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晨10点,敲开梁晓声家的房门,他一边匆匆拿毛巾抹脸,一边忙着去烧开水招待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显得很疲惫。前一天刚从山东回京,第二天还要赶往青岛,自从5月29日由他担纲编剧的电视剧《知青》播出后,梁晓声就忙得不可开交。
《知青》以上世纪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历史背景,描绘了一幅2000多万名知青从城市走进农村、“在广阔天地经受洗礼”的历史场景。这部没有明星、没有穿越、不靠炒作、题材也不时髦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后,很快成为同时段的全国收视冠军,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说是因为真实,这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全景式呈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作品;有人说是该片对历史的再现引发了怀旧热。但也有观众质疑,荧屏上的知青生活和形象与他们当年的经历相差很大;还有人在猜测,主人公赵曙光的原型到底是谁?
原本不用手机、不上网,认为做编剧就应该偷偷猫在幕后的梁晓声,在这部剧播出后全变了。他不停地接电话,耐着性子坐下来,应付自己“烦透了”的事情——接受专访,答记者问。
对淡忘历史的人深恶痛绝
出生于1949年的梁晓声,在80年代前期的中国文坛,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知青文学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位作家。从《今夜有暴风雪》、《雪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年轮》,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过轰动。1994年描写知青生活的电视剧《年轮》播出后,梁晓声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透露,那将是他在该领域的“封笔”之作。他食言了。如今,他不仅继续从同样的领域寻找素材,还索性将片名直接命名为《知青》。
环球人物杂志:您怎么想到写知青的,有人说这部剧里的主人公赵曙光有习近平副主席的影子,是这样吗?
梁晓声:我从未想过这两者的联系。
我最早有这个构想是在2007年两会上,我读了我写的一篇文章《论文化在政治之上》,谈到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有13亿人口,文化仅仅呈现爱国主义是不够的,还要有其他的普世价值;同时,我也毫不留情地用尖刻的话语批评了我们当下的文化,尤其是影视,几乎体现不出历史的连续感。我们的下一代人对1949年以前的历史,比如民国、清朝、明朝,甚至再往前到商周,都能如数家珍,因为都拍过电视剧,但对于1949年以后一直到“文革”结束,尤其是“文革”10年,认识几乎是空白。我觉得影视是在规避、过滤、遮掩,最后达到“漂白”,也就是把这段历史洗掉了,没有了。但事实上,这段历史是整个国家共同经历的,见证人都还在,怎么没有了声音?这些话说完,两会现场鸦雀无声。
环球人物杂志:因为反对这种“漂白”,才激发了您的创作吗?
梁晓声:不是,是后来有人开始不避讳地说这段历史,但却认为过去好,这不是“漂白”之后又逐渐“泛红”吗?“漂白”我还好理解,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有10年的痛苦记忆,淡忘也就淡忘了吧,人们也不一定总要瞪大眼睛回忆过去的苦难。但不能把“黑”改成“红”啊。我曾经说过这样的狠话:凡是主张回到过去,觉得过去好的,如果是我的同事,就老死不相往来;是我的学生,就断绝师生关系;是我的朋友,就割袍断义;是我的爱人,立刻把爱收回。我对那个年代是深恶痛绝的,而且我对淡忘历史的人也深恶痛绝。我同时还感受到这种逐渐“泛红”对一个国家是危险的,没出息的,让世界瞧不起。我就想,要是有一个机会,我一定要把这段历史填补上。 环球人物杂志:但很多人觉得您不写苦难写温暖,让此剧过于理想主义。
梁晓声:我很反对一个人由于自己的身心伤痛,从此觉得这个社会任何人都是不可信任的。看文艺作品的时候,也看不得表现温暖的,觉得都是假的。
作为一个作家,我之所以表现温暖,和我的文学理念有关,归根到底文学艺术是为了使人变好,就这么简单。写不好的人和事,也是为了使人和社会变好。可恰恰是这种温暖的表现方式,在我们中国太少了,我们写人和人斗写得很来劲儿,似乎不斗就不是艺术,但我经常想,我们这么多人,天天看着人和人怎样斗,公司里斗、社会上斗、家庭里斗;60年代的人在斗,“80后”、“90后”也在斗;为了爱情斗,为了事业斗,为了家里一点儿财产斗。我们有没有一种文化来告诉大家,其实人可以不那样活着,整个社会的方向也不应该如此。
我们的文化说到底应该塑造一种理想,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任务,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放弃了这一任务就完了。
那一代人为国家付出最多
梁晓声说,从2009年提笔创作到拍摄直至最后送审,他预计的上映时间是2014年或2015年。他甚至提醒剧组:“可能中央台播不了,甚至相当长时间连卫视台都进不去。”“我们已经做好了播不出的思想准备。”梁晓声对记者说。
拍摄时,梁晓声还给导演张新建写了一封信《歌者在桥头》,信里他谈到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问题,他说这个题材虽然很复杂,但希望团队不要自行阉割,要最大程度地去做。梁晓声形容自己这回像是钻进了孙悟空为唐僧画的“防妖圈”,所有人都知道此圈内是禁区,绕着走,没人敢当“涉险者”。而他最终迈了进去。
环球人物杂志:从创作到拍摄、播出,其中最艰难的是什么?
