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校园欺凌,家长能做点哈?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校园欺凌,这个刺眼的字眼近几年频繁出现于媒体,事实上,长期以来,校园欺凌事件从未绝迹,更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2.4亿儿童因为各种原因遭受校园欺凌。在我国,特别是2015年以来,校园欺凌问题不断引起社会关注。2018年1月3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全国妇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针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对校园欺凌的零容忍态度。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提出,学校是处理校园欺凌的主要责任方。但是许多专家表示,家庭教育缺失是校园欺凌的源头,所以,防治校园欺凌只有从家庭入手,才能防患于未然。孩子欺负同学,家长需要负责吗?哪些家庭的孩子容易欺负同学?孩子被欺负,家长应该做些什么?是息事宁人还是奋起反抗?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展开新闻采访。
  两样身份,一种担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家长对校园欺凌概念模糊,甚至不以为然。
  山东省青岛市家长周先生反问记者:“什么叫校园欺凌,不就是小孩子打架嘛,至于小题大做吗?哪个男孩小时候没有打过架?民间把小孩子打架比喻为‘狗咬狗两嘴毛’,意思是伤不到皮肉。我觉得吧,只要不过分,打架也是孩子之间交流的方式,今天打架,或许明天就和好了,这叫‘不打不相识’。”
  辽宁省大连市家长魏女士接受采访时说:“学校治理校园欺凌的力度蛮大的,但效果不敢恭维。我和丈夫是从温州来大连做服装生意的,儿子今年11岁,上小学五年级,因为口音问题,经常在学校被同学取笑。我儿子胆子小,不敢跟彪悍的东北同学交朋友,在学校很孤立。我想知道,被同学排挤叫不叫校园欺凌?”
  2018年1月3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全国妇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首次对校园欺凌予以界定:“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由此可见,孩子之间善意的打闹和非攻击性的疏离不属于校园欺凌范畴。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校园欺凌深恶痛绝,无论自家孩子是欺负同学的“狼”,还是被同学欺负的“羊”。
  听记者问起校园欺凌方面的问题,湖南省长沙市家长梅先生顿足捶胸:“是学校让您来采访我的吧?哎呀!我已经道过无数次的歉了,对学校,对家长,对被欺负的小朋友,对邻居,对派出所的民警……都怪我教子无方啊!我那孽子不让我省心,我的老脸都让他丢尽了!每次他欺负人,我知道了都把他吊起来打,皮带都打断了两根!可是没什么用啊!要不是年龄不够,我早把他送去劳教了!孩子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我十分理解受害者的家长,真是对不起啊!”
  四川省成都市家长吕女士接受采访时说:“我儿子今年15岁,因为欺负同学,被学校警告处分,学习成绩越来越糟糕,我正在考虑给他转学。您知道的,孩子在学校混臭了就很难翻身,老师和同学都对他有成见。不是我护短,我儿子欺负同学是有原因的,学校脱不了干系。不过,原因说出来恐怕也不被同情。”吕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小时候受过伤,左腿微跛,经常被同学取笑,又因学习不好屡遭老师奚落,心情很坏。“他第一次表现出暴力倾向,就是攻击取笑他的同学,后来暴力倾向愈演愈烈,他曾一个人打翻六七名同学,最后因为对方受伤严重,他被定性为施暴者,对方反倒成了受害者。唉,这些就不矫情了,我现在只是非常担忧,我儿子今后怎么办?如果换一所学校,他会赢得大家的好感吗?如果再被歧视,他还会用拳头发泄愤怒吗?将來,他会不会成为犯罪分子?”
  河南省济源市家长庞女士告诉记者:“我儿子今年上初二,是个标准的怂包!他不仅经常被初一男生欺负,有时还被女生打劫零花钱!真是丢人。每次我都要带他去学校指认欺负他的人,可他不敢,说等家长不在身边,他会被欺负得更厉害。因为经常被欺负,他现在变得有点抑郁了,学习成绩也下滑不少。我咨询过心理医生,对他的性格形成非常担心。国家要大力治理校园欺凌,我举双手赞成,最好能出台相关法律,严惩施暴者,保护心地善良的孩子!”
