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这些年,食品安全一直是困扰我们的烦心事,欧美那套较为稳固的食品安全体系让人羡慕,但是,在历史上,他们的“黑心食品事件”也曾层出不穷,由乱到治,走过一段颇为曲折难艰之路
美国:设立法案,封杀黑心奶
对西方国家来说,牛奶和面包是两种最基本的食品,充足的供应,被视作是温饱社会的重要指标。
在1850年前后,牛奶的美誉却在美国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一宗历时四五年的“酒糟奶事件”让市民对牛奶望而生畏。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城市人口还不算稠密,就算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市民的日常牛奶供应,只需依靠城市周边的奶牛场便可以满足。
到了19世纪中叶,随后市区的扩张,城市周边原来用来放牧的草场开始被蚕食,大约有1.3万头奶牛由于无处放牧,被三四百一群关在大棚子里饲养。这些奶牛因进食新鲜牧草不足,产奶量明显下降,纽约市民的日常鲜奶供应变得不足,于是,纽约远郊的“橘郡乡村鲜奶”便源源不断地被补充进纽约奶市。
眼见自己原有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外来鲜奶蚕食,城市周边的奶牛场主眼红了。不久,他们想出了一个既可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奶量的主意:用酿酒厂的副产品酒糟和下脚料喂牛。
但是,用这些东西喂牛,会使牛产出的奶变得稀淡乏味,含脂肪量骤减,不能连提炼奶油和奶酪,营养价值可想而知。但为了抢回失去的市场份额,黑心的奶牛场主就不管这些了,大量酒糟和下脚料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奶牛的吃料槽。 就这样,这些品质恶劣的“酒糟奶”悄悄地进入到纽约千家万户的餐桌上。一些酿酒厂的老板发现了这一生财之道,甚至还兼办起奶牛场。
《纽约时报》最先发现这种黑心奶,1853年,一位评论员在报上发文作了揭露,他在评论中挖苦说:“我们的孩子和成年人都喝‘酒糟奶’,我们的民族还能健壮吗?”文章还警告说,长此下去,还可能发生死亡事件。
随后,《纽约时报》派出记者深入调查事件,发现这种“酒糟奶”是导致当时纽约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而近8000名儿童的死亡也与此直接相关。报道指出,为什么每年七八月纽约的新生儿死亡率最高,而且大多数死于腹泻,就是因为他们喝了质量恶劣的“酒糟奶”。每年的七八月,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节,品质差的“酒糟奶”在这种高温环境下,成为细菌大量繁殖的乐园,于是,牛奶就成为像毒药一般的东西。
对于那些被媒体揭露的黑心奶牛场,纽约政府虽然不断派出检查人员前去查禁,但效果不明显。到了1862年,纽约市政当局颁布了一项打击黑心奶的法令,对牛奶生产和销售作了多条规定,如牛奶经销商的运奶车和奶罐上,必须贴上由政府颁发的合格标志;禁止酿酒厂开办附设的乳品厂等等。
1881年,纽约州还推出了《纯正食品与药品法案》。
随着食品法规的出台,黑心奶横行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它的黑影仍不时出没于市场。因为黑心奶便宜,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仍有吸引力。所以,纽约地区的婴儿死亡率一直没得到大幅改善。
1893年,一位叫施特劳斯豪的纽约慈善家发现了这一情况,发起设立了低成本的鲜奶销售点,由他统一购买合格的鲜奶,以低价向市民尤其是贫困家庭出售。政府也意识到这是根治黑心奶的一个好办法,也开始资助这项行动。直到此时,纽约地区婴儿的死亡率才开始直线下降。
事实上,当年的黑心奶现象并非只流行于纽约,欧洲的英、法等国,黑心奶害人之事也不断被揭发,这些黑心奶被兑水稀释,加入淀粉增加粘稠度,然后用胡萝卜汁增加甜度,再以添加剂掩盖变质奶的酸味。
在伦敦,市面上销售的鲜奶有一半造假。而法国的巴黎当局,在黑心奶屡查不止的情况下,于1870年无奈地颁布了母亲必须用母乳育婴的法令。
最后,通过政府立法、媒体揭露、民间力量监督、消费者抵制等多方艰苦努力,黑心奶才最终在英法消失。
德国:明确处罚条款,打击“工厂火腿”
火腿、熏肉和咸肉向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家庭肉食,尤其是火腿,香醇味美,是夹肉面包、各式面条和汤羹的上佳配料。
