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kkkkkksss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报道需要人文关怀,科技新闻也不例外。将人文关怀融入科技新闻,是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之路。2007年,《南方周末》将科学栏目从新闻版转移到文化版,伴随这一变化的是文化版由黑白版面过渡到彩色版面,这一变化充分反映出《南方周末》科技报道浓郁的人文关怀。那么《南方周末》科技报道是如何体现这种人文关怀的?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窥探新时期《南方周末》科技报道这一特色之所在。
  【关键词】科技报道 人文关怀 《南方周末》
  
  “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引入的一个概念。阿伦·布洛曾经这样对人文关怀定义:第一,人文关怀的焦点集中在人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第二,每个人在他或她自己身上都是有价值的,即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都是基于对此的尊重;第三,人文关怀要重视思想。简而言之,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的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①。由此可见,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对于新闻媒体而言,人文关怀就是要以文化作为旗帜,道德伦理和道德追求作为内涵,树立普世的价值观②。具体而言,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从报道对象出发,体现背景、人物、事件等新闻内容本身的“人文性”;二是从接受对象出发,尊重新闻规律,将受众置于主体地位,体现了解受众,尊重受众,引导受众的新闻传播的人文情怀,也就是要回归到“受众本位”的“人”性报道。
  “读报先读题”是读者的共识。《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报道的标题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易受性。标题的易受性是指读标题时的费力程度最小。传播学家施拉姆称“费力程度”为受众接受信息时付出的代价(时间支出和精力消耗的大小)。《南方周末》的易受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标题的简明扼要。据有关专家考察,读报时人们的最佳视野以10字以内为宜,标题过长,读者的眼睛容易产生疲劳。标题短,一览而尽,所耗精力小。而在统计的116个样本中,主标题字数在10字(包括10字)以内的占63.2%,以单行或双行标题为主,很少用多行式标题,也就是说引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齐全的结构方式很少。这说明《南方周末》在标题的制作上充分考虑到受众阅读的生理特征。
  二、标题的通俗易懂。一些科技报道,特别是科技成果的报道,必然会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而这些专业术语往往深奥难懂。如果科技报道的标题涉及到专业术语,受众必然会望而却步。而在统计的样本中,《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报道中涉及专业术语的标题很少,大都通俗易懂。
  其次,充分调动受众的阅读兴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新的技术成果、新的创造发明、奇异现象等,总是希望能得知其究竟。这不仅是出于好奇心,也是对增进知识的要求③。心理学将人们的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以及有意后注意三种。读者阅读报纸大多处于无意状态。在引导受众的注意力方面,《南方周末》文化版许多科技报道的标题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其表现方式有三种:一是标题以疑问句的形式来设置悬念,如“为经济,为国防,还是为复兴?”(《南方周末》2008年9月25日);二是标题以陈述句或陈述句加疑问号来设置悬念,如“粮食危机会毁灭人类文明?”(《南方周末》2009年6月4日);三是标题以“××背后”或“××之后”来设置悬念,如:“‘亚洲水塔’消融的背后”(《南方周末》2007年10月25日)、“克隆:发生在死亡十六年之后”(《南方周末》2008年11月13日)。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南方周末》文化版在科技新闻标题的制作上既考虑到易受性,又引导受众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④。
  议题设置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假说,其主要含义为:大众媒介之注意某些问题而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各种问题所确立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⑤。而选题是媒体设置议题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在选题上具有如下特点:
  一、突出社会焦点,从而使选题承载重大的社会价值。在统计的116个样本中,涉及医药科学和生物医药工程的有17条,占14.7%;涉及生态科学与环境保护技术的有16条,占13.8%。医药科学研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而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这说明《南方周末》文化版的科学栏目在选题上着眼于同受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领域,力求读者的最大化,体现了真正的受众本位意识。
  二、选题的大视野、大情怀,符合大众媒体的定位⑥。科学无国界,《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选题所涉及的地区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在统计的116个样本中,主要涉及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只有34条,占29.3%;涉及美国的有30条,占25.9%;而涉及多国和全球的分别为22条和11条,各占19.0%和9.5%。这说明《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注重的是全球化视野,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报道,引发受众的理性思考,以较为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共同的问题,如艾滋病问题、兴奋剂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看似远离读者,但却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报道以一个开阔的视野,历史的眼光看待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拉近了世界与受众的关系。