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西方政党对网络的运用及其启示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党变革的动因往往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迫使西方政党进行一系列调适,出现了“网络化政党”。国外一些政党积极发展网络运作模式,注重运用互联网加强与民众的联系和沟通,扩大政党的社会影响,积极谋求上台执政和长期执政地位。新形势下我们党应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提高与网络打交道的能力,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政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西方政党;网络;运用;启示
  [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摇1009-928X(2011)11-0057-03
  
  当前,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以其发展迅速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而备受关注。政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政党如何运用网络,已成了政党处理好和公民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国外一些政党积极发展电子党务,注重运用网络加强与民众的联系和沟通,扩大政党的社会影响,积极谋求上台执政和长期执政地位,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网络迅速发展对政党政治影响深远
  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寄予了厚望。[1]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打破了特定社会阶层对政治信息的垄断,而且打破了国界对信息扩散的限制,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取代了过去由政党来体现的某些功能。这对政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一)网络对政治运行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渐发展和成熟,政治领域也随之发生新变化,网络政治给现实政治发展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第一,直接性。在网络政治中,任何人不需要再由别人来代表自己,而是通过“在线参与”即可感知和介入政治世界,向政治体系输入要求或支持。第二,平等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民对政党的执政活动更为关注,它要求政府要及时公布与公民利益有关的信息,使公民能了解自己的地位,以保护自己。第三,快捷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民众的意见、政治家的态度以及政府决策和相关表决结果等在网络上是以光速传播,这使得政治活动变得非常迅速。第四,廉价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队伍大为减少,从而有助于精简机构,强化职能,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总之,政治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网络技术,任何先进的政党都不会漠视先进的网络技术。
  (二)网络对政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信息时代的行为模式也为政党的执政行为及其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第一,网络使社会运行越来越开放透明。信息时代不仅仅是信息广泛交流的时代,也是社会群体广泛产生,各种交往关系空前活跃,各种社会性活动此起彼伏的时代。[3]这对政党的执政资源和执政方略提出了新要求。第二,网络信息技术为政党和政治家鼓动与争取民众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媒体借助其几乎不花成本而迅速传播思想的能力,对政府的权威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将促使政治家们面向社会发言,而不仅仅是面向其政党机器,从而有助于公民做出更为明智的抉择。第三,网络成为政党实施良政的有效技术工具和新手段。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现实虚拟、游戏娱乐、电子商务等功能的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功能越來越多,给政党进行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改革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二、当前西方政党运用网络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普及,网络传媒在传播思想的速度以及所形成的舆论力量上逐渐呈现出超越传统传媒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政党已经意识到网络传媒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开始将网络传媒视为重要的政治资源,充分发挥其在宣传动员、联系民众、组织建设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政党的网站进行宣传动员。现代政党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发布并传播自己所生产和掌握的信息,希望民众在了解和认知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与自己的主张相一致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从而实现政治社会化。[4]政党建立网站比较典型的做法有三类:一是建立综合性政党网站。比如法国社会党创建的涵盖全国所有省委和支部的社会党人共享的网站,使党的干部和普通党员及时全面地了解党的政策和行动。其中,通过网络全程转播党代会召开情况,及时上传领导人的讲话和会议主要文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建立专业性政党网站。比如德国社民党开辟青年网站,将青年感兴趣的体育、音乐和娱乐等信息同党的政治理念、思想主张结合在一起,进行网络上的“捆绑式销售”。三是建立个人网站、网页或各具风格的博客。在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下,政党之间的竞争,往往不再是主要通过自己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来吸引选民,而是更多集中于政党的媒体形象。比如,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2008年的总统大选摇旗呐喊,在2009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获得的近5.2亿美元的竞选捐款,85%的来自互联网[5]。通过上述途径,政党加强了与支持者和投票者之间的沟通,网上互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政党的支持者、投票者能够更加直接、快速地与政党领袖或候选人进行对话、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模式。
