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得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新品种通謇1号在沿海滩涂种植的最佳播种时间,最适播种密度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设置密度、播种时间等变量进行田间种植试验,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抗逆性等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最佳种植模式。通过试验数据比较分析,得出最佳播种时间为5月下旬,播种密度为
82 500株/hm2左右。
关键词 滩涂;棉花;栽培模式优化;耐盐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22
1 材料方法
1.1 品种选用
鸡脚叶型陆地棉——通謇1号。通謇1号是高级农艺师曹云泉于2012年从创杂28棉田自然变异中发现的,经多代自交已趋纯合。2017年已获得农业部品种保护委员会初审通过并公示,暂定名称“通謇1号”以纪念先贤张謇。
1.2 品种特性
青茎绿色,开红白花属鸡脚棉的原始性状,鸡脚叶,特殊性明显,株高、铃重、叶枝果枝均同于陆地棉。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向光性好,株高略逊于其他杂交品种,鸡脚棉常规下株高80~85 cm居多,整齐度高于杂交品种,宜于密植。叶型鸡脚型,株型紧凑,采光率好,通风透光,具有抗黄萎病枯萎病的特性,性状稳定,一致性高,适合于农业机械化的采收条件。
1.3 试验范围
南通大学主校区、南通大学启东校区,如东沿海以及通州湾废黄河高滩地。
1.4 棉花栽培方法
1.4.1 播种方式
滩涂地区土地以砂土为主,少数黏土及部分混合样土,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法。
1.4.2 田间管理
1)除草。播后1个月左右进行2次除草,封行前除草4~5次。2)施肥。基追肥的比例为6∶4,以促进早开花早吐絮,复合肥为主。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株每生产100 kg皮棉所需摄取的养分量显著提高,对氮和磷的吸收比例较稳定,对钾的吸收比例明显减少[1]。3)松土。雨后必锄,保持墒情,防止板结盐化,松土可与除草同时进行。4)打顶。当棉花高度在85 cm左右时进行人工打顶,避免棉花过多营养用于高度的伸长,有利于果枝的生长促进早吐絮以及成铃率增高。
1.4.3 采摘
要做到“四分、三找、四不带”。“四分”即分收、分晒、分存、分卖,“三找”即找净眼睫毛棉、找净僵瓣棉、找净落地棉,“四不带”即不带草叶、不带草籽、不带铃壳、不带棉叶。注意宁收雨前不收雨后,早晨有露水时不能收,要用布袋采摘[2]。
2 结果与分析
2017年沿海滩涂试验结果见表1,并且根据相关数据以及指标做出结论,证明通謇1号的优质性。
2.1 产量表现
试验结果得出通謇1号棉花在盐碱地6次重复中每
1 hm2产量皮棉在1 125~1 245 kg不等,平均每1 hm2产皮棉1 185 kg。
2.2 衣分率
经过数据计算得出该品种棉花的衣分率分布在39.5%~41.6%,平均衣分率为40.6%。
2.3 纤维长度
通謇1号棉纤维长度大部分处于28~31 mm,可纺60支纱,其使用价值较高,可与新疆棉媲美。
2.4 整齐度指数
我国长度整齐度指数的分档标准:小于77.0%为很低,77.0%~79.9%为低档,80.0%~82.9%为中档,83.0%~85.9%为高档,大于等于86%表明整齐性很高。从检测结果可以分析得知,通謇1号整齐度大部分处于高档区,少部分可超过86%,最高可达87.3%,平均整齐度指数为85.8%。
2.5 断裂比强度
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在30.2~
38.6 CN/tex,说明其纤维强度很高。
2.6 抗病性
2016年南通市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结果表明,通謇1号表现抗病性最好,如东点调查:通謇1号枯萎病发病株率5.5%,病指3.5,而对照分别为9.2%和6.5;黄萎病发病株率22.4%,病指14.5,而对照分别为38.5%和28.9;三余点劈杆调查:通謇1号黄萎病发病株率60%,病指29,而对照分别为84%和42,对照抗病最差,其余品种好于对照。
3 讨论
3.1 通謇1号鸡脚棉在种植业结构模式中先锋地位的初步探讨
通过文献查阅以及长期的探讨试验已经初步得出滩涂棉花机械化种植应采用“密植晚播”的模式。栽培时需大幅度增加种植密度,且在棉花生长盛期常有高温伏旱发生,宜选用生育期短、株型紧凑、吐絮集中、纤维品质好、对脱叶剂比较敏感、抗病抗倒伏、早发早熟耐热的短季棉品种。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大部分棉区棉花高度在130 cm以上,这与采棉机的适宜采收高度要求——80 cm左右相差甚远,采棉机无法进行高效的收获作业,或者说不能发挥采棉机的最佳作业效果,而选育的新品种通謇1号恰恰满足了这些要求。
3.2 优化发展沿海滩涂种植业模式中的难点和解决途径
3.2.1 播种时间控制
播种的适宜时期对棉花的生长非常重要,它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土温、墒情、终霜期、播种方式及棉花的品种特性等。
