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拉比》中细节刻画及其象征意义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01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乔伊斯在创作《阿拉比》时手法细腻,刻意追求细节描写的高度精确,并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尝试探讨这些细节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辅助叙事、刻画人物和背景、揭示主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乔伊斯;细节;瘫痪;都柏林
  【中图分类号】I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5-0017-02
  1914年,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付梓。小说创作始于1904 年,却历经坎坷才得以出版。“书写我的祖国精神史的一个章节” [1]——乔伊斯在写给出版商格兰特·理查兹(Grant Richards)的信中这样介绍他的创作初衷。《都柏林人》将十五个故事按童年、青少年、成年、公共生活的顺序结集,展示了二十世纪之交的都柏林人在宗教、道德、政治、社会等方面处于“瘫痪”(paralysis)[2]的生活景象。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也是童年时期的最后一篇。乔伊斯笔法细腻,“表现出福楼拜(Flaubert)式风格。他刻意追求细节描写高度精确,并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3]。乔伊斯借由聚象于物,辅助叙事、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成就了一篇经典名作。
  一、亦虚亦实之人物
  《阿拉比》讲述了一个男孩对朦胧爱情的幻想,以及这一浪漫追求在现实中破碎的成长过程。作者对人物名字的取舍、人物心理的刻画、叙事角度的选择,莫不匠心独具。
  (一)主人公“我”
  “我”虽是小说的主人公,读者却无从知道他的姓名。不管是男孩的自述还是与旁人的对话,都不见其名。乔伊斯刻意如此,淡化“我”的个体性,使之成为二十世纪初都柏林男孩的代表,甚至所有都柏林人的代表。“我很少考虑未来”[4]18“我很感激我几乎看不到什么”[4]18“我的全部感官似乎都愿意与外界隔绝”[4]18,难以名状的热烈情感使男孩无所适从。这是男孩的内心独白,也是都柏林人精神状态的写照:安于现状,停滞麻木,生活在庸碌蒙蔽当中。乔伊斯给他的爱尔兰同胞提供了“一面擦得干净明亮的镜子”[5]4以供其“好好照照自己”[5]6。
  (二)曼根的姐姐
  曼根的姐姐是小说中男孩喜欢的对象。“曼根的姐姐”这一称呼,有其深刻蕴义。首先,女孩与乔伊斯非常推崇的一位爱尔兰诗人曼根(James Clarence Mangan1803-1849)同姓。
  曼根曾在诗作中把爱尔兰比作一位女子来赞美和表达爱慕。由此,小说中的女孩即代表着爱尔兰。其次,叙述者没有点明女孩的真实姓名,男孩只知道她是同伴曼根的姐姐。这一细节表明,他爱上的只是一个美丽的意象,而不是真正的人。
  男孩眼中的女孩形象同样反映了他追求的虚幻。“门半开着透出灯光,勾勒出她的身材……她的裙子随着身体的移动而摆动,柔软的束发带也随之来回晃动。”[4]17 “我们房门对面的路灯映照出她脖子白皙的曲线,照亮了垂落在脖子上的秀发……照亮她搁在栏杆上的手。灯光洒落在她裙子的一边,显出衬裙的白色镶边。”[4]19男孩对女孩偷偷摸摸的注视打量总是在夜晚,昏暗的街灯和由半敞的门内射出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朦胧的、不真切的氛围,光与影的交错给女孩投上一层神秘色彩,而白色更凸显出其圣洁虚无,与象征粗俗和严酷现实的黑色形成强烈对比,这不由使读者联想起一个虚幻的偶像——圣母玛利亚。
  大量有宗教色彩的词足以佐证这一联想的合理性,进一步暗示男孩对女孩感情的盲目虚无。如小说第四段中,男孩将心中对女孩的渴盼比作手捧圣杯(chalice);“adoration”(崇拜,爱慕)一词更是有宗教崇拜的含义,男孩的爱慕上升到宗教高度。
  二、无声无息之背景
