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精神的真实影像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l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涂绍钧同志是我的本家,我们相识、相交已有十余年。他是中国丁玲研究会、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馆员,很早就从事丁玲研究工作。在我与陈明老的接触过程中,他便不止一次地向我提到,绍钧自学成才,很不容易;在学会的日常工作中,更是一位难得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用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会员的信任和尊敬。同时,在从事研究丁玲的学术工作中,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纤笔一枝谁与似——丁玲》(以下简称《丁玲》)原为作者在纪念丁玲诞辰100周年前夕,应约撰写的一部39集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后因经费不能到位等原因,未能启动和正式开始拍摄。不久前,作者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认真地从头至尾进行了补充、改写,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09年初出版。全书除《引子》和《后记》共24章36万字。我有幸将全书仔细读完,深深感到这是一部独具一格、独出心裁的丁玲传记著作;它形象地展现了丁玲献身革命、献身文学事业的光辉人生,对“丁玲精神”进行了比较全面和完整的阐释,是“丁玲精神”真实的、生动的影像。与我已读过的一些已出版的丁玲传记不同,《丁玲》一书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一、信而有证,有依有据
  
  作者将这部传记定位为“纪实文学”,想必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目前,关于‘纪实文学”的界定,还没有—致的看法。不过,有一点似乎是大家的共识,那就是首要的是一个“实”字,“真实性”是传记文艺作品的灵魂和生命。也就是说,它属于所谓‘‘非虚构性文学作品”范围,真实可靠性成为读者最关注的焦点;违背实际的“非真实”凭空编造,绝对不是纪实文学的品格和本质。当然,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却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合理虚构的成分,只不过对文学想象有相当严格的、科学的限制。
  一般说来,传记纪实文学与其它文学艺术作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描写的核心内容,应当是现实或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不能凭空杜撰、虚构和捏造。作者对历史人物及其生平事迹的叙说和解读,都必须依据确切的、已有的真人真事。在历史真实的基础和范围内,才容许以个人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方式,进行文学性的历史背景的解析和细节的描绘,做到忠实历史、还原历史、解读历史。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文坛上却充斥着大量耸人听闻、哗众取宠,胡编滥造、胡言乱语的所谓“纪实文学”,有的还一度成为流行的畅销货。以关于丁玲的个人生平事迹的论著来说,就有种种有意无意、或多或少,或明或暗、似是而非地“完全是胡说八道”的东西在媒体时时出现。例如,广泛传播的什么丁玲在延安是“暴露黑暗派”,什么“丁玲历史问题结论的一波三折”,什么“不解的恩怨和谜团”,以及丁玲“溺水的故事”等等,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报刊出现,甚至闹得沸沸扬扬、煞有介事。这些歪曲事实、混淆视昕的“纪实”,以讹传讹,误导了读者对真实历史和当事人的认识和理解,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严重混乱。
  涂绍钧的《丁玲》完全与这类所谓“纪实文学作品”不同,他在书的《后记》中特别声明:“所记几乎都是真人真事,包括不少人物对话,都能找到出处。”其实,作者早在2003年出版的《走近丁玲》中,便严肃地指出:“近些年来,国内有些学者,甚至包括个别曾自诩为‘丁玲研究专家’的先生们,却在贬损包括鲁迅在内的革命文艺家的鼓噪声中,追赶浪潮,对丁玲及其作品进行酷评,恣意歪曲,变来变去,无疑是一种学术良知的缺失。”遗憾的是,直到如今,这股“学术良知缺失”的浪潮,依然还不时喧闹、翻腾。正是怀着对包括丁玲在内的革命文艺家及其优秀传统的热爱和尊崇,他不辞辛苦、坚持不懈,以澄清历史事实、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本真,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和恒心,完成了这部近500页的新著。
