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 IgA、ASCA IgG、抗乙糖苷昆布糖抗体(ALCA)、抗乙糖苷壳糖抗体(ACCA)、抗甘露二糖抗体(AMCA)、抗大肠埃希菌外膜C蛋白抗体(OmpC抗体)、I2抗体在诊断CD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10日至2013年1月24日期间确诊为CD的患者63例,选取同期30例确诊为UC的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选取同期25例在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中未发现异常者
【机 构】
:
310006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10006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科,310006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10006杭州,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 IgA、ASCA IgG、抗乙糖苷昆布糖抗体(ALCA)、抗乙糖苷壳糖抗体(ACCA)、抗甘露二糖抗体(AMCA)、抗大肠埃希菌外膜C蛋白抗体(OmpC抗体)、I2抗体在诊断CD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10日至2013年1月24日期间确诊为CD的患者63例,选取同期30例确诊为UC的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选取同期25例在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中未发现异常者为健康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用单盲ELISA法进行ASCA IgG、ALCA、AMCA、ACCA、ASCA IgA、O mpC抗体、I2抗体检测.计算各抗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用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在单抗体检测鉴别诊断CD和UC中,AMCA的准确度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在单抗体检测筛查CD中,I2抗体的诊断准确度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在多抗体联合检测中,以ASCA IgA或AMCA中任意一项阳性为标准鉴别诊断CD和UC,以及进行CD筛查,其准确度均最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2和0.633.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或可通过检测AMCA、I2抗体、ASCA IgA来进行CD筛查,以及鉴别诊断CD和UC。
其他文献
根据胃镜下有无食管炎表现,可将GERD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1].GERD尤其是NERD患者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或抑郁,其生活质量较健康人群有所下降[2].本研究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或)盐酸伊托必利治疗伴有抑郁的NERD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患者女,63岁,因腹泻、下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4h于2013年8月2日入院.发病前1天有不洁饮食史,既往体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5℃,全腹压痛,压痛点不固定,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减弱,腹部未触及包块,墨菲征阴性,麦氏点压痛阴性,肝肾区叩痛阴性.粪便常规+潜血及霍乱弧菌检测均为阴性,血常规示WBC 10.1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8.00×109/L,血钾3.20 mmol/L,血钠1
患者男,75岁,因腹胀半个月余于2013年4月16日收住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患者平素健康,无饮酒史,有大量吸烟史50余年,每日20~40支,育有3女1子,配偶及子女均体健.父母及1弟3姐均已故,否认患有肿瘤,无肿瘤家族病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毒物、放射线等接触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病等慢性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否认长期药物使用史.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未触及明显
20%的肝硬化患者伴胃静脉曲张,其破裂后出血量较大,病死率较高[1-4].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是预防和控制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组织胶注射治疗胃静脉曲张者188例,其中男127例,女61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为55岁.病因分析显示,乙型肝炎116例,丙型肝炎23例,血吸虫感染7例,酒精性肝硬化17例
肝脏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肝硬化是所有慢性肝脏损害长期、反复作用形成的肝纤维化的最终病理阶段,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广泛肝细胞坏死、脉管系统变形、小叶结构被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药物在肝硬化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种类和把握用药剂量是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
患者男,55岁,因饮酒后腹部胀痛半天于2013年3月14日入院.既往体键.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2 C,心率106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23/73 mmHg(1 mmHg=0.133 kPa),皮肤黏膜无黄染,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可疑阳性,肠鸣音低.双下肢无水肿.发病第1天:WBC16.2×109/L,Hb 192 g/L,血细胞比容0.535,TBil38.2μmol/L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在发达国家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呈逐年攀升态势。结直肠癌的治疗方面,目前仍提倡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等。手术可选择传统开放术式和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其中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虽然随着SAP综合治疗的进展,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总体死亡率仍在17%左右.研究发现控制和减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对器官的损伤[1],能减轻胰腺自身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目的 评价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联合常规治疗对CD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07年至2013年间CD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22例,分为IFX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11例.常规治疗组患者予禁食或流质饮食、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平衡等内科常规治疗,并予美沙拉嗪、泼尼松、硫唑嘌呤长期口服.IFX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入院时,治疗第2、6、14、22、30周给予IFX 5
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ma,MPM)是少见的腹膜恶性肿瘤,多为个案报道[1-2].MPM约占所有间皮瘤的10%~30%,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男女比例约2∶1,因其起病隐匿,表现多种多样,极易漏诊误诊,且预后多不良,中位生存期仅为6~12个月,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