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高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躁动中,有可能把马克思深邃的真理乡愿化,因此,“回到马克思”的呼声再次响起。回到马克思,不仅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及历史语境,更是深入地领悟理解者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此在绽-出地生存的境遇中。基于此我们从文艺学视角探寻与之心灵相契的机缘,为当下急剧扩容和为后现代思潮与视像所裹挟的文艺学找到一个基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必须具有历史意识和语境意识,谨防理论批评的“本本主义”和“无根化倾向”。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须围绕其基本内核展开,即以人的自由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祈向的目标,以对当下中国现实的人文关怀和对文艺实践的具体阐释和批评为内涵,以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目的,以其全球视野和开放性回应当前各种文艺观的挑战。如何获得一种问题意识而不是追逐时潮的变动不居?这既需要洞穿迷雾的眼光,也需要超越“意见”的勇气。
似乎历经德里达、福柯、巴特等后现代思想家再谈“人”的问题,显得荒唐可笑,不仅“大写的人”被解构了,“作家”被解构了,剩下的芸芸众生也被淹没在语言碎片的狂欢中,随能指的滑动而漂泊不定。尽管噪音甚嚣尘上,但对人文学科来讲,“人”仍是关注的中心,甚至人文学科的每次转型,无论跋涉多远终究还要回到“人”上。诚然,对人自身的反躬自问始终是萦绕哲学的一个主题,但也始终牵系着文艺学的目光,只是在不同理论家那里“人”的含义不同而已。在《手稿》中,马克思始终把审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和人性的丰满关联起来,并通过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经由实践人类获得无限发展的潜能和现实基础,并使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维系一种健康和谐的关系以及在多种维度上的维系获得可能。通过劳动和实践人开辟了自己解放自己的道路。“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0页。)这种创造性不是意识内的创造性,而是一种外部直接现实性的创造。人在自由的创造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了一个属人的外部现实世界,同时也创造了人自身。“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123-124页。)劳动作为人本质的显现超出了自身的需要特别是肉体上的需要,而能够以自由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因此,在马克思学说中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只有在劳动中,人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自觉的存在者。人不仅在类的意义上具有自由自觉的特征,在个体的意义上更是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理想。自由不是对自然进行人类利己主义的利用与统治,而是对自然与人的解放和提升。在此,我们应敞开一种超出传统人类中心立场的自由视野。自由不仅对人而言,也对整个世界而言。人文主体性及现代劳动—实践观不是当代反人类中心论理解的那样必然对立于自然生态,恰恰相反,包括反人类中心论在内的全部现代性批判,其真实根基正在于人文主体性劳动中。唯有创造性劳动才使人真正成为“人”,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个人,人不仅是一种感性存在,更是一种生命活动,而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个体与类本质的统一。“美的规律”的劳动实质上代表着作为人性理想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成为现代人性分裂状况的最高评判尺度。
何谓“完整的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对人的现实性的占有,它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性的实现,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③
可见,马克思的“完整的人”意味着在实践和精神上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成为自身全面关系的占有者,成为自身全面需要和全面创造力的主体。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人的实践既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又是客观的历史活动,生成于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人,充分体现了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在此意义上,人的存在总是现实的并因此是有缺憾的。然而,正是人的矛盾着的本性决定了,人又总是不满足于缺憾的现实,而要追求理想、超越现实。基于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动的实践,马克思开辟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活动即实践为基础,以旨在变革现实的社会革命为路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人学致思理路。必须指出在马克思视野中,人的本质不能被外在关系所限定,而处于对这些关系的不断创造和超越中,也就是说它是时间性的而非空间性的,是动力性而非结构性的。这种在实践中的超越性或祈向审美境界的前倾性,颇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的绽出性。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并不是某些人报以鄙夷的微笑或友善的轻蔑的乌托邦,对马克思毕生寻求人类解放的真理,人们往往注意其“途径”而忽略其“理想”。马克思的学说中并没有“人学”的空场,马克思是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真正关怀者……参阅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因此有学者断言:“‘人’是以‘解放’为己任的马克思哲学的真正主题辞。”