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发与有效运用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一方面要精心选择与开发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另一方面,也应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适当契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去;同时,还要把握好资料性课程资源运用的“度”。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4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一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运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易于准备和操作的往往是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这类资源就如同架设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信息桥梁,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灵动的姿态,彰显着无穷的魅力和特殊的价值,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张力和感染力。然而,只有有效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才能使其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
因此,教师一方面应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为宗旨,精心选择与开发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应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适当契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去,从而引领学生深层次触碰文本灵魂。同时,要把握好资料性课程资源运用的“度”。
一、精心筛选,精彩呈现。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找到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有些课文资料不仅图文并茂,而且有丰富的动画、歌曲等影像资料。而一堂课的容量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一一呈现全部的资料。因此选择什么内容和性质的资料在课堂中呈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选择上,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本身的情况。只有那些为达成该课的教学目标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同时为该学段的学生年龄、身心特点所接受的资料,才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对于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教师应精心筛选,精彩呈现。
1.视听资源的开发选用
(1)图 片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特征,特别是中低年段的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有些语言文字比较抽象,让学生凭空想象难度较大,此刻运用图片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教学《背篼》一文时,文中的“蜿蜒”、“炊烟袅袅”、“田埂”等词语,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在教学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包括这些词在内的一组词语,让学生提出疑问。当学生普遍问到“蜿蜒”一词时,我就适时出示几幅表现河流、山脉蜿蜒盘旋的图片,边出示边对该词做出解释。这些图片将学生带入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不仅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教学目标中预设须掌握的这一词汇。而且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为学生更准确地解读和把握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音 乐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阅读教学应通过凝聚着作者灵感和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情感和灵魂。而借助音乐叩响人类心灵,触动人类灵魂的魔力,则可以更好地为解读文本服务。语文课文中有不少与音乐家有关的课文。比如,《伯牙绝弦》、《月光曲》等,在这些课文的教学时,运用音乐资源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当读到“凡是乡村里能听得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此刻,配上美妙的《春天交响曲》,以动人的音乐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扬科沉浸在大自然的音乐中,是那么陶醉,那么快乐,不仅让学生对扬科痴迷于音乐的特质有了感性的认识,更让学生深切关注起扬科悲惨的命运。
(3)视 频
阅读是通过作品的语言,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也就是说,作品的语言是第一层面的,然后是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进而才是内在意蕴和情趣。教材中一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因受其认知和阅历的局限,会产生体验的隔膜。教学时运用形象的视频资源,可以启发学生更好地去体会和感知文本。比如,教学《观潮》一文时,在读到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壮观的气势用朗读表现出来。当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用声音表现那样壮观的气势时,再播放视频。通过比较,学生会为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感到震惊。这样再来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文字资料的开发选用
视听资源在教学中的助力作用不容忽视,但过多过滥地运用这类资源,可能造成学生依赖视听资源,不愿意认真阅读文章的倾向。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因此,高年段语文课堂中,文字资料的涉入更为广泛。而这些文字资料也分别以文章、段落、诗句、对话等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教学《江姐》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那一天,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的阴暗牢房里还关押着大批的共产党人。1949年11月14日,就在解放军即将攻克重庆的时候,丧心病狂的敌人在他们逃离的前夜,凶残地杀害了这些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在被害的共产党员里,有一位29岁的女性,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为“江姐”。(出示课题,齐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回到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姐的世界……
二、把握契机,有效运用。
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更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时机,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触碰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因此可以说,把握最佳教学时机,事半功倍;失去最佳教学时机,事倍功半。同样的,只有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最佳时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才能真正发挥资源的作用。
1.导入新课,激发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诱发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步入文本。例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我摒弃了原来设想的以音乐创设情境和课题设疑等导课方式,出示了这一组名句:“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从来难觅是知音。今宵离别后,何日再追寻。”“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然后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这些学习资料中,每一句都有“知音”一词,而所有的句子都在抒发“千金易得,知音难觅”这个含义时,追根究源的好奇心便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了。紧接着,我以这样一段导语引出了课题:是啊!千金易得,知音难觅。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知音”一词最早的出处吗?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去重温这段关于“知音”的千古佳话。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这又是一个超越音乐的故事。这样,以带有“知音”一词的古诗文引出本课,引起学生追究“知音”一词源头的好奇心,也将课文的主题基本确立。 2.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同样是教学《伯牙绝弦》这一课,我并没有在教学的开始就出示主人公俞伯牙的介绍资料,而是将这个资料展示的契机稍作调整,在学生解读文本的关键处出示了该内容:“伯牙姓俞,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后为晋国大夫,春秋时代著名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
师:从这段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伯牙在当时已是极富盛名的大音乐家了,大家觉得这样的人平时会缺乏赞美吗?为什么伯牙会将子期视作自己平生唯一的知音呢?
