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杰:走进世博的快乐工匠

来源 :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kiso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幕布,一个个匠心独运的展馆惊艳亮相于黄浦江边。朱小杰为中国馆设计的家具,与红色“斗拱”造型的“东方之冠”协奏出了一曲完美的现代中国风。摆放在中国馆金厅、国宾厅、多功能厅里的玄关、几案、沙发……既传统又风尚,传递着中国人的热情、亲切和典雅。
  
  工匠的城堡
  
  朱小杰作为中国顶尖级原创家具设计师,早已走上了国际大舞台,但他始终称自己是一个工匠。采访的那天,他呆在工坊里,挽着衣袖在刨木花,一卷一卷的木花如变戏法一般从他的刨子里跳跃而出,淡淡木香弥漫整个工坊。
  那是一个没有机械轰鸣声的安静工坊,为世博中国馆量身定制的129件家具就出自这里。前些日子,为了完成为中国馆配置家具的“国家任务”,几十个身怀传统手艺的工匠在此通宵达旦地忙活。
  如今,他们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状态。两个木工师傅围着一个乌金木树桩,用一把梭料锯配合默契地对它进行切割;油漆师傅像个画师一般,拿着刷子顺着纹理轻轻涂抹;缝纫师傅俯身在一座沙发前,做着最后的细部整形处理……他们充满着自信优雅的手工艺态度。朱小杰拍拍身上的木屑,带记者参观他的工作室。
  朱小杰的澳珀家具工作室,满壁的爬山虎,像一座用木头造的浮着的城堡,充满着民谣般的情调。在这栋6层楼的建筑里,有工坊、设计工作室、家具设计样品展厅、旧家具收藏馆,而位于顶层的8个房间被朱小杰称为“招待所”,访客可享受乌金木打造的家什和主人的个人收藏品,还可将细竹帘子卷起来,欣赏窗外浮在半空中的一池碧水、一方草地,以及云雾缭绕的远山、云彩变化的天空。
  朱小杰打破了空间的独立与封闭,将室内空间与大自然完美地连在一起,使得空气、光、影等自然界的元素自由进入,与空间内处处可见的木头呼应融合。“我做过石匠、钳工、木匠,我一直热爱自己的手艺。建造这里只是一个快乐的工匠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了一次对设计的实验。” 朱小杰坦言,设计这幢建筑时,在满足办公室功能的前提下,只希望让自己更喜欢。
  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斜斜洒在展示厅里的家具上,映照出优美的影子。斑驳纹理的乌金木家具泰然自若,散发着在岁月中沉淀出的笃定气质。等边梯形贯穿在每一件世博家具的方正形式中,细节上却显现出具有极致工艺之美的圆润,让人读出与中国馆一脉相承的气质,那是一种中国式的典雅大气。忍不住在一座锦缎面料的沙发上坐下来,坐感非常舒适,坐姿却很自然地端庄起来。
  朱小杰说,中国馆增设接待功能是2010年年初临时定下来的,时间非常紧。负责世博中国馆室内设计的中国美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建明只给了他一个星期做设计方案。
  2月12日,在世博局关于配套家具的最后一次汇报会上,澳珀家具设计方案的8分钟PPT播放完后,中国馆接待外宾的家具配置任务就落在了朱小杰的肩上。随后世博局一行人前去实地考察了样品,将地方馆楼顶的“新九州清晏”的“渔”“田”“壑”“漠”四馆的家具配置也交给了澳珀,家具量增加到了390件。
  那日,宋建明给朱小杰发来贺信:“小杰,你的成功意味着中国的原创设计不再孤芳自赏,而被官方正式场合所接受,意义重大。”
  
  恋上乌金木
  
  在朱小杰的办公室,他一边沏茶,一边笑谈过往。“1989年,我去澳大利亚‘洋插队’,可英语过不了关,留学不成,就在一家室内设计机构做设计。”
  5年后,朱小杰回国成立了澳珀家具设计公司。为什么是家具设计,而不是继续做室内设计?朱小杰无奈地笑笑,“在国内做室内设计完全施展不开手脚。设计师的想法经常被客户的意志扼杀。”对于朱小杰来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重要。他坦言,创立澳珀的初衷也是因为没有学历背景,想做设计师如果自己不创业是不能实现的。
  澳珀成立之初,设计制作时尚简约的板式家具。“也从模仿做起,当初的模仿是一种学习,掌握先进的工艺手段。但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学习结束了,就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澳珀从家具品牌中脱颖而出,不得不提朱小杰与乌金木一见钟情的奇缘。那是十多年前的一次饭局,席间一个木材商得闻朱小杰是做家具设计的,就聊到他手里有批从西非采购回来的木材。木材商伸出双手比出一个半圆弧,“好几百年的古树,有这么粗,没有家具厂愿意拿去用,积压在手里两年多了。”朱小杰一听,饶有兴趣。当木材商打开库房门的那一刻,朱小杰扑了上去。斑驳的树皮,浅黄色的肉质,深咖啡色的年轮线,美得无法形容,他沉醉其中,一遍遍抚摸。
  朱小杰为来自西非的“Zingana”取了个中文名:乌金木,终日与它作伴,了解它的习性、脾气。“我不想对它进行改头换面的打造,只想把它本来的美呈现出来,让它继续活着。”于是,朱小杰有了用端面做家具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它的原形。“没有人会这样去做家具,也没有哪一本书介绍过端面切加工技术。因为这种切法违反木材加工的常理,违背了木材结构的特点。”
  但是,当以乌金木的横切面作为桌面的“森林桌”亮相在各大家具展上时,观者无不被充满艺术感的年轮美所打动,“她”站在森林里的优美画面自然浮现在世人面前。
  清风椅、蝶椅、伴侣几……一系列以乌金木为表现材质的家具,从朱小杰的工作室走向市场,受到有文化品位的高端人士的青睐。在市场的追捧中,乌金木成为了澳珀最闪耀的一张名片。
  对于乌金木的设计利用,朱小杰抱着浑然天成、物尽其用的态度。没有一块料被废弃,他利用不同纹理的边角料设计了很多小家居品,例如酒开、牙签盒、名片盒、台灯、钟、相框、镇纸等,件件让人爱不释手。茶几上面那个插着小野花的花瓶由四块乌金木拼接而成,小巧别致,其材料就来源于茶几的四个桌脚。“几百年很长也很短,可以诞生几个王朝,但只可以成就一棵乌金木。”朱小杰对乌金木是诚挚的珍惜。
  