  传记采取倒叙方式,从1975年5月18日的北京秦城监狱拉开序幕。丁玲在这座铁窗中被关押五年后,终于被释放发配到山西省长治市嶂头村。途中她暗暗思忖:“为什么眼前常常是一团白雾,一团拨不开的白雾?这团白色,不能不勾起我无限的思绪,让我想起儿时我父亲死后那满屋的一片白色,想起我,那不幸的母亲,想起我漫漫七十多年的风雨人生…””于是,我们看到,丁玲从四岁父亲去世成为一个《伶仃孤女》、《少年叛逆者》,经过不断的奋斗然后如同《展翅高飞的鸟儿》、《闯荡北京》;再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女,成长为著名革命作家的不平凡的历程。
  丁玲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十分坎坷曲折、艰难险阻的漫长岁月,可说是近一个世纪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几上几下、几起几伏。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就是“我不幸、也可说是有幸总被卷入激流漩涡,一个浪来,我有时被托上云霄,一个波去,我又被沉入海底。我这条小船有时一帆风顺,有时却顶着九级台风”。她曾经在风口浪尖、暴风骤雨中叱咤风云、冲锋陷阵,也曾遭遇到魑魅魍魉、陷于绝境;她有过光彩夺目、身居高位,名扬四海、声誉鹊起,也几度昏天黑地、祸从天降,几乎一蹶不振、永劫沉沦。
  从传记的标题中,读者便可看到,丁玲的第一次大起大落,大致上是从《初登文坛》,发表《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接着是《出版(红黑)受挫》、丈夫胡也频被捕并牺牲(《“文艺的花是带血的”》);她化悲痛为力量,参加“左联”、编辑《北斗》,《踏上新的征途》,随后遭国民党反动派绑架、监禁,《身陷囹圄》、《抗争在魍魉世界》。
  丁玲的第二次起伏是经过党组织的营救,经历了千辛万苦、千难万险,风雨交加、风驰电掣,才于1936年11月抵达陕北,由“昨日文小姐”转变为《“今日武将军”》;然后再《初抵延安》、《奔赴抗日前线》,带领《西战团在西安》,主持《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发表《在医院中时》、《我在霞村的时候》、《三八节有感》等等作品的《窑洞岁月》,接着开始党内整风、审干、被批评、审查而带来又一次《转折》。
  第三次的波折最大、时间最长,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书的出版并荣获斯大林文学奖(《桑干河上》、《走向世界》、《为了新中国文艺的繁荣》),到《风云突变》被错误地蒙冤划为“反党集团”、“右派”、“叛徒”(《到北大荒去》、《把心磨出厚厚的茧子》)。当“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掀起,她和陈明同时被投送北京秦城监狱,度过五年铁窗生涯,直到71岁才摆脱了牢狱生活,发配到《太行山下》。1979年1月12日,历经坎坷的丁玲终于回到了北京,《重返文坛》。
  涂绍钧接触和研究过大量有关丁玲的第一手材料,多次沿着传主生前的足迹,寻访过全国许许多多地方,亲身体验着她的人生道路和心坚石穿。书中叙述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在《丁玲全集》、陈明的《我说丁玲》、《我与丁玲五十年》以及《丁玲年谱长编》等等著作中,基本上都不难查对、核实、印证,真正做到了信而有证、有根有据,真实可靠、忠实史实。因此,从 总体上看,这本著作可以毫不夸张地可称为信史、青史、诗史、正史。
  丁玲的确是“一位历尽磨难,九死不悔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从《丁玲》一书中,读者不难体味到,她走过的82个岁月,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近400万字的各类优秀的、鼓舞人心的作品;更多地还有她对旧世界的压迫和不平等的反抗和斗争,对党和人民的坚信不移、忠心耿耿,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对人类理想的不懈追求和鞠躬尽瘁,它们集聚和显现为光彩照人的丁玲精神。丁玲是一位新型女性,是巾帼精神的完美表现;丁玲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延安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丁玲是一位杰出的革命作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代表;丁玲是伟大的国际主义者,是人类理想精神的写照。纪实文学《丁玲》深层地、多方面地挖掘了丁玲精神的精髓,不愧为丁玲精神的写实画卷。
  