使受众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认识我们生活的现实,思考这些问题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⑦。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新闻报道陷入两头为难的境地:一方面,受众作为新闻的消费者不愿读媒体提供的科技新闻,常抱怨这些报道深奥、晦涩;另一方面,中国的科学家们似乎更加不热衷于科普,更加不善于表达——深入浅出地解释其研究工作⑧。这固然有科技与新闻各自的本质特性的因素使然。但从新闻角度来看,这与没有对科技报道内容进行新闻化处理有很大关系。《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以“传播科学知识,点燃知识火种,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为旨趣⑨,它在科学报道的内容处理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一、报道内容着眼于“非科技领域”,回避“技术性”。回避技术性的有效方式就是充分挖掘科学事实背后的相关材料。如关于科技人物提出的理念、科技人物的奋斗经历以及科技人物的人生经历的相关报道能够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⑩。在统计的样本中涉及科学理念与思潮的报道就有25篇,占样本总量的21.6%;涉及科学界人物介绍的报道就有5篇,占样本总量的4.3%,两者相加的比重超过的样本总量的四分之一。这说明《南方周末》科学报道内容充分考虑到广大受众的可接受能力,满足了受众“知悉”欲望,是尊重受众的人文体现。
  二、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剖析科学活动的大众意义。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总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⑾。一切科技的,都是為人类社会社会生活服务的。如2008年9月10日,大型强子对撞机HLC将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对这一事件报道的着眼点是对其前景进行评价,认为这一事件是科学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它可能将开启物理学的黄金时代。
  三、对一些科学事件或与科学事件相关的思想进行质疑,引导受众去理性地思考和批判。这种理性不仅是知识,是正确思辩的途径,而且是不受先天思想权威、传统和教条的束缚,尊重事实,服从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批判、怀疑、反思的态度,是穷究真理的勇气,是拢和多种事实做出发现和判断的能力⑿。《南方周末》的这种质疑态度在形式上的表现就是使用不确定的词语,例如“或”或“可能”。另一种方式是运用疑问号来表现。如2007年11月29日的《南方周末》科学报道的标题是“干细胞研究开辟第二战场,克隆羊技术路线或已过时”、2009年10月29日的标题是“世间真有‘聪明药’?”。
  一篇报道,尤其是科技报道能否吸引受众,以及在多达程度上吸引受众,除了与标题、选题和内容有着重要的关系外,还与报道的叙述方式密不可分。《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报道的叙事方式也充分体现了受众本位意识,其叙事方式主要有:
  一、采用“华尔街日报体”的叙事方式。由于“华尔街日报体”的叙事方式在故事化、人文关怀、贴近性以及强大的信息释放上具有其他叙事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符合受众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阅读欲望。《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许多报道也是通过“华尔街日报体”的叙事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如2007年11月25日《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的报道《“亚洲水塔”消融的背后》。
  二、采用对话体方式进行报道。《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的许多报道是通过与相关人物的对话这一方式进行的。选择这样的报道方式,许多具有争议性、敏感性的话题,许多忧虑和展望都有了很好的释放空间和话语空间⒀。如2009年4月16日 《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學栏目的文章《“很多好的东西不容易移植到中国来”——沈善炯院士访谈》就是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熊卫民和沈善炯院士一段精彩对话的记录和整理。这一对话触及到中国科学界长期存在的积弊,如排斥自由研究、缺乏自由思想和独立思考的精神等。通过对话这一叙事方式,突出了科学报道的深度,充分体现了《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以守望者的责任,调查和思考科学领域以及其他领域或可避免或可完善之处,彰显了《南方周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它人文关怀的体现。
  三、在审视国内科学领域的成就与问题时,借用了外国类似情况。通过对比其他国家的科学发展状况,认识我们科学发展的不足,通过思考其他国家科学发展的独特之处,来思索我们的科学事业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如何保持⒁。如2007年7月26日《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的文章《“死亡钟”:每8秒跳动一个数字》通过介绍泰国的烟草制度在维护人们身体健康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来质疑我国的烟草专卖制度的合理性;又如2008年5月1日《南方周末》文化版科学栏目的文章《伦敦是怎样摘掉“雾帽子”的》来反思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如何处理空气污染问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南方周末》忧国忧民的情怀⒂。■
  参考文献
   ①阿伦·布洛克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
  ②南方报业传媒 主编:《南方与凤凰的对话》[J].《南方传媒研究》(第九辑),广州:南方报业出版社,2009
  ③高翔,《晚报科技报道如何接近读者》[J].《扬子晚报》
  ④王莉,《深入成就深度——由〈南方周末〉文化内核看“传承文化”责任》[J].《新闻世界》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⑥郭光东,《做新闻,霸气何处来?》[J].《南方传媒研究》第六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 主编,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⑦李静,《析〈南方周末〉专题摄影的人文特色》[J].《新闻界》2004
