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山石奇踪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xi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块奇石,南唐后主李煜为之痴迷;宋朝书画大家米芾险些因之丧命;收藏家皇帝宋徽宗为之苦心追求……
  这块奇石却在宋代以后神秘失踪。
  2002年12月6日17时13分,一场震惊中国文物界的拍卖在不足10秒钟的时间里一锤定音。流失海外的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手卷以2999万元的拍卖价定向拍卖给国家,每个字折合人民币76.9万元,创下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新的世界纪录。
  米芾的书法博古人所长,超凡绝尘,以瑰伟、雄强、妍丽、豪爽、淋漓而著称。现留存于世的米芾真迹多为小字,大字仅有三件,一件是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多景楼诗》,一件是藏于日本东京博物馆的《虹县诗》,另一件即《研山铭》。
  此幅《研山铭》绢本手卷,卷纵36厘米,横136厘米,用南唐澄心堂纸书写行书大字39个,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的罕见珍品,是米芾当年为了一块名为研山的灵璧奇石而作。这块奇石在千年岁月中几经流转后神秘消失,引得历代文人雅士竞相追寻。
  研山奇石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洞房花烛夜
  奇石,源于自然,妙趣天成。萌芽于春秋,盛行于唐宋,繁荣于明清的中国石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为奇石劳民伤财者、为搜石倾家荡产者、为赏石痴迷成癫者、甚至为藏石不惜性命者,让平凡的石头折射出神秘莫测的光芒。宋代是中国石文化真正形成并广泛盛行的时期,当时的书画皇帝宋徽宗和大书法家米芾因为对石头共同的热爱成为惺惺相惜的石友,却也因为一块奇石几乎反目成仇。
  米芾,一生痴癫狂傲,爱石成癖,他所珍藏的石头中最为倾心的是一块名为研山的只有两个巴掌大的天然灵璧石,石头上耸起一个个手指般大小的山峰,这种天然形成的山峰形奇石极其罕见。
  研山奇石不仅贵在天然所成,在我国赏石历史上,它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据载它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制,取自然平底、峰峦起伏而又有天然砚池的天然奇石作为砚台的别支,一般大不盈尺,而灵璧石、英石一类质地大都下墨而并不发墨,所以研山纯粹是作为一种案头清供。唐代乃至以前赏玩奇石的主要对象是园林石峰,赏玩案几供石从宋代开始蔚然成风,唐宋之间所出现的“研山”是一个重要过渡:一方面,它将玩石的对象由庭院转移到案几;另一方面又将玩石列入了文房器玩范围,以后奇石一项便侧身于文玩之列,这都应归功于李后主首创之功。
  米芾所珍藏的这方灵璧石研山奇石,便是当年李煜的至爱之宝。
  如此珍奇的石头,米芾是如何得到的呢?
  这还要从米芾的洞房花烛夜说起。米芾大婚之夜收到夫人赠送的一个传家之宝,拿到宝物的米芾不禁大惊失色:眼前的这块石头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既苍劲刚烈又不乏阴柔鬼魅,极为罕见。难道,这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珍藏之物吗?
