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肺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per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科手术是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NSCLC的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在预防疾病复发和控制远处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新的药物治疗手段已经在晚期NSCLC患者中带来长期生存获益,并在NSCLC新辅助治疗人群中显示出较高的降期率和病理缓解率.但是如何早期识别、鉴定NSCLC ICIs新辅助治疗的获益人群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目前,NSCLC ICIs新辅助的标志物研究尚无定论.因此,我们总结了目前已经披露的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及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背景 与目的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达拉非尼靶向治疗已被批准用于V-RAF小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发生第600位密码子上缬氨酸的氨基酸替代(amino acid substitution for valine at position 600,V600E)的肺癌患者,针对携带BRAF非V600E突变的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策略尚未确定.本研究拟探讨BRAF非V600E突变型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对于肺癌治疗手段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全身化疗、针对驱动基因阳性的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以及上述不同治疗方法的联合等,这些方案的使用明显改善了大多数肺癌患者的预后,但晚期患者预后仍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与免疫相关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TME由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成分及相关的细胞因子等组成,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而肿瘤相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治疗前景,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逐渐受到重视.然而,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相关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样本量较小的I期、II期研究,治疗方案本身存在也许多尚不明确的地方,在获益人群的筛选、治疗周期的选择和疗效预测等方面也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综述了与新辅助免疫治疗相
微生物群在人体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炎症(胃炎、肝炎)、癌症(胃癌、宫颈癌、肝癌)等多种疾病状态有关.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在第一阶段描绘了人体微生物的全景图,纳入鼻腔、口腔、肠道、阴道和皮肤等人体部位,而肺部被认为是无菌环境.但近些年研究证实肺部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该肺部微生物群与肺部疾病的关联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研究发现,与健康人或肺部疾病患者相比,肺癌患者具有特异的微生物群.即使在肺癌患者体内,肿瘤部位也存在特有的肺部微生物群.此外,不同病理类型和转移状态的肺癌也会导致微生物群的差异.机制学研究发
肺癌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肿瘤,耐药和复发是肺癌致死率居高不下的关键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在肺癌组织和细胞中存在一小群具有干性样特征的细胞,这群细胞被证实能够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无限增殖,在体内可以高效成瘤,能在放疗和化疗中存活,最终引起肺癌的耐药和复发.本文着重针对肺癌干性样细胞的来源、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以及广谱耐药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临床诊断和靶向策略提供依据.
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随着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临床的普及,胸部CT已成为临床筛查早期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早期肺腺癌的影像学常表现为含有磨玻璃成分的部分实性结节.随着影像学的发展,部分实性结节的影像学表现与其预后的关系越来越受关注.同时随着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临床医师对该类结节诊断治疗的精确性.本文聚焦于部分实性结节的传统影像学分析和基于三维重建的影像学分析,对两者的利弊作一系统阐述.
肺癌是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肺周围小结节(small pulmonary peripheral nodules,SPPNs)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而SPPNs的精确定位及定性一直是胸外科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难题.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的问世,为肺外周病灶的诊治提供了新的微创手段.本文将对ENB在外科手术前定位、诊断和局部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以及ENB在一体化杂交手术室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
气腔扩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是2015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肺癌病理分类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主瘤体边界外的气腔内出现微乳头状细胞簇、实性细胞巢或单个肿瘤细胞.除传统观念的肺腺癌浸润方式(间质、脉管及胸膜侵犯)外,STAS被确定为第四种肺浸润性腺癌的侵袭模式.近年来,关于STAS的研究成为热点,STAS的存在不仅与肺癌病理组织学、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诸多研究也证实其可作为肿瘤复发及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但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少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日益增多.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认识.我们报道2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病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进行文献复习,讨论相关临床特点、可能的机制及最佳治疗方式.2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1例在使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单抗7个月后出现血糖增高,1例在使用PD-1单抗6周后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均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病例1
背景 与目的产生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原发性肺鳞癌很少见,迄今为止只有4例相关报道.AFP增高的具体原因和治疗产生AFP原发性肺鳞癌的有效方案目前还不清楚.现报告1例产生AFP的肺鳞癌诊断和治疗经过,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20年10月23日收治的1例AFP增高的原发性肺鳞癌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52岁,初始诊断:右肺上叶鳞癌T4N3M0、IIIc期纵隔淋巴结转移肺内多发转移.肿瘤标记物以血清异常增高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