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上世纪末兴起的儒学热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如何既融入世界大家庭,又保持儒学的民族性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本文试图从民族主义入手来观照当今儒学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厘清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之间的界限,探讨儒学复兴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民族主义;儒学;开放性
文化保守主义是民族主义在文化上的体现。民族主义萌芽于晚近。根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观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形成了民族主义的第一波,其反对的是殖民母国对殖民地移民的制度性歧视;1820年之后,在欧洲出现了第二波民族主义,它的兴起与文化多元论不无关系;第三波民族主义则在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于欧洲内部,即所谓“官方民族主义”;一战之后的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被安德森称为民族主义的“最后一波”。安德森的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研究民族主义的经典之作《想象的共同体》中。
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主要支撑无疑是语言与文化。“民族”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想象形式,它源于人类意识在步入现代性过程当中的一次深刻变化。民族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民族宿命感。因此,民族主义是来源于一种思想上的认同感,是一种人类深层意识的外化形式,它与爱国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许多场合和一些人的心目中,二者常常混为一谈。为了更好的理解何谓民族主义,就必须厘清它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是对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息的地方的一种热爱与眷恋。这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经过层层扩展,直至扩展到热爱国家疆界内的社会共同体,就上升到了爱国主义的层次。爱国主义一旦混入对他国社会共同体的歧视,为本国利益牺牲他国利益,就成为民族主义。
近20年来,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大陆一波又一波地涌现和泛滥,成为当今中国主要的社会思潮之一。
儒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为承载主体,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智慧,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并非孔子个人创造,而是孔子在继承此前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而开创,并经历代先哲先贤发展完善,由华夏子孙共同完成的,反映了生活在中国这个特定区域里的民众的社会精神状态,因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是五千年文明得以传承的根基,是这个民族的血脉,是区别于其他人种,其他民族的本质特征。
与民族主义不同,儒学更多的是注意内在精神的养成,通过个人修养的表达,外化成为全社会的道德风尚,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政治目的,因此,它是一种内敛的体系。儒家思想虽然是中国长期农业经济和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关系相结合的产物,但它是一个开放的體系,具有兼容并包的文化气度,在与不同文化交流与碰撞之中,能够以开放的姿态吸纳有益的文化资源,从而更新自己的血液,保持活力与发展的后劲,不断扩展其内涵。
开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实践之后,到90年代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大多数中国人不必再为温饱问题发愁了。在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人们的需求必然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要求得到安全感,稳定感,归属感。人们的这一客观精神需求,与民族主义所要求并倡导的东西,有很多重合之处,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二者在心理上形成同构,为民族主义借儒学的传播与扩散提供了客观条件。
儒学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重新走进中国人的文化视野并迅速升温的。儒学在这个时候的回归,既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它的一次机遇。
在持民族主义立场的民众之中,有相当数量的国学爱好者存在。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渴望通过弘扬儒家文化来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建立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这种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一个好的出发点并不意味着必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果。相反,他们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使他们对儒学的宣传与弘扬带上了盲目排外的色彩。而儒家学说对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重视,又被其用来作为打压对手的道德武器。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在与不同文化的沟通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更是如此。现代主权国家并不是封闭国家,一个强大而充满活力的国家必须要善于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当然,这种学习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批判性的。不存在一个不变的文化,任何文化都是在演进过程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从来就不会有终结点。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历经二千余年而不衰,并不是因为它的学说多么先进,而在于儒学是开放的体系,具有兼容并包的气度。这使它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血液,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巨大的包容性,才能有56个民族共生共存共同繁荣。
杜维明先生认为,国家、民族,要有文化之根,思想之源。儒家哲学思想是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之一。“21世纪,中华文明能向世界传递什么样的文化信息?人类面对两大重要问题:一是认同,我们是谁,我们希望别人认为我们是谁;二,怎样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大趋势。”杜维明先生这一观点,为如何正确看待儒学,如何复兴儒学、发展儒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即:继承传统,融入世界。这一观念体现了传统孔子儒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是儒学的真髓。
儒学自古以来就具有系统的开放性,是开放之学。儒学的本质是变动不居、趋时更新的。儒学反对唯我独尊,是在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对话和互动中发展与完善起来的。中国儒学的生命力并非来自于对他者的排斥与压制,恰恰相反,正是对于不同学派、不同文化资源的包容与涵化,才成就了儒学长久的生命力。
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只要这个世界是由主权国家所组成,民族主义就不会离开人们而远去。因此,一个现实的选择是构造一种比较理性的民族主义,避免各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尤其是那些建立在民粹之上的民族主义。在民族国家时代,不管人们喜欢与否,民族主义无处不在。儒学开放兼容的特质,这种生生不息发展完善的生命力,与民族主义的封闭、排他、扩张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与价值取向。儒学与民族主义虽然在中国的特定历史时期可能有相近的目标,可以相互借助共同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必将带来观念上的冲突。在这种不断的文化冲突过程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并蓄的特质,二者会逐步消解对方,吸纳对方,最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找到平衡点。
【参考文献】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英]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
