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一梦》:尝尝古人的味道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hu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粱一梦》讲述的是1200年前的故事,表演中甚至还会出现古文。它的首演是今年7月,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但这部“特别传统”、“特别中国”的戏,在法国首演时大受欢迎,以至于在青戏节进行亚洲首演的时候,被安排在了国家大剧院小剧场。这是青戏节的作品第一次走进国家大剧院,但是黄盈来不及体味这之中的期许与压力。采访的时候,他仍在进行全剧的复排,加入一些儒、法、道三家的哲学思想。会不会太难懂?“观众看完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也很好奇。”
  同去法国的戏剧导演、青戏节节目总监邵泽辉提到这部戏的时候,特意提到演出时的副产品—“黄粱米饭”。剧组一边演戏一边做饭,每位观众看完戏后都能吃到一碗饭。在导演黄盈看来,“吃饭”是整部戏的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味道能带给你很多感觉。这件事一定要剧场里完成,尝尝古人的味道。”据说为了掌握做饭的火候,黄盈和几位演员练了好久,耗费了几百斤的黄米,“大家排完这部戏都胖了。”
  
  这不是一场白日梦
  《黄粱一梦》是黄盈根据唐代沈既济的原文《枕中记》排演的。《枕中记》讲的是一个叫卢生的读书人,每天朝九晚五在田里耕种,觉得人生不如意,便想要参加考试,走仕途。碰到一位名叫吕翁的道士,道士给了他一个青花枕头,在梦中,卢生度过了一个知识分子能够经历的最好的繁华的人生。当他醒来的时候,饭还没熟。
  因为要去阿维尼翁,黄盈便想做一个和中国人有关,涉及中国人思想感情的戏。最初他想排李渔的《肉蒲团》,讲一个人对人生理想追求的故事。但是觉得观众可能会对这个名字有联想,即使在戏里完全不会出现色情场面,这样可能会有违本意。于是他随手拿书翻,就看到了《黄粱一梦》的故事,“没有噱头,比较踏实,也能抒发想法。”
  “其中激励我的一点是煮饭的概念。在中国古人朴素的辩证法中,经常讲一顿饭之间,你的思想能过一辈子,能体味一个完满的人生。那我就想,是不是有可能重复这个文本,一顿饭的时间我们在舞台上能做什么样的梦。”
  这样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读书,做梦,梦在醒与未醒之间的故事”在法国大受欢迎,甚至法国观众读解出很多让黄盈本人惊诧的东西。
  当地有媒体评论这部戏是讲未来的。黄盈第一反应是对方没看懂吧,“但是看完了特别喜欢。他就讲我们每一个人活在当下的时候,寄希望于未来是幸福美好的。可或许让此时此地真实起来才是最好的。”
  还有媒体评论说,法国的政客们应该每个星期都要来看这部戏。“他们认为这个故事,把政治家、政客们的浮夸、虚荣全写到了。我觉得这是表扬沈既济的文本,他写了一条政客的必经之路。可能让他们每周都来看,对自己有一个照镜子、警醒的作用?”
  在黄盈看来,黄粱一梦并不等于美梦或者白日梦,“这是一个读书人真实的梦。这里面有代价,有牺牲。要按照一个规则重新改变自己。这样的人生经历了之后,你还要不要去过。”
  在原文中,沈既济写道:“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有人觉得拜谢而去是回家种田,黄盈问了很多朋友,卢生在梦醒之后会去干什么,“我明白了,所有的荣辱就是这些。太感谢了。出门还是去当官了。原来人生可以这么跌宕起伏地活着。”
  
  老道给的青花瓷枕头
  2011年的青戏节,是黄盈的第四届青戏节,也是《黄粱一梦》第一次在中国登场亮相。为此,黄盈扩充了这部戏的故事,加入了很多传统思想。“我在排这个戏的时候发现,在这样一个走仕途的故事里,古圣先贤的很多智慧都融会贯通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和政治结合的相当紧密,可以带出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黄盈看来,这些和当下有文化血脉的渊源,平时大都被人们忽略。他要在舞台上讲,儒家追求学知识,进入管理层,为天下,为老百姓;法家是在讲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谁,怎么更好的去管理;道家是讲当人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如何看开这些事情。“既然大家能看《百家讲坛》,为什么不能进剧院看这么一出戏呢?”
