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媒介化生存危机的产生根源探究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的虚拟性、交互性、超文本、超媒体等特性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感知模式、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以至生活方式。深入挖掘并整合鲍德里亚、马克·波斯特、约书亚·梅罗维茨以及埃尔温·戈夫曼的媒介文化理论可知,媒介化生存危机的产生根源为:第一,电子媒介语言与理性自律自我的解构使得虚拟书写主体直接将自我呈现为他者;第二,工具理性的压迫和媒介技术的感受性回归又导致了人与媒介技术关系的自由悖论;第三,虚拟交流中的无语境的场景议程和融媒体中言谈身份的消散又导致了人与他人媒介关系的无物之词状态。如此人与自我、人与媒介技术、人与他人的媒介社会关系出现了分裂与失衡,这势必导致媒介化生存危机。对此问题,从道德行为主体的角度去揭示媒介审美活动中包含的一系列价值冲突,思考如何实现"人的媒介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了滨州城郊采摘旅游的开发策略,首先概述了城郊采摘旅游的发展,接着分析了滨州城郊采摘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当前煤矿井下采用的瓦斯爆炸阻隔爆装置,如隔爆水棚,对爆炸冲击波的抑制作用较弱;而且,这些技术仅针对一次性瓦斯爆炸,但不能有效抑制瓦斯多次及连续爆炸。针对上述缺陷,本文
阐述了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并结合某海绵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工程,围绕其节水节能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其中涉及生态节能亭、透水路面、海绵体设计以及其他相关节水节能方面的内
清初孙奇逢南下苏门,形成了声动朝野的夏峰学派,这在中原地区引发了广泛的思想冲突。然而,因为孙奇逢的治学特点及其人格魅力,这场思想冲突呈现出相对和谐的状态,门户之争也
2006年11月24日,福建省科技厅在福州召开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螺旋沉管灌注桩的研究和开发》(2000Z048)项目鉴定会,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技术汇报,观看了施工过程录像,经过认真讨
针对交通管理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信息资源孤立和浪费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信息整合和数据挖掘的交通信息发布系统,重点阐述了系统目标、系统构架方案,以及整个系统实现和功能
对我国交通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了界定,总结了目前我国城市交通中存在的一些有关弱势群体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实际的交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对于改善我国目前
这次欧洲之行,我们主要了解欧洲设计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设置,以及校园规划等。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在以下四个方面体会最深,希望能够对艺术与设计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总体
目的对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8例。A组患者进行
本文将面向对象方法与传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SASD)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OOPL)范型和过程性语言范型。最后分析了三类OOPL的特点,并着重讨论了OOPL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