一直以来,西班牙、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都有各自的传统名牌火腿,如德国西伐利亚火腿和西班牙芭玛火腿,均是家喻户晓的顶级名品。制作这些名牌火腿,虽然腌制和发酵工艺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用料上乘。以早期的德国西伐利亚火腿为例,它是以纯野猪肉制作的。每年冬季来临之前,猎户便到山林中猎杀那些长年进食橡果和新鲜植物、体重在150-180公斤的野猪,猎杀后剁下两具后肢,按照祖传秘方操作,经过长达30个月窖藏腌制,待其香味扑鼻,隐隐透出阵阵杜松子香时,方能出窖。
德国西伐利亚火腿最风行的时候,各国食客为了品尝正宗地道的美味,不惜远道而来。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这些质量上乘、味道独特的名品火腿变得供不应求,制作这些火腿的专用山林野猪数量有限,橡果和松子也只一年结果一次,巨大的市场缺口出现了。
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一些贪婪的商家开始生产冒牌名品火腿,他们抢购当地的土猪,或把野猪和家猪杂交,加以圈养,待其长大至80-110公斤左右,放养山林一段时间后,再行宰杀腌制火腿,打着纯野生猪肉制作的名号推向市场。
为了缩短产期和增加产量,传统腌制过程中的许多工艺细节如必须采用上等海盐,定期揉按腿肉使盐分均匀渗透;每天有专门技师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确保猪腿盐量吸收恰到好处;定期翻动火腿使其通风透气等等,都被制造商简化了。
而随着无所不能的化学色素和添加剂的出现,黑心贪婪的商人更是在工厂内直接“腌制”火腿,仅需两三个月时间就可炮制出所谓名品火腿。工人把注水探针插入猪腿,坚果香、熏肉香、松烟香等味道均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调制而得以脚连续踩压水泵约20分钟,让各种调味剂和色素注遍整条火腿,工人戏称此过程为“给它们增加20%味道”。 就算以往最难解决的腿骨和腿肉连接部分的传统颜色和味道,只需抽出腿骨,塞入加热的铁棒,熏制和晾晒一段时间,便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一些变质的猪腿肉,也被用于制作火腿。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恶臭难闻,工人甚至忍受不了,要不时跑到户外透气。这时的欧洲火腿市场,已没有以往的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的区别,全部“工厂火腿”通通成了一等品。
劣质的“工厂火腿”令传统优质火腿声名狼藉,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政府都陆续对这种造假现象进行打击,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立法,对制作肉类食品的原材料产地、主要成分、包装运输等都作了具体要求,还列明了详细的处罚条款。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肉制品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之风才被扭转。
英国:700多年前已有面包法令
西方国家最具历史传统的大众食品首推面包,为了保证这一大众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西方各国政府在很早就对其生产和销售立法监管,其历史可追溯到700多年前。
1266年,英王亨利三世颁布了《面包与麦酒法令》,成为西方国家最早的面包法规。促成这个法规出台的,是当时面包销售普遍存在的短斤缺两现象。
《面包与麦酒法令》颁布后的六七百年间,一直被英国严格执行。
这项法令的内容颇为全面精细,它详细规定了面包制作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要求,如加工程序、重量标准、成分组成、销售价格,甚至把面包销售品种也分成三六九等,一等面包称维斯特、二等面包叫科奇特、三等面包叫撒母耳,这前三等面包,通常是富裕人家的消费品,质量差别不是很大,用当年产上等小麦面粉烘烤,售价可随小麦市场价格浮动。
一般家庭消费的是四等面包,叫特瑞特,所用面粉较为粗糙,是那些只经简单过筛的棕色面粉。
城市贫民吃的则是五等品“马面包”,用料是廉价的磨坊残余之物,带麸皮和小麦碎渣。
各类面包的价格按质定价,像“马面包”,价格只是一等品的三分之一。
《面包与麦酒法令》还规定,英国所有面包店均要挂牌营业,开张前要经政府机构和同业工会的定级审核,不同等级的面包店只能烘烤和销售指定等级的面包,禁止代销其他等级面包。
此外,面包店还要接受一年四次的政府检查,由专业执法者甚至是市长或来自其他城市的人员执行。所有上架面包在出炉时必须加盖面包师的印章,以便消费者随时监督。
