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体历次转型中的语法因素--兼论新诗出现的文体史意义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d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诗体的历次转型都少不了语法因素的直接参与:在从古体向近体转变过程中,省略、错位及虚词使用发挥了重要功能;而在近体诗的"唐宋之变"中,散文语法也担当了主要角色。诗到词曲的演变离不开虚词、衬字和自然语序的广泛使用;旧诗到新诗的发展,散文语法再一次起到关键作用。在散-韵-散的"U"形轨迹中考察汉诗演化的语法功能,不仅有助于认识新诗出现的历史必然性,还有利于看清中国诗歌未来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对重新认知诗体类型和诗歌功能、对再次打量诗性的实现方式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文化意象是不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慢慢形成的一种文化符号,它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
古代书院是研究与传播儒家文化的教育机构.文章通过追寻书院的起源与演变,揭示其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地位.书院教育的形式兴起于唐朝,宋代随着儒家集大成者理学家朱熹对书院的
<正>2016年开始,已经持续高速增长多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突然增速放缓,有人唱衰,有人疑惑,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已经触到天花板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电影市场如何才能进
期刊
周代礼制,大夫三谏于君而不从,则待放于郊,是为去君之礼;若国君不召还或者暗示其去,大夫则以去国之礼而远行。《史记》载孔子去君之歌,《礼记》言子路去国而哭,从中可观察去
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化的渠道就是构建"义利观"。通过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比较分析与相互印证,可以发现,"义利观"是以关系为分析单位的整体主义,也是一种弱利他主义,这
基于"流动想象"视角,笔者通过对65位中国回流学者进行传记式访谈,分析其流动想象如何在结构性因素、个人资本积累以及主体性和能动性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被生产、实践与再生产,
由《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于2007年8月20日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0多家期刊的总编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就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深入研讨。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就国务院新闻办下一代通信网络(NGN)项目举行了合作签字仪式。
文章研究探讨了5G时代下“互联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新模式,并对其带来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广“互联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新模式,增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水平,提高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