滩涂地温上升较迟,土壤含盐量越高,更需较高的地温和水分,棉种才能发芽出苗。1)过早播种地温不足缺苗病苗死苗严重。2)棉苗小时温度不足会受伤僵苗发育不佳。3)盐渍地棉株小生长期短(受盐限制早衰),应利用最佳季节争取产量。4)过早播种会由于出苗率不高增加补种。经过试验初步得出最适的种植时间为5月下旬。
3.2.2 铃小铃轻
铃小铃轻的主要原因是通謇1号鸡脚棉光合强度低于掌状阔叶杂交棉。三桃比例中,早桃比重通謇1号大于杂交棉,但单铃重明显低于杂交种。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弥补,1)采用与高产陆地棉杂交的方式获得具有高产特性的杂交鸡脚叶型棉花新品种从而提高总产量。2)利用通謇1号鸡脚棉紧凑型的特性增加种植密度,通过密度加大增加总产量。这两方面在同步进行,目前已经获得10份杂交种,等待后期的数据。
3.2.3 土壤盐分大
采用挖沟降盐的方式,大沟宽度80cm,深度25cm,排水降盐。另外,增加植被,抑制土壤返盐,种植柽柳,桑树等耐盐植物,改良土壤结构。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为以后长久的开发利用做准备。
3.3 东部及沿海滩涂地区发展通謇1号鸡脚棉的现实意义
3.3.1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土地矛盾
沿海滩涂地區因为土地盐碱度较高,不适宜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培育的棉花新品种通謇1号有望改良这种境地。通过盐碱地种植通謇1号可以使农民增收而且使得闲置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几年来种植通謇1号的结果分析,通謇1号可以改良土壤使盐碱度降低,秸秆还田和施肥有利于促进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对根系生长及生物量产生影响。
3.3.2 生物柴油、耐盐先锋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
土地治理、盐土农业是区域特色,棉花是沿海滩涂先锋作物,棉花可以提供纤维、生物柴油、造纸工业原料,经济效益可达到2.25万~3.00万元/hm2。
3.3.3 大力发展盐土高效农业
不仅可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三重效益。实践证明,可以大力推广棉粮(旱稻)间作,棉油(花生)共种,棉蔬间种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为林带配置渔农共生等先进技术。特色旱稻(地方土种)与通謇1号间作机械配套模式的试验已初步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李鹏程,郑苍松,孙淼,等.棉花施肥技术与营养机理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2017,29(S1):118-130.
[2] 杨雪娟.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7(7):5-6.
(责任编辑:刘昀)
82 500株/hm2左右。
关键词 滩涂;棉花;栽培模式优化;耐盐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22
1 材料方法
1.1 品种选用
鸡脚叶型陆地棉——通謇1号。通謇1号是高级农艺师曹云泉于2012年从创杂28棉田自然变异中发现的,经多代自交已趋纯合。2017年已获得农业部品种保护委员会初审通过并公示,暂定名称“通謇1号”以纪念先贤张謇。
1.2 品种特性
青茎绿色,开红白花属鸡脚棉的原始性状,鸡脚叶,特殊性明显,株高、铃重、叶枝果枝均同于陆地棉。三桃(伏前桃、伏桃、秋桃)向光性好,株高略逊于其他杂交品种,鸡脚棉常规下株高80~85 cm居多,整齐度高于杂交品种,宜于密植。叶型鸡脚型,株型紧凑,采光率好,通风透光,具有抗黄萎病枯萎病的特性,性状稳定,一致性高,适合于农业机械化的采收条件。
1.3 试验范围
南通大学主校区、南通大学启东校区,如东沿海以及通州湾废黄河高滩地。
1.4 棉花栽培方法
1.4.1 播种方式
滩涂地区土地以砂土为主,少数黏土及部分混合样土,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法。
1.4.2 田间管理
1)除草。播后1个月左右进行2次除草,封行前除草4~5次。2)施肥。基追肥的比例为6∶4,以促进早开花早吐絮,复合肥为主。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株每生产100 kg皮棉所需摄取的养分量显著提高,对氮和磷的吸收比例较稳定,对钾的吸收比例明显减少[1]。3)松土。雨后必锄,保持墒情,防止板结盐化,松土可与除草同时进行。4)打顶。当棉花高度在85 cm左右时进行人工打顶,避免棉花过多营养用于高度的伸长,有利于果枝的生长促进早吐絮以及成铃率增高。
1.4.3 采摘
要做到“四分、三找、四不带”。“四分”即分收、分晒、分存、分卖,“三找”即找净眼睫毛棉、找净僵瓣棉、找净落地棉,“四不带”即不带草叶、不带草籽、不带铃壳、不带棉叶。注意宁收雨前不收雨后,早晨有露水时不能收,要用布袋采摘[2]。
2 结果与分析
2017年沿海滩涂试验结果见表1,并且根据相关数据以及指标做出结论,证明通謇1号的优质性。
2.1 产量表现
试验结果得出通謇1号棉花在盐碱地6次重复中每
1 hm2产量皮棉在1 125~1 245 kg不等,平均每1 hm2产皮棉1 185 kg。
