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高三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tterfly1982_2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度过了高考后那个长得几乎永恒的暑假后,我上大学了。
  有新的课本等着我去翻开,新的生活等着我去熟悉,新的友谊等着我去珍藏……无数的新鲜与忙乱,大学猝不及防地向我袭来,令我几乎忘记了之前一年在曲阜小县城中日复一日的早出晚归。偶然翻开同学录,才突然回忆起本应牢牢刻在骨髓中的那一年,那个我们所有人的——绝版高三。
  我最好的朋友说:“到了高三,真不知道说是伤感多些,无奈多些,还是期待多些。”
  高三是充满无奈的。
  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被父母和老师明令禁止了,似乎我们的生活中只剩下了学习这一件事,同学之间交谈的话题也从过去的五花八门渐渐转变成了单一的“这道题怎么做?”“你这次考了多少分?”……这样的生活太过琐碎而重复,以至于之后回想起来,整个高三的生活可以概括到具体的某一天,而这一天又可以概括成一个词,叫学习——刻板而且冷硬,灰扑扑的,连带着我关于那一年的回忆都模糊起来。
  幸好,在那绵延的灰中总有一些暖色在穿插,在孕育,逐渐吞没掉那些灰色。
  它们是朋友,是期待。
  高三是充满期待的。
  所有人都不清楚自己的真实实力与水平,于是就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觉得头顶上的那一片天地很美好,畅想着有朝一日在井外的日子。从寒冷的东北哈尔滨、吉林、到炎热的岭南广州、深圳,从湿润的沿海杭州、厦门到干燥的内陆西安、兰州,所有人都在描绘着自己的理想之地,刻画着梦想中的大学生活。期待着有一天离开这个居住了18年的叫曲阜的小县城,期待着到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城市去。每个人都默默地把理想与现实作了比较,然后为此而更加努力。然而,在学习的间隙中一群人围在一起大谈理想时,总会有人突然提起一句:“以后就要分开了呢。”
  然后,气氛就突然伤感起来。
  高三是充满伤感的。
  所有人都知道6月走出考场后,我们可能倾尽一生也见不到另一些人了。十几年里我们的坐标都挤挤挨挨地待在这个小县城,朝夕相处亲如骨肉。然后在下一个9月,我们就像蒲公英一样迅速地分散到全国各地去了,有的生根发芽,有的继续漂泊,但相见总是遥遥无期。高三期间,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不谈分别的事。但这个话题总是会在某一个角落突然蹦出来,令我们措手不及。
  “很怕分离,跟你,跟高中,跟人生。”
  “为什么不能一直一直地走下去,不去烦恼,不必担心。”
  “我到底还能不能再见到你。”
  ……
  高三,无数个朋友在我的同学录里如此写。
  从初中起就在一个班的同学说:“你永不会独行,你的身边始终有我。”
  高三的心情,还可以用“苦闷”两字来概括,只不过别人只需苦闷高考,我却还要加上一个自主招生考试——一次次地在理科生都不会做的奥数题前撞得头破血流;一次次地在同学们狂背文综时看一些高考永不会用到的冷门知识;一次次地在别人安心复习时奔波于一个又一个自主招生的考场上。好不容易回到教室,看到厚厚一叠没做的试卷,看到自己的学习进度比别人慢了一截,忍不住要哭出声来——毕竟我为此付出了太多时间和精力,而自主招生的结果对我来说还是个未知数。
  心情不好,就干脆放纵一下自己吧!我拉着一个好朋友逃离了教室,在校园里一圈圈地转,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聊着高三的辛苦与劳累,聊着为自主招生的付出与不知何时才能到来的回报,聊着对未来的期盼与害怕……这个好朋友对我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想倾诉,我一定在你身边。”
  自主招生的结果出来后,她在我的同学录里写到:“现在回头看看那天的场景,我们是否有些可笑?”
  在关于高三的好多记忆都已渐渐模糊的时候,我仍能清楚地记得:曾经有一个晚上的话语,温暖了我高三的整个冬天。
  我的同桌说:“Yes,we can!”