  米芾知道,当年李煜曾十分珍爱一块奇石,即使是在兵临城下江山易手之时,仍痴迷于石头,最终被俘,可谓“不恋江山爱美石”。
  原来米芾的妻子李氏正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后人。李煜被俘后,他所收藏的奇石先后流传数人,后被李煜第五代后人也就是米芾之妻李氏收藏。李氏之所以将自己的传家之宝赠送给米芾,一是因为米芾爱石如命,二是石头亘古不变,象征着两人美好永恒的婚姻。
  暗藏“杀机”
  石头,作为一种天然艺术,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玩石、赏石的大家,宋徽宗与米芾位列其中。一直以来,米芾与同为书画大家的皇帝宋徽宗的交往被传为文坛佳话。宋徽宗和米芾一样热爱书画和奇石,常与米芾赏析书画奇石,废寝忘食。他请米芾写字时,特准米芾用自己的御用文具。有一次,米芾看上了宋徽宗的一方砚台,字写完之后,米芾抱着那个砚台说:“这块砚台被臣濡染过,已经不堪再让皇上使用了。”宋徽宗无奈地放声大笑,当即将砚台赏赐给他。米芾生怕皇帝反悔,赶紧抱起砚台往外跑,砚台里剩下的墨汁洒得到处都是,他却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路狂奔而去。米芾爱石成痴由此可见一斑。
  唐宋是石文化发展的盛行时期,在宋代众多赏石名家中,米芾在赏石理论的发展中起到了开山作用。唐之前,赏玩奇石已经逐渐成为潮流,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了以《太湖石记》为代表的大量赏石诗文。但当时尚未形成赏石理论,赏石理论真正形成并为大家所接受,要归功于米芾。米芾对于什么样的石头是美的,提出了“瘦、漏、皱、透”的四字理论。瘦,是指石体修长,中间有束腰,由人体形象引申而来;皱,是表面凹凸变化的褶皱,由地壳运动和风化侵蚀形成,是岁月的留痕,给人以厚重的沧桑感;漏与透,是指石体中出现的前后上下贯穿的洞穴。漏,具有幽深感和神秘感;透,具有通明感和空灵感。同时表现出这四个特点的石头可称为极品。米芾提出的赏石四字理论,对今天的赏石文化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在米芾看来,研山奇石正是具备“瘦、漏、皱、透”四个字的极品奇石。
  此时的米芾万万没有想到,他所珍藏的这块奇石险些让自己断送了性命——有一个人做梦都想得到这块石头。
  此人是宋徽宗。
  一次,米芾将研山奇石示于宋徽宗,宋徽宗看后爱不释手,意欲索取,被米芾在装疯卖傻中夺了回来。此后宋徽宗念念不忘,想方设法要得到这块奇石,后来利用皇权通过蔡京巧取强夺,令米芾陷入“一边是石头,一边是人头”的两难之地。万般无奈之下,救夫心切的米夫人双手捧着研山奇石直闯金殿献与宋徽宗。自此,这块奇石被宋徽宗强纳于宫,演出了中国赏石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
  被救回一命的米芾日夜思念失去的珍宝。
  1107年,米芾寿终正寝。
  得到研山奇石的宋徽宗此后的命运十分坎坷。宋徽宗也是个爱石成痴之人,喜得研山奇石的他对于研山原材料的喜爱愈加深厚。作为一国之君,宋徽宗命人搜罗天下奇石装点皇家园林——艮岳。当得知安徽省内的庆云山附近发现了一块当时最大的奇石后,宋徽宗即刻派人主持开挖,这块号称“天下第一巨石”的庆云山巨石被后人称为宋花石纲老坑遗石。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宋徽宗被俘,北宋灭亡,皇宫中的奇珍异宝被抢劫一空,曾经珍藏在皇室禁宫内的研山奇石从此神秘失踪。   踪迹
  有人认为研山奇石已经在战火中被毁,也有人认为它被抢掠,还有传言称宋徽宗被俘前知道自己可能遭遇不测,命密使将它埋在“天下第一巨石”庆云山巨石的附近。于是,追寻研山奇石的人纷纷赶到庆云山暗中寻访,结果都是一无所获。也有人大胆地猜测当时的密使用一种奇特的方式将它藏在巨石下的深土层里,后人要找到它必须将巨石搬开,可是搬开巨石非常人所能,人们只好作罢。
  光阴荏苒,朝代更迭。宋徽宗之后的六百多年,清代乾隆皇帝又动了搬开天下第一巨石庆云山巨石的念头。爱好广泛的乾隆皇帝对天下奇石情有独钟,他和宋徽宗一样,也喜欢收集各种奇峰怪石用来装点自己的皇家花园。如今,北京故宫的御花园、乾隆花园、宁寿宫、倦勤斋、西苑万佛楼、景福宫、遂初堂、颐和轩、三友轩、竹香馆中的很多奇石,都是当年乾隆皇帝命人从各地开采后进贡到京城的。
  乾隆皇帝派出特使前往庆云山巨石所在地进行挖掘。然而,一段喧闹之后,庆云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天下第一巨石”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连同巨石下是否暗藏研山的神秘传说一起沉寂于岁月的长河中。