  (二)积极发展电子党务推动组织建设。电子党务是一些国家的政党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潮流,充分运用先进和高科技手段及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先进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等手段,有效整合政党建设信息资源,从而增强政党建设的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的一种新型的党建模式。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网上登记入党。各国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普遍利用网络开展党内外的日常活动,吸纳新成员。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意大利左翼民主党、澳大利亚工党以及荷兰工党等都将党员登记表张贴到网上,对党感兴趣的公民可随时在网上办理入党手续和交纳党费。二是在网上成立“虚拟基层组织”。这种由相互不认识、但以因特网为联系手段组织起来的支部,通过网络来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和党内讨论,打破了参加党内生活的时空限制。美国民主党将“虚拟的网络组织生活”同“现实的集会活动”结合起来,在网上发布活动信息和进行动员,然后在现实场合中组织会议、游行和集会。三是在网上建立党的外围组织。如,德国社民党针对不同兴趣的非党员,在网上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党外群众组织,如青年网络管理之家以及科技、文化等单一问题的常设组织,尤其是根据年轻人对入党兴趣不大但对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却颇为关注的特性,专门设计了网上讨论的方式,吸引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及政党的政策主张。四是利用网络组织和管理“流动党员”。美国政党、英国工党和澳大利亚工党移居国外的部分党员,通过网络建立组织机构、彼此之间联系以及与国内的党组织进行联系,国内的党组织也通过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来管理这些机构,及时向他们提供本党的相关信息。
  (三)密切联系民众服务政治发展。“21世纪将是一个民众政治的世纪”[6]。未来政治发展将更多地依赖网络技术,任何政党都不会漠视网络技术对党的建设与发展的影响。网络传媒与生俱来的多种交互式的交流方式,弥补了传统党群沟通渠道单一狭窄的缺陷,为政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电子桥梁”。具体做法大致有三种:一是设立网上聊天室、组织网上见面会,或者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实现党的领导人与党员或党的拥护者之间直接沟通。官民在线互动成为当今世界全新的政治景观。二是开设各种电子论坛,供党员和其他网民发表意见,就重大政策进行事前讨论和协商。三是利用网络,进行民意测验。民意测验系统可以使公众较为集中关注的问题得以呈现,政党从而能够较为及时地把握群众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向与侧重点。
  (四)运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互联网使公众有了直接表达各种意见的渠道,其传播特性加速了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公众舆论在网上聚集放大,使公众舆论力量的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独特的舆论形态。[7]由传媒作为中介的舆论监督,无疑是现代政治生活中对权力进行制衡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政党廉洁自律、防止腐败的有效途径。但实质上,监督需要有信息的保证,在监督者对被监督者所知甚少的情况下,监督很难取得成效。政党在网络上的信息公开及信息技术的各种支持,使公民对政党领导及其工作机关的监督成为可能。当下,很多国家开始通过网上信息披露对政党、政府、议会以及高级官员进行监督。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互联网上将被监督的官员一一登记造册,然后网民根据自己的了解,把官员在工作社交中的种种违法违纪行为录入留言板。这种形式很容易在网上得到他人响应,形成一种舆论,便于党组织及时发现问题。比如:印度开设了专门的监督网站用于监督高官腐败问题,有效震慑了各级官员,使公共部门的腐败行为有所收敛。
  三、西方政党运用网络加强党建的启示
  网络信息化时代不仅对我国未来政治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而且为党的建设创新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吸收借鉴国外政党运用互联网的有益做法和经验,用现代手段开辟网络虚拟空间党的建设的新领域,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一)运用网络拓宽党领导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渠道。从国外政党对互联网的运用和我们党运用互联网的实践来看:一方面,进入网络时代,媒体的转化和舆论工具向个人手中的转移彻底改变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人们可以在网上真正自由地评议政府政策,迫使政府将集中于手中的权力向社会成员回归,全民分权制成为现实,任何忽略、甚至违背民意的政治都将不可能继续,国家决策进入了真正的民主时期。另一方面,网络也为党和政府了解掌握民意,获取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决策的反应提供了非常好的渠道和平台。充分发挥和运用互联网的资源与优点,有利于党和政府更好地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促进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不断提高。