  等自主招生尘埃落定,也就是我能真正静下心来、不管不顾地学习时,离高考也只有50天了。
  彼时春已到来,万物复苏,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聊理想大学的声音渐渐小了,大家都懂得了最重要的是抓紧高考前的每一分每一秒。老师已经不用再像过去那样督促我们学习,同桌在桌子上贴满了励志的标语,并把她最喜欢的几句认真地写在了我的同学录上。
  Yes, we can ! 是的,我们一定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在那时,我们突然都迷上了在夕阳下读书。我和几个好朋友总是结伴来到学校操场,默契地分散开来,挑一个不会打扰别人也不会被打扰的地方,开始大声地背诵那些几十天后或许会考到的知识。春去夏来,白天一天天地被拉长,我们在操场背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踢球的学弟散去了,聊天的学妹也散去了,操场上只剩下我们,就着夕阳的余晖进行着迄今为止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学习拼搏。直到晚自习的预备铃响起,我们才成群结队地走回教室,交流着刚刚的学习心得,询问着疑惑的地方,等回到教室后又马上沉默下来,投入战斗。我们都相信自己能成功,或许是因为知识日益巩固,或许是因为教室中的四个大字:天道酬勤。
  高考前我和同桌一起负责打扫卫生,我们把承载着记忆的标语都撕下了,把曾经为之骄傲的卫生红旗取下了,把教室里的桌椅都摆成了陌生的样子。拿到准考证后我们拥抱了彼此,高声为对方,也为自己加油。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同桌。我记得她的座右铭是——追逐梦想,永不停息。
  一直以来的竞争对手对我说:“希望万事如意,生活美满幸福!”
  高考完骤然空虚了一阵,然后又投入到忙碌的填报大学志愿中。不停地和同学联系,交流着彼此获得的最新情报,用一切手段和方法——电话、QQ、短信、邮箱……交流得过于频繁以至于我恍惚认为我们还没有毕业,这只不过是高中一个普普通通的暑假,9月初开学我们还会聚在一起,依旧那么亲密无间。
  我和竞争对手一直交集很多,高三一年我们一直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会因对手的某一门功课考过自己而暗自不服气;也会因自己的某一科考了第一而欣喜;也会偶尔闹闹小别扭;也会在一起嬉笑打闹。成绩上也一直是轮流当文科第一,但均只比对方高一两分的程度。也不是没有如果对方不存在自己独占鳌头的想法,但在要分别的时候却也难过得想哭——想起高三时一起讨论问题,想起每次考试前均一起祈祷题不要太变态,想起我们每时每刻的暗暗较劲……
  谢谢你!给我前行的压力与动力。
  谢谢你!无论何时何地,都一直陪伴着我。
  他们都说:“不要忘了我!”
  终究还是要各奔天涯。
  最好的朋友和她的欢喜冤家一起去了一个远到“十一”长假都回不了家的城市。所有同学都兴致勃勃地打赌他们能否在一起。
  一个好朋友以一分之差进了另一所学校,但在新大学混得也风生水起。
  竞争对手和我到了同一个城市,但两校相隔甚远,单是车程就要两个小时。终究远了,回不到过去。
  有些同学选择了复读,宁愿再拼一年换取更高起点……
  这次,真的是分离了。
  下次同学相聚不知是何时。
  高三的一些记忆已慢慢淡忘。但只要翻开同学录,看到那些依旧鲜活的文字,就似乎又回到了那间教室,周围是熟悉的人、熟悉的笑语、熟悉的感动。
  “一直有个念想,想把老师们的讲课录下来,把同学们的趣事拍下来,把那些不可再重来的经历记下来。生命里每一秒,都是绝版。”
  那是我们,不可复制,不可重来的——绝版高三。
  韩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大一学生,已在全国百余种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个人作品集《初荷听雨》《晓窗含风》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本栏目感谢《青春纪: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主编陈文伍诚挚荐稿。
其他文献
期刊
长江三峡工程是中国水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工程师和中国人民一个伟大的梦想,勘查50多年、论证40个春秋,终于在1994年得以动工兴建。三峡工程因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期刊
对照国家“质量工程”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对电工专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规划、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达到培养
本文以培养合格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在化工原理仿真教学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本文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课为例,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备课、课堂设计、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应用探究性学习进行生物学史的教学.
新课程方案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老师不断的对教方法加以变革,创造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笛安,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叫好又叫座的青春文学作家;笛安,《文艺风赏》杂志年轻的80后美女主编;笛安,作家李锐和作家蒋韵的女儿;笛安,郭敬明口中,那个能用无与伦比的技巧
期刊
周五放学的铃声,奏响欢唱的旋律,悠扬婉转,隽永曼妙.rn紧接着,心情愉悦.紧接着,悠闲自得.紧接着,花朵以花朵的样子绽放,青草以青草的样子碧绿.rn周末,不负众望,就这样,如释重
期刊
近些年来,政府在应对因社会矛盾凸显而出现的公共危机事件以及社会影响巨大、引发全国关注的一些事件时暴露了自身漏洞和不足,影响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在2009年发生的几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