,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而中国师生间这类的交流则较少,以至于有的外籍教师会误以为学生对其讲课内容没有接受和思考,从而引起交际上的障碍。
  另外,在姿势与动作方面,中国教师倾向于给人正式、威严的感觉,而西方教师则较为随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中国教师手撑讲台上笔直地站立着,而外籍教师却半边身体坐在讲桌上,歪着脑袋给学生讲课,这样有着鲜明对比的情景。
  3.副语言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指人们说话时,伴随语言而产生的一些发音特征或语音现象。这一点,由于生理、情绪等各方面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副语言特征,但是总体而言,中国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被作为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必要条件,而英语国家则较少顾及。另外,相对于英语国家的学生而言,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相对沉默,对教师的提问保持沉默,对报告人做的报告保持沉默不进行提问等,而这些在英语国家被视为对讲话人不礼貌和不尊敬的表现,在中国则被视为理所当然,这也是由文化的不同引起的交际上的差异。
  4.另外,教师的装束,座位的安排,教具和教材的使用等也在课堂非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不同的国家有其不同的规则。例如,中国的课堂座位排列多为传统的方块式,有利于教师控制整个课堂,并造成师生间的“权利距离”的增大,而英语国家则采用多种排列方式,给予学生之间交流的自由。外籍教师在中国上课,通常会在课前要求学生将桌椅做一番调整,摆成马蹄式或者模块式(高一虹2003:92),上完课后学生又需将课桌搬回原来的方块式,在中西文化的差异间不断地徘徊。
  以上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一样,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而当中国的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英语的时候,由于其自身有意无意地将西方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模式以及一些相关的观念等带到了课堂上,而其中必然有些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或者中国学生脑海中的教师形象、行为等有差异,甚至产生冲突,那么就会使得学生感到不能接受,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
  中国英语教师在教学构成中,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究竟该依附何种文化?如果依附汉语言文化,课堂氛围会相对和谐,课程进展顺利,但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西方文化,从而为他们以后的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种下障碍的种子;如果依附英语语言文化,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难以接受,甚而产生“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影响教学效果。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作者认为,向学生传授英语以及相应的西方文化知识,应该而且必须让学生接受其相应的文化模式和思维模式,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语言本身所依附的文化,在其文化模式下进行授课,使用其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手段,促使学生接受并习惯其模式,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忘本,而是为了更有效更切实际地掌握英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手段来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增强学生的文化宽容性,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具体来说,可以从深层和浅层两个层面来解决,两者相互配合,逐步解决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的文化依附问题:
  第一,浅层次的解决方案,主要依靠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来实现。
  首先,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对要接触的文化现象做出具体解释, 因为即使要讲的内容中所有的单词学生们都知道,所有的句子结构都能分析出来,他们仍然不能完全理解文章意思,从而引起跨文化交际上的障碍。因此 ,在讲解语言知识的同时应注意文化知识的输入。
  其次,利用英语电影等来组织教学,在利用电影来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们注意电影中的日常生活情景。对一些重要的、典型的场景应作点评、回顾,甚至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甚至是条件反射,在课后自己学习的时候也会自觉地去注意一些文化现象。
  最后,设计一些情景剧,如English Drama 或Role Play等,将要讲的内容带入在一个虚拟的情景中,以表演的形式将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依附到英语语言文化上,学生喜闻乐见,也会踊跃模仿、表达,并进一步接受这一文化模式下的思维及行为规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二,深层次的解决方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学习来实现。由于课堂的时间和容量十分有限,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只能是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大量的文化知识只能靠学生们自己课后来学习、体会。为了让学生们的课后学习更有针对性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广泛的阅读。西方的经典著作如《简·爱》《雾都孤儿》等,是英语国家文学之树上的一朵朵奇葩,是英语语言的典范和精华。大量的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语言感悟能力,并通过文学作品间接地掌握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等,在无形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学习谚语和阅读神话、传说等文学作品也是必修的功课。谚语是各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经验的总结,是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反映。学习谚语,有助于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而神话、传说是反映古代人们对宇宙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反映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和对理想的追求等,其中,希腊神话和《圣经》一直被公认为是西方文化的源泉,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在西方流传很广,影响深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进入了日常用语。如“特洛伊木马”“潘多拉的盒子”“伊甸园”等,了解它们,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莫大的帮助。
  2.欣赏艺术品。艺术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仅是好看,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传递、展示和强化重要的文化主题和价值。不同的艺术品反映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参观博物馆,欣赏艺术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化。
  3.多接触大众媒体。现在,电视、报纸、杂志、收音机、电影等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接触媒体中一些直观的文化资料,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直观地了解英美人是如何看问题、如何生活、如何交往的。
  4.鼓励学生多与外教接触。现在的大学差不多都聘请有外籍教师,这是学生们可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主要机会,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应该鼓励学生多积极主动地与外教联系,获得最直观的文化感受。
  总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总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教师课堂上非语言交际的文化依附问题说到底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日益突显,中国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的培养也益发显的重要,培养学生如何通过非语言交际来帮助判别对方的文化,反思自己的文化归属,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庄恩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党文霞.外语课堂上的非言语交际[J].外语研究,2006,(3).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许 丹,重庆市第29中学;赵 军,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发布了“2015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排行榜”。在其中的三等排行榜中(对101种院属非SCI收录期刊进行排名),《色谱》以并列第10位的成绩获得
歇后语是由谜面和谜底构成的固定短语,一般是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对歇后语句法结构的探讨,解放前就有所提及,直至今天仍有人在讨论。    一、解放前至今有关歇后语句法结构的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歇后语句法结构的研究  1.傅振伦在《歌谣周刊》第68号(1924年11月16日出版)上发表的《谜语歇后语研究之一斑》一文中认为歇后语包含“句首”和“句尾”两部分。这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篇把歇后语与“句
期刊
以自行合成的丝氨酸铜Cu(Ser)2和甘氨酰革氨酸铜Cu(Gly-Gly)2作为SOD模拟物,在pH7.8及(20.0±0.5)℃条件下,用脉冲辐解法分别研究其催化超氧化阴离子自由基(O2)歧化反应的动力学,得到了反应级数n及催化速率常数kcat,并初步探
建立了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 MS)测定禽蛋及蛋制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快速筛查方法。样品经酸性乙腈提取,PRiME HLB SPE柱净化,Poroshell 120 EC C18色谱柱(15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儿童玩具中6种致敏香豆素类化合物(香豆素、7-甲基香豆素、7-甲氧基香豆素、7-乙氧基-4-甲基香豆素、4,6-二甲基-8-叔丁基香豆素和六氢香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大气降水中9种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的高通量检测方法。使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降水样品中的目标化
超分子溶剂是两亲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有序的自组装过程形成的具有纳米结构的胶束聚集体,是一种高效提取溶剂.该文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为测试手段,系统地对超分子溶剂组成
建立了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法(GC-PFPD)测定水产品中二硫氰基甲烷(MBT)残留的分析方法。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溶液(1∶1,v/v)在超声条件下提取水产品中的MBT,然后用中性氧化铝
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22个辅音音素中是没有唇齿浊擦音“V”这个辅音的,但是在我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时常有“[V]”音的出现。如果留意一下的话,你就会发现电视台的某些播音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