  天津市中学教师佟先生认为,无论是欺负人的还是被人欺负的,都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他向记者解释道:“被人欺负的自不必说,身心都受到伤害,甚至会影响性格和心理,后患无穷,就是欺负人的孩子也没有获得什么好处,同样后患无穷。比如,抢来的零钱怎么花?不会是买书买作业本,多半是挥霍在游戏厅、网吧、购买虚拟游戏道具、吸烟等方面。再比如欺负人时会产生莫名的快感,无非是证明自己很有力量,既然证明了,而且感觉很好,就会上瘾,会不断展示暴力,那离犯罪还远吗?正因为如此,双方的家长会产生同样的担忧,就是担忧孩子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看,治理校园欺凌应该是一场全民运动,事关重大,任重而道远。”
  杜绝家暴,健全人格
  《三字经》开篇即说“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中小学校会出现校园欺凌现象?江苏省南京市心理咨询师陈于光博士认为与青春期心理危机有关。他告诉记者:“人生每个阶段都存在心理危机,自贬自卑就是青春期心理危机。孩子经历的这场危机是否严重,取决于自我人格确立过程中能否得到周围人足够的肯定。如果孩子学业成绩不符合家长老师的期望,或者行为有过失,得到的往往是否定性评价甚至社会制裁,自贬自卑心理就会形成。他们缺乏安全感,因而急切期待结交死党,寻求接纳与认同来抵消外部社会排斥所构成的压力。家长、学校越是否定他们,他们就越是需要小圈子给予的心理扶助。”陈博士与天津佟老师的看法不谋而合:伤害者也是受害者。
  陈博士继续向记者解释校园小团伙的形成:“为了强化小圈子的凝聚力,成员们往往创造出圈子的特有话语体系。统一行动就是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通过一致性的行为,相互确认: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在一起。戴同样的饰品、唱同样的歌、一起吃饭逛街……都是以一致性行为表达对群体的忠诚。有时候,由于缺乏正确引导,有些孩子还会通过做坏事来强化内部统一,因为只有刻意做一些‘他们’禁止的事情,才能显示‘我们’的存在;如果符合‘他们’的规则,那就变成投靠‘他们’,背叛了‘我们’。可以说,青春期孩子的本能促使他们急切寻求朋辈群体的接纳,特别是在自己得不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之时。从这个角度理解,青少年的校园欺凌行为,尤其是集体施暴,是青少年亚文化的一种表达。施暴群体并非与受害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他们通过实施主流社会不允许的违规行为,才能求得群体成员间的心理认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认为,任何一个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家庭,在防治校园欺凌方面,家庭的作用比学校重要。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家长参与防治校园欺凌要做好三件事:“首先,家庭内部要杜绝暴力。如果父母家暴孩子,孩子可能就会对别人施暴。这种转嫁屈辱、伤害的现象非常突出,所以家庭中应营造温馨的氛围。其次,父教回归是重要举措。有研究指出,在美国,70%以上的罪犯都来自父教缺失的家庭。最后,父母应该正确引导子女的价值观。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总是教育孩子不能吃亏,如果孩子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将可能无法与同伴相处,这也是导致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之一。家长应该确立的观念是:孩子能否与同伴友好相处,是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性标志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宋月萍透露,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因其家庭情况复杂,遭受校园欺凌的情况更严重。她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第三期调查数据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高达75%,较非留守儿童高出14个百分点。“对家庭来说,防治校园欺凌是一件很具挑战性的事情。家庭除了与学校建立好配合,更重要的是,每个家庭都需要在一开始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应该欺负别人。”宋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诫。
  实施欺凌的学生应该得到怎样的处罚?《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指出:“对经调查认定实施欺凌的学生,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一定学时的专门教育方案并监督实施欺凌学生按要求接受教育,同时针对欺凌事件的不同情形予以相应惩戒。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在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
  广东省珠海市心理咨询师雷云燕接受采访时强调:“惩戒失范行为固然重要,但别忘了关爱有过错的孩子。他们欺凌同学,可能是因为他们缺少关爱,他们的暴力是在报复,也可能是在引起关注。这时要用惩戒告诉他们此路不通,同时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人格健全。只有这样,校园欺凌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
  密切关注,谨慎介入
