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专业大学生相对于其它院系学生具有较特殊的个性特征。随着近几年音乐院系的不断扩招,专业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管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详尽的调查,在充分认识艺术类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育管理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特征;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153-02
在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着一定的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严峻挑战。特别是音乐专业的教育管理,由于它的特殊性,使音乐专业大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院系学生的一些新特点。只有充分了解、分析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准确地把握其心态和个性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新时期音乐专业德艺双謦人才。
1 音乐类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重视专业学习,文化底蕴薄弱
通过分析我校音乐专业学生来源,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从小由于兴趣爱好开始学习专业,譬如:钢琴、舞蹈等专业,而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更多的学生是从初高中才开始学习音乐专业。其原因是音乐考生在高考阶段需参加各类的专业考试和统一的高考,各艺术类学校、院系对其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高考成绩比同批次其它专业要低 150分至 200 分左右,以内蒙古2010年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为例,本科二批文史类为 526分,音乐(文)367分,相差159分,本科二批理工类 487 分,音乐(理)292分,相差195分。因而音乐类高考“门槛儿”较低,学生升学机会增多,并随着近些年不断地扩招,这类情况越加严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加下降。而这一现象使得部分学生为了成功考学片面注重音乐技巧的学习,忽视文化课水平的提高。
在考入艺术类院校后,音乐专业大学生会在专业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和艺术熏陶,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只要学好专业就行”的思想。因此在对待专业技能课程和学校公共课程的态度上,往往重专业课轻公共课、重专业技巧轻文化修养,这必然会导致其文化课缺勤率、重修率提高,文化课学习不扎实,整体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难以得到提高,更会影响到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深层次领悟和表现,从而不能在艺术领域有更高水平的造诣。
1.2 个性鲜明张扬,缺乏团队精神
在音乐专业授课方面,通常是专业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授课,师生关系较为密切,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专业导师的思想、行为会耳融目染地影响到学生,导致其性格、处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授课的特殊模式也促使同学之间较少接触,最终导致音乐专业学生经常独来独往,个性鲜明突出。
而在学习、生活中,这种个性更加明显,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较强,拥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崇尚个性、自由的艺术发展,力争创作、表现出独特、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这也不可避免地使他们的生活也拥有一种个性化的色彩。在为人处事、思考问题上自然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才华的施展、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获得等方面为处事的出发点,严重缺乏团队精神。集体性活动缺乏激情与热情,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團队纪律性,使得音乐类学生处事散漫,个性张扬,时间观念不强,纪律性差,个体相关的管理问题多之又多。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1.3 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音乐专业大学生普遍思想活跃,善于思考问题和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很少关心时事政治,感觉这离他们的艺术事业很远。正因为如此,他们大多缺乏理论基础,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缺乏时事政治所给予的创作灵感元素。同时,也会导致其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停滞不前。
音乐类学生拥有着其他院系所没有的专业特长,这会使部分学生潜意识的出现盲目的优越感和自豪感。随着专业技巧和表演能力的不断提高,许多学生在课外从事家教或艺术演出等有偿活动。这些社会实践的介入,有利于学生的勤工俭学和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为了片面追求社会商业演出的获得而耽误学业的情况,学生将自己的现有知识作为价值工具,忽略继续学习和艺术生涯的进一步深造、发展,拜金主义也越加严重。所以,面对这样的现况,我们必须以现实为着力点,努力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其拥有较高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1.4 自我管理及承受能力有待于提高
艺术类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城市,而且独生子女居多,家境普遍较富裕,部分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专业,在学习艺术的生涯中,家长普遍都在陪读,这就导致其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同时,优越的生活成长环境也使他们经历的人生磨练较少,人生经验不够丰富,心理承压能力较弱,在遇到挫折、困惑、失败时往往容易陷入悲观、失望、痛苦的情境中。
2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可行性措施
2.1 加强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进一步加强指导思想的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可行性措施。增加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和相关讲座,邀请知名教师通过经典的方式、诙谐的言语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思想、文化底蕴。同时,建立完善的考勤制度和课堂积极讨论模式,使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上课率提高,课堂上通过踊跃交流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争取建立“高水平、有特色、综合性发展”的音乐类院校。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党组织建设,确立完善的基层党组织体制,通过选拔优秀的党的发展对象,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党员,进而以点带面,将优秀的思想、理念传播开来,最终达到艺术类学生思想境界的整体提高。
2.2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配备专职思想教育辅导员。根据音乐类学生的专业、民族、性格、班级比例,为各个班级配备专职思想教育辅导员。专职辅导员通过对本班学生具体情况的调查,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和生活情况,特别是一些比较特殊的个案,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及时地发现问题,通过有效地沟通解决问题。
不断完善专业导师责任制。音乐专业教学主要采用小课教学方式,专业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密切,导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专业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以至于导师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授之以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健康、全面的成长。
2.3 尊重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拥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自我意识强烈,追求个性化的艺术发展。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者应当深入学生中间,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价值,不能单纯地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应该因材施教,注重个别引导,给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和自我思考、改进的条件。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经常性与学生小范围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学习、生活情况多鼓励表扬,少些批评,灵活运用管理方法给予指导意见,帮助其制订个人发展的人生规划。
2.4 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团队意识
艺术类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特长表现出来,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融入到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方面,通过音乐会、艺术演出、三下乡活动、到敬老院、孤儿院的慰问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们走出校门,到社会,到基层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到课本所不能给予的知识,这样,其身心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锻炼,社会责任心也必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让学生的专业才华得以体现、施展,学以致用,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通过对比鞭策其更加努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活动、集体演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合作精神,不断增强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胡艳萍.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湖南怀仁学院,2009.