  黄盈不是没有担忧。他之前在微博中回复网友:我在努力争取在中国继续演,毕竟《黄粱一梦》是中国人的故事,无奈这样的戏在中国市场不见得有人有信心操作。
  “我的担心不是对观众,而是对投资人”,黄盈强调,“资本认为这个事情无望,不意味着我对观众绝望。我想发展下去看看,就这样讲一个听起来腐朽不堪的故事,讲古老的哲学、美学价值观念,观众会怎么看?这件事要慢慢培养,要有信心。也许喜欢吃方便面的人多,但我们不能就不做烤鸭了。”
  谈及青戏节,黄盈说,青戏节就是老道给的青花瓷枕头。“像我做《未完待续》的时候,找不到投资,一时又囊中羞涩,有些想法就只能放在抽屉里。青戏节给了还没有机会拉到投资的导演一种可能性。给他们一个把头脑中最疯狂的梦想呈现在舞台上的机会。”
  “在青戏节没有顾忌,你觉得好就去做,市场不认可你也可以做。”在黄盈看来,青戏节是疯狂的,所有人在一起打破规则和禁锢。
  排了这么多年戏,黄盈今年特别想做一些不那么浮躁的,不讲白领上下班,不在台上读手机段子的故事。“也许它能让你感觉到亲切,这没什么不好。但如果戏剧只是维持一个浅层次的娱乐,和假模假式的关怀,只是因为你熟悉,博你一笑,骗你手中的钱的话,可能不是一个创作者应该做的。”
其他文献
“真实的郭美美到底是什么样?”这是采访前后始终盘桓在我们心里的一个疑问。她远比我们想像的随意和不在乎。郭美美之所以现在出来选择媒体接受采访,是发觉最近一段时间“似乎上面的风声弱了一些”,“尝试看看效果怎样”,“能不能‘洗白’”。郭美美和她的经纪公司认为,也许现在是时候可以出来扭转形象了。  郭美美最后悔的是 “没在关键时刻出来澄清”。不知这是出于她个人的想法,还是来自于身边“精明”的人强加给她的观
期刊
9月5日,第四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活跃在剧场里的那些年轻人再一次以“青戏节”的名义相聚,分享一个长达20天的有戏剧、有朋友、有欢乐和感触的大Party。  青年和戏剧,要如何理解这两个词的组合?我们试着从一个人物和一部戏入手,一点点找寻答案。  丰富,这是赵淼给出的答案。这位中国形体戏剧风格的代表人物已经是第四次参加青戏节,他的三拓旗剧社在今年迎来了成立15周年的纪念,并且举办了属于自己的戏
期刊
一辆由京郊驶向国贸的公交大巴上,一男一女正在聊着关于港澳游的话题。女生问,“如果去澳门,住哪个区域的酒店会比较方便?”男生答曰:“以后去澳门,一定要住威尼斯人,那简直就是一个豪华版的微型城市,虽然贵点儿。”末了,男生还补充了一句:“有钱就是好啊!”  如此意味深长的感慨绝不会出现在小匀的生活中。在几年前的一次澳门旅行中,她住的是十万港元一晚的总统套房,“一千多平米,有来自泰国的服务生给你做SPA”
期刊
国人对财富初有体验,基本是改革开放后30年的事,彼时流通领域囤积居奇、脑体倒挂蔚然成风、大锅饭铁饭碗吃得固若金汤。而随着急速进入经济社会的转型,寻常百姓在不同年代,对于财富、对于脸面,都有着十分有趣的生活图景和符号。    20世紀80年代    80年代在民间先富起来的多半是流南窜北的“倒儿爷”,彼时人们对“炫富”的表现,更多停留在海外亲属、万宝路、锰钢自行车、“三洋”砖头录音机以及“麦克镜”这
期刊
财富第二代,简称富二代,特指当今中国出身于有钱人家的孩子。  他们是特殊的,因为从小衣食无忧,他们的人生很容易就会缺乏追求,似乎不用头悬梁锥刺骨的努力就可以坐享许多人穷尽毕生也未必可以得到的奢华生活。但他们也是普通的,毕竟他们也要和其他人一同生活在这个世界,走完一岁岁增长的人生。所以,他们也总得追求点儿什么,或许不同,或许相同,比如花钱、成家、或者立业。    富二代们有时也会为钱发愁,当然,他们
期刊
赵淼说,他的青春是被戏剧毁掉的,因为,从建立剧社到树立形体戏剧的风格、从排练到演出,他的青春中,貌似只有戏剧。他还说,他的青春也是被戏剧延长的,因为,他的生命里就这件事了,而这件事也是他的青春。    戏剧的无限可能  见到赵淼时,他和三拓旗剧社的成员们正在排练,为即将在青戏节中上演的《九种时刻》。排练室里不过四张桌子,几把椅子,两张桌子一并就能当床,累了的就直接爬上睡会儿,另外两张摆满了书和零食
期刊
她知道自己身上被贴了太多标签,上流名媛,红色家族,曾经不开心,但如今的她学会了不在乎。只有在谈到那些和陌生人的海聊时,万宝宝露出了真实的快乐,她说她是孤独的,却也正在享受它。    万宝宝穿黑色无袖衫,橘色长裤,剪裁合宜,线条简洁,和她尖削的下巴、小麦色的皮肤,很相衬。灯光有点暗,在她脸上分成截然两个区域,一半明亮一半隐匿。  明亮的那一半,她用来应对这种时刻—铺着地毯的开阔厅堂,记者们团团围起,
期刊
FAMOUS:作为设计师,你喜欢什么样的的珠宝?  万宝宝:我喜欢“柔中带刚”的珠宝,外观抢眼,让人过目不忘,细看却有许多华丽的细节,值得反复品味,摸上去做工也要精致。其实喜欢的风格一直在变,经过了很多阶段,最近爱上了北欧的简约风格。比如今天的这身装束,就是我的日常装,我穿着它和朋友吃完火锅,然后来参加活动,我不喜欢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考虑自己要穿什么,把每一分钟的自己都搞得那么隆重。  FAMO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