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16年列为山西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是山西省特色专业,以学院转型发展为契机,依据学院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结合学院煤炭行业背景,分析转型背景下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出矿建特色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体系构建,对转型中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086-02
一、前言
山西工程技術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更名为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增挂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2013年被山西省确立土木工程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有1/4的产量和一半以上的出口量来自山西,位居全国第一。山西被叫做“煤海”——煤炭的海洋,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山西有118个县,94个有煤。目前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有2600亿吨,占全国的1/3。山西省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数量约为1134家,按照山西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部署,走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全省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素质的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和地方煤矿需要大量的煤炭相关专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土木工程人才需求不会仅限于传统建筑工程方向,而是具有全面的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人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脱节,适应能力差,达不到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就现状而言,多数地方高校将培养人才定位为应用型人才,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未跟进。在教育和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院人才培养能否被考生与用人单位所认同,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预测人才市场的走势,通过特色教学,培育出特色人才。建立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无论从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方面,还是从实现不同类型学生的充分发展方面,都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面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匹配的问题,就必须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以适应地方对人才的需求。
二、矿建特色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学管理制度,所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作为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1.体制机制改革是突破点。由煤炭企业、建筑企业企业负责人、校系领导、专业负责人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训师资,共同开展技能鉴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组织、教师实践锻炼,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宣传推广企业或服务,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
2.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前身是阳泉煤炭专科学校,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办学基础,并且与各大煤企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大量的毕业生在企业就业,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为学院赢得了良好声誉,有的已经成长为领导层,这些都成了企业再接纳毕业生的源泉,土木工程专业坚持立足学校实际、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凝练办学经验,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以下特色: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为主线,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面向生产一线的具有煤矿建设背景的土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构建“3 0.5 0.5”校企合作模式。“3”是指学生在校3年的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第一个“0.5”指半年的校内进行专业能力和工程素质综合训练;第二个“0.5”指半年的企业融入期,即学生提前到企业实践,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半年,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见图1。
为了保障和深化校企合作,学院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成立于1950年1月,现为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之一。目前,集团拥有阳泉煤业、山西三维、太化股份和阳煤化工四个上市公司在内的502个分子公司,总资产1001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08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10位。阳煤集团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晋东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批19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之一。
4.构建特色教学体系。按照一个基础平台、两个专业方向、多种岗位训练模式构建教学体系,即一、二学年课程设置相同,三年级按自愿原则实施分流、选择专业方向,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建筑工程方向和矿建工程方向;最后按照工作岗位过程化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例如按照土建先建筑、再结构、后施工、最后造价的工作过程化,设置专业课程并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我们的做法是以一个典型工程的毕业设计进行分解,形成各专业课程,并设置对应课程的课程设计,学完课程,学生就已经分步完成了一项工程的设计任务,毕业时学生带着指导教师布置的毕业设计任务到企业去完成,这样学生不仅具备了设计的整体概念,而且在课程设计已经完成的工程基础上进行比较创新,见图2。在建筑工程方向教学中,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矿建方面的选修课程,为建筑工程方向学生就业增加选择方向。
5.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大量培养双师型教师,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院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成为专家,才能胜任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
结语
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为背景,就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提出矿建特色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转型中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学军,李秀领.土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6).
[2]王文贞,蔺海晓.浅论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规划[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
[3]王祥秋,张玉红.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06).
关键词: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086-02
一、前言
山西工程技術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更名为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增挂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2013年被山西省确立土木工程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有1/4的产量和一半以上的出口量来自山西,位居全国第一。山西被叫做“煤海”——煤炭的海洋,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山西有118个县,94个有煤。目前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有2600亿吨,占全国的1/3。山西省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数量约为1134家,按照山西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部署,走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全省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素质的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和地方煤矿需要大量的煤炭相关专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土木工程人才需求不会仅限于传统建筑工程方向,而是具有全面的掌握土木工程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人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脱节,适应能力差,达不到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就现状而言,多数地方高校将培养人才定位为应用型人才,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未跟进。在教育和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院人才培养能否被考生与用人单位所认同,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预测人才市场的走势,通过特色教学,培育出特色人才。建立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无论从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方面,还是从实现不同类型学生的充分发展方面,都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面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匹配的问题,就必须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以适应地方对人才的需求。
二、矿建特色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教学管理制度,所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作为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
1.体制机制改革是突破点。由煤炭企业、建筑企业企业负责人、校系领导、专业负责人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训师资,共同开展技能鉴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组织、教师实践锻炼,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宣传推广企业或服务,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等。
2.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前身是阳泉煤炭专科学校,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办学基础,并且与各大煤企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大量的毕业生在企业就业,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为学院赢得了良好声誉,有的已经成长为领导层,这些都成了企业再接纳毕业生的源泉,土木工程专业坚持立足学校实际、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凝练办学经验,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以下特色: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为主线,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面向生产一线的具有煤矿建设背景的土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构建“3 0.5 0.5”校企合作模式。“3”是指学生在校3年的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与能力训练;第一个“0.5”指半年的校内进行专业能力和工程素质综合训练;第二个“0.5”指半年的企业融入期,即学生提前到企业实践,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半年,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见图1。
为了保障和深化校企合作,学院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成立于1950年1月,现为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之一。目前,集团拥有阳泉煤业、山西三维、太化股份和阳煤化工四个上市公司在内的502个分子公司,总资产1001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08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10位。阳煤集团是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晋东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批19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之一。
4.构建特色教学体系。按照一个基础平台、两个专业方向、多种岗位训练模式构建教学体系,即一、二学年课程设置相同,三年级按自愿原则实施分流、选择专业方向,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建筑工程方向和矿建工程方向;最后按照工作岗位过程化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例如按照土建先建筑、再结构、后施工、最后造价的工作过程化,设置专业课程并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我们的做法是以一个典型工程的毕业设计进行分解,形成各专业课程,并设置对应课程的课程设计,学完课程,学生就已经分步完成了一项工程的设计任务,毕业时学生带着指导教师布置的毕业设计任务到企业去完成,这样学生不仅具备了设计的整体概念,而且在课程设计已经完成的工程基础上进行比较创新,见图2。在建筑工程方向教学中,培养方案中设置了矿建方面的选修课程,为建筑工程方向学生就业增加选择方向。
5.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大量培养双师型教师,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院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成为专家,才能胜任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
结语
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为背景,就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提出矿建特色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转型中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学军,李秀领.土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6).
[2]王文贞,蔺海晓.浅论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与规划[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
[3]王祥秋,张玉红.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