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致脾破裂死亡一例
【机 构】
:
河南省义马矿务局医院骨科 472300,河南省义马矿务局医院骨科 472300
【出 处】
:
中华骨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1年11期
其他文献
松动和塌陷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多见于股骨近端。作者对88例90个关节的X线片观察研究,报告了术后股骨近端各种骨反应发生的时间和部位。本研究可能有助于人工关节的研究和防治并发症。
期刊
原发骨肿瘤的治疗仍是一个困难问题,本文报告33例原发骨肿瘤局部切除及人工假体置换,获得较好肢体保留及功能恢复。应用于骨肿瘤的人工假体有其特殊性,在设计上及固定方式上均有待进一步改善。
本文通过84例应用人工假体修复大块骨缺损及关节功能重建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追踪观察12~76个月。对84例术后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为:优、良级以上占77.39%;优、良、可级以上占92.85%;功能差者占7.14%。作者认为肿瘤骨切除后的巨大骨缺损,难以用自体吻合血管大块骨进行修复时,选用人工假体修复较理想。本组中术后近期关节脱位3例、主要血管损伤2例、假体设计差错3例、术后迟发感染4例。文中对迟发感
我院1972年以来49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28例再手术病例,其中外院转来9例。假体松动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假体断裂、感染和脱位。骨质疏松及活动量大容易引起假体松动;外伤是假体断裂的直接原因;尼龙假体和以前有过髋部手术史的病人,容易发生感染;术后运送病人因搬动和护理不当,容易引起早期脱位。作者提出了预防脱位、松动和异位骨化的方法,以及一旦这些并发症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期刊
本文对行全髋关节置换的140例(163髋)进行了随访调查,着重对中晚期合并症进行了分析。随访时间最长8年,最短14个月,平均45个月。本组出现中晚期合并症者21例,占15%。其中,人工股骨头脱位2例,占1.4%;人工股骨头柄部磨穿骨皮质1例,占0.7%;慢性骨水泥病2例,占1.4%;髋臼假体松动3例,占2.1%;人工股骨头下沉8例,占5.7%;假体柄部折断3例,占2.1%;关节周围异位骨化2例,占
自198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10例全髋置换术后松动病人,行11次修正术。男女各5例,年龄44~65岁,平均年龄53.6岁。全髋关节股骨部分翻修9次,髋臼部分7次。在股骨修正中3次由于骨质疏松仍采用骨水泥固定,2次更换粗柄人工关节,4例行髓腔植骨充填骨缺损。在髋臼翻修中,5次为骨水泥固定,2例采用金属杯及螺丝钉固定。术后随诊11~57个月,8例超过1年。随诊病人获满意效果。我们认为:关节造影是诊断全髋
期刊
我科自1971年以来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654例,观察1~18年,随访300例,效果优良率达92%。凡新鲜股骨颈骨折,或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不连而髋臼正常者,都可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以中老年为主,占84.6%。最大86岁,最小18岁。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占8%。假体选择不当、安装不妥、松动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此外,有2例发生术后感染,4例发生髋关节脱位,6例发生假体柄断裂。对这
期刊
根据212例膝关节镜检查,把髌内侧滑膜皱襞分为四型。Ⅲ、Ⅳ型的髌内侧滑膜皱襞因肥厚、弧形、纤维样变,白色边缘,压迫股骨内髁软骨,使其软化变性,引起膝内侧疼痛、压痛、弹响、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称为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本文有36例,其中24例曾误诊为膝内侧半月板损伤,最后,在关节镜下得到明确诊断。手术切除肥厚的滑膜皱襞是治疗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