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其实,早年的博士论文已表明马克思系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的某种终极眷注。其后他将这种眷注投入到实践中,“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划分为二,而且通过活动,在实际上把自己划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劳动显现了人的本性,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即确证自己是具有创造力、欣赏力的人,人类才能创造美,创造艺术,才能写诗。惟此,才能使自然成为人的创造物,成为带有人的劳动烙印的社会存在,成为美的源泉和艺术创造的对象。“自然的人化”与“人的对象化”,即是美的创造、艺术创造的过程。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观点,使人回到现实回到实践中,只有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中的普通个人才是具体的。马克思不是泛泛地谈论“人的全面发展”,他注重的是“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确立。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的是“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此理念作为共产主义远景,既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见物不见人”的技术异化的批判,也在一定意义上对当下“以人为本”思想在实践中的某些偏差的纠偏。“以人为本”既要落到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上,又要关注普通个人的发展,肯定“个人”的独立人格和基本权利,肯定“个人主义”对“个人”权利和义务之间张力的维系。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建构和发展的基石。马克思在《手稿》中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感觉的丰富和解放关联起来,这决定了马克思是从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善来理解文学艺术。如若不拘泥于具体的现成结论,而从基本的文化精神出发,马克思的文艺思想对当今的消费社会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费时代艺术何为?美学何为?大众文化何为?这些生成于本土的文化现象都需要一种理论的回答,这种解答要回到“人”这个历史之谜上,即使对消费语境下艺术生产、艺术消费和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的解答仍然如此。马克思所达到的历史深度和价值的普遍性,给其后很多思想家以启发,其内蕴的生命力即使后现代大师如德里达也深表敬意。海德格尔曾给予马克思的学说以极高评价,他在探讨存在的遗忘时,指出“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一种世界命运。因此就有必要从存在历史上来思这种天命。马克思在某种根本的而且重要的意义上从黑格尔出发当作人的异化来认识的东西,与其根源一起又复归为现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了。这种无家可归状态尤其是从存在之天命而来在形而上学之形态中引起的,通过形而上学得到巩固,同时又被形而上学作为无家可归状态掩盖起来。因为马克思在经验异化之际深入到历史的一个本质性维度中,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比其他历史学优越。但由于无论胡塞尔还是萨特尔——至少就我目前看来——都没有认识到在存在中的历史性因素的本质性,故无论是现象学还是实存主义,都没有达到可能和马克思主义进行一种创造性对话的那个维度。”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载《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1页。)在他看来,马克思通过对异化的领悟比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拥有更深沉的历史内涵。
早有学者指出,“人的本质”自始就不是诉诸科学的有关客体的人的知识性问题,而是一个本体论问题。更确切讲,是为苏格拉底、经笛卡尔与康德之后日渐取代对象性自然本体论的人文本体论问题,人的本质是人文本体论的中心范畴。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0页。)人文学科意义上的“人”是全面完整的人,不是对物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和拥有,而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把自己的全部本质据为己有。以此鉴照,对当下凸显视像和快感的审美化、艺术化思潮泛滥就是一个矫正!文艺作为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是对审美能力的一种培育和训练,当美超越于快感而生成为人性,生成与人的类本质的一个维度时,从而“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人的实践活动才具有自由创造的意义,人才能真正“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本质上,构成自由活动的生产劳动是人的自我生成活动,是人的潜能的发挥,它以实在的、直接现实的方式实现发展人的能力这一目的。而审美活动对发展人的能力有着与生产劳动不同的意义,马克思认为艺术具有“发展不追求任何直接实践目的的人的能力和社会的潜力”的功效。只有在不追求任何直接现实目的时,人的活动才不受任何外在目的制约而变成真正的自由活动。艺术、审美展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审美活动可以说是此岸的自由王国,它使人在有限的实践中不能得到发展的能力获得某种象征性发展,主体人格在实践中的受制约性得到某种释放而趋于完整性。文艺展现了它对于人类能力可能性的一种意识,以及对于人类未来理想的憧憬,进而通过一种范导作用进入实践领域,对不完善不完美的现实进行理想化改造。文艺“虚灵的真实”达成了对人类最高目的与现实人类实践活动之间矛盾的象征性消除,作为价值形而上学它既有对人的现实关切,也有着人文的终极关怀。
当马克思这样构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60页。)