  如果自家孩子被同学欺凌,家长能做些什么?河北省石家庄市家长马先生的回答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当然是保护孩子。不过,我得先知道孩子被欺凌了才行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被欺凌的孩子回家不告知父母,也不向老师告状,这也是校园欺凌治理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福建省厦门市心理咨询师周莉女士接受采访时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安全状况,经常与班主任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上学期间的安全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家长有必要腾出点时间,观察一下学校放学期间,学生在校园门口的表现,或者通过校门,观察一下课间学生们都在做什么,有没有打架现象,有没有高年级孩子欺负低年级孩子的现象等。有时校园暴力并不是天天有,时时见。可以找机会与孩子同学聊聊天,通过聊天去了解孩子学校是否有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周女士请记者转告家长朋友们,想及时发现孩子被欺凌,不妨留心观察以下迹象:
  1.身体是否有伤痕。如果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人为伤痕,诸如瘀伤、抓伤及其他伤痕,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了暴力侵害。要注意,如果孩子经常穿着长袖衣服,即便是湿热天气也如此,可能他是想遮掩伤痕。
  2.自尊心是否受挫。如果孩子回到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着鼻子的情绪,那么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遭遇欺凌和暴力的孩子,可能会变得很依赖家长,变得孤僻、怕生,而且显得很没有自信。
  3.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孩子的文具、鞋子、衣服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这种情形很可能是遭到了敲诈勒索。要注意过问是谁损坏或拿走了孩子的物品,为什么等。
  4。是否有自我伤害倾向。受到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孩子,很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自虐的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行为,家长都要予以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5.是否不愿上学。如果孩子非常不愿意上学,甚至出现逃学、装病、请假等现象,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不愿意回到让其感到不适的地方。
  6.如厕习惯是否改变。如果孩子非得等到回家才上厕所,家长要及时过问为什么。这种情形很可能是因为他单独出行时遭遇过欺凌。
  7.睡眠是否异常。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欺凌的表现之一,如果睡眠问题还伴随着其他以上提到的现象,那么孩子受到欺凌和暴力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上海市心理咨询师宋晓林女士认为,如果孩子遭受校园欺凌,家长切不可冲动,不问青红皂白就替孩子出头,因为这样做既容易使事态扩大,变得不可控,也容易使孩子产生过于依赖家长的心理。“当然,责骂孩子是怂包,鼓励孩子以牙还牙更不是好办法,因为这样做是在制造小暴徒。”宋女士认为,正确的处理方式包括以下4个要点:
  1.控制情绪,搞清原因,积极与有关人员沟通。自家孩子被伤害,每位家长都会伤心、难过、愤怒,但一定要尽快冷静下来,先调查清楚是怎么回事,必要时请求老师、警察介入。孩子如果第一次遇到校园欺凌和暴力,家长必须彻底予以解决,绝不能拖泥带水,埋下隐患。
  2.教育孩子要勇敢面对。很多调皮的孩子在刚开始欺凌别人时,可能只是无意行为。但是,当他发现被欺凌者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烈反抗,就会从这种欺负行为中得到满足,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因此,要让孩子意识到,一味地忍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3.及时收集人证和物证。不要盲目指责任何人,要重证据,摆事实,讲道理。家长最好当天收集到相关的人证和物证。当家长把证据都收集齐备后,再去找当事孩子了解情况。如果当事孩子不承认,家长就需要请班主任介入,在事实和证据面前,让班主任出面协调。一般说来,如果班主任能拿到相关证据,涉事孩子和家长在证据面前是不敢推脱责任的。同时家长要有宽容的心态,自信而从容地说话,本着教育欺凌者的目的,让欺凌者及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4.切忌反应过激。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和小伙伴发生争吵甚至出手打人都是正常的,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心,更不要将孩子之间的小摩擦上升为家长之间或家长与对方孩子之间的冲突。要知道,家长作为成年人,其身份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威懾,所以家长不必做出恐吓举动,只要告诉对方这样做是不对的就可以了。
  本刊认为,防治校园欺凌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无论孩子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该自觉地把防治校园欺凌植入家庭教育,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从源头上遏制暴力观念和暴力行为。同时,家长要明白,化解暴力的最佳方式不是惩罚,而是关爱。我们相信,当孩子心中的阳光多一点,校园欺凌就会少一点,最终彻底消失。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去年的一个周末,我正在家做作业,在单位加班的爸爸突然回来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缠着他,让他带我出去玩耍。我想,爸爸那么忙,是不可能答应的。谁知,一向严肃的爸爸点头笑着说:“小赖皮,今天爸爸带你去紫云山看看吧!”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说:“谢谢老爸!”  紫云山春暖花开,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竞相开放,湖水碧波荡漾,鸟语花香,游人如织……我被这精彩的画面陶醉了,连忙取出画板,拿出铅笔,聚精会神地描绘起来
