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2)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3)教师要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教学思路 教学思想 创新教育有效途径 有机结合 求知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a)-0028-01
现如今,广大数学教师已经认识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于日常学习中,是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的问题。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本人教学经验,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1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是数学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创新中得以发展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打破原来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大胆设疑,勇于探究。要采取新的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认识上重新理解创新的含义。说起创新教育,有些人可能想到是完全脱离教材内容,让学生不受约束,随意去想去说,说得不着边际,想法离奇,便是创新,其实不然。创新是在合乎情理基础之上的新发现,用不一样的观察角度提出的新观点才是创新。创新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想,关键在于想象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教师首先要把教材读透,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继而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够融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师生关系着手,并且创设氛围宽松、竞争合作的良好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第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只有少数学生与老师互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在,应该完全打破这种教学模式,不断激发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发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自身创造性。第二,发挥班集体的作用,集思广益,使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多向交流,取长补短。在课堂中,可以设计老师与学生互动环节、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处于动态的随时变化当中,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的过程,锻炼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师通过情境模拟,运用有深度的语言,鼓励学生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以动态的眼观看问题,以独特的视角提出问题。教师对每堂课都要进行总结,也要培养学生会自己总结的能力。可以通过集中思维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集中思维可以使学生对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提取,以便能够灵活、准确地掌握,这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地锻炼。
2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学生要具有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灵感和创新的来源。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可以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可见,问题的难度适度、问题的答案是学生想知道的、感兴趣的,就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对某一领域感兴趣,就会不断的进行探究学习,不断的思索而提出质疑,并不断去解决、去创新。
(2)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不服输的精神,教师应该以班集体为单位,以班干部为代表,使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竞争气氛,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屡屡失败,自信心就会受到影响,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们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可以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大量的几何图形都存在于生活当中,有的是单一的几何图形,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组合,他们的审美价值很强,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想给学生最大的视觉感知,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教师应该尽量把生活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可以利用数学中的典故、一些数学家的同年趣事等。大多数学生都对趣人趣事感兴趣,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穿插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趣事,数学家的成长历程,以及数学家为了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3 教师应该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应该做到适时保护
(1)对学生错误的行为,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分析错误的行为是学生有意为之,还是学生思维的结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价,而是应该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地区改正错误。教师应该保护学生思维的结晶,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新的观点。
(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正确行为多给予一些赞许,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多用肯定的表用的语气词,如:“不错!”“太棒了!”“非常好!”“有进步!”等,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身的肯定,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可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促使学生尝试新方法,揭开新事物的源泉,因为有了好奇,学生们才有了创新的愿望。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这种欲望是求知行为的表现,是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好奇心,并给予赞同及肯定,使学生勇于尝试。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全方面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教学思路 教学思想 创新教育有效途径 有机结合 求知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7(a)-0028-01
现如今,广大数学教师已经认识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于日常学习中,是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的问题。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本人教学经验,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1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是数学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创新中得以发展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打破原来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大胆设疑,勇于探究。要采取新的教学方式,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认识上重新理解创新的含义。说起创新教育,有些人可能想到是完全脱离教材内容,让学生不受约束,随意去想去说,说得不着边际,想法离奇,便是创新,其实不然。创新是在合乎情理基础之上的新发现,用不一样的观察角度提出的新观点才是创新。创新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想,关键在于想象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教师首先要把教材读透,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继而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够融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师生关系着手,并且创设氛围宽松、竞争合作的良好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第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只有少数学生与老师互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在,应该完全打破这种教学模式,不断激发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发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自身创造性。第二,发挥班集体的作用,集思广益,使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多向交流,取长补短。在课堂中,可以设计老师与学生互动环节、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处于动态的随时变化当中,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的过程,锻炼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师通过情境模拟,运用有深度的语言,鼓励学生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以动态的眼观看问题,以独特的视角提出问题。教师对每堂课都要进行总结,也要培养学生会自己总结的能力。可以通过集中思维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集中思维可以使学生对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提取,以便能够灵活、准确地掌握,这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地锻炼。
2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学生要具有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灵感和创新的来源。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可以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可见,问题的难度适度、问题的答案是学生想知道的、感兴趣的,就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对某一领域感兴趣,就会不断的进行探究学习,不断的思索而提出质疑,并不断去解决、去创新。
(2)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不服输的精神,教师应该以班集体为单位,以班干部为代表,使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竞争气氛,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屡屡失败,自信心就会受到影响,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们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可以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大量的几何图形都存在于生活当中,有的是单一的几何图形,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组合,他们的审美价值很强,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想给学生最大的视觉感知,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教师应该尽量把生活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可以利用数学中的典故、一些数学家的同年趣事等。大多数学生都对趣人趣事感兴趣,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穿插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趣事,数学家的成长历程,以及数学家为了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3 教师应该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应该做到适时保护
(1)对学生错误的行为,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分析错误的行为是学生有意为之,还是学生思维的结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价,而是应该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地区改正错误。教师应该保护学生思维的结晶,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新的观点。
(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正确行为多给予一些赞许,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多用肯定的表用的语气词,如:“不错!”“太棒了!”“非常好!”“有进步!”等,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身的肯定,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可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促使学生尝试新方法,揭开新事物的源泉,因为有了好奇,学生们才有了创新的愿望。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这种欲望是求知行为的表现,是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好奇心,并给予赞同及肯定,使学生勇于尝试。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全方面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