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晶构筑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在纺织中的应用

来源 :印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分散胶体微球的自组装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和无需昂贵复杂设备的优点,是构建胶体晶体的重要途经.综述了无机类、聚合物类及复合类胶体微球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详细介绍了胶体光子晶体概念、生色机理、胶体光子晶体的构筑、制备方法及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光子晶体结构色纤维以及光子晶体结构色织物.
其他文献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为主要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经乳液聚合得到阴离子型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液,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非离子乳化剂以及偶联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DBSA催化聚合的机理.结果表明:D4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偶联剂的加入促使乳液粒径减小,有助于形成微乳液;增加DBSA用量有助于开环反应的进行以及粒径的减小,但同时也会促进低聚物的生成;非离子乳化剂O-25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微乳液的稳定性,
通过对纤维素纤维非织造材料进行表面羧基化改性,制备得到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非织造材料基蛋白质吸附介质.研究了改性工艺参数对形貌结构、化学性质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溶菌酶为模板蛋白质,探究不同改性剂用量及改性温度条件下获得的非织造材料的蛋白质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采用8%柠檬酸,以110℃热处理后,所得羧基化非织造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对蛋白质的最高吸附量可达420 mg/g,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蛋白质吸附材料.
采用液体分散染料对涤纶进行染色,优化了染色工艺,并考察了不同水洗工序对染色织物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分散染料蓝79在添加适量匀染剂、弱酸条件下,130℃保温染色10~40 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性能.与粉状分散染料染色相比,液体分散染料的染色保温时间短;染色后的染色残液COD值低;即使染深色织物(染料质量分数5.0%),也可以不经还原清洗,其染色织物耐摩擦色牢度达4~5级,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海藻酸钠/CNTs—COOH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接触角及力学性能测试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纤维呈三维杂乱排列;加入CNTs—COOH后,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略有下降,断裂强度增强,但亲水性大幅提升.Cu2+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Cu2+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是影响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Cu2+的最大平衡吸附量可达82.71 mg/g.Cu2+在海藻酸钠/CNTs—COOH复合纳米纤维膜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
采用L-半胱氨酸对废旧羊绒纤维进行降解,并提取其中的角蛋白.通过分析L-半胱氨酸浓度、尿素浓度、pH、温度、时间对羊绒降解率和角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得到羊绒纤维降解的最优工艺为:pH=10,L-半胱氨酸0.7 mol/L,尿素4 mol/L,温度85℃,时间6 h.羊绒纤维的降解率最高为89%,角蛋白提取率为79%.提取到的角蛋白粉末分子质量为10000~40000 g/mol,可以纺丝加工或用作功能助剂.
针对轻薄型羊绒面料悬垂性和抗皱性不理想的问题,试验采用锡盐、单宁酸、接枝三种方法进行增重,并测试了增重对羊绒白度、断裂强力、抗起球、染色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锡盐增重效果最佳,白度无变化,断裂强力稍有降低.先增重后活性染色,羊绒的上染率和耐湿摩擦色牢度均有所降低.
采用Lanasol活性染料对山羊绒纤维进行染色,解决纤维与肤批点同色性问题,并与传统染色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Lanasol活性染料,冰醋酸0.5%(omf),助剂XTR-23%(omf),95℃染色30 min,染得的产品K/S值、色光和色牢度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且同色效果较传统工艺提高2~3个等级,显著提升浅色山羊绒染色产品的质量.
采用直接染色、同浴媒染法、预媒染色及后媒染对真丝织物进行红蓝草色素染色,分析媒染条件对织物K/S值及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染色方法为后媒染法,即采用质量分数为4%(omf)的硫酸亚铁或3%(omf)的硫酸铜或硫酸铝钾为媒染剂,45℃媒染45 min,染色真丝织物的K/S值较高,颜色为棕红色,耐干摩擦色牢度为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为3~4级.
为降低检测成本和缩短检测时间,以微波萃取法提取纺织品中的可萃取重金属元素,并结合ICP-AES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样品质量为1.0 g,汗液体积20 mL,40℃微波萃取20 min的条件下,各重金属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9~0.9999,方法检出限在0.01~0.17 mg/kg,加标回收率为83.85%~113.5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该方法准确快速、检测限低、精密度高,且可同时快速测定多种元素,能够满足实际快速检测纺织品中可萃取重金属元素含量的需求.
以减量率、还原糖量以及起毛起球性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了棉织物和粘胶织物的生物抛光效果差异;研究了影响粘胶织物生物抛光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相同的整理条件对棉织物的抛光效果要优于对粘胶织物的抛光效果.粘胶纤维表面进行简单碱处理后,生物抛光效果有明显地提高;酶组分含量不同的纤维素酶对粘胶的生物抛光效果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酶作用时间和机械作用力对生物抛光效果的影响程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