  时间到了2001年。
  一辆苏联制造的长达25米的导弹运输车悄然停到了当年宋徽宗和乾隆皇帝开采过的庆云山巨石附近,为的就是搬走那块被人们关注了几百年的极品奇石。
  这块充满传奇色彩的宋花石纲老坑遗石被成功开采。巨石的周围聚集着大大小小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奇石,呈现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可寻遍这些奇石,在巨石坑里进行了地毯式搜寻,发现米芾当年把玩的研山未列其中。
  它的踪迹是一个未解谜团。
  藏宝图
  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众多赏石爱石的文人雅士,他们被称为石友,李煜、宋徽宗、米芾等人是石友中的佼佼者。历代石友都有寻找失落奇石的嗜好,消失的研山奇石被宋代以后的许多石友视为一生追寻的目标。
  据史料记载,失去研山奇石的米芾为了寄托思念之情笔想成图,凭借记忆绘图作铭,给后人留下了《研山铭》宝卷。宝卷共分三段:第一段是米芾手书,第二段是研山图,第三段是后人题跋。米芾在赞词中道出方寸之间的奇石如同巍峨的奇峰蕴含着风云变幻的奇伟景象,诗句中想象力之丰富令人感受到米芾挥洒的才华。有石友相信,早在米芾写下《研山铭》的时候便玄机暗藏,历代收藏人的题跋更是揭开寻找研山奇石的密码。
  陈步一,中国文物学会北京文博会学院院长,对于《研山铭》有着深刻的研究。在陈步一的眼里,《研山铭》仿佛是一幅含有神秘线索的寻宝图,追寻研山奇石下落的重要线索隐藏在《研山铭》和它的题跋中。有一段跋尾是清代书画家陈浩题写的:“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空勒,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落此卷则朴拙疏瘦,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说矣。”陈浩对米芾的书法艺术做了精当的评价。陈浩生活的年代正是清代乾隆年间。当时,陈浩在北京昌平担任一个小官。他具有颇高的书画修养,爱结交文人雅士及文物商贩,是寻找研山的石友之一。在苦苦追寻多年之后,机缘巧合,陈浩意外得到《研山铭》和米芾珍藏过的研山奇石。从此,陈浩日夜与这两件宝物相对,为之神魂颠倒,甚至为珍藏这两件宝贝专门建造了一所密室,仅供他和两件宝贝独处。专为乾隆皇帝搜集珍宝的大臣获悉陈浩得研山奇石,便带人上门,未曾想到抢到手的竟然是一件赝品,大臣怒骂陈浩不识货,将其痛打一顿后拂袖而去。陈浩收藏假研山的消息迅速传开,从此再也没有人惦记陈浩的珍藏。原来,早就料到会有人惦记研山奇石的陈浩精心仿造出一块足以以假乱真的研山石用来应付觊觎宝物之人,这一偷梁换柱之计令陈浩得以与《研山铭》和研山奇石一生相守。直到陈浩去世之后,人们才发现他珍藏着这两件宝贝。
  米芾的《研山铭》和研山奇石犹如一对亲兄弟,虽各不相同但又紧密相连,彼此印证。
  在《研山铭》中,石友们发现了日本前首相犬养毅的题字“鸢飞鱼跃”。犬养毅,号木堂,是日本第29任首相,在1931年年底开始担任日本首相一职。犬养毅在《研山铭》中的题字不仅是这位首相的传世手迹,也印证了《研山铭》流失日本的经历。流传到日本后的《研山铭》几经转手,最后为日本京都有邻博物馆收藏。
  2002年,一位中国籍的文化人士易先生利用有邻博物馆经营不善的机会,说服博物馆的负责人将《研山铭》转卖给6位华侨及港澳人士后带回国内拍卖。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书法鉴定专家启功、徐邦达等人对《研山铭》进行了细致的鉴定评估,一致认为《研山铭》确属米芾真迹。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找到易先生,询问能否将其卖给国家。最终,易先生与国家文物局达成协议,定向拍卖。2002年12月6日17时13分,随着拍卖师喊出2999万元的起拍价后,只有代表国家文物局的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一家举牌报价,紧接着拍卖师手起锤落,《研山铭》以2999万元人民币拍出,整个拍卖过程不足10秒钟。随后,《研山铭》被送往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陈浩收藏时宝卷和奇石双双同在,陈浩之后,《研山铭》曾流落日本,研山奇石会不会也有着同样的流传踪迹呢?