2.2 衣分率
经过数据计算得出该品种棉花的衣分率分布在39.5%~41.6%,平均衣分率为40.6%。
2.3 纤维长度
通謇1号棉纤维长度大部分处于28~31 mm,可纺60支纱,其使用价值较高,可与新疆棉媲美。
2.4 整齐度指数
我国长度整齐度指数的分档标准:小于77.0%为很低,77.0%~79.9%为低档,80.0%~82.9%为中档,83.0%~85.9%为高档,大于等于86%表明整齐性很高。从检测结果可以分析得知,通謇1号整齐度大部分处于高档区,少部分可超过86%,最高可达87.3%,平均整齐度指数为85.8%。
2.5 断裂比强度
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在30.2~
38.6 CN/tex,说明其纤维强度很高。
2.6 抗病性
2016年南通市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汇总结果表明,通謇1号表现抗病性最好,如东点调查:通謇1号枯萎病发病株率5.5%,病指3.5,而对照分别为9.2%和6.5;黄萎病发病株率22.4%,病指14.5,而对照分别为38.5%和28.9;三余点劈杆调查:通謇1号黄萎病发病株率60%,病指29,而对照分别为84%和42,对照抗病最差,其余品种好于对照。
3 讨论
3.1 通謇1号鸡脚棉在种植业结构模式中先锋地位的初步探讨
通过文献查阅以及长期的探讨试验已经初步得出滩涂棉花机械化种植应采用“密植晚播”的模式。栽培时需大幅度增加种植密度,且在棉花生长盛期常有高温伏旱发生,宜选用生育期短、株型紧凑、吐絮集中、纤维品质好、对脱叶剂比较敏感、抗病抗倒伏、早发早熟耐热的短季棉品种。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大部分棉区棉花高度在130 cm以上,这与采棉机的适宜采收高度要求——80 cm左右相差甚远,采棉机无法进行高效的收获作业,或者说不能发挥采棉机的最佳作业效果,而选育的新品种通謇1号恰恰满足了这些要求。
3.2 优化发展沿海滩涂种植业模式中的难点和解决途径
3.2.1 播种时间控制
播种的适宜时期对棉花的生长非常重要,它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土温、墒情、终霜期、播种方式及棉花的品种特性等。
滩涂地温上升较迟,土壤含盐量越高,更需较高的地温和水分,棉种才能发芽出苗。1)过早播种地温不足缺苗病苗死苗严重。2)棉苗小时温度不足会受伤僵苗发育不佳。3)盐渍地棉株小生长期短(受盐限制早衰),应利用最佳季节争取产量。4)过早播种会由于出苗率不高增加补种。经过试验初步得出最适的种植时间为5月下旬。
3.2.2 铃小铃轻
铃小铃轻的主要原因是通謇1号鸡脚棉光合强度低于掌状阔叶杂交棉。三桃比例中,早桃比重通謇1号大于杂交棉,但单铃重明显低于杂交种。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弥补,1)采用与高产陆地棉杂交的方式获得具有高产特性的杂交鸡脚叶型棉花新品种从而提高总产量。2)利用通謇1号鸡脚棉紧凑型的特性增加种植密度,通过密度加大增加总产量。这两方面在同步进行,目前已经获得10份杂交种,等待后期的数据。
3.2.3 土壤盐分大
采用挖沟降盐的方式,大沟宽度80cm,深度25cm,排水降盐。另外,增加植被,抑制土壤返盐,种植柽柳,桑树等耐盐植物,改良土壤结构。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为以后长久的开发利用做准备。
3.3 东部及沿海滩涂地区发展通謇1号鸡脚棉的现实意义
3.3.1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土地矛盾
沿海滩涂地區因为土地盐碱度较高,不适宜种植其他经济作物,而培育的棉花新品种通謇1号有望改良这种境地。通过盐碱地种植通謇1号可以使农民增收而且使得闲置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几年来种植通謇1号的结果分析,通謇1号可以改良土壤使盐碱度降低,秸秆还田和施肥有利于促进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对根系生长及生物量产生影响。
3.3.2 生物柴油、耐盐先锋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
土地治理、盐土农业是区域特色,棉花是沿海滩涂先锋作物,棉花可以提供纤维、生物柴油、造纸工业原料,经济效益可达到2.25万~3.00万元/hm2。
3.3.3 大力发展盐土高效农业
不仅可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三重效益。实践证明,可以大力推广棉粮(旱稻)间作,棉油(花生)共种,棉蔬间种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为林带配置渔农共生等先进技术。特色旱稻(地方土种)与通謇1号间作机械配套模式的试验已初步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李鹏程,郑苍松,孙淼,等.棉花施肥技术与营养机理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2017,29(S1):118-130.
[2] 杨雪娟.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7(7):5-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