  重塑中国人的尊严
  
  每年的国际家具展上,中国面孔处处受到警惕。中国人是不是又来抄袭设计?这种质疑如冷箭一样从他们的眼睛中放出来。朱小杰永远都忘不了那种眼神——“好像我们中国人是武装到牙齿的小偷。”
  2009年1月19日,在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上,朱小杰以独立设计师的名义在10号馆独设展位,并响亮打出了“400年前的中国家具”主题口号。这是一次令外国人刮目相看、一雪前耻的胜利。
  提起这次经历,朱小杰颇为感慨。“如果直接以中国设计师的名义申请在科隆展的设计馆展出,可能连审核的机会都没有。”他说,当时以奥地利公司的名义向组委会提出进入10号设计馆的申请,同时附上他设计的作品,审查很快获得通过。但在安排展位时期,组委会发现参展的竟然是一位中国设计师,即把他安排到最偏僻的位置。
  本就有意借此机会改变“中国设计”在国际家具界地位的朱小杰,这下急了。在友人的帮助下,他聘请了当地律师跟组委会交涉。但这位律师竟受到组委会警告:“别为中国设计师说话。”然而最终在朱小杰坚定的态度和法律的程序下,组委会改变了一些态度,朱小杰才终于如愿拿到理想展位。
  130平方米的展位展出的“细竹”系列家具,吸收了中国明式家具的精髓,结合当代时尚设计要素,呈现出中国家具既传统经典又现代时尚的设计风格,让参观者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希腊一位古董家具收藏家看后兴奋不已,他热情地对朱小杰说起了他父亲的预言:未来的家具设计一定在中国,你早晚会见到一位中国家具设计师。他说,我今天应该是碰到了,我会把今天的相遇告诉父亲。
  外国人评价朱小杰的设计很中国,朱小杰认为这只不过是他按照中国人对生活的理解去反映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罢了。然而正是对这种设计观的践行,中国家具设计在国际上才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朱小杰说,中国是不缺设计的,缺少的是加工的品质。然而,把家具做好,这本来就是中华民族所擅长的手艺,所以没有理由做不好的。
  
  朱小杰:
  澳珀家具创办人、中国家具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家具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光大银行与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光大银行将在保险基金托管、国际结算、外币资金保值增值、企业年金、现金管理等业务领域为
芸娘设计的花屏不知舒适了多少人的身心,徒让今人眼羡了。一直希望拥有芸娘所熟悉的那种花屏。尤其是每到冬天,我就格外期盼,住家附近能有花店提供"活花屏",而且负责将这种碧蔓
创业案例:  传统陶艺创业人:马臻  创业条件:陶艺技术 5万启动资金  创新陶艺创业人:段进利  创业条件:投资眼光 无数创意  让顾客了解陶艺的装饰美和实用美,让陶艺进入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成为生活的美化师,马臻们的生意也就活泛了。    这个拙朴的农家小院藏在南京“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的一隅,散发着泥巴的自然芬芳。原木搭建的院门门楣上贴着“MAKO手工陶艺馆”和一杯咖啡的标识,两旁挂着大大小小
他深信工业化批量产品无法完成创造者的精神特质。自从涉足包装领域,他倾力于民间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的融合,寻求艺术的未来,抵制“没有灵魂”的工业世界。
进入秋季,随之而来的黄金周假期和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宜人气候,都让我们有着逃离刻板的都市生活而投入自然美景中的冲动。是选择拥抱大海,享受阳光的沙滩之旅,还是在人文古迹的
总有一天,当人们看到他们的马赛克作品,会驻足、感叹、欣赏、静思。
我的生活正在预料与意外的双重惊喜中发生着变化,它们带给我前所未有的温馨和欢乐。这些变化要从我使用信用卡的分期付款功能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