《面包与麦酒法令》对违规的处罚极严厉,违法的面包店老板,首次会被囚于马车上游街示众,脖子上挂着次品面包。第二次要戴枷锁游街示众。若有第三次,就要吊销执照封店歇业,永不准从业面包制造。
在《面包与麦酒法令》的监督下,各档次的面包在质量和安全上均得到有效保障。
而在法国和德国,磨坊主人和面包店同样处于政府的高度监管之下,销售“黑心面包”被视为威胁市民生命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惩罚极重,不仅要高额罚款,严重的还要入狱。
在政府严格监管下,几百年来,欧洲大部分国家的面包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品质,当然,掺假现象也有出现,但大多发生在社会陷于混乱和灾荒年代食物短缺之时。
1756年,英国就发生过一起著名的“面包门事件”。当时,英国大片即将丰收的麦田被洪水淹没,粮食失收。随之,人们发现面包质量下降,颜色变黑,这是因为粮食缺乏掺入麦麸的结果。而当时的人们,视白色为面包质量合格的标志,商家为了迎合市场的这种心理,在面包里加入了一种叫明礬的东西对产品进行漂白。明礬是一种硫酸铝和硫酸盐的结合物,通常用于制作止血药和防腐剂,食用对人体是有害的。
媒体和民间打假力量功不可没
严重的食品造假现象其实是食品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在过去两三百年间,英、美、法、德等国的人民,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恶劣食品环境。经验表明,要让食物造假丧失生存的土壤,制定法律、严格执法、媒体和民间力量的监督等环节缺一不可。当时英法的食品打假行动中,民间打假力量就起过重要作用,下面说一个例子。
英国化学教授和美食家阿库姆愤于假冒伪劣食品横行,经过7年时间观察和资料收集,于1820年写出了近代西方世界首本揭露造假食品的小册子《论食物造假》。在书中,他翔实地揭露了食品造假的种种方式,如伪劣泡菜的漂亮颜色是用铜绿染的,假醋是用硫酸稀释的,劣质乳酪是用变质牛奶加入米粉或薯粉制成的,假番茄酱是用酒糟加各种香料混调而成的等等。
该书一出版,就广为流传,为人们认识假冒伪劣起了重要作用。阿库姆为了让人真切地感受食物造假真相,在他任职的萨里学院里,不时举办食物造假的化学演示会,他高高举起一种化学物质,将其倾入另一种加以混合,即出现与日常食品有关联的各种化学反应,让人大开眼界,每次演示都火爆异常。
(来源:羊城晚报、扬子晚报)
美国:设立法案,封杀黑心奶
对西方国家来说,牛奶和面包是两种最基本的食品,充足的供应,被视作是温饱社会的重要指标。
在1850年前后,牛奶的美誉却在美国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一宗历时四五年的“酒糟奶事件”让市民对牛奶望而生畏。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城市人口还不算稠密,就算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市民的日常牛奶供应,只需依靠城市周边的奶牛场便可以满足。
到了19世纪中叶,随后市区的扩张,城市周边原来用来放牧的草场开始被蚕食,大约有1.3万头奶牛由于无处放牧,被三四百一群关在大棚子里饲养。这些奶牛因进食新鲜牧草不足,产奶量明显下降,纽约市民的日常鲜奶供应变得不足,于是,纽约远郊的“橘郡乡村鲜奶”便源源不断地被补充进纽约奶市。
眼见自己原有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外来鲜奶蚕食,城市周边的奶牛场主眼红了。不久,他们想出了一个既可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奶量的主意:用酿酒厂的副产品酒糟和下脚料喂牛。
但是,用这些东西喂牛,会使牛产出的奶变得稀淡乏味,含脂肪量骤减,不能连提炼奶油和奶酪,营养价值可想而知。但为了抢回失去的市场份额,黑心的奶牛场主就不管这些了,大量酒糟和下脚料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奶牛的吃料槽。 就这样,这些品质恶劣的“酒糟奶”悄悄地进入到纽约千家万户的餐桌上。一些酿酒厂的老板发现了这一生财之道,甚至还兼办起奶牛场。
《纽约时报》最先发现这种黑心奶,1853年,一位评论员在报上发文作了揭露,他在评论中挖苦说:“我们的孩子和成年人都喝‘酒糟奶’,我们的民族还能健壮吗?”文章还警告说,长此下去,还可能发生死亡事件。