  乔伊斯曾在给出版商格兰特·理查兹(Grant Richards)的信中强调,《都柏林人》的写作“总体上是采用一种毫不含糊的刻薄风格”,并且谈到“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说上漂浮着一种特有的腐败气息”[6]235,这些特性确实存在于《都柏林人》中。《阿拉比》中也不例外。乔伊斯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细腻讲究的笔触,把他“亲爱的肮脏的都柏林”[4]52,从街道到建筑,从房间到集市,一一描摹,从而揭示小说的中心主题——都柏林人在道德和希望上的“瘫痪或者说是其行尸走肉的生活状态”[7]。
  (一)阿拉比市场
  男孩心目中的阿拉比市場具有阿拉伯的异域风情和东方世界的无限魅力,是他的爱情圣殿,象征着男孩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是他为自己构筑的一个理想世界。乔伊斯着力渲染男孩对阿拉比的渴望,并让他最终来到这个市场,完成他的朝圣之旅。
  当他到达时,“几乎所有的店铺已经关门,市场大部分地方处于黑暗之中。我意识到一种静默,就像礼拜结束后弥漫在教堂里的那种静默。有个挂帘上用彩灯打出‘歌舞咖啡馆’字样,两个男人正在帘前数托盘上的钱……我勉强记起自己为什么来这个地方……店铺门口一位年轻女士和两位年轻男士在说笑。我听出他们的英格兰口音……”[4]20
  在孤寂的空间中,男孩一直向往着的阿拉比展露真容。它并不如女孩所介绍那样光辉夺目(splendid),而是一个笼罩在黑暗之中,令人沮丧的地方。年轻女摊主和两个年轻人带英国口音的打情骂俏使男孩顿悟到自己对女孩的暗恋及此次阿拉比之行的荒谬和徒劳。所谓的具有东方浪漫气息的阿拉比市场只不过是拜金主义的教堂,而在此宣教的是统治爱尔兰的英格兰人。他无限崇拜的女孩子并不像他想象中的如圣母玛利亚般神圣纯洁,她对阿拉比市场的热切向往说明了她和市场中的人一样庸俗狭隘。想象中神圣的殿堂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的浮躁。黑暗的色调提醒人们这里找不到希望和光明。简陋、庸俗、充满市侩气的阿拉比成为当时支离破碎、精神瘫痪的都柏林社会的象征。   (二)里士满北街
  开篇头三段,乔伊斯即从视觉、听觉、嗅觉多方面展示了里士满北街。乔伊斯的用词可谓考究。第一段介绍道,里士满北街是条死胡同(being blind)。“blind”在文中一词多义:死胡同、百叶窗、盲目无知的状态,这预示了男孩浪漫追求失败的必然性。寂静的街道只有基督教兄弟学校的男生们放学时才略显热闹,但“放学”一词,乔伊斯选择了“set the boys free”,仿佛释放囚犯予以自由,对禁锢人心的宗教的不满可见一斑。
  男孩所住的房屋曾租住给一个已故教士,第二段着力描绘了该教士的房间和花园:由于封闭(enclosed)太久,所有房间充斥霉味(musty);厨房后面废弃的(waste)房间里堆满无用的(useless)旧(old)纸张,夹杂其间的几本书已是卷边发潮(curled,damp);一颗苹果树立于屋后荒园中央,旁边是零落的灌木丛,丛下横卧一把生锈的(rusty)自行车气筒。带苹果树的花园无疑喻指着宗教,教士因其职业也代表了宗教。教士留下的三本书,只有一本是宗教著作,另外两本分别是传奇小说和一名曾是罪犯的侦探写的回忆录,乔伊斯似乎在告诉读者,教士的信仰与本能存在内在冲突,潜意识里也想摆脱宗教的束缚。他曾在给爱人娜拉的信中毫不犹豫地告知他对宗教的叛离:“我的思想不接受现行的社会秩序和宗教——家庭、公认的美德、阶级以及宗教教义……我觉得我不可能再委身其中了。”[6]189
  第三段是夜幕下的都柏林,乔伊斯同样字斟句酌:寂静的(silent)街道、昏暗的(feeble)街燈、阴沉的(somber)房屋、泥泞的(muddy)小巷、发臭的(odorous)灰坑和马厩。值得一提的是,“黑暗的”(dark)一词,在本段出现三次,在全文出现多达九次,这绝非语言贫乏所致的单调重复,而是作者刻意安排:“黑暗的”,连同其他一系列风格相似的形容词,渲染出沉闷、压抑、死气沉沉的氛围。乔伊斯呈现的既是当地的自然环境,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封闭阴暗的街景与小说人物、情节构成一个整体的象征系统,象征着“冷落冰霜的人际关系”和“僵死的爱尔兰社会和精神上的死亡”[8]。
  乔伊斯的小说虽然都在讲不同的故事,但其实都在讲同一个故事,即以都柏林为代表的爱尔兰的故事。他精巧设计人物、背景、情节等诸多要素,采用象征、隐喻、顿悟等诸多手法,高度微缩和精确把握他爱之深责之切的祖国。
  参考文献:
  [1]徐晓雯译.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
  [2]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62.