这里面透露出看似迂远却实为贤哲心神以赴的拙真。“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拥抱着人的大自然是人的生命之根;人愈是一再超越大自然加于自己的界限因而为大自然一再成全,便愈是证明了人同赋予人以生命力的大自然间的足够紧张的亲和感。马克思由此断言:“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发展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诚如马克思的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此“自由发展”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因而“一切人”——在人性之全的意趣上心有存主地多维实现。它显现于人的对象世界的生命向度,也显现于人的虚灵的精神内向度。此际人才能真正达到他本应达到的审美自觉、人格自觉和生命自觉,也才能切实把握住那真正属于人而终于为人所有的价值或意义的“内在的尺度”。诚然,物质生产依然是人的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但这已经是所谓“真正的生产”,亦即不再受人自身的“肉体需要的支配”的生产。此种大略可窥见涵淹在马克思历史观的现实关切中的某种终极眷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远景是人类前倾的地平线,她在远方召唤着人类不断为之努力和奋斗,从而构成人类发展进步的一个引力,甚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的一环。尽管后现代解构了大写的“人”和“人类解放”的神话,但人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并没有随之消失,它时时拷问现代人焦虑的心灵,并显现在文学、艺术中。以马克思对文学和人的理解来鉴照文艺创作,即使近年来颇为热烈的“底层叙事”中也相当缺乏“境界”和精气神,缺乏对“人”的全面理解,可以说用马克思的文艺精神烛照当前的文艺创作和审美活动仍有其现实意义。当下的文学缺乏悲悯的情怀和温暖的人性以及灵魂的慰藉,对人性的理解显现得愈益狭隘和逼仄,而失去文学应有的对“人”理解的宽广和深厚,愈益退回到马克思批评的惟有行使饮食男女时才作为人生存的状态。
当前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表明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改善人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以人为本”还包括以人的精神生活为本,只有在包括精神活动的实践中扬弃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才能完成个人向自然界的回归和自然界向人的生成。马克思以历史的眼光,从人的类存在出发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占有者、征服者,而是自然的守护者。自然不单作为“能量库”为人类提供能量,更是人生存和栖息的家园,人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契合了当下和谐社会的建构,对此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的观念将会提供重要理论资源。把握和领会马克思理论中的“人”是“走进马克思”的门槛和“回到马克思”的枢纽。马克思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思想,对当下全球化进程中人摆脱精神危机,创造和谐文明的世界,提升人的文明程度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马克思的“人”的学说迄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责任编辑:杨立民
似乎历经德里达、福柯、巴特等后现代思想家再谈“人”的问题,显得荒唐可笑,不仅“大写的人”被解构了,“作家”被解构了,剩下的芸芸众生也被淹没在语言碎片的狂欢中,随能指的滑动而漂泊不定。尽管噪音甚嚣尘上,但对人文学科来讲,“人”仍是关注的中心,甚至人文学科的每次转型,无论跋涉多远终究还要回到“人”上。诚然,对人自身的反躬自问始终是萦绕哲学的一个主题,但也始终牵系着文艺学的目光,只是在不同理论家那里“人”的含义不同而已。在《手稿》中,马克思始终把审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和人性的丰满关联起来,并通过实践即“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经由实践人类获得无限发展的潜能和现实基础,并使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维系一种健康和谐的关系以及在多种维度上的维系获得可能。通过劳动和实践人开辟了自己解放自己的道路。“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0页。)这种创造性不是意识内的创造性,而是一种外部直接现实性的创造。人在自由的创造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了一个属人的外部现实世界,同时也创造了人自身。“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123-124页。)劳动作为人本质的显现超出了自身的需要特别是肉体上的需要,而能够以自由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因此,在马克思学说中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只有在劳动中,人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自觉的存在者。人不仅在类的意义上具有自由自觉的特征,在个体的意义上更是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理想。自由不是对自然进行人类利己主义的利用与统治,而是对自然与人的解放和提升。在此,我们应敞开一种超出传统人类中心立场的自由视野。自由不仅对人而言,也对整个世界而言。人文主体性及现代劳动—实践观不是当代反人类中心论理解的那样必然对立于自然生态,恰恰相反,包括反人类中心论在内的全部现代性批判,其真实根基正在于人文主体性劳动中。唯有创造性劳动才使人真正成为“人”,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个人,人不仅是一种感性存在,更是一种生命活动,而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个体与类本质的统一。“美的规律”的劳动实质上代表着作为人性理想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成为现代人性分裂状况的最高评判尺度。