随后,《纽约时报》派出记者深入调查事件,发现这种“酒糟奶”是导致当时纽约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而近8000名儿童的死亡也与此直接相关。报道指出,为什么每年七八月纽约的新生儿死亡率最高,而且大多数死于腹泻,就是因为他们喝了质量恶劣的“酒糟奶”。每年的七八月,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节,品质差的“酒糟奶”在这种高温环境下,成为细菌大量繁殖的乐园,于是,牛奶就成为像毒药一般的东西。
对于那些被媒体揭露的黑心奶牛场,纽约政府虽然不断派出检查人员前去查禁,但效果不明显。到了1862年,纽约市政当局颁布了一项打击黑心奶的法令,对牛奶生产和销售作了多条规定,如牛奶经销商的运奶车和奶罐上,必须贴上由政府颁发的合格标志;禁止酿酒厂开办附设的乳品厂等等。
1881年,纽约州还推出了《纯正食品与药品法案》。
随着食品法规的出台,黑心奶横行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它的黑影仍不时出没于市场。因为黑心奶便宜,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仍有吸引力。所以,纽约地区的婴儿死亡率一直没得到大幅改善。
1893年,一位叫施特劳斯豪的纽约慈善家发现了这一情况,发起设立了低成本的鲜奶销售点,由他统一购买合格的鲜奶,以低价向市民尤其是贫困家庭出售。政府也意识到这是根治黑心奶的一个好办法,也开始资助这项行动。直到此时,纽约地区婴儿的死亡率才开始直线下降。
事实上,当年的黑心奶现象并非只流行于纽约,欧洲的英、法等国,黑心奶害人之事也不断被揭发,这些黑心奶被兑水稀释,加入淀粉增加粘稠度,然后用胡萝卜汁增加甜度,再以添加剂掩盖变质奶的酸味。
在伦敦,市面上销售的鲜奶有一半造假。而法国的巴黎当局,在黑心奶屡查不止的情况下,于1870年无奈地颁布了母亲必须用母乳育婴的法令。
最后,通过政府立法、媒体揭露、民间力量监督、消费者抵制等多方艰苦努力,黑心奶才最终在英法消失。
德国:明确处罚条款,打击“工厂火腿”
火腿、熏肉和咸肉向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家庭肉食,尤其是火腿,香醇味美,是夹肉面包、各式面条和汤羹的上佳配料。
一直以来,西班牙、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都有各自的传统名牌火腿,如德国西伐利亚火腿和西班牙芭玛火腿,均是家喻户晓的顶级名品。制作这些名牌火腿,虽然腌制和发酵工艺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用料上乘。以早期的德国西伐利亚火腿为例,它是以纯野猪肉制作的。每年冬季来临之前,猎户便到山林中猎杀那些长年进食橡果和新鲜植物、体重在150-180公斤的野猪,猎杀后剁下两具后肢,按照祖传秘方操作,经过长达30个月窖藏腌制,待其香味扑鼻,隐隐透出阵阵杜松子香时,方能出窖。
德国西伐利亚火腿最风行的时候,各国食客为了品尝正宗地道的美味,不惜远道而来。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这些质量上乘、味道独特的名品火腿变得供不应求,制作这些火腿的专用山林野猪数量有限,橡果和松子也只一年结果一次,巨大的市场缺口出现了。
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一些贪婪的商家开始生产冒牌名品火腿,他们抢购当地的土猪,或把野猪和家猪杂交,加以圈养,待其长大至80-110公斤左右,放养山林一段时间后,再行宰杀腌制火腿,打着纯野生猪肉制作的名号推向市场。
为了缩短产期和增加产量,传统腌制过程中的许多工艺细节如必须采用上等海盐,定期揉按腿肉使盐分均匀渗透;每天有专门技师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确保猪腿盐量吸收恰到好处;定期翻动火腿使其通风透气等等,都被制造商简化了。
而随着无所不能的化学色素和添加剂的出现,黑心贪婪的商人更是在工厂内直接“腌制”火腿,仅需两三个月时间就可炮制出所谓名品火腿。工人把注水探针插入猪腿,坚果香、熏肉香、松烟香等味道均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调制而得以脚连续踩压水泵约20分钟,让各种调味剂和色素注遍整条火腿,工人戏称此过程为“给它们增加20%味道”。 就算以往最难解决的腿骨和腿肉连接部分的传统颜色和味道,只需抽出腿骨,塞入加热的铁棒,熏制和晾晒一段时间,便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一些变质的猪腿肉,也被用于制作火腿。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恶臭难闻,工人甚至忍受不了,要不时跑到户外透气。这时的欧洲火腿市场,已没有以往的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的区别,全部“工厂火腿”通通成了一等品。