  二、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纪实文学兼备纪卖性和文学性。前面已经提到,长篇纪实文学《丁玲》这本著作,是根据作者多年前撰写的电视连续剧剧本改写而成的。现在经过加工和修改,作为传记文学作品的构架和形态,仍然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电视剧的模式,因而显现出与一般的传记作品有很明显的不同。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它更加注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具有更多的影像因素及其组合,而不是单纯的历史纪录和事件的简单罗歹0堆积。从形式上也许可以说,它是一部电视纪实文学作品,兼有纪实和电视剧的品性。或者说,《丁玲》这部传记著作,呈现出电视剧和纪实文学两种体裁的交叉和融合,是将两者嫁接的尝试。
  《丁玲》书中的描写,有的来源于史料,有的源于作家本人的创作,有的根据亲朋好友的回忆,有的则为作者亲自与丁玲接触访谈的记录和对丁玲研究的成果。纪实文学作品的纪实性和文学性,是统一于一体的。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它容许进行艺术性的描绘和形象塑造。这部纪实文学另一个独特的亮点,就是描绘的生动性和鲜活性,让读者感受到的是有血有肉、情真意切的丁玲,是立体的、栩栩如生的丁玲,是可信可亲、如见其人的丁玲。或者说,这部书是丁玲一生的生活纪实、生存纪实、生命纪实、形象纪实和灵魂纪实。
  首先,在《丁玲》一书中运用了大量对话,通过各种人物相互之间的交谈,既展现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又突出了他们的不同关系。当已是共产党员的冯雪峰与丁玲初次在北京会面时,年青的冰之便坦诚地向他倾诉内心的苦闷说:“面对这充满虚伪、欺诈和弱肉强食的社会,我只有愤恨,想反抗吧,又常常感到无助、孤单。”冯雪峰立即回答:“‘你笔下的那个‘梦珂’,就是一个在绝望中力图挣扎,刻意追求的新女『生嘛。如果我们的中国有更多的女性觉醒,更多的男同胞觉悟,不就有了希望么?”丁玲接着便说:“冯先生过奖了,我只是借助梦珂的形象发泄了我这几年来的苦闷。其实,寂寞中我真希望和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
  这里记述的俩人初次见面的几句话,简洁而意味深长。它表达了丁玲当时所处的窘迫而又无奈的社会背景,以及内心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同时,又隐隐约约地透露出对这位“笨拙的农村型的”共产党人的一见如故和一见钟情,为以后两人的情感纠葛和终身友谊埋下了伏笔。而从冯雪峰的答词中,可以明白他之前虽未与丁玲见过面,可早已对她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和了解,特别是对她的处女作《梦珂》,有相当透彻的解读和深刻的评价,足以说明他是一位高水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艺理论家。
  其次,《丁玲》中的有些描写,是依据作家的作品改写的。例如,在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和审干结束后,丁玲、陈明和画家石鲁到一个贫困的、易患大骨节病的村庄深入生活和访问,创作了《三日杂记》。她以质朴的、写实的“报告文学”的形式,分别用《到麻塔去》、《老村长》、《娃娃们》、《看谁纺的好》和《五月的夜》几个小标题,生动、感人地记叙了她这次不寻常的农村三日之行。虽然访问时间很短,但在她的思想和创作上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三日杂记》是丁玲调到边区文协后写的第一篇作品,可说是她最初的“新写作作风”的代表作之一。毛泽东看过这篇作品后非常高兴,表扬“丁玲能够和柳拐子病的婆姨睡一个炕,很不错。深入生活”。
  《丁玲》一书中的第十六章《转折》,着重用了三节篇幅再现了这段历史,尤其对毛泽东提到的“和柳拐子婆姨睡在一块聊天”作了细致地描写。丁玲他们从延安出发步行几乎走了一天,黄昏时“转过一个山坡,传来了几声吆喝牲口的声音。一排错落的窑洞出现在他们面前。忽然,他们身旁窜出一群羊来。大羊身边,还有不少小羊羔。—位六十来岁的老汉甩着羊鞭:咩一”丁玲走上前去:“老乡,这哒是麻塔村么?茆村长在哪里?”牧羊人:“这哒就是。俺就是村长,茆克万。”这些描写与原作十分吻合。但是,接着他们在村中的活动,书中却改为通过丁玲与陈明的交谈呈现出来。第二天早上,当陈明去找丁玲时,她告诉说:晚上“和茆村长的婆姨聊得太久,我和她睡在一条炕上。唉,实在是个可怜的女人啊!她说搭帮她老汉是个好人,一生勤俭、忠厚、可是命太苦,她嫁过来没有几年就得了病。柳拐子病啊,四肢都伸不直,胳膊、手指、腿上的关节都暴了出来,就像老柳树的树节—样。整天不能下地,还坐在炕E纺线线,缝缝补补……”陈明回答说:“真要感谢主席的那个《讲话》,号召作家们深入生活,写工农兵,要不是深入下来,农村的生活我们哪里知道这么多!,,接着,陈明又对丁玲说:“现在算是真正可以轻装上阵了。你不知道,幸好那年中组部给你作了一个正式结论,不然,在抢救运动中,还不晓得有多少麻烦!”看到这里,读者不难明白,这一章的标题《转折》,含意包括了丁玲这一时期处境的方方面面,从思想、工作到创作的变化,多么丰富、复杂!