  [3]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8.
  [4]James Joyce.Dubliners[M].Hertfordshire:Wordsworth Editions Ltd.,1993:18,17,19,52,20.
  [5]William York Tindall.A Reader’s Guide to James Joyce[M].N.Y.: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95:4,6.
  [6]金隄,李翰林.乔伊斯传[M].王振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235.
  [7]王守仁.20世纪英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8.
  [8]李维屏.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8.
  作者简介:
  江敏,女,江苏镇江人,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 “家”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汉民族社会文化思维、文化体制的体现。以“家”为语素构成的词语高达成百上千个,其意义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单位、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单位、社会领域的单位、政治领域的单位,背后蕴藏着从表层到深层的文化,即集居住与养殖为一体的农耕文化建筑形态、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和“泛近距离化”的认知模式。  【关键词】 家;国家;词汇;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期刊
【摘要】 2020年9月,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在全球上映。尽管中国市场对这部迪士尼大片期待已久,但上映之后,该片的口碑票房双双遇冷,影片对女权思想的激进表达成为遇冷原因之一。本文试图将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置于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花木兰改编谱系中,比较其与国内木兰题材影视剧以及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深入分析迪士尼真人版电影对现有木兰故事的挪用和改写,探究
期刊
【摘要】 奥地利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在200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段时间的讨论热,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经历了大起大落。本文通过梳理耶利内克在中國大陆的译介历程,探讨其作品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译介;接受;文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歌曲《青花瓷》无论是从音律的角度还是从歌词的角度看,都堪称经典。歌曲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出现了不少英文版《青花瓷》,其中不乏优秀英译本。从本文从“三化论”的角度,评析了优秀英译本的译者是如何通过等化手段实现“意境似如初”,通过深化手段达到“情深意无穷”,又通过浅化手段做到“形美情不减”,以期更好地通过音乐,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  【关键词】 《青花瓷》;浅化;深化;等化
期刊
【摘要】 古代诗歌以其意蕴丰富、简洁凝练、整齐工整等特点成为一门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而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以唐代杜牧的宫怨诗《秋夕》的英译为例,探讨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如何使译作充分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打破理解藩篱。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说明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对古诗英译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译者创作更多优质的作品提
期刊
【摘要】 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是阴山文化生态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积极转变观念,强化政府主导和统一规划,建立专项保护资金,多渠道开展保护与传承,更好地促进阴山地域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阴山地域;文化生态;民族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 同语结构“VP是VP”是构式“×是×”的一个下位构式,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有单项式,也有多项式,还有扩展式,VP前可加修饰语,或者前一个VP有部分省略。构式整体表示让步义,有转折意味。该构式对语境的依赖较强,使用这个构式时,遵循了话语交际的礼貌原则。  【关键词】 同语式;构式;让步义;语用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 《送行》作为袁哲生的文学作品,打破了单纯以时间为轴的线性叙事,未着重于“送行”的前因后果,而立足于“送行”这一过程本身,借由空间叙事使小说整体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疏离状态。本文以空间叙事学作为理论基础,从地志空间的再现、文本空间的复杂性、空间书写中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探讨袁哲生《送行》一文的空间叙事特点及表达技巧。  【关键词】 《送行》;空间叙事;地志空间;文本空间  【中图分类号】I20
期刊
【摘要】 小说作为特定环境中描写特定人物的文体,在表现人物艺术形象方面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聊斋志异》 通过故事的描写形式,赋予女性人物以鲜明的特征,展示出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 《聊斋志异》;女性;艺术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5-0008-02  《聊斋志异》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在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
期刊
【摘要】 来自北方的自然之子迟子建,从初入文坛起,便一直对大自然有着执着的表现追求,并由此延伸到了对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思考,成了其人其作最显著的标签。中篇小说新作《候鸟的勇敢》仍然如此,是迟子建对自然、生命和信仰的又一次讴歌。基于此,本文从大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这三个视角,对作品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解读,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迟子建;《候鸟的勇敢》; 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I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