何谓“完整的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对人的现实性的占有,它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性的实现,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含义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③
可见,马克思的“完整的人”意味着在实践和精神上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成为自身全面关系的占有者,成为自身全面需要和全面创造力的主体。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人的实践既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又是客观的历史活动,生成于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人,充分体现了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能动与受动的统一,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在此意义上,人的存在总是现实的并因此是有缺憾的。然而,正是人的矛盾着的本性决定了,人又总是不满足于缺憾的现实,而要追求理想、超越现实。基于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动的实践,马克思开辟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活动即实践为基础,以旨在变革现实的社会革命为路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人学致思理路。必须指出在马克思视野中,人的本质不能被外在关系所限定,而处于对这些关系的不断创造和超越中,也就是说它是时间性的而非空间性的,是动力性而非结构性的。这种在实践中的超越性或祈向审美境界的前倾性,颇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的绽出性。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并不是某些人报以鄙夷的微笑或友善的轻蔑的乌托邦,对马克思毕生寻求人类解放的真理,人们往往注意其“途径”而忽略其“理想”。马克思的学说中并没有“人学”的空场,马克思是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真正关怀者……参阅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马克思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因此有学者断言:“‘人’是以‘解放’为己任的马克思哲学的真正主题辞。”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其实,早年的博士论文已表明马克思系于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的某种终极眷注。其后他将这种眷注投入到实践中,“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划分为二,而且通过活动,在实际上把自己划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劳动显现了人的本性,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即确证自己是具有创造力、欣赏力的人,人类才能创造美,创造艺术,才能写诗。惟此,才能使自然成为人的创造物,成为带有人的劳动烙印的社会存在,成为美的源泉和艺术创造的对象。“自然的人化”与“人的对象化”,即是美的创造、艺术创造的过程。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观点,使人回到现实回到实践中,只有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中的普通个人才是具体的。马克思不是泛泛地谈论“人的全面发展”,他注重的是“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确立。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的是“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此理念作为共产主义远景,既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见物不见人”的技术异化的批判,也在一定意义上对当下“以人为本”思想在实践中的某些偏差的纠偏。“以人为本”既要落到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上,又要关注普通个人的发展,肯定“个人”的独立人格和基本权利,肯定“个人主义”对“个人”权利和义务之间张力的维系。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建构和发展的基石。马克思在《手稿》中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感觉的丰富和解放关联起来,这决定了马克思是从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善来理解文学艺术。如若不拘泥于具体的现成结论,而从基本的文化精神出发,马克思的文艺思想对当今的消费社会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费时代艺术何为?美学何为?大众文化何为?这些生成于本土的文化现象都需要一种理论的回答,这种解答要回到“人”这个历史之谜上,即使对消费语境下艺术生产、艺术消费和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的解答仍然如此。马克思所达到的历史深度和价值的普遍性,给其后很多思想家以启发,其内蕴的生命力即使后现代大师如德里达也深表敬意。海德格尔曾给予马克思的学说以极高评价,他在探讨存在的遗忘时,指出“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一种世界命运。因此就有必要从存在历史上来思这种天命。马克思在某种根本的而且重要的意义上从黑格尔出发当作人的异化来认识的东西,与其根源一起又复归为现代人的无家可归状态了。这种无家可归状态尤其是从存在之天命而来在形而上学之形态中引起的,通过形而上学得到巩固,同时又被形而上学作为无家可归状态掩盖起来。因为马克思在经验异化之际深入到历史的一个本质性维度中,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比其他历史学优越。但由于无论胡塞尔还是萨特尔——至少就我目前看来——都没有认识到在存在中的历史性因素的本质性,故无论是现象学还是实存主义,都没有达到可能和马克思主义进行一种创造性对话的那个维度。”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载《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1页。)在他看来,马克思通过对异化的领悟比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拥有更深沉的历史内涵。