  ⑧李虎军,《南方周末记者谈科技报道探索》,http://www.xici.net/b244699/d33470458.htm
  ⑨司景新、黄宣传,《民生立场和理性立场——析〈南方周末〉人文关怀》[J].《新闻采编》,2001(1)
  ⑩高翔,《晚报科技报道如何接近读者》[J],扬子晚报社
  ⑾叶晓滨,《纽约时报的科技报道评析》[J].新闻知识,2009(1)
  ⑿司景新、黄宣传,《民生立场和理性立场——析〈南方周末〉人文关怀》[J].《新闻采编》,2001,(1)
  ⒀孙海燕,《〈南方周末〉的议程设置与文化诉求》[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1)
  ⒁孙海燕,《〈南方周末〉的议程设置与文化诉求》[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1)
  ⒂孙夏卿,《灾难报道中的深刻反思和人文关怀——〈南方周末〉》雪灾报道浅析[J].《东南传媒》,2008(5)
  (作者: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生)
  责编:叶水茂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2 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对编辑出版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针对性地探究了目前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原因,以期本专业能够在“2 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培养模式 专业能力发展 业界需求    “2 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陕西师范大学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进行的重大教学改革,2010届是在该模式下毕业的第一届本科
【摘要】专副刊是报纸的“后花园”,是报纸正刊的延伸。本文从栏目设置、采编策划以及让读者参与办报等几个方面浅谈几点办好校园板块的意见。  【关键词】校园板块 专副刊 校园小记者    有人把专副刊比作报纸的“后花园”,因为它是报纸正刊的延伸。如何让专副刊这座“后花园”为一张报纸锦上添花,不仅需要报人的丰富学识和不竭的激情,还需要报人有一种深掘广拓、不断创新的精神,唯有这样,报纸的专副刊才能成为读者喜
冠心病是凶恶的杀手,它使人突发心肌粳死,可能发生在患高、低血压者身上,也可能发生在血压、血脂正常者身上。当粥样硬化斑块掉落一块,或者当血黏度过高者的红血球聚集成栓子,随血运行到心脏的冠状动脉,就形成心肌粳死,运行到脑动脉即成为脑中风(脑卒中)。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香港船王包玉刚、近几年笑星侯耀文、高秀敏等许多人也都因此而猝然离世。这种人间悲剧在许多家庭常见,最令人揪心的是冠心病患者常犯心绞痛,医
2006年5月25日,家住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新农村的苏庆财夫妇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听着他说话的声音,看着那张熟悉的脸,苏庆财一眼就认出他正是自己10年前捡到的4万元钱的主人。当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哥,这事俺们做得不光彩,太对不起你了,太对不起了!”而这个中年男子则同样激动地说:“兄弟,你千万别这么说,当年我态度不好,是我对不起你啊!”“你放心,钱在公安局里,我会
【关键词】民生新闻 雷同 创新    这几年,关注普通人生存状态、生存空间的民生新闻,因为其高收视率而大行其道,作为民生新闻,《第一时间》一直强调它的实用性和服务性,正是因为栏目迎合了观众的诉求,才和观众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这从栏目每天500多个热线电话中可见一斑。栏目每天为观众解决了很多难题,同时也给自己出了一些难题,很多投诉热线琐碎而雷同,做还是不做?不做,会失去部分观众,做多了,使得报道变得婆
【摘要】本文从格兰仕的“中国红”产品,探讨其成功塑造品牌的战略。格兰仕以“中国红”的民族情感为诉求点,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格兰仕品牌塑造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元素走向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元素与商业完美结合。  【关键词】格兰仕 “中国红” 中国元素 品牌    一、品牌战略关注中国元素    事情的缘由还得从一个红色广告牌的树立说起。几年以来,位于广东省中山和顺德的交界处,一直树立着一块
【摘要】本文以网络民间话语为研究对象,以“武汉519路女公交车司机被打事件”为案例,探讨网络民间话语的传播特质、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关键词】民间话语 官方话语 落差    2008年9月12日湖北经济电视台(简称“湖北经视”)一档晚间新闻栏目播出一则社会新闻:一辆519路公交车女司机与两名东北籍男士发生口角并受到殴打,过程长达5分钟。第二天这条社会新闻及相关视频在国内各大综合
清朝光绪年间,陕西关中崔家庄富家子弟武来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仗着家里有几个臭钱,欺男霸女,横行乡里,是个谁见谁怕的无赖。  这一年春天,武来子外出游玩,来到离崔家庄大约二十多里的李家寨时,被一位妙龄少女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立即派人前去打听,得知这位姑娘名叫方红玉,芳龄二八,但早已许配人家,是崔家庄的崔大鹏。武来子心想,崔大鹏虽然长得一表人才,勤劳善良,但家里却穷得叮当响,方红玉嫁给崔大鹏,那真是
我曾经见过一个青年,他脸上有块胎记,很吓人。但他很友善,幽默,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他。他常常参加演讲。起初看着他的观众都觉得担心,这个样子的他相貌就失分了,不过等到他讲完,掌声已經如雷雨一样热烈。他的勇气叫我们钦佩,那样明显的胎记,带给他的心灵自卑,肯定是巨大的,而这样的自卑,不是每个人都能克服的,而他却能坦然地与大家相处。  我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后,有一天,我向他提出了藏在心里的疑
“当,当,当……”李翰文下意识地转过头,看到身后不远处蹲着一个人,披头散发,看不清面容。这个像流浪汉一样的家伙耷拉着脑袋,手握一柄锈迹斑斑的铁锤,正全神贯注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怀里的——人头!  李翰文猛地惊醒,恍惚了几秒钟,才发觉自己刚刚只是做了一场噩梦。他伸手抹去额头上渗出的冷汗,瞥了一眼床头的闹钟,6点30分。  由于時间尚早,李翰文决定再睡一会儿。可是就在李翰文把眼睛闭上的那一瞬间,他听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