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入为主的樊篱
在文艺创作上,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当然是好事,更是必须。然而,如果将某种创作理念或创作思维理想化,又何尝不是一件坏事。它将束缚我们的思维,它将使我们总是对自己的作品充满怀疑,使我们成为面对平实的生活恼羞成怒的人。
从前,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拍出好的作品,没有拍出自己想拍的东西。我认为好的、想拍的,是这样一种作品:没有完人,没有英雄,不唱高调,不尚空谈,塑造一个不很完整但人格丰满的人物,一个很普通但浓缩了诸多时代特质的人物。应该说,这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和现代艺术理念追求不谋而合。问题是,我仅在心目中建立了一个模糊的、还处于自己的想象中的人物形象,就想拿起摄像机去拍摄,很牵强。我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好题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非要去寻找一个近乎“虚无”的题材。整天构思自己的方案,用这个方案去往实际的好典型身上套,套不进去时舍弃典型而不是舍弃方案。当时我才二十四岁,有些眼高手低,艺术上的求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求伪,我的理想成了对艺术的野蛮,自己却茫然不知。
直到创作专题片《续》的时候,我才蓦然间发现,真正的好作品,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更不应该脱离现实,画地为牢。好作品讲求自然,就好像山间的行云流水,不能预先划定行止。由此,我长达三年的自我突围开始了。
“原生态”的败笔
从几年以前,我开始把目光锁定在艰苦的林业一线。按我的想法,林业战线上应该有也必须有这样一种典型人物:几十年工作生活在一线,扑火英勇,巡山尽责,与当地群众融洽相处,最好是个老党员。林业局领导相当重视党教宣传,认真为我筛选了三个题材:一个是林场扑火队长,立过两个二等功,扑火经验丰富,奋不顾身;一个是林场老支书,几十年如一日守护山林;一个是新到林场的年轻人,背着孩子巡山。
我很羡慕《战争与和平》那样没有主角和英雄却波澜壮阔的作品。我决定拍一部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主角的作品,完全表现生活原生态的东西,不加藻饰,不用雕琢,刻画一组人物的群雕。我进入原始森林,扛着16公斤的设备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拍摄我的人物们。高山上时有滚石攻击,风也出奇地大。有几次狂风袭来,双腿被带动着不由自主地往山崖底下冲,很危险。进入火场拍摄时,四面八方的火焰随着风的走向窜动,幸好扑火队长经验丰富,提前预知火的走向,带我走出险地。到拍摄背孩子巡山的党员张加华时,我已经疲惫得连摄像机都扛不起来了。虽然艰险颇多,但心里还是很自得,因为自己的创作理想就要实现了。
年底,这部党教片终于完成,效果却让我大失所望。片子给人的感觉是:线索纷繁,情节芜杂,没有特别突出的典型人物来实现精神烛照,作者想要面面俱到,但驾驭功力不足,看起来有些不知所云,似是而非。显然,我失败了。
创作思维的“重生”
归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我发现了自己的思维偏差:我总想让生活适应自己的镜头,总想让人物适应自己的想象,高度脱离了实际,给自己画地为牢。经过一番痛苦挣扎,我的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突变:理想的题材可遇而不可求,不是生硬地挖来的,是要用心去发现的,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开始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张加华背着孩子巡山的题材,可以做成一部贴近人心的性灵之作。张加华的生命轨迹很平凡,很简单,但他的生活却可以折射出那些平凡人物们为人所不知的奉献。几经思考,我决定炒一次“回锅肉”,单独拍摄张加华的事迹。
张加华不是完人,但人格是丰满的;他也不是英雄,却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他的人格并不比你我崇高很多,但却是一个集群的精神的具象;他也许和我原本设想的理想人物相去甚远,但他真实地体味着他那平淡中却又不乏离奇的生活。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小人物反过来必然折射大时代乃至大时代的精神。理想化的艺术追求不一定没有实现的可能,关键是需要我们从这些现实人物的身上去寻找和发现,而不是刻意地追求和斧凿。解开了这一观念上的枷锁,我感到灵感泉涌。