  再如,当“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到东北丁玲和陈明所在的宝泉岭农场时,有一天丁玲突然被一伙人带走。陈明为找丁玲,便请假四处打听和奔走,一个多月三次到汤原,最终才见到丁玲并将她接回原来的住地。这段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曲折经历,经两人的共同回忆,由陈明于1979年6月写成《三访汤原》的长文。《丁玲》—书没有复叙陈明三到汤原的详细经过,而是选取丁玲在汤原时给一位值夜班的工人缝补破被套的细节,说明她和看守的工人在非常时期的浓厚情谊。通过两人的对话,交代了陈明先后三次来看望她。丁玲说:“他第一次来,给我送来衣服,可惜没见上面。昨天来,有宝泉岭的造反派李威在这里,很凶呵!我们也只说了几句话,我让他走了,免得吃眼前亏。老陈总是不放心我,其实,我在这里蛮好的。”等到丁玲离开后,“老王头望着丁玲的背影,喃喃地说:‘好人哪,为什么总要遭罪呢?’明亮的灯光下,可以看见泪光在他浑浊的眼里闪动…一”丁玲与陈明夫妻在最深重苦难的岁月中,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恩爱情恋,通过这组镜头的闪现,生动感人、原汁原味 地表露出来。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通过以上举例说明的这些片断画面,以及绘声绘色的镜头系列衔接和有机组合,读者已不难看到,不同时期与丁玲相关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和事件,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他们不是简单的、原状的现实生活的照搬与罗列,而是鲜明的、生动的、具体的视觉形象,是具有文学魅力和感召力的典型。以丁玲为代表的我国革命文艺家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清越而暇不自掩,洁白而物莫污”等等的高风亮节、崇高风范,出神入化、自然而然地立体凸现在读者面前。长篇纪实文学《丁玲》的个性特征和激励人心的艺术力量,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体现。
  
  三、情真意切,乡土乡味
  
  《丁玲》的作者涂绍钧与传主是同乡,长期生活、工作在湖南临澧,并从事丁玲研究和丁玲学会的组织工作数十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更重要的是,作者有幸与丁玲结识、相交多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便访问过重返文坛的丁玲,并撰写了访问记,赞美她是“一支乐于牺牲自己,把光明留赠人间的蜡烛!”1982年10月,丁玲和陈明回湖南临澧家乡,他全程陪同他们。在丁玲病危的日子里,又专程从湖南赶到北京,见证了她与病魔顽强博斗的情景,为她的倔强和乐观主义深深感动。丁玲去世后,有些著作急待整理出版,当时他又协助陈明工作。因此,对传主丁玲和家人的身世、经历、情感、心理和创作的了解和感受,日积月累、越来越深。这些,都是作者写作的动力和基础。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情真意切。与过去出版和发表的有关TN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传记的论著相比,它无疑地具有更多、更浓的湘土味、湘西情。
  翻开《丁玲》一书的第一章第一节,呈现的是上世纪初湘西风情的丁玲父亲蒋保黔的灵堂。“黑压压一大片鳞次栉比的青砖瓦房。道士们超度亡灵的木鱼声、鼓乐声,伴着抑扬顿挫的念经声从屋内飘出。两扇漆黑的大门上贴着白色挽联。大门内前后三进堂屋及天井两旁的厢房四壁,都挂满了白绫祭幛。上堂屋是灵堂。供案上陈列着祭品和香烛,满屋香烟缭绕。长明灯后,供着灵牌,上书‘故显考蒋公保黔大人之灵位’。”在来来回回、川『流不息的奔丧的人群中,四岁的冰之穿着孝服孝鞋,头上扎着白色的绢花,依偎在泪流满面的母亲怀抱里。这一幕幕空镜头和儿时场景,就是终身铭刻在丁玲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家乡最深刻的白色印记。