梁晓声:我们原来以为送审会很难,简直是自己去触碰100万伏的高压电,当闯过来之后才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我们的审核部门也表态,如果你们的电视剧能够有文化价值,而不是一味控诉,我们也不是你们所说的一“左”到家,决不允许。所以这部戏也是审核部门的一次姿态亮相,等于有一种不见诸文字的告知——审核部门并不是把什么都一棒子打死。从这些方面来说,我觉得这部剧是有意义的。
环球人物杂志:有网友说,您认为知青的经历可以和长征相比,是把知青拔得太高了。
梁晓声:我从来没有那么说过,但是知青这一代总体说来,是为这个国家付出最多的一代,又是承受力很强的一代。我对他们很尊重,也希望下一代人看到这些,更加体恤自己的父母长辈。
环球人物杂志:这部戏播出后,是否达到了您预期的效果?
梁晓声:一方面,我们听到一些负面评论认为我们做得很不够,但第一个当然会有不足;还有一些人可能会把这部剧当成是示范,他们会想,这些人能做我们为何不能?最终跨进这个领域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段空白就会被填补上了。填补上历史的空白很重要,这能让国际上看到我们国家是能正视历史的。如果你不能正视自己的历史,你再说别人不能正视历史时就底气不足。
环球人物杂志:有没有什么遗憾?
梁晓声:准确来说,这部电视剧并不能称为“全景式展现中国知青的生活”,而只描绘了中国北部地区知青的生活场景。在广东、云南、上海郊区等地所拍的戏被删减掉了。还有主题曲《青春无悔》,我个人非常反感把那一代叫做是理想的一代,事实上,那10年伤痕累累。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图编:傅聪 编审:张勉
《知青》以上世纪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历史背景,描绘了一幅2000多万名知青从城市走进农村、“在广阔天地经受洗礼”的历史场景。这部没有明星、没有穿越、不靠炒作、题材也不时髦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后,很快成为同时段的全国收视冠军,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说是因为真实,这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全景式呈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作品;有人说是该片对历史的再现引发了怀旧热。但也有观众质疑,荧屏上的知青生活和形象与他们当年的经历相差很大;还有人在猜测,主人公赵曙光的原型到底是谁?
原本不用手机、不上网,认为做编剧就应该偷偷猫在幕后的梁晓声,在这部剧播出后全变了。他不停地接电话,耐着性子坐下来,应付自己“烦透了”的事情——接受专访,答记者问。
对淡忘历史的人深恶痛绝
出生于1949年的梁晓声,在80年代前期的中国文坛,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知青文学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位作家。从《今夜有暴风雪》、《雪城》、《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年轮》,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引起过轰动。1994年描写知青生活的电视剧《年轮》播出后,梁晓声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透露,那将是他在该领域的“封笔”之作。他食言了。如今,他不仅继续从同样的领域寻找素材,还索性将片名直接命名为《知青》。
环球人物杂志:您怎么想到写知青的,有人说这部剧里的主人公赵曙光有习近平副主席的影子,是这样吗?
梁晓声:我从未想过这两者的联系。
我最早有这个构想是在2007年两会上,我读了我写的一篇文章《论文化在政治之上》,谈到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有13亿人口,文化仅仅呈现爱国主义是不够的,还要有其他的普世价值;同时,我也毫不留情地用尖刻的话语批评了我们当下的文化,尤其是影视,几乎体现不出历史的连续感。我们的下一代人对1949年以前的历史,比如民国、清朝、明朝,甚至再往前到商周,都能如数家珍,因为都拍过电视剧,但对于1949年以后一直到“文革”结束,尤其是“文革”10年,认识几乎是空白。我觉得影视是在规避、过滤、遮掩,最后达到“漂白”,也就是把这段历史洗掉了,没有了。但事实上,这段历史是整个国家共同经历的,见证人都还在,怎么没有了声音?这些话说完,两会现场鸦雀无声。
环球人物杂志:因为反对这种“漂白”,才激发了您的创作吗?
