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口老龄化形势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008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社会迫切需要大量为老服务人才。通过对涉老机构的为老服务人才需求评估、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学生的就业去向等的分析,从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中医药特色三个方面对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特色建设,指导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关键词】 老年服务与管理 特色建设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96-02
  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60岁及以上人口756.0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508.3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9.3%。浙江已经成为继上海后,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未来30年,我省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加速。预计至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99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5%以上;至204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最高峰1460多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2%。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421”家庭结构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社会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三足鼎立”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人口迅速老龄化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该问题已经成为严重阻碍浙江乃至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2006年2月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要在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同时,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
  我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11年9月开始筹备老年服务与管理新专业的建设,拟以中医药传统理论为基础,以养生、保健、康复等技能为核心,兼顾生活护理、心理咨询、机构管理等知识与技能,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借鉴国内外既有养老模式下养老服務人员教育及培训的经验教训,结合省内大专院校等教育实体在科研、教学和培训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服务人才需求为目标,面向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老人,探索出有特色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中医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现状分析
  1.1 社会现状
  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5年),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4亿,据预测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到2.7亿,2050年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老年人口增多势必增加照护压力。据《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到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床位数仅仅占到老年人总数的1.03%,与西方发达国家4~6%的数目相差甚远。
  目前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数的比例偏低,计划到十二五规划末,要增至3%,按照平均4名老人配备1名工作人员计,到2023年,为老服务工作人员应达到2025万人次。而目前实际的从业人员不足100万,且绝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没有经过培训。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在2012年2月9日召开的宁波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新增机构养老床位2000张、开工建设市社会福利院二期工程、新(扩)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00个等五项民政工作被列入2012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仅宁波一市,2012年一年,就至少需要新增相关从业人员500人。为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严重匮乏,使得养老机构床位数之所以一直远远低于预期。
  1.2 老年长期照护需求现状
  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健康水平日益下降,甚至于疾病发生率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1/5的老人需要洗澡、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活动的援助,约1/5的老人需要做饭、理财、持家等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的援助[1]。老年人心理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出来,常常表现为精神恍惚、情绪抑郁、焦虑、孤僻、易怒、情绪不稳定等。另外,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增加也导致了老年照护难度逐渐加大。有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的残疾率为16%,74岁为30%,到82岁该数据则上升为50%[2]。痴呆老人人口数已高达600多万,每年还有约30万老人加入这一行列[3]。残障老人的长期照护对为老服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为老服务人才培养现状
  为老服务人才培养主要有社会培训、全日制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三个类别。社会培训主要以培养护工为主,追求“主要必要技能的速成”,短期内收效大,但因为缺乏一个较长期的系统的培养,往往导致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现阶段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仍然要依靠高职教育的培养。
  我国在高职的为老服务人才培养中,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和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最早,有各自的专业方向,并均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托于康复医学系下,医学康复与护理基础好,在办学中突出老年照护与康复保健的专业特色,并以相关技能培养为核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于2006年成为首批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级示范性重点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养老服务行业影响力和认可度较高。但培养规模较小,每年招生人数约100人,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国家第二批示范校重点专业,但开设在社会事业系,专业方向侧重点不同,专业特色偏于社会工作方面。但其毕业生主要满足大连市的养老服务业需求。目前,开办该专业的学校已经达到约20所。今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办该专业,必将形成一种既在发展中竞争、又在特色上互补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1.4 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
  目前的为老服务人才的去向主要有3个,均分布在各级各类型涉老机构当中,分别为:   (1)养老机构技术服务岗位:在各级养老机构(社区、养老院、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从事老年人高级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康复保健等技术服务工作;
  (2)涉老机构基层管理岗位:在各涉老机构的行政管理、护理管理、后勤管理等岗位从事基层管理工作;
  (3)老年社会工作岗位:在各涉老机构从事老年社会工作.