张加华背着孩子为国家的绿色事业奋战着,巧的是:他小时候也趴在父亲背上巡山两年多。祖孙三代人在几十年的时空中的工作、生活可以浓缩成一句话:薪火相传。祖孙三代在山林里重复着的一幕,是命运的延续;工作围绕着国家绿色事业开展,保护着小树长成大树,则是使命的延续;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这在祖孙身上得以体现,则是精神的延续。延续自然而然成为本片的主题。我为此片起的片名,就叫《续》。
自内而外的突围
我投入到对祖孙三人的拍摄当中,先后六次上山,又采访了张加华的父亲。头几次我寻找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画面,特别是一些有延续意味的画面来拍摄,中性的画面也拍得不少。可操作下来,画面是不错了,片子的内容一样是空洞的,没有多少具体内容可讲。电视语言的叙述总体上虽然是文字总领全局,但没有可用的画面,就失去了载体,只能塑造一个“骨架”,而没有血肉的充实。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拍摄中,尝试着大量拍摄故事性较强的成组画面,有了这些画面,内容就充实了。
为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选择雪天去拍摄。雪中巡山对护林员来说是件寻常事,很能体现护林员工作的艰苦。张加华所在的高山林区年年降雪,但2006年却一场没有下,我空等了一年。2007年1月,林区下了一场二十年不遇的大雪,雪深及腰。我到了雪山,大部分前期的思考立即具体化、明朗化,随着一个个画面拍摄成功,预想中的片子终于现出轮廓,很细腻,像一幅绣花姑娘的“运针”刺绣,色彩缤纷,情感化的味道很浓。
我跳出画面局限,把自己固有的解说词撰写模式忘掉,尝试着用一种电视散文式叙述方式,把一个共产党员站在党的立场上对人生、对社会、对生命、对家庭的思考升华为一句句生活本味的语言。具体创作时,我看着已拍摄的画面来写解说,一句句写,用了八个月时间才完成了解说词创作。这篇电视散文诗式的解说词对我来说,又是一个突破。
要想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换一个思考角度来做一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亚于一场“思想革命”。成片结果不能说不理想,也不能说完全理想,但总算是突破了以往的自我围困。三年的艰辛劳动,我在创作上终于实现了由内而外的突围,开始变得成熟起来。
我想,艺术上的理想主义是不可或缺的,但创作上的理想主义却要不得。作为一个创作者,若总想让现实适应自己的理想主义,是幼稚的表现。让自己的理想主义去重组艺术的真实,才是创作的正道。
(作者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干部)
在文艺创作上,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当然是好事,更是必须。然而,如果将某种创作理念或创作思维理想化,又何尝不是一件坏事。它将束缚我们的思维,它将使我们总是对自己的作品充满怀疑,使我们成为面对平实的生活恼羞成怒的人。
从前,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拍出好的作品,没有拍出自己想拍的东西。我认为好的、想拍的,是这样一种作品:没有完人,没有英雄,不唱高调,不尚空谈,塑造一个不很完整但人格丰满的人物,一个很普通但浓缩了诸多时代特质的人物。应该说,这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和现代艺术理念追求不谋而合。问题是,我仅在心目中建立了一个模糊的、还处于自己的想象中的人物形象,就想拿起摄像机去拍摄,很牵强。我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好题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非要去寻找一个近乎“虚无”的题材。整天构思自己的方案,用这个方案去往实际的好典型身上套,套不进去时舍弃典型而不是舍弃方案。当时我才二十四岁,有些眼高手低,艺术上的求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求伪,我的理想成了对艺术的野蛮,自己却茫然不知。
直到创作专题片《续》的时候,我才蓦然间发现,真正的好作品,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更不应该脱离现实,画地为牢。好作品讲求自然,就好像山间的行云流水,不能预先划定行止。由此,我长达三年的自我突围开始了。
“原生态”的败笔
从几年以前,我开始把目光锁定在艰苦的林业一线。按我的想法,林业战线上应该有也必须有这样一种典型人物:几十年工作生活在一线,扑火英勇,巡山尽责,与当地群众融洽相处,最好是个老党员。林业局领导相当重视党教宣传,认真为我筛选了三个题材:一个是林场扑火队长,立过两个二等功,扑火经验丰富,奋不顾身;一个是林场老支书,几十年如一日守护山林;一个是新到林场的年轻人,背着孩子巡山。
