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尚存的胰岛B细胞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给予正规、有效、积极而理性的治疗,对控制病情,保护胰岛B细胞能非常重要。
  
  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
  
  B细胞功能减退的原因有两种:
  ①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表现为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改变。胰岛素原不能有效转换为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造成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
  ②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B细胞凋亡是其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的基础。导致B细胞凋亡的原因有遗传基因易感性、高糖毒性、高脂毒性以及高糖高脂毒性对氧化应激增强,特异性炎症反应均加速B细胞凋亡,此外,一些药物对B细胞凋亡亦有影响,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增高。
  有研究证明,B细胞功能随空腹血糖升高而降低。在正常糖耐量范围上限时,B细胞葡萄糖敏感性下降50%~70%,胰岛素敏感性下降20%。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脂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脂质沉积在胰腺损伤B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加速B细胞凋亡。
  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毒性协同作用(高脂抑制高糖刺激的胰岛素生成,高糖使脂毒性作用扩大),也会加速B细胞凋亡。
  总之多种因素造成B细胞分泌功能异常,B细胞数量减少,使糖尿病病情加重。
  
  积极保护尚有的胰岛B细胞
  
  当前较公认的糖尿病治疗的模式是积极而理性的个体化治疗。积极,是指HbAlc达标,采取早期干预,早期联合用药,力争尽早使HbAlc小于6.5%;理性,是针对病因、疾病不同阶段,为改善导致大、小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合理用药,以获得长期达标,延缓或避免B细胞的过快、过早衰竭。具体措施如下:
  1.早期干预治疗:研究表明,糖尿病早期B细胞仅有部分的功能受损,且是可逆转的,此时应不失时机地采取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使血糖控制达标,从而使B细胞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2.根据病因和自然病程不同阶段合理用药:如2型糖尿病早期体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宜选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脂毒性”药物(噻唑烷二酮类)及调脂药物,以减少“糖脂毒性”对胰岛B细胞损害,减少B细胞凋亡。
  3.选用胰岛素促泌剂:如新一代磺脲类药(亚莫利,万苏平等),格列奈类(诺和龙,唐力)等以快速降低餐后血糖,减少糖毒性,保护B细胞功能。但要避免长期大量应用胰岛素促泌剂,尤其是强效长作用刺激剂(如优降糖等),以防止B细胞功能早衰。
  4.早期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异常,往往既有分泌缺陷,又有作用缺陷,即既有分泌不足又有胰岛素抵抗,因此,为了控制血糖达标,应尽早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
  5.早期联合或换用胰岛素及其胰岛素类{以药物治疗:对于部分发病初血糖较高,胰岛素功能严重下降的患者,应早期联合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替代治疗,以使血糖达标,解除糖毒性对B细胞损害,使B细胞得到休息,以利功能的恢复。
  6.相信科学,树立信心,加强监测:长期理想的控制血糖、血脂、体重等达标,是保护胰岛B细胞的基本措施。
  未来可能用于保护B细胞的药物有刺激B细胞增殖或再生的,有抑制B细胞凋亡的,其中研究较多的是GLP-1(胰升糖素样肽-1)、GIP(促胰岛素多肽)、生长激素和各种生长因子(表皮、肝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发展,对糖尿病防治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药物和方法不断涌现,战胜糖尿病,治愈糖尿病即将成为现实。
  (编辑/钟卉)
其他文献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中,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自主神经病变所导致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病变累及支配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自主神经所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可出现尿失禁(憋不住尿)、排尿时间延长、排尿不净、排尿费力、尿意弱等症状,还有的患者是以下腹部包块或尿路感染、尿毒症而到医院就诊发现的。    膀胱由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所支配    副交感神经
期刊
大量临床和病理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异常增高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它和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率成正比。而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太多,会聚集在全身各处的血管里,最终阻断血流。    胆固醇在人体中的作用    目前许多专家提倡,对冠心病及其高危人群应采用积极强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措施。众所周知,胆固醇是
期刊
病例:  吴阿姨。76岁,因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于某年冬季住院治疗,某日感觉双脚冷。出现胀痛等不适。错误地认为热水泡脚可解除,其家人也认为水稍热一些没关系。就将热水瓶中的开水倒入洗脚盆内、第二天早晨,她的双足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水疱,脚趾间因摩擦出现了水疱破溃?    解 读      糖尿病患者在冬天使用热水袋、电取暖器或热水洗脚发生烫伤的事例屡见不鲜,这都是糖尿病足惹的祸。  糖尿病足是糖尿
期刊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自主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等。人体内的血糖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常常会伴有神经方面症状,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大小便失禁、昏迷等。但尤为常见的是低血糖反应,即血糖可能达不到低血糖标准,但也有低血糖症状。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人尤其容易发生低血糖。为什么低血糖反应
期刊
2002年11月,31岁的我因身体不适,就医时被误输葡萄糖导致酮症酸中毒而住院治疗。医生诊断我患上了1型糖尿病,从此便开始了与糖尿病抗争的生活。  起初,我用诺和笔注射诺和灵30R胰岛素,每天两次,共40单位。但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疗效也不是很好,血糖时高时低,波动大,餐后血糖特别难控制。看着自已日渐消瘦、体力不支,我对生活感到无比失望和无助。后来我听说使用胰岛素泵能更好地控制血糖,经网上查询和医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世界糖尿病日又将来到了,今年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的主题是“克服不利因素,使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能得到优质的糖尿病服务(DisadVantaged-Access to care for all)”。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医务人员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作为接受医疗服务的糖尿病患者一方,也有着同样的、甚至是更为重要的责任。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患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下我就自己多年与糖尿病病友相处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在3%~4%左右,绝对人数已达4000万以上,为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之一,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其中相当部分伴有糖尿病肾病,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一旦出现肾功能不全,治疗费用显著
期刊
低血糖的发生与使用降糖药的时间、数量、进餐的时间、进餐量、运动量、呕吐、腹泻以及肝、肾、胰等脏器的功能有关。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数患者还同时服用多种非降糖药物,而许多非降糖药物对血糖均有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有必要了解相关常识,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同时服用抗凝血药    有血栓栓塞性疾病、风心病的患者如果在服用磺脲类药物的同时服用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由于此药有抑制药物代谢酶的作用,可抑制磺
期刊
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餐后高血糖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α-糖苷酶抑制剂和短效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降低餐后高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    能延缓小肠内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减慢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    1.阿卡波糖 如拜唐苹,用于治疗餐后高血糖历时较久,降糖效果较好,为控制餐后高血
期刊
例病:  患糖尿病3年的穆先生今年55岁,身高1.75米,体重88公斤。主诉:近半年来感觉乏力、性功能减退。曾服过优降糖、二甲双胍等多种降糖药,病情时好时坏,偶尔还出现低血糖现象。3个月前就诊时测血糖为12.5mmol/L。根据穆先生的病情,医生让他联合服用太罗、二甲双胍、拜唐苹三种降糖药,他按医嘱服药一个月后,各种不适症状减轻,性功能减退现象也明显恢复,复查空腹血糖为7.5mmol/L,继续联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