  美籍华人丁淑芳在她的《丁玲和她的母亲——人文心理学研究》一书中写道:“对丁玲与其母亲来说,家与国之间并没有利害关系的冲突。救国思想已被五四运动唤醒,而日本侵略进一步激起情感波澜。因此在家与国之间相对容易变换为母——女/国——民互相依存和为更大的利益自我牺牲这两种思想。曼贞热情爱国比女儿先行一步。因此丁玲以后献身于国家也同样可以被看做是在完成母亲的愿望。”丁玲的母亲余曼贞年纪轻轻时就守寡,在困境中自强自立,三十多岁还去长沙女师读书,后来因生计窘迫只好中断学业,到桃源县立女校谋了一个职务。不久,又回常德创办公立育德女校、任常德妇女检德会评议部部长,自办常德平民工读女校任校长。后来又聘为临澧县女校校长,常德检德会文艺女校校长,为当地妇女界做了大量工作。湖南“马日事变”以后,国民党当局不再让她出来做事,兵荒马乱中,全靠丁玲寄去的一点稿费和朋友接济糊口。从丈夫去世丁玲成为“伶仃孤女”,到“风云突变”前的1953年5月4日余曼贞在北京病逝,她与儿女一起分担和经受着各种各样的风云变幻、酸甜苦辣。她照料、教育、陪伴女儿度过半个多世纪;每当丁玲遭遇最困难的时刻,总是母亲相随、相伴、相慰在身边。母女两代人的接力棒传递下来,丁玲继承的是包括母亲在内的老一辈先进女性的优秀传统。书中通过向警予之口对丁玲说:“你妈妈是一位非凡的女性,是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人,你父亲死后,她非常困苦。只是为条件所限,不容易有大的作为,她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你身上的。”从书中可以看到,这位优秀的常德先进女性,不仅是丁玲家中的“管理员”,同时还是全家人“最贴心的朋友”、“生命的支柱”。
  沈从文与丁玲这一对著名的湘西乡亲作家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坛热烈议论不休的话题。涂绍钧曾经针对某些人诬陷丁玲的“大被同眠”、“世态炎凉,不念旧情”等等,依据大量史实写过长篇文章辩驳,使许许多多的读者感到“颇快人心”,我至今记忆犹新。在《丁玲》传记中,他再次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历史真相,刻画了这两位湘西作家几十年间的交往、交谊、交流和交情。从在北京与胡也频一道,前往银闸胡同通丰公寓沈从文的“窄而霉小斋”的三人会见,沈从文说:“我们是一条沅水边上的,那沅水呀,好清亮啊”;到1929年共同筹办《红黑》月刊和《红黑丛书》,以及《人间》杂志;再至0胡也频被捕、遇难,沈从文陪同丁玲回常德;1933年丁玲被国民党反动派绑架身陷囹圄,沈从文到南京看望,劝说她“到教育部找一份差事”;相隔1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丁玲从沈阳来北京,听说沈从文自杀,专程前去看望;随后又与陈明、何其芳一道,驱车前往沈从文家中,希望他“振作起来,继续从事创作。抛掉自己的过去越快越多越好!”直到最后《重返文坛》,在友谊宾馆餐厅中,与沈从文、张兆和夫妇偶遇和相互关照;这时丁玲尚未完全平反,党籍仍没有恢复。涂绍钧以一个湘西评论家的特殊身份,描写了这两位同是湘西的著名作家几十年来的相互分离和关切。数十年的人间沧桑、生离死别,在淡入淡出、渐显渐隐,溶出溶入、化出化人的画面中复现。总的说来,作者实话实说、实实在在,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合情合理,“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书中还有不少人物、事件、情节、对话,也或多或少带有湘西的乡俗、乡情、乡音。例如,上面举例的丁玲、胡也频与沈从文一起创办《红黑》刊物,沈从文便说这刊名便是:“红黑,在常德、湘西一带就是反正、横竖的意思。不错,是个土得有特点的方言。”又如,丁玲的母亲在北京家中缝补衣服,感触地对女儿说:“家乡有句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夹袄补补还能穿。”书中如数家珍,还提到常德丝弦《孟姜女寻夫》,以及传唱的儿歌:“金打铁,银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的耳朵剪个缺…一”和“三十晚上月亮大,有人地里偷黄瓜。瞎子看见的,聋子听见的,哑巴一声喊,跛子跟着赶……”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作者特意描绘的常德笔架城、孤峰塔、招屈亭、文庙、丝瓜井,以及江边吊脚楼的风景名胜、景观景点,引人人胜、韵味无穷,往往让读者眼花缭乱、心驰神往。