师:设想一下别人是怎么来赞美伯牙的琴声的?
生:真好听,弹得太好了!
师:而这一切赞美同子期发自心灵深处的赞美相比都显得那样的空洞、虚假。
师:当子期尚未出现时,伯牙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失望、寂寞孤独,感叹自己无人理解,曲高和寡。
师出示俞伯牙的名言: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请学生读一读)
师:一日伯牙在汉江口弹琴,子期出现了。听到了子期发自内心的赞美,伯牙会是什么感觉,会说些什么?
生:快乐,激动。感到幸运,感到欣慰。……知我者子期也,酒为知己饮,曲为知音鸣……
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生: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为什么伯牙会将子期视作自己平生唯一的知音,最后做出那样壮烈的举动,是小学生理解的一大难点。而通过资料的展现与适当点拨,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3.调动情绪,把握情感。
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发掘出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满足。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可以轻易感知学生的情感是否到位。有时通过提供一些的资料,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世界,触摸到作者鲜活的灵魂,是十分必要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感到学生由于没有此类生活体验,又从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个虚假的童话故事,所以不能很好地将小女孩又冷又饿、孤独无依的感觉用朗读表现到位。于是,我出示了这段资料: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然后我告诉学生:“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深刻的生活根源,即使是虚幻的童话也不是作家空想的产物,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遭遇中有着安徒生自己母亲的血淋淋的影子,所以他的文字才那么富有感染力。”而后,我请学生再读一遍这段话。这一次,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准确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因此读得非常投入,感情也很到位。
4.总结写法,升华认识。
还是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读到这一句话:“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有学生对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作者却用这样的语句来表现,不太能理解。我于是出示了安徒生的这段名言:“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我问学生:“在安徒生的眼里,活着才能真实地把握幸福。你觉得安徒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结局的?”学生经过思考体会出:悲愤、谴责、控诉、含泪的笑……于是我最后总结:这是“以喜衬悲”的方法,这种写法令人倍感辛酸。
5.课外延伸,巧妙迁移。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学习完这篇课文,我出示了《故乡》里描写中年闰土的一段话:“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可以想象,闰土少年时与中年时的形象反差,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问:闰土究竟怎么了?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于是,我就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介绍小说《故乡》以及其他鲁迅相关作品给学生阅读。
三、适度拓展,走出误区。
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和拓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但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也并非越多越好,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必须把握好“度”,课堂上的资料性课程资源的拓展必须走出盲目拓展、为拓展而拓展的误区。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 孙春成著.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4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一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运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易于准备和操作的往往是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这类资源就如同架设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信息桥梁,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灵动的姿态,彰显着无穷的魅力和特殊的价值,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张力和感染力。然而,只有有效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才能使其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
因此,教师一方面应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为宗旨,精心选择与开发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应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适当契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去,从而引领学生深层次触碰文本灵魂。同时,要把握好资料性课程资源运用的“度”。
一、精心筛选,精彩呈现。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找到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有些课文资料不仅图文并茂,而且有丰富的动画、歌曲等影像资料。而一堂课的容量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一一呈现全部的资料。因此选择什么内容和性质的资料在课堂中呈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选择上,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本身的情况。只有那些为达成该课的教学目标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同时为该学段的学生年龄、身心特点所接受的资料,才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对于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教师应精心筛选,精彩呈现。
1.视听资源的开发选用
(1)图 片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特征,特别是中低年段的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有些语言文字比较抽象,让学生凭空想象难度较大,此刻运用图片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教学《背篼》一文时,文中的“蜿蜒”、“炊烟袅袅”、“田埂”等词语,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在教学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包括这些词在内的一组词语,让学生提出疑问。当学生普遍问到“蜿蜒”一词时,我就适时出示几幅表现河流、山脉蜿蜒盘旋的图片,边出示边对该词做出解释。这些图片将学生带入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不仅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教学目标中预设须掌握的这一词汇。而且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为学生更准确地解读和把握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音 乐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阅读教学应通过凝聚着作者灵感和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情感和灵魂。而借助音乐叩响人类心灵,触动人类灵魂的魔力,则可以更好地为解读文本服务。语文课文中有不少与音乐家有关的课文。比如,《伯牙绝弦》、《月光曲》等,在这些课文的教学时,运用音乐资源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当读到“凡是乡村里能听得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此刻,配上美妙的《春天交响曲》,以动人的音乐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扬科沉浸在大自然的音乐中,是那么陶醉,那么快乐,不仅让学生对扬科痴迷于音乐的特质有了感性的认识,更让学生深切关注起扬科悲惨的命运。
(3)视 频