劣质的“工厂火腿”令传统优质火腿声名狼藉,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政府都陆续对这种造假现象进行打击,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立法,对制作肉类食品的原材料产地、主要成分、包装运输等都作了具体要求,还列明了详细的处罚条款。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肉制品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之风才被扭转。
英国:700多年前已有面包法令
西方国家最具历史传统的大众食品首推面包,为了保证这一大众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西方各国政府在很早就对其生产和销售立法监管,其历史可追溯到700多年前。
1266年,英王亨利三世颁布了《面包与麦酒法令》,成为西方国家最早的面包法规。促成这个法规出台的,是当时面包销售普遍存在的短斤缺两现象。
《面包与麦酒法令》颁布后的六七百年间,一直被英国严格执行。
这项法令的内容颇为全面精细,它详细规定了面包制作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要求,如加工程序、重量标准、成分组成、销售价格,甚至把面包销售品种也分成三六九等,一等面包称维斯特、二等面包叫科奇特、三等面包叫撒母耳,这前三等面包,通常是富裕人家的消费品,质量差别不是很大,用当年产上等小麦面粉烘烤,售价可随小麦市场价格浮动。
一般家庭消费的是四等面包,叫特瑞特,所用面粉较为粗糙,是那些只经简单过筛的棕色面粉。
城市贫民吃的则是五等品“马面包”,用料是廉价的磨坊残余之物,带麸皮和小麦碎渣。
各类面包的价格按质定价,像“马面包”,价格只是一等品的三分之一。
《面包与麦酒法令》还规定,英国所有面包店均要挂牌营业,开张前要经政府机构和同业工会的定级审核,不同等级的面包店只能烘烤和销售指定等级的面包,禁止代销其他等级面包。
此外,面包店还要接受一年四次的政府检查,由专业执法者甚至是市长或来自其他城市的人员执行。所有上架面包在出炉时必须加盖面包师的印章,以便消费者随时监督。
《面包与麦酒法令》对违规的处罚极严厉,违法的面包店老板,首次会被囚于马车上游街示众,脖子上挂着次品面包。第二次要戴枷锁游街示众。若有第三次,就要吊销执照封店歇业,永不准从业面包制造。
在《面包与麦酒法令》的监督下,各档次的面包在质量和安全上均得到有效保障。
而在法国和德国,磨坊主人和面包店同样处于政府的高度监管之下,销售“黑心面包”被视为威胁市民生命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惩罚极重,不仅要高额罚款,严重的还要入狱。
在政府严格监管下,几百年来,欧洲大部分国家的面包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品质,当然,掺假现象也有出现,但大多发生在社会陷于混乱和灾荒年代食物短缺之时。
1756年,英国就发生过一起著名的“面包门事件”。当时,英国大片即将丰收的麦田被洪水淹没,粮食失收。随之,人们发现面包质量下降,颜色变黑,这是因为粮食缺乏掺入麦麸的结果。而当时的人们,视白色为面包质量合格的标志,商家为了迎合市场的这种心理,在面包里加入了一种叫明礬的东西对产品进行漂白。明礬是一种硫酸铝和硫酸盐的结合物,通常用于制作止血药和防腐剂,食用对人体是有害的。
媒体和民间打假力量功不可没
严重的食品造假现象其实是食品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在过去两三百年间,英、美、法、德等国的人民,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恶劣食品环境。经验表明,要让食物造假丧失生存的土壤,制定法律、严格执法、媒体和民间力量的监督等环节缺一不可。当时英法的食品打假行动中,民间打假力量就起过重要作用,下面说一个例子。
英国化学教授和美食家阿库姆愤于假冒伪劣食品横行,经过7年时间观察和资料收集,于1820年写出了近代西方世界首本揭露造假食品的小册子《论食物造假》。在书中,他翔实地揭露了食品造假的种种方式,如伪劣泡菜的漂亮颜色是用铜绿染的,假醋是用硫酸稀释的,劣质乳酪是用变质牛奶加入米粉或薯粉制成的,假番茄酱是用酒糟加各种香料混调而成的等等。
该书一出版,就广为流传,为人们认识假冒伪劣起了重要作用。阿库姆为了让人真切地感受食物造假真相,在他任职的萨里学院里,不时举办食物造假的化学演示会,他高高举起一种化学物质,将其倾入另一种加以混合,即出现与日常食品有关联的各种化学反应,让人大开眼界,每次演示都火爆异常。
(来源:羊城晚报、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