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度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恰当运用美育,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咬文嚼字,体会诗歌炼字之美;吟诵朗读,体会诗歌节奏美与韵律美;联想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结合经历,感知诗歌整体之美。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诗歌;美育;咬文嚼字;吟诵朗读;联想想象;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2-0054-01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深度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材选取的诗歌都是教材编排者和语文专家精心挑选的,需要学生深度挖掘其中美的元素,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咬文嚼字,体会诗歌炼字之美
诗歌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因此作者对于每一个字的运用都是精心推敲的,都是创造性地进行运用。有关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作者通过这种精心的推敲,构建丰富的内涵和卓然的意境。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关键字,并通过关键字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
作者在创作每一首诗歌的时候,都是字斟句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也应该仔细进行品味,挖掘作者用字的精妙。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同义字去替换作者的用字,在对比中体会诗歌语言简练精美、生动形象、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二、吟诵朗读,体会诗歌节奏美与韵律美
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具有鲜明的节奏。只有反复吟诵朗读,才能感受这种节奏,并且在这种节奏中感受语言的律动美。节奏感不仅能让诗歌与人的呼吸、身体律动相和谐,给人一种舒适感,同时还在一停一顿中,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思想脉搏,感受到作者的一呼一吸,置身于诗歌所构建的意境之中。
诗歌的节奏之所以明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与诗歌的韵律是分不开的,诗歌的节奏与诗歌的韵律是和谐的。虽然在用字,用词上,诗歌的韵律具有很大的限制,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限制,才让节奏与韵律进行完美结合,跌宕起伏。诗歌的节奏像电影中的背景音乐,看似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没有关系,实则始终与表达的内容紧密相连,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并且为故事发展营造氛围。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朗读,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在所营造的氛围中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触摸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以读出诗歌的韵味来。学生只有反复吟诵朗读,才能够真正唤醒情感体验,自我感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和韵律美。而不是靠教师的反复讲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
三、联想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的语言是简单而精练的,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和思想是丰富的。这就像压缩饼干,作者将意境和思想、感受进行压缩,而读者要在其中体會出丰富的内涵来。
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做的是减法,而读者在理解的时候做的是加法。作者在写作时,留了很多空白。学生在学习时,需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填补这些空白。教师要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和体验,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欣赏诗歌所建构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意境,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快速理解诗歌内容,推进课堂进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发现诗歌之美。
四、结合经历,感知诗歌整体之美
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在鉴赏诗歌时,对于作者的了解,尤其是对作者人生经历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传统诗歌教学中,教师对于作者的介绍、背景介绍总是惜字如金,觉得这个不是考点,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而且对于诗歌的鉴赏主要限于文本内容。这种做法虽然对诗歌字面和音韵、节奏的鉴赏没有影响,但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教师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必须消除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时代感和距离感。要让学生充分认知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清楚作者的人生经历,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甚至很多时候,学生能够将作者的经历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对诗歌的鉴赏。
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而诗歌教学是这项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只要教师能够尽力抓住,就会让学生审美水平得以提升。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理念,讲究教学方法,优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梁心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2]王玉.读韵寻眼体境悟情——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6(09).
[3]吴艳玲.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诗歌;美育;咬文嚼字;吟诵朗读;联想想象;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2-0054-01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深度挖掘诗歌中美的因素,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材选取的诗歌都是教材编排者和语文专家精心挑选的,需要学生深度挖掘其中美的元素,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咬文嚼字,体会诗歌炼字之美
诗歌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因此作者对于每一个字的运用都是精心推敲的,都是创造性地进行运用。有关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作者通过这种精心的推敲,构建丰富的内涵和卓然的意境。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关键字,并通过关键字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
作者在创作每一首诗歌的时候,都是字斟句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也应该仔细进行品味,挖掘作者用字的精妙。在具体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同义字去替换作者的用字,在对比中体会诗歌语言简练精美、生动形象、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二、吟诵朗读,体会诗歌节奏美与韵律美
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具有鲜明的节奏。只有反复吟诵朗读,才能感受这种节奏,并且在这种节奏中感受语言的律动美。节奏感不仅能让诗歌与人的呼吸、身体律动相和谐,给人一种舒适感,同时还在一停一顿中,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思想脉搏,感受到作者的一呼一吸,置身于诗歌所构建的意境之中。
诗歌的节奏之所以明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与诗歌的韵律是分不开的,诗歌的节奏与诗歌的韵律是和谐的。虽然在用字,用词上,诗歌的韵律具有很大的限制,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限制,才让节奏与韵律进行完美结合,跌宕起伏。诗歌的节奏像电影中的背景音乐,看似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没有关系,实则始终与表达的内容紧密相连,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并且为故事发展营造氛围。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朗读,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在所营造的氛围中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触摸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以读出诗歌的韵味来。学生只有反复吟诵朗读,才能够真正唤醒情感体验,自我感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和韵律美。而不是靠教师的反复讲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
三、联想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的语言是简单而精练的,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和思想是丰富的。这就像压缩饼干,作者将意境和思想、感受进行压缩,而读者要在其中体會出丰富的内涵来。
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做的是减法,而读者在理解的时候做的是加法。作者在写作时,留了很多空白。学生在学习时,需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填补这些空白。教师要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和体验,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欣赏诗歌所建构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意境,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快速理解诗歌内容,推进课堂进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发现诗歌之美。
四、结合经历,感知诗歌整体之美
每一首诗歌,都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在鉴赏诗歌时,对于作者的了解,尤其是对作者人生经历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传统诗歌教学中,教师对于作者的介绍、背景介绍总是惜字如金,觉得这个不是考点,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而且对于诗歌的鉴赏主要限于文本内容。这种做法虽然对诗歌字面和音韵、节奏的鉴赏没有影响,但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教师要让学生设身处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必须消除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时代感和距离感。要让学生充分认知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清楚作者的人生经历,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甚至很多时候,学生能够将作者的经历和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对诗歌的鉴赏。
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而诗歌教学是这项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只要教师能够尽力抓住,就会让学生审美水平得以提升。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理念,讲究教学方法,优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梁心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
[2]王玉.读韵寻眼体境悟情——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6(09).
[3]吴艳玲.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