  2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与课程设置的探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十分迫切,应深挖专业内涵,紧扣专业特色建设,完善课程设置,积极地扩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为毕业生获得更大的行业认可,为社会上的老人争取更高的生活质量。基于这些理由,我们对如何建设有特色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1 符合省情市情、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比邻江苏、上海,经济较为发达,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较高。老年人在经济上比较富裕,有在晚年的养老问题上加大投入的意愿。另外,经济上的领先也带动了地方上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普遍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政府也比较重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地方养老业发展潜力巨大。故而,社会对为老服务人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让毕业生尽快地适应其岗位,为地方养老业、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从业人员的适应性和专业性。主要体现在:
  (1)在课程设置中特色性的开设“地方语言”课程。浙江省方言属于吴系方言,对外省生源的学生来说,语言是他们融入到这个行业的很大障碍。现阶段依然有相当多的老年人不会说普通话,不懂方言使得学生与老人很难沟通,无法了解老人的诉求。因此有部分养老院在招收护理员的时候只限本地人。针对这一现状,“地方语言”课程的增设很有必要。
  (2)在课程设置中特色性的开设“越剧欣赏”课程。浙江省有自己的地方戏剧,深受广大老年人喜爱。学生接触一些基础的越剧艺术,能培养与老年人之间的共同语言,促进沟通。
  (3)在课程设置中特色性的开设“浙江地方志”课程。重点介绍浙江省各县市的风土人情、城市面貌、历史沿革等。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老年人和地方的了解,增加其与老年人之间的共同语言,有利于增强其與老年人的沟通。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浙江省的各种认识,有助于其尽快融入到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中来。
  (4)在一些课程中重点选取浙江省的数据、事物、实例作为教学内容。比如“老年社会福利保障”、“养老机构与管理”、“老年社会工作方法”、“老年法规基础”等课程。加深学生对浙江省涉老机构的了解,更好的为浙江省养老业服务。
  2.2 扎根基层、有行业特色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
  (1)在确立人才培养方案时积极深入到行业内去,与行业内专家、从业人员进行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经过验证,将他们的从业体会去芜存菁,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使本专业的建立和建设具有浓厚的行业特色。
  (2)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打破固有教学模式,强调理论融合实际,扎根基层,积极地与涉老机构及其中的老年人展开协作和互动,将部分课程的课堂直接搬进对口养老机构当中。以“老年生理卫生”课程为例,将课堂直接设置在养老机构内,老人可以自愿的方式与学生同处一个课堂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首先能缓解老年人的寂寞;其次能让老年人了解自身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第三老人可成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模特”,由老年人自己介绍自己的生理卫生情况,让整个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第四能让学生提前进入到自己的为老服务角色中去。
  (3)在各课程标准的制订中,教学内容的选取参考了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养老护理员、老年护理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的职业技能标准。为本专业学生今后获得各种技能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依托于学校既有资源、有中医药特色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
  我校中药专业为浙江省优势专业,在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办学方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优质的师资队伍以及较完善的教学设施。依托这一优势。在进行专业的特色建设时,力求凸显“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这一核心目标。具体体现在中医药概论、膳食与营养、老年常见病中医养护、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等课程之中,比如中医康复保健(技术)课程中设置了保健拔罐、保健刮痧、保健按摩、足疗、气功、艾灸、贴敷、膏方、药酒、食补、太极拳、八段锦等技术的基本操作,四季养生、24时养生等基本内容;膳食与营养课程中设置了老年人的药膳保健;老年常见病中医养护中设置了中医药对老年常见病的调理和治疗,极富中医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为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化养老的进程,必将成为跨学科综合研究中的重要命题。其不仅涉及中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康复学等医学领域;也涉及到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福利保障等公共管理领域;进一步地,还涉及道德、法律、宗教、哲学等层面,前景广阔但又操作困难,短期内难见成效。政府仍将在一定时期内推行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以缓解现阶段社会养老一床难求的矛盾。
  就浙江省而言,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在数量要求上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上越来越高。借助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特色创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浙江省老龄人养老难和养老机构招人难的实际问题,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培养与储备,加快养老业快速健康发展,确立浙江省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双引领地位,为我省老年人获得较高水平的养老质量、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建设和谐老龄社会。
  与此同时,要启示社会重新审视人口老龄化以及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让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老龄人的养老问题。在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把德育培养始终摆在重要位置。不仅要弘扬“孝道”这一传统美德,积极宣扬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品质,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正如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45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中心.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老龄化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EB].
  作者简介:郑子英,女,1977年出生,汉族,籍贯湖北省,中级职称,大学学士,从事中医药相关科目教学及科研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 放射技术是一种依据物理学原理所逐渐发展起来的技术手段,而医学影像技术则是医学物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技术是通过物理学原理及物理学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包括传统X线、超聲、MRI、CT、手术摄影和电子内窥镜等影像信息,这些技术手段是对人体内部各个组织、功能以及诊断疾病、脏器形态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入的对放射技术及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了探究,
合浦县在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暨创新年活动中,积极推行农村“五项服务”——小病村里治、矛盾村里调、信息村里知、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看,有效破解农村生产生活难题。——
文章就宿豫区蚕茧质量的调查情况。分析造成蚕茧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蚕茧质量的建议。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社区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责任。为了建设功能更加完善的社区,就要加强社区卫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
文章从农村生态环境所暴露的问题,深刻的阐述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全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扭转我国大豆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油脂加工能力过剩、内资比重偏低、原料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意见》提出,国
【摘 要】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长期失能老人照护服务资源十分短缺,根据现状,对城市长期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提出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创新多样化的长期照护服务内容、长期照护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作用的对策。以使城市长期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更加完善和长期合理有效发展。  【关键词】 老龄化 失能老人 照护服务  【中图分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将增至2.866亿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人数将达163.82万;到2050年全球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可达到5.333亿,全球一半以上骨质疏松
案例:20多岁的李某,身高159厘米,受孕后首次体检显示,无遗传病史,身体健康,体重56公斤。李某受孕后每日除服用各类滋补品外,时常一餐吃下一只鸡,每日吃500克水果及300克甜食,基本无适
砌体结构的房屋在中小城市建筑物中占的比例较大,分布较广,而砌体结构中的一般细小裂缝由于不危及使用.往往被人忽略。但这些裂缝在较长时间内还不稳定,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