早有学者指出,“人的本质”自始就不是诉诸科学的有关客体的人的知识性问题,而是一个本体论问题。更确切讲,是为苏格拉底、经笛卡尔与康德之后日渐取代对象性自然本体论的人文本体论问题,人的本质是人文本体论的中心范畴。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0页。)人文学科意义上的“人”是全面完整的人,不是对物的直接的片面的享受和拥有,而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把自己的全部本质据为己有。以此鉴照,对当下凸显视像和快感的审美化、艺术化思潮泛滥就是一个矫正!文艺作为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是对审美能力的一种培育和训练,当美超越于快感而生成为人性,生成与人的类本质的一个维度时,从而“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而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人的实践活动才具有自由创造的意义,人才能真正“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本质上,构成自由活动的生产劳动是人的自我生成活动,是人的潜能的发挥,它以实在的、直接现实的方式实现发展人的能力这一目的。而审美活动对发展人的能力有着与生产劳动不同的意义,马克思认为艺术具有“发展不追求任何直接实践目的的人的能力和社会的潜力”的功效。只有在不追求任何直接现实目的时,人的活动才不受任何外在目的制约而变成真正的自由活动。艺术、审美展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审美活动可以说是此岸的自由王国,它使人在有限的实践中不能得到发展的能力获得某种象征性发展,主体人格在实践中的受制约性得到某种释放而趋于完整性。文艺展现了它对于人类能力可能性的一种意识,以及对于人类未来理想的憧憬,进而通过一种范导作用进入实践领域,对不完善不完美的现实进行理想化改造。文艺“虚灵的真实”达成了对人类最高目的与现实人类实践活动之间矛盾的象征性消除,作为价值形而上学它既有对人的现实关切,也有着人文的终极关怀。
当马克思这样构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60页。)
这里面透露出看似迂远却实为贤哲心神以赴的拙真。“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拥抱着人的大自然是人的生命之根;人愈是一再超越大自然加于自己的界限因而为大自然一再成全,便愈是证明了人同赋予人以生命力的大自然间的足够紧张的亲和感。马克思由此断言:“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发展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诚如马克思的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此“自由发展”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因而“一切人”——在人性之全的意趣上心有存主地多维实现。它显现于人的对象世界的生命向度,也显现于人的虚灵的精神内向度。此际人才能真正达到他本应达到的审美自觉、人格自觉和生命自觉,也才能切实把握住那真正属于人而终于为人所有的价值或意义的“内在的尺度”。诚然,物质生产依然是人的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但这已经是所谓“真正的生产”,亦即不再受人自身的“肉体需要的支配”的生产。此种大略可窥见涵淹在马克思历史观的现实关切中的某种终极眷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远景是人类前倾的地平线,她在远方召唤着人类不断为之努力和奋斗,从而构成人类发展进步的一个引力,甚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结构的一环。尽管后现代解构了大写的“人”和“人类解放”的神话,但人如何发展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并没有随之消失,它时时拷问现代人焦虑的心灵,并显现在文学、艺术中。以马克思对文学和人的理解来鉴照文艺创作,即使近年来颇为热烈的“底层叙事”中也相当缺乏“境界”和精气神,缺乏对“人”的全面理解,可以说用马克思的文艺精神烛照当前的文艺创作和审美活动仍有其现实意义。当下的文学缺乏悲悯的情怀和温暖的人性以及灵魂的慰藉,对人性的理解显现得愈益狭隘和逼仄,而失去文学应有的对“人”理解的宽广和深厚,愈益退回到马克思批评的惟有行使饮食男女时才作为人生存的状态。
当前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表明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改善人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以人为本”还包括以人的精神生活为本,只有在包括精神活动的实践中扬弃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才能完成个人向自然界的回归和自然界向人的生成。马克思以历史的眼光,从人的类存在出发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占有者、征服者,而是自然的守护者。自然不单作为“能量库”为人类提供能量,更是人生存和栖息的家园,人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契合了当下和谐社会的建构,对此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的观念将会提供重要理论资源。把握和领会马克思理论中的“人”是“走进马克思”的门槛和“回到马克思”的枢纽。马克思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思想,对当下全球化进程中人摆脱精神危机,创造和谐文明的世界,提升人的文明程度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马克思的“人”的学说迄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责任编辑:杨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