  石友们不约而同地将搜寻目光投向日本,远渡重洋前往日本京都。曾经珍藏《研山铭》的有邻博物馆工作人员甚至不知道有研山奇石的存在。在日本追寻研山奇石的线索中断了,石友们的身影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拍卖行、古董街以及所有可能出现研山奇石的地方。
  天赐奇缘?
  或许是天赐奇缘。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步一在一本拍卖会图录上见到一幅熟悉的照片,照片与米芾在《研山铭》中所描绘的研山有着惊人的相似度。拍卖行给这幅拍品标署的文字是“石山子”而非“研山”。对研山奇石历史资料早已烂熟于心的陈步一此刻已是激动万分。看过实物后,陈步一决定要拍得这件宝物。这块貌似铁疙瘩的拍品在当时的拍卖中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起拍价格并不高。成功购买后,陈步一对这件宝贝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这的确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而且有着十分浓郁的古迹,石头上铭刻文字的字口、字体以及下刀的角度都不像是当代人所为,甚至并非出自明清人之手。不仅如此,这块石头还是一块形成于9亿年前的灵璧石,与米芾所藏研山的材质完全吻合。
  尽管从材质与形状特征上来看,这个“石山子”与米芾曾经收藏的研山奇石非常吻合,但严谨的文物专家并不因此盖棺论定,他们还需要更多、更加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每一步与真相的靠近都令奇石痴迷者兴奋不已,这或许就是奇石深深吸引石友们的魔力所在。
其他文献
布洛芬作为消炎、镇痛良药,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长期用药带来的消化不良,胃溃疡等副作用也成为广大医药工作者寻求解决的问题。布洛芬愈创木酚酯是布洛芬的衍生物,是一种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甙 (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multi glycosides ,TWG)对角朊细胞株 (COLO 16 )的增殖抑制及对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治疗免疫性皮肤病的机制。方法 :MTT
目的:观察太白楤木总皂苷对白血病K562、U93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诱导K562细胞早期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U937细胞株,按照处理因素的不同分为
澳门经济自1993年开始放缓之后日渐陷入不景气之中,1996年在持续增长数十年后首次出现负增长。1997年以来,受到外部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和内部治安日趋恶化的影响,澳门经济的
本文结合我国收入分配现状,重点分析了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科学界定了税收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定位,并就税收如何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时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12只)、肺缺血-
本文用解偏振光法与DSC法分别测定并研究了PC/PET/EPDM共混体系的结晶速度、结晶度、Avrami指数(n)和熔融温度及其影响因素,共混物中PET的结晶速度、结晶度均随PC含量增加而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德国GDP增长非常缓慢,德国经济已经处于衰退状态。德国经济的衰退明显加剧了欧元的跌势。令人担忧的是,欧元兑美元汇率自今年1月1日欧元启动以
中国最苦难的城市是哪座?我认为是开封。古人有言:“兵变之祸,从未有惨于吾汴者。”汴,开封的简称。恐怕许多人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应该是南京,理由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了30多
中国经济学界的“西北王”──记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本刊特约记者李忠民以其著述和造诣被人认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界“西北王”的他.就是著名经济学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