丁玲说过:“我的根子不是扎在小小的故土,而是扎在祖国的大地。但现在却因为这块可爱的故土,使我有了一种新的温情,这大概就是所谓故乡情了吧。”丁玲属于湘西的故乡、故土,更属于炎黄子孙的广袤大地,还属于新世纪全球化的全世界!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在中国革命史和现当代文学史中,丁玲都堪称一位少见的传奇女性。她几度大红大紫、大起大落,遭受了不同的难以置信的磨难和痛苦。可她的顽强,她的坚定,她的信念,使她不仅没有屈服、没有气馁、没有畏缩、没有倒退,反而更加奋发、更加坚韧、更加辉煌、更加光彩照人。丁玲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荣辱史、艰辛史;她的一生言行和留存下的各类脍炙人口的著作,凝聚和形成了宝贵的丁玲精神。这种精神是巾帼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延安精神的突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精神夺目的象征,是人类理想精神的现实写照。“纤笔一支谁与似”?涂绍钧的纪实文学传记《丁玲》,展示了丁玲光彩照人、高风亮节的感人事迹,不能不使广大读者为这位中华优秀儿女、巾帼英雄的铁中铮铮、庸中佼佼所感动和敬佩。读完这部记实文学作品,我们再一次为丁玲精神的伟大所感动。丁玲精神的魅力和感召力,永远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其他文献
在库存决策的研究中引入了顾客等待的忍耐值,并建立了面对缺货状态顾客需求不完全流失的服务水平模型,分析了顾客等待的忍耐值对库存成本的影响.与传统模型不同,新模型的建立
本文依据信息加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等现代学习理论,阐述了现代开放教育下成人学员的几种学习动机,具体分析了开放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的基于任务、学习小组协作和个
在历次战争中,四肢战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60%~70%,因而四肢战伤的急救与早期外科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伤员的生命的部队的残废率及战斗力.随着武器的不断发展和战略战术的
关注女性,一向是女作家邓芳的写作话题,那种对女性心理的刻画,那种对女性人生的悲悯,那种对女性情感的把握,那种对女性境遇的体贴,也只有女作家才会写得这么细致入微。之前读过邓芳
茶之起源,发乎神农。首先是“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以一种药用的功能出现,而一开始就获得人们的认同和好感。经过唐宋明清的发展和普及,饮茶之风更为普遍,茶也广为市民和
以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作为理论依据,构造出基于模型的风险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具体实例,重点探讨了方法的应
针对光导开关产生的非线性电脉冲进行合理化近似并建立数学模型.对非线性电脉冲的不同波形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求解,与中心频率相同的矩形脉冲和梯形脉冲的传输特
就"美术鉴赏"课程,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学习与应用脱节的问题十分严重,为初步解决问题,建议高师"美术鉴赏"课程扩展教学内容、掌握教学规律、实施经验教育等等,以增强对中小学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则表现为部分高职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基本工作能力存在弱化的趋势、社会实践能力相对缺乏以及心理调适能力不高等。高职院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