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抗肿瘤活性及在放射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硫仑(disulfiram, DSF)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抗酗酒药物。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DSF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活性,已有临床试验报道其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并对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另外,放射生物学研究发现DSF可以减轻射线对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并通过其与铜离子形成复合物、抑制肿瘤干细胞、抑制泛素-蛋白酶体活性等机制增强肿瘤细胞的放疗敏感性,极有希望作为放化疗的辅助用药,提高放化疗疗效。本文详细论述了双硫仑抗肿瘤临床研究现状、分子机制,在肿瘤放射生物学中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收集乏氧和常氧条件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观察常氧下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后对X射线敏感性及侵袭性的变化。方法分别在乏氧(1%O2)和常氧条件下(21% O2)培养A549细胞,超高速离心法收集在细胞分泌的常氧外泌体(N-EXO)和乏氧外泌体(H-EXO)。NanoSight检测外泌体数量,扫描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外观和大小。蛋白印迹检测外泌体蛋白CD63。CCK8检测细胞对X射线
目的研究葡萄糖纳米金颗粒(Glu-GNPs)联合千伏和兆伏级X射线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取指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Glu-GNPs组、单纯照射组(6 MV单纯照射组与160 kV单纯照射组)、纳米金联合照射组(6 MV+Glu-GNPs组、160 kV+Glu-GNPs组)。使用透射电镜(TEM)观察Glu-GNPs在A549细胞中的分布。使用结晶紫测定
目的建立检测γ射线照射剂量的新方法,探讨应用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ssDNA-AuNPs)比色检测γ射线照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将寡核苷酸分子(ssDNA)修饰到金纳米颗粒(AuNPs)表面,制备出复合材料ssDNA-AuNPs。用60Co γ射线对其进行照射,剂量分别为0、5、10、20和30 Gy,而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测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建立吸收光谱中625 nm处与521 nm处吸光度的比
目的分析191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探讨不同放化疗顺序对不同高危因素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1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T1-2N0-1M0)临床资料。按放化疗顺序分为先放疗组、先化疗组和化疗-放疗-化疗组("三明治组")。先放疗组32例、先化疗组107例、三明治组52例。对各组病例的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降低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介入护士辐射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100例行急诊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前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后50例设为优化组,采用优化的护理流程;分别同时采用2种辐射监测方法,对2组护士受到的辐射强度和剂量进行测量比较。结果2
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敏感组织器官造成损伤。目前,常用于评价慢性低剂量电离辐射所致辐射损伤的主要细胞遗传学指标是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本文对国内外放射工作人员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所致细胞遗传学效应的调查和研究进行综述,了解目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国内开展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时间调节化疗联合调强放疗与常规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初治鼻咽癌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分组法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本科收治的局部晚期初治鼻咽癌患者66例分为2组,即时辰组36例和常规组30例。两组均采用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时辰组采用电子化疗全自动注药泵静脉输入给药,常规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两组均采用同步顺铂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根据Kapla
期刊
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低剂量扫描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连续选取本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纳入研究,年龄均<3岁。根据扫描方案不同分为两组:低剂量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2 d至32个月,使用宽体探测器CT行低剂量心电门控轴扫;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9 d至27个月,应用多排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扫描。分别测量两组图像升主动脉、主肺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