阅读是通过作品的语言,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也就是说,作品的语言是第一层面的,然后是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进而才是内在意蕴和情趣。教材中一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因受其认知和阅历的局限,会产生体验的隔膜。教学时运用形象的视频资源,可以启发学生更好地去体会和感知文本。比如,教学《观潮》一文时,在读到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壮观的气势用朗读表现出来。当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用声音表现那样壮观的气势时,再播放视频。通过比较,学生会为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感到震惊。这样再来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文字资料的开发选用
视听资源在教学中的助力作用不容忽视,但过多过滥地运用这类资源,可能造成学生依赖视听资源,不愿意认真阅读文章的倾向。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因此,高年段语文课堂中,文字资料的涉入更为广泛。而这些文字资料也分别以文章、段落、诗句、对话等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教学《江姐》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那一天,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的阴暗牢房里还关押着大批的共产党人。1949年11月14日,就在解放军即将攻克重庆的时候,丧心病狂的敌人在他们逃离的前夜,凶残地杀害了这些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在被害的共产党员里,有一位29岁的女性,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为“江姐”。(出示课题,齐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回到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姐的世界……
二、把握契机,有效运用。
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更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时机,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触碰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因此可以说,把握最佳教学时机,事半功倍;失去最佳教学时机,事倍功半。同样的,只有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最佳时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才能真正发挥资源的作用。
1.导入新课,激发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诱发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步入文本。例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我摒弃了原来设想的以音乐创设情境和课题设疑等导课方式,出示了这一组名句:“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从来难觅是知音。今宵离别后,何日再追寻。”“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然后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这些学习资料中,每一句都有“知音”一词,而所有的句子都在抒发“千金易得,知音难觅”这个含义时,追根究源的好奇心便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了。紧接着,我以这样一段导语引出了课题:是啊!千金易得,知音难觅。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知音”一词最早的出处吗?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去重温这段关于“知音”的千古佳话。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这又是一个超越音乐的故事。这样,以带有“知音”一词的古诗文引出本课,引起学生追究“知音”一词源头的好奇心,也将课文的主题基本确立。 2.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同样是教学《伯牙绝弦》这一课,我并没有在教学的开始就出示主人公俞伯牙的介绍资料,而是将这个资料展示的契机稍作调整,在学生解读文本的关键处出示了该内容:“伯牙姓俞,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后为晋国大夫,春秋时代著名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
师:从这段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伯牙在当时已是极富盛名的大音乐家了,大家觉得这样的人平时会缺乏赞美吗?为什么伯牙会将子期视作自己平生唯一的知音呢?
师:设想一下别人是怎么来赞美伯牙的琴声的?
生:真好听,弹得太好了!
师:而这一切赞美同子期发自心灵深处的赞美相比都显得那样的空洞、虚假。
师:当子期尚未出现时,伯牙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失望、寂寞孤独,感叹自己无人理解,曲高和寡。
师出示俞伯牙的名言: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请学生读一读)
师:一日伯牙在汉江口弹琴,子期出现了。听到了子期发自内心的赞美,伯牙会是什么感觉,会说些什么?
生:快乐,激动。感到幸运,感到欣慰。……知我者子期也,酒为知己饮,曲为知音鸣……
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生: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为什么伯牙会将子期视作自己平生唯一的知音,最后做出那样壮烈的举动,是小学生理解的一大难点。而通过资料的展现与适当点拨,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3.调动情绪,把握情感。
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发掘出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满足。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可以轻易感知学生的情感是否到位。有时通过提供一些的资料,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世界,触摸到作者鲜活的灵魂,是十分必要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感到学生由于没有此类生活体验,又从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个虚假的童话故事,所以不能很好地将小女孩又冷又饿、孤独无依的感觉用朗读表现到位。于是,我出示了这段资料: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然后我告诉学生:“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深刻的生活根源,即使是虚幻的童话也不是作家空想的产物,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遭遇中有着安徒生自己母亲的血淋淋的影子,所以他的文字才那么富有感染力。”而后,我请学生再读一遍这段话。这一次,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准确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因此读得非常投入,感情也很到位。
4.总结写法,升华认识。
还是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读到这一句话:“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有学生对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作者却用这样的语句来表现,不太能理解。我于是出示了安徒生的这段名言:“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我问学生:“在安徒生的眼里,活着才能真实地把握幸福。你觉得安徒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结局的?”学生经过思考体会出:悲愤、谴责、控诉、含泪的笑……于是我最后总结:这是“以喜衬悲”的方法,这种写法令人倍感辛酸。
5.课外延伸,巧妙迁移。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学习完这篇课文,我出示了《故乡》里描写中年闰土的一段话:“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可以想象,闰土少年时与中年时的形象反差,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问:闰土究竟怎么了?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于是,我就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介绍小说《故乡》以及其他鲁迅相关作品给学生阅读。
三、适度拓展,走出误区。
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和拓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但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也并非越多越好,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必须把握好“度”,课堂上的资料性课程资源的拓展必须走出盲目拓展、为拓展而拓展的误区。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 孙春成著.语文课堂立体教学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