梁晓声:不是,是后来有人开始不避讳地说这段历史,但却认为过去好,这不是“漂白”之后又逐渐“泛红”吗?“漂白”我还好理解,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有10年的痛苦记忆,淡忘也就淡忘了吧,人们也不一定总要瞪大眼睛回忆过去的苦难。但不能把“黑”改成“红”啊。我曾经说过这样的狠话:凡是主张回到过去,觉得过去好的,如果是我的同事,就老死不相往来;是我的学生,就断绝师生关系;是我的朋友,就割袍断义;是我的爱人,立刻把爱收回。我对那个年代是深恶痛绝的,而且我对淡忘历史的人也深恶痛绝。我同时还感受到这种逐渐“泛红”对一个国家是危险的,没出息的,让世界瞧不起。我就想,要是有一个机会,我一定要把这段历史填补上。 环球人物杂志:但很多人觉得您不写苦难写温暖,让此剧过于理想主义。
梁晓声:我很反对一个人由于自己的身心伤痛,从此觉得这个社会任何人都是不可信任的。看文艺作品的时候,也看不得表现温暖的,觉得都是假的。
作为一个作家,我之所以表现温暖,和我的文学理念有关,归根到底文学艺术是为了使人变好,就这么简单。写不好的人和事,也是为了使人和社会变好。可恰恰是这种温暖的表现方式,在我们中国太少了,我们写人和人斗写得很来劲儿,似乎不斗就不是艺术,但我经常想,我们这么多人,天天看着人和人怎样斗,公司里斗、社会上斗、家庭里斗;60年代的人在斗,“80后”、“90后”也在斗;为了爱情斗,为了事业斗,为了家里一点儿财产斗。我们有没有一种文化来告诉大家,其实人可以不那样活着,整个社会的方向也不应该如此。
我们的文化说到底应该塑造一种理想,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任务,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放弃了这一任务就完了。
那一代人为国家付出最多
梁晓声说,从2009年提笔创作到拍摄直至最后送审,他预计的上映时间是2014年或2015年。他甚至提醒剧组:“可能中央台播不了,甚至相当长时间连卫视台都进不去。”“我们已经做好了播不出的思想准备。”梁晓声对记者说。
拍摄时,梁晓声还给导演张新建写了一封信《歌者在桥头》,信里他谈到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问题,他说这个题材虽然很复杂,但希望团队不要自行阉割,要最大程度地去做。梁晓声形容自己这回像是钻进了孙悟空为唐僧画的“防妖圈”,所有人都知道此圈内是禁区,绕着走,没人敢当“涉险者”。而他最终迈了进去。
环球人物杂志:从创作到拍摄、播出,其中最艰难的是什么?
梁晓声:我们原来以为送审会很难,简直是自己去触碰100万伏的高压电,当闯过来之后才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我们的审核部门也表态,如果你们的电视剧能够有文化价值,而不是一味控诉,我们也不是你们所说的一“左”到家,决不允许。所以这部戏也是审核部门的一次姿态亮相,等于有一种不见诸文字的告知——审核部门并不是把什么都一棒子打死。从这些方面来说,我觉得这部剧是有意义的。
环球人物杂志:有网友说,您认为知青的经历可以和长征相比,是把知青拔得太高了。
梁晓声:我从来没有那么说过,但是知青这一代总体说来,是为这个国家付出最多的一代,又是承受力很强的一代。我对他们很尊重,也希望下一代人看到这些,更加体恤自己的父母长辈。
环球人物杂志:这部戏播出后,是否达到了您预期的效果?
梁晓声:一方面,我们听到一些负面评论认为我们做得很不够,但第一个当然会有不足;还有一些人可能会把这部剧当成是示范,他们会想,这些人能做我们为何不能?最终跨进这个领域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段空白就会被填补上了。填补上历史的空白很重要,这能让国际上看到我们国家是能正视历史的。如果你不能正视自己的历史,你再说别人不能正视历史时就底气不足。
环球人物杂志:有没有什么遗憾?
梁晓声:准确来说,这部电视剧并不能称为“全景式展现中国知青的生活”,而只描绘了中国北部地区知青的生活场景。在广东、云南、上海郊区等地所拍的戏被删减掉了。还有主题曲《青春无悔》,我个人非常反感把那一代叫做是理想的一代,事实上,那10年伤痕累累。
编辑:王晶晶 美编:王迪偲 图编:傅聪 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