[2]骆巧凤.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李建华.做好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3).
关键词:音乐专业大学生;思想特征;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153-02
在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着一定的有利条件,但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严峻挑战。特别是音乐专业的教育管理,由于它的特殊性,使音乐专业大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院系学生的一些新特点。只有充分了解、分析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准确地把握其心态和个性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新时期音乐专业德艺双謦人才。
1 音乐类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1 重视专业学习,文化底蕴薄弱
通过分析我校音乐专业学生来源,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从小由于兴趣爱好开始学习专业,譬如:钢琴、舞蹈等专业,而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更多的学生是从初高中才开始学习音乐专业。其原因是音乐考生在高考阶段需参加各类的专业考试和统一的高考,各艺术类学校、院系对其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高考成绩比同批次其它专业要低 150分至 200 分左右,以内蒙古2010年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为例,本科二批文史类为 526分,音乐(文)367分,相差159分,本科二批理工类 487 分,音乐(理)292分,相差195分。因而音乐类高考“门槛儿”较低,学生升学机会增多,并随着近些年不断地扩招,这类情况越加严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加下降。而这一现象使得部分学生为了成功考学片面注重音乐技巧的学习,忽视文化课水平的提高。
在考入艺术类院校后,音乐专业大学生会在专业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和艺术熏陶,无法避免地会出现“只要学好专业就行”的思想。因此在对待专业技能课程和学校公共课程的态度上,往往重专业课轻公共课、重专业技巧轻文化修养,这必然会导致其文化课缺勤率、重修率提高,文化课学习不扎实,整体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难以得到提高,更会影响到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深层次领悟和表现,从而不能在艺术领域有更高水平的造诣。
1.2 个性鲜明张扬,缺乏团队精神
在音乐专业授课方面,通常是专业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授课,师生关系较为密切,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专业导师的思想、行为会耳融目染地影响到学生,导致其性格、处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授课的特殊模式也促使同学之间较少接触,最终导致音乐专业学生经常独来独往,个性鲜明突出。
而在学习、生活中,这种个性更加明显,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较强,拥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崇尚个性、自由的艺术发展,力争创作、表现出独特、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这也不可避免地使他们的生活也拥有一种个性化的色彩。在为人处事、思考问题上自然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才华的施展、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获得等方面为处事的出发点,严重缺乏团队精神。集体性活动缺乏激情与热情,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團队纪律性,使得音乐类学生处事散漫,个性张扬,时间观念不强,纪律性差,个体相关的管理问题多之又多。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1.3 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音乐专业大学生普遍思想活跃,善于思考问题和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很少关心时事政治,感觉这离他们的艺术事业很远。正因为如此,他们大多缺乏理论基础,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缺乏时事政治所给予的创作灵感元素。同时,也会导致其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停滞不前。
音乐类学生拥有着其他院系所没有的专业特长,这会使部分学生潜意识的出现盲目的优越感和自豪感。随着专业技巧和表演能力的不断提高,许多学生在课外从事家教或艺术演出等有偿活动。这些社会实践的介入,有利于学生的勤工俭学和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为了片面追求社会商业演出的获得而耽误学业的情况,学生将自己的现有知识作为价值工具,忽略继续学习和艺术生涯的进一步深造、发展,拜金主义也越加严重。所以,面对这样的现况,我们必须以现实为着力点,努力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其拥有较高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
1.4 自我管理及承受能力有待于提高
艺术类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城市,而且独生子女居多,家境普遍较富裕,部分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专业,在学习艺术的生涯中,家长普遍都在陪读,这就导致其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同时,优越的生活成长环境也使他们经历的人生磨练较少,人生经验不够丰富,心理承压能力较弱,在遇到挫折、困惑、失败时往往容易陷入悲观、失望、痛苦的情境中。
2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可行性措施
2.1 加强艺术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进一步加强指导思想的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可行性措施。增加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和相关讲座,邀请知名教师通过经典的方式、诙谐的言语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思想、文化底蕴。同时,建立完善的考勤制度和课堂积极讨论模式,使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上课率提高,课堂上通过踊跃交流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争取建立“高水平、有特色、综合性发展”的音乐类院校。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党组织建设,确立完善的基层党组织体制,通过选拔优秀的党的发展对象,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党员,进而以点带面,将优秀的思想、理念传播开来,最终达到艺术类学生思想境界的整体提高。
2.2 加强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配备专职思想教育辅导员。根据音乐类学生的专业、民族、性格、班级比例,为各个班级配备专职思想教育辅导员。专职辅导员通过对本班学生具体情况的调查,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和生活情况,特别是一些比较特殊的个案,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及时地发现问题,通过有效地沟通解决问题。
不断完善专业导师责任制。音乐专业教学主要采用小课教学方式,专业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密切,导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专业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以至于导师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授之以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健康、全面的成长。
2.3 尊重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拥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自我意识强烈,追求个性化的艺术发展。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者应当深入学生中间,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价值,不能单纯地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应该因材施教,注重个别引导,给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和自我思考、改进的条件。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经常性与学生小范围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学习、生活情况多鼓励表扬,少些批评,灵活运用管理方法给予指导意见,帮助其制订个人发展的人生规划。
2.4 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团队意识
艺术类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特长表现出来,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融入到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一方面,通过音乐会、艺术演出、三下乡活动、到敬老院、孤儿院的慰问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们走出校门,到社会,到基层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到课本所不能给予的知识,这样,其身心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锻炼,社会责任心也必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让学生的专业才华得以体现、施展,学以致用,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通过对比鞭策其更加努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活动、集体演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合作精神,不断增强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胡艳萍.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湖南怀仁学院,2009.
[2]骆巧凤.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李建华.做好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