  (二)实现党的建设与网络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从世界政党对互联网的运用来看,当代先进科技与政党建设相结合,是政党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潮流,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及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先进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等手段,有效整合党的建设信息资源,从而增强党的建设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的必然趋势。[8]党建工作要积极借鉴各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如目标管理方法、系统工程方法、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党的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如果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及时地真实地搜集民情、反映民意,党就难以令人信服地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三)运用网络技术创新党的组织工作方式。从国外政党和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对互联网的应用实践来看,网络在组织建设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其一,促进党内组织生活的民主化。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那么,如何来促进党内民主的程度呢,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其二,利用网络可以加强党组织内部以及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要的是党的决策要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三,利用网络可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网络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消除时空的距离,可以探索创新党的组织建设的新形式,把流动党员的管理与网络结合起来,设立网上支部,有效解决流动党员管理的问题。
  (四)运用网络技术積极发展电子党务。在互联网政治生态系统中,网络政治人是那些有条件使用互联网并有兴趣利用互联网参与或开展政治活动的人群。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目前这些人口占我国上网人口比例的56.1%[9]。网络上“电子党校”及党员论坛的开通,不仅使得传统的党员教育别开生面,而且使得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这一基本权利的行使获得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党的纪检组织开设的举报网站,为强化党的监督功能创造了一种有效的方式等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党建工作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在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开展“电子党务”,不但可以实现党务工作手段和方式的创新,而且拓宽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找到了一个在承继传统党务工作有效经验基础上,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接口。
  参考文献:
  [1]曾润喜,徐晓林.社会变迁中的互联网治理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0(4).
  [2]孙韶林,张钦朋.网络化趋势给政治发展带来的挑战及对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1).
  [3]辛鸣.把握信息时代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N].学习时报,2005-5-16.
  [4]轩传树.国外政党对网络传媒的应用及其启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6).
  [5]娄成武,刘力锐.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J].政治学研究,2010(2).
  [6]陈林,林德山.第三条道路——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5.
  [7]温琼娟,陈先红.中国互联网政治功能研究述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8]邱思开.发展电子党务增强执政能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
  [9]史达.互联网政治生态系统构成及其互动机制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0(3).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09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周敬青教授
  特约编辑:鲁月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月浦镇团委在镇党委和宝山区团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紧邻宝钢、石洞口电厂等大型企业和能源基地的优势,以创建学习型团组织为抓手,扎实推进青少年素质培养计划;以整合
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行政管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出发,首先对生态型责任政府进行定位与解读;接着,指出生态型责任政府的契约式路径研究是对保证政府生态责任得到切实追究和落实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最后,在制度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通过对生态型责任政府政治契约的建构步骤的设计,完成对生态型责任政府的“理念—建构路径
样本国家人均GDP 800美元到3000美元的人均能源消费rn能源消费结构有了重大改善rn样本国家人均GDP800美元时的能源消费结构,美、法、德三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其中德国对煤炭
期刊
近几年来,湖北省孝感市粮食局坚持粮食工作延伸到哪里,监督检查工作就跟随到哪里,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在保护粮农利益、管理国家库存粮食、保障百姓吃粮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
2007年2月2日晚上,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主办、共青团嘉定区委员会承办、共青团安亭镇委员会协办的"携手共建'汽车嘉定'--进城务工青年新春大联欢嘉定专场"活动,在嘉定区安
期刊
期刊
粮食经营者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守法诚信情况影响着粮食市场秩序.建立粮食经营者守法诚信评价制度,是确保国家粮食流通法律、法规和政策顺利落实的重要举措,是保持正常粮食流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