原本轻松而温馨的周末  寻常的周末,我在家一展厨艺,给儿子烤蔓越莓纸杯蛋糕。8岁的小家伙看到我的纸杯灵感突现,便来讨要:“妈妈,能送给我几个纸杯吗?我要做个手工。”  “没问题。你要几个自己拿吧。”我笑眯眯地说。  儿子讨了纸杯跑到客厅里做手工。我在厨房忙碌,打发蛋白、调和蛋黄、预热烤箱……等待蛋糕出锅的工夫,我打开微信朋友圈,看看朋友们的动态打发时间。  可能是周末的缘故,大家都有闲,今天的朋友
编者按:  2015年以来,“校园贷”成为网络热词,有关大学生陷入校园贷陷阱的新闻时常见诸各类媒体。号称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为何会轻易落入校园贷陷阱?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最起码的财商。据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明确消费计划的大学生不足一成——钱一到手,花费无节制,花完了要么跟父母张口再要,要么四处借贷。可以说,很多步入大学的孩子虽然接近成年,但财商堪忧,因为很多家长就没有教过孩子这方面的知识
让孩子了解事情真相  为帮助晓雯化解心理压力,我给她介绍了一些自我调整的方法。  随后,我与晓雯的父母再次进行了沟通。晓雯的母亲说:“一来不知这样的事情是否该说,二来不好意思说。但是现在看来,您值得我们信赖,我们也就实话实说了。晓雯的父亲经历了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因为没有生育,领养了晓雯。在晓雯4岁时,他的第一次婚姻解体,后来我和他组成了现在的家庭。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有再生育,专心抚养晓雯。因为
儿子上小学后学习一直不错,尤其是数学更为出色。但到了三年级,数学成绩却直线下滑,老师说问题出在应用题上,儿子对题意的理解总是出偏差。经过和老师沟通,我知道三年级是小学数学的“腰”,是从简单到相对复杂的过渡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孩子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出现问题。老师说这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一个障碍,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家长既不必过分担忧,又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只要经
星期天,小琴帮妈妈做家务劳动。她擦桌椅,擦玻璃,把地板也拖得干干净净。于是,妈妈奖励她一枚一元的硬币。小琴摆手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的付出是不要‘利息’的。”妈妈夸小琴长大了,懂事了。小琴想了想,又对妈妈说:“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浪费,不做败家子,还要做一个慈善家!”妈妈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指导老师:万坤山)  联词: 涌现,节奏,忽略,深呼吸,干脆,嗚呜,鼓掌,休息
麦家是当代文坛最为成功的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暗算》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而且每一部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掀起中国当代谍战片的影视热潮。然而,作为父亲,面对叛逆的儿子时,他却一度束手无策,好在他明智地选择了理解和宽容,以超强的忍耐做一个“麦田守望者”,最终成功打开了父子间的心锁。  麦家的儿子名叫麦恩,初二时,麦恩突然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整整3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不离开一
2018年5月20日,青年作家、诗人王忆,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了她的“爱的三部曲”新书发布会。这是王忆自2008年正式写作以来的第六部文学作品。看着不远处被读者包围的轮椅上的女儿,王凤刚感慨万千,从家到北京、从上海到海南,从国内到日本,29年一路走来,每每谈起女儿,他总是泪眼婆娑。  漫漫求医路  1989年12月21日,对家住苏北盐城的王凤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当上了爸爸。抱起呆萌的
青春叛逆期是青少年心理趋于成熟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反对家长把自己当成小孩,常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个性,孩子对很多事物持批判和反对的态度。下面介绍的“哄、捧、感、点、引、缓”六字诀,就是笔者针对孩子处于叛逆期时总结并采用的“葵花宝典”。  【“哄”字诀】 就是用语言或行动使人喜欢。对于叛逆期的孩子,如何体现“哄”的真实含义呢?所谓“哄”,不是溺爱,更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采
日前,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和乔治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00名学生志愿者进行一系列的问卷测试,以测出他们的诚实度。包括询问志愿者认为自己是“早起鸟”还是“夜猫子”,以何种方式醒来(如自然醒或者闹钟叫醒),一天之中什么时候感觉状态最好以及什么时候感觉应该上床睡觉等。  测试结果显示,早起的人在晚上经常撒谎,比如虚报自己的考试分数。这极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这个时间段内精力最不集中,导致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