[3]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周建,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宋赟,孔子研究院研究实习员。
关键词:民族主义;儒学;开放性
文化保守主义是民族主义在文化上的体现。民族主义萌芽于晚近。根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观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形成了民族主义的第一波,其反对的是殖民母国对殖民地移民的制度性歧视;1820年之后,在欧洲出现了第二波民族主义,它的兴起与文化多元论不无关系;第三波民族主义则在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于欧洲内部,即所谓“官方民族主义”;一战之后的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被安德森称为民族主义的“最后一波”。安德森的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研究民族主义的经典之作《想象的共同体》中。
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主要支撑无疑是语言与文化。“民族”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想象形式,它源于人类意识在步入现代性过程当中的一次深刻变化。民族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一种强烈的民族宿命感。因此,民族主义是来源于一种思想上的认同感,是一种人类深层意识的外化形式,它与爱国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许多场合和一些人的心目中,二者常常混为一谈。为了更好的理解何谓民族主义,就必须厘清它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爱国主义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是对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息的地方的一种热爱与眷恋。这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经过层层扩展,直至扩展到热爱国家疆界内的社会共同体,就上升到了爱国主义的层次。爱国主义一旦混入对他国社会共同体的歧视,为本国利益牺牲他国利益,就成为民族主义。
近20年来,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大陆一波又一波地涌现和泛滥,成为当今中国主要的社会思潮之一。
儒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为承载主体,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智慧,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并非孔子个人创造,而是孔子在继承此前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而开创,并经历代先哲先贤发展完善,由华夏子孙共同完成的,反映了生活在中国这个特定区域里的民众的社会精神状态,因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是五千年文明得以传承的根基,是这个民族的血脉,是区别于其他人种,其他民族的本质特征。
与民族主义不同,儒学更多的是注意内在精神的养成,通过个人修养的表达,外化成为全社会的道德风尚,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政治目的,因此,它是一种内敛的体系。儒家思想虽然是中国长期农业经济和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关系相结合的产物,但它是一个开放的體系,具有兼容并包的文化气度,在与不同文化交流与碰撞之中,能够以开放的姿态吸纳有益的文化资源,从而更新自己的血液,保持活力与发展的后劲,不断扩展其内涵。
开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实践之后,到90年代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大多数中国人不必再为温饱问题发愁了。在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人们的需求必然向更高的层次迈进——要求得到安全感,稳定感,归属感。人们的这一客观精神需求,与民族主义所要求并倡导的东西,有很多重合之处,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二者在心理上形成同构,为民族主义借儒学的传播与扩散提供了客观条件。
儒学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重新走进中国人的文化视野并迅速升温的。儒学在这个时候的回归,既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它的一次机遇。
在持民族主义立场的民众之中,有相当数量的国学爱好者存在。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渴望通过弘扬儒家文化来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建立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这种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一个好的出发点并不意味着必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果。相反,他们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使他们对儒学的宣传与弘扬带上了盲目排外的色彩。而儒家学说对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重视,又被其用来作为打压对手的道德武器。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在与不同文化的沟通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更是如此。现代主权国家并不是封闭国家,一个强大而充满活力的国家必须要善于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当然,这种学习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批判性的。不存在一个不变的文化,任何文化都是在演进过程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从来就不会有终结点。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历经二千余年而不衰,并不是因为它的学说多么先进,而在于儒学是开放的体系,具有兼容并包的气度。这使它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血液,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巨大的包容性,才能有56个民族共生共存共同繁荣。
杜维明先生认为,国家、民族,要有文化之根,思想之源。儒家哲学思想是塑造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之一。“21世纪,中华文明能向世界传递什么样的文化信息?人类面对两大重要问题:一是认同,我们是谁,我们希望别人认为我们是谁;二,怎样适应现代化、全球化的大趋势。”杜维明先生这一观点,为如何正确看待儒学,如何复兴儒学、发展儒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即:继承传统,融入世界。这一观念体现了传统孔子儒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是儒学的真髓。
儒学自古以来就具有系统的开放性,是开放之学。儒学的本质是变动不居、趋时更新的。儒学反对唯我独尊,是在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对话和互动中发展与完善起来的。中国儒学的生命力并非来自于对他者的排斥与压制,恰恰相反,正是对于不同学派、不同文化资源的包容与涵化,才成就了儒学长久的生命力。
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只要这个世界是由主权国家所组成,民族主义就不会离开人们而远去。因此,一个现实的选择是构造一种比较理性的民族主义,避免各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尤其是那些建立在民粹之上的民族主义。在民族国家时代,不管人们喜欢与否,民族主义无处不在。儒学开放兼容的特质,这种生生不息发展完善的生命力,与民族主义的封闭、排他、扩张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与价值取向。儒学与民族主义虽然在中国的特定历史时期可能有相近的目标,可以相互借助共同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必将带来观念上的冲突。在这种不断的文化冲突过程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并蓄的特质,二者会逐步消解对方,吸纳对方,最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找到平衡点。
【参考文献】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英]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
[3]彭树智.东方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周建,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宋赟,孔子研究院研究实习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