我很羡慕《战争与和平》那样没有主角和英雄却波澜壮阔的作品。我决定拍一部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主角的作品,完全表现生活原生态的东西,不加藻饰,不用雕琢,刻画一组人物的群雕。我进入原始森林,扛着16公斤的设备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拍摄我的人物们。高山上时有滚石攻击,风也出奇地大。有几次狂风袭来,双腿被带动着不由自主地往山崖底下冲,很危险。进入火场拍摄时,四面八方的火焰随着风的走向窜动,幸好扑火队长经验丰富,提前预知火的走向,带我走出险地。到拍摄背孩子巡山的党员张加华时,我已经疲惫得连摄像机都扛不起来了。虽然艰险颇多,但心里还是很自得,因为自己的创作理想就要实现了。
年底,这部党教片终于完成,效果却让我大失所望。片子给人的感觉是:线索纷繁,情节芜杂,没有特别突出的典型人物来实现精神烛照,作者想要面面俱到,但驾驭功力不足,看起来有些不知所云,似是而非。显然,我失败了。
创作思维的“重生”
归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我发现了自己的思维偏差:我总想让生活适应自己的镜头,总想让人物适应自己的想象,高度脱离了实际,给自己画地为牢。经过一番痛苦挣扎,我的观念发生了激烈的突变:理想的题材可遇而不可求,不是生硬地挖来的,是要用心去发现的,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开始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张加华背着孩子巡山的题材,可以做成一部贴近人心的性灵之作。张加华的生命轨迹很平凡,很简单,但他的生活却可以折射出那些平凡人物们为人所不知的奉献。几经思考,我决定炒一次“回锅肉”,单独拍摄张加华的事迹。
张加华不是完人,但人格是丰满的;他也不是英雄,却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他的人格并不比你我崇高很多,但却是一个集群的精神的具象;他也许和我原本设想的理想人物相去甚远,但他真实地体味着他那平淡中却又不乏离奇的生活。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小人物反过来必然折射大时代乃至大时代的精神。理想化的艺术追求不一定没有实现的可能,关键是需要我们从这些现实人物的身上去寻找和发现,而不是刻意地追求和斧凿。解开了这一观念上的枷锁,我感到灵感泉涌。
张加华背着孩子为国家的绿色事业奋战着,巧的是:他小时候也趴在父亲背上巡山两年多。祖孙三代人在几十年的时空中的工作、生活可以浓缩成一句话:薪火相传。祖孙三代在山林里重复着的一幕,是命运的延续;工作围绕着国家绿色事业开展,保护着小树长成大树,则是使命的延续;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这在祖孙身上得以体现,则是精神的延续。延续自然而然成为本片的主题。我为此片起的片名,就叫《续》。
自内而外的突围
我投入到对祖孙三人的拍摄当中,先后六次上山,又采访了张加华的父亲。头几次我寻找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画面,特别是一些有延续意味的画面来拍摄,中性的画面也拍得不少。可操作下来,画面是不错了,片子的内容一样是空洞的,没有多少具体内容可讲。电视语言的叙述总体上虽然是文字总领全局,但没有可用的画面,就失去了载体,只能塑造一个“骨架”,而没有血肉的充实。于是我在接下来的拍摄中,尝试着大量拍摄故事性较强的成组画面,有了这些画面,内容就充实了。
为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选择雪天去拍摄。雪中巡山对护林员来说是件寻常事,很能体现护林员工作的艰苦。张加华所在的高山林区年年降雪,但2006年却一场没有下,我空等了一年。2007年1月,林区下了一场二十年不遇的大雪,雪深及腰。我到了雪山,大部分前期的思考立即具体化、明朗化,随着一个个画面拍摄成功,预想中的片子终于现出轮廓,很细腻,像一幅绣花姑娘的“运针”刺绣,色彩缤纷,情感化的味道很浓。
我跳出画面局限,把自己固有的解说词撰写模式忘掉,尝试着用一种电视散文式叙述方式,把一个共产党员站在党的立场上对人生、对社会、对生命、对家庭的思考升华为一句句生活本味的语言。具体创作时,我看着已拍摄的画面来写解说,一句句写,用了八个月时间才完成了解说词创作。这篇电视散文诗式的解说词对我来说,又是一个突破。
要想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换一个思考角度来做一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亚于一场“思想革命”。成片结果不能说不理想,也不能说完全理想,但总算是突破了以往的自我围困。三年的艰辛劳动,我在创作上终于实现了由内而外的突围,开始变得成熟起来。
我想,艺术上的理想主义是不可或缺的,但创作上的理想主义却要不得。作为一个创作者,若总想让现实适应自己的理想主义,是幼稚的表现。让自己的理想主义去重组艺术的真实,才是创作的正道。
(作者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