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进行个性化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erwa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在教师、学生、文本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框架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启发他们对文本意义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师生个性共同张扬的教学活动。在学生、教师、文本的多重对话中,注重学生个性化体验,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自主性、阅读需要的多样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阅读教学活动。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塑造品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阅读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应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一规定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堂要加强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个性化阅读教学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吸引着我们向这一领域深入探究、大胆实践。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穿到当前的语文课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2010年我校从河南沁阳永威中学引入蔡林森校长研究的“先学后教”教学法,客观的说,这种教学方法在义务教育阶段确实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效果显著。但是在高中阶段能否也像在义务教育阶段同样取得显著地效果呢?这个目前还没有先例,我们也是处在实验摸索阶段,特别是高中语文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在“先学后教”教学法中体现个性化阅读成了我们亟待尝试解决的问题。
  一、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其核心是什么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在教师、学生、文本平等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框架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启发他们对文本意义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师生个性共同张扬的教学活动。在学生、教师、文本的多重对话中,注重学生个性化体验,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自主性、阅读需要的多样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阅读教学活动。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阅读时原初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这就使阅读教学成为一种无预设、非指令的过程性教学。这其实是相对于原先的指令型阅读教学而言。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正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阅读客体(文本)个性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过程,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二、在“先学后教”中体现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多读课文的基础培养语感,适时创设情境以激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多读对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丰富的隽永材料。在“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中,在“先学”环节,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提高语感很有帮助。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月光像“笼着轻纱的梦”;荷花绽开的如珠似星,含苞的像羞涩的少女;荷香缕缕,仿佛歌声缭绕;微风拂叶,泛起“凝碧的波痕”;叶下流水脉脉多情……这使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味觉多方面去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和作者一起“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作家的表现功力,品评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深入体现渗透在审美对象创造主体的情感态度,从而真切领会作者以荷塘月色为喻,旨在表明他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意志和情感。再如,阅读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虚无缥缈的小屋。这样就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冷寂中挚切追求与憧憬,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日骋怀”而陶醉;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2、在后教环节中问题探究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時,引导学生分析里面的这样一段话“……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这时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不是‘留’在书房里,也不是“呆”在书房里,而是‘剩’在书房里?同学们能品出这两个字和“剩”字意味的不同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阅读探究文本的兴趣。是呀,明明“我”是客人,为什么鲁迅先生会用一个表示多余的“剩”字呢?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思考,热烈的讨论,……从以上案例可看出,学生的思想就象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炬,只要教师找到合适的话题,恰当的教学内容,完全可激发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3、于无疑处创设问题情境。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每一个人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先学后教”的后教探究问题的环节,对问题的探究教师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讲曹禺的《雷雨》,在“后教”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在分析“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真诚吗?”课堂马上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还是有感情的,另一派认为周朴园是一个资本家的代表,眼中只有钱,没有感情。把学生分成两组讨论,两组学生针锋相对,各持己见,老师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引导: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但他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莎士比亚说过,人是世界上最矛盾的动物,因为我们必须选择。而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后的遗憾呢!周朴园的怀念,到底代表着什么?如果将其与政治联系起来,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劣根性与虚伪性,那又未免太牵强附会了些,我觉得,曹禺想表现的,只是一种人性矛盾,即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抛开一个人的阶级,从人性本真的角度去考虑,我们能看到人性的两面性。这也是客观的评价作品中的人物,也不违曹禺先生的写作初衷,也是走进作者与其进行思想的交流。
  在高中阶段,对于“先学后教”在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体现个性化处在摸索阶段,只要方法正确,敢于突破传统,教师发挥自身的智慧,在教学实践中敢于尝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达成这一理想。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
  [2] 《新课程下的个性化阅读》《宁夏教育》,2004(4).
  [3] 《语文课程标准与个性化阅读》《语文教育研究》,2005(3).
  [4] 《个性化阅读:阅读的返璞归真》《现代语文》,2005(2).
  [5] 高中语文必修二、三、四,人教版.
其他文献
2002年11月23日至29日,首届全国漆画展将在厦门市艺术展览馆(新华路47号)举行。本次活动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厦门市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厦门市文
本文分析了现代城市公交站台的设计现状和问题,论述将愉悦感设计引入城市公交站台的必要性.根据Patrick Jordan的愉悦感类型,笔者系统阐述了基于生理性愉悦、社交性愉悦、心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城市与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科技合作又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的重点,正确的合作战略将会共同提升各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城市越来越繁荣.历史城市中心景观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了许多社会记忆,对历史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战略,又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文化
设计像科学那样,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是共同的学术途径,共同的语言体系和共同的程序,予以统一的一类学科。设计像科学那样,是观察世界和使世界结构化的一种方法。设计在
水彩画传入我国之后,在我国大地上落地生根,不仅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新形势下,水彩画教育可以推动水彩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摆脱传统水彩画的
清康熙青花瓷无疑是青花瓷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胎釉俱佳、绘制手法精湛,题材十分丰富。康熙青花山水图无论是精品还是粗品都具有非常浓郁的文人意趣,而二者风格却有着显著差异。笔者试从康熙青花山水图兴盛的社会原因、制作工艺和技法的成熟等几方面来探求康熙青花山水图的艺术特色。  一、延续明末清初青花山水图的优秀传统  明末清初是陶瓷史上的“转变期”或“过渡期”,其时间跨度历来有争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