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观之演变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we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心雕龙·比兴》篇是专论我国诗文写作的两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从文学创作的角度,重新为比兴下了定义,分析比兴的种类及论述比兴特征;从创作论的角度认定了比兴发生的时代变化。刘勰比兴说与前人相比有了质的超越,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地被改变和丰富。本文通过梳理历代学者对“比兴”的阐释,对比兴做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观;演变
  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从创作论、文学鉴赏与批评等多方面均提出独到见解,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兴”乃是中国诗歌的根本大法,朱自清称之为中国古代诗论的金科玉律之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越说越糊涂”[1]。本文拟从《文心雕龙·比兴》篇入手,将历代讨论比兴的资料做初步整理,盼理清比兴说大体的流变轨迹,探讨其在比兴认识方面的独特贡献。
  1
  比兴的概念由来是从对《诗经》表现手法的归纳中总结而来。比兴首次出现于《周礼·春官》:“大师掌六律、六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2](P795—796),这里只是说它们各是“六诗”之一,并未给出具体含义给予解释。个人认为,这里的比兴分别代表六诗之一,说的是诗歌的分类。
  两汉时期经学家把比兴看作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经”教化作用联系在一起,强调诗歌的美刺谲谏功能。汉初的毛亨在《毛传》中,认为“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稍后的经师为《毛诗》作了一篇《诗大序》,文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与《周礼·春官·大师》相比,《诗大序》将“六诗”改称“六义”,说明汉儒对《诗经》的重视从《周礼》的重视音乐变为重在关注诗歌的内容。
  汉代第一个为比兴下定义的是郑众。郑众在《周礼注疏·大师注》中云:一是郑众在《周礼·春官》注中所云:“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3](P796)按照郑众的解释,“比”,就是通过打比方来解释说明事物,“兴”,就是把事情寄托在另一事物中,相当于现在比喻中的暗喻手法。个人郑众对比的解释是合理的,对兴的解释大概符合诗经中的用兴情况。郑玄在《周礼·春官》注中所云:“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3](P796)很明显,郑玄的说法是从诗教的角度来阐释比兴,强调《诗三百》的美刺谲谏作用,和《毛诗序》“主文而谲谏”十分相似。郑玄郑众二人都写出了比兴的表达要借助外在事物,但郑玄对诗经比兴观的解释带有很明显的政治说教色彩,后世学者从诗经的实际研究出发对此提出很大的反对意见。孔颖达《毛诗正义》批评说:“其实作文之体,理当自然,非有所`嫌’`惧’也。”[4](P271)黄侃指出:“以善恶分比兴,不如先郑注谊之确。且墙茨之言,焉见以恶类恶,即为比乎。”[5](P170)很明显郑玄的比兴观的错误在于:“不但在于以美刺释比兴,而且把作为表现手法的比兴牵强的同政治内容联系起来。”[6](P68)但我们从郑玄生活的历史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来看待郑玄的比兴观,他的比兴观的解释也可以理解,具有时代性,从汉武帝开始,汉朝用儒学观治理天下,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百姓必须遵从“温柔敦厚”的詩教观,用这个思想观点为掌权者的封建统治服务。作为汉代经学大师的郑玄,他这样解释比兴,同政治联系起来也是无可厚非的。后来刘勰对比兴的解释吸收了郑玄的部分观点,在《比兴》篇中写道:“`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记讽”,可见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理论发展的辉煌时期,文学摆脱经学的束缚进入文学自觉时代,更为重视文学自身的特点,对比兴的讨论由经学家的诠释向文学家、文学理论家对其理论学说创立的过渡。
  西晋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释赋比兴道:“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7](P480)挚虞在这里认为,人心受到外界事物,包括由草木禽鱼等等事物所触发而引起思想感慨,从而创作出表达这种思想感慨的文学作品,这个物感和创作过程就是“兴”。这里挚虞关于“兴”的解释有可能是受《礼记·乐记》“物感说”的影响。《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8](P1527)挚虞这里表现了对文学创作规律的深层意义的研究和思考,是很大的进步。
  到了南朝齐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列《比兴》篇,对比兴作了全面深入的对比兴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诗》文弘奥,包韫六义,……比显而兴隐哉。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9](P601)刘勰继承前人的说法,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他认为“比显而兴隐”,“比”为明喻,“兴”为隐喻,“比者,附也”,解释“比”是比附事理;“兴者,起也”,指“兴”是发端、引起感情。加之,“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观夫兴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9](P601)刘勰还加了更多详细的内容:一、怎样具体比运用兴。比应“切类以指事”,即要按照喻体、被喻体双方相同处来说明事物;兴要“依微以拟议”,即要依据事物微妙处来寄托意义。二、运用比兴的原因和社会功能,“比则畜愤以斥言”,运用比的方法可以宣泄感情,批判现实;“兴则环譬以记讽”,运用兴委婉曲折地表达对社会的批判。这一观点,承上近于《毛诗序》中“主文而谲谏”之说和郑玄比兴说,对后世来说又启发了陈子昂“兴寄”说和白居易“风雅比兴”说。三、比拟事物要摄取其精神实质的重要要求,“拟容取心”对后世影响很大。
  再往后,梁代的钟嵘《诗品序》,对比兴的解释更加文学化。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比兴,《诗品序》曰: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义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质踬。可以看出,钟嵘第一次提出“诗有三义”的说法,并对“赋、比、兴”的排列顺序进行了调整,将“兴”放在了首位。突出了兴、比、赋作为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方面。解释“兴”为“文已尽而义有余也”,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文字以外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效果。这是对诗人创作上的要求,追求含蓄蕴藉的风格,传达出深远无尽的情思;钟嵘释“比”为“因物喻志”,是诗人之志感性化、具体化于物。钟嵘的“比兴”观摆脱了政治性阐释的影响。
  宋代众多文学家对《诗经》“比兴观”也进行了种种的阐释。其中朱《诗集传》对于“比兴”的解释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里朱熹说的“比”“彼物比此物”是打比方、譬喻。“兴”即“触物以起情”,“他物”指外在于人的景物,这可以是眼所见、耳所闻之物,也可以是与己毫无相关之物。“所咏之词”即指诗中主题。“他物”与“所咏之词”之间,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个人觉得朱熹的观点是相对来说非常具有文学意义的。我们纵观比兴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比兴在古代文论中是变化的概念,内涵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比兴代表着:诗歌的表现手法、含蓄美、讽喻内容,这反映出比兴的内涵由艺术形式到作品内容的演进过程。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诗言志辨.古籍出版社,1956.
  [2]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贾公彦.周礼注疏[A].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孔颖达.毛诗正义[A].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M].济南:齐鲁书社,1987.
  [7]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8] 孔颖达.礼记正义[A].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9]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0] 钟嵘.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其他文献
初见  三十年前,我刚过十六岁生日,就跟着周师傅去深圳当建筑工,给特区盖房子。深圳那么多高楼大厦,都是我们这些打工者盖起来的。我跟周师傅到深圳,去盖一座图书馆,这座宏大漂亮的建筑,就是我们亲手盖的。  我们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就睡在工地上。工地上搭建了一些彩钢板房子,我们就住在里面。深圳天气热啊,彩钢板房里没有空调,晚上总是热得睡不着觉。我睡不着觉,经常就干脆不睡了,跑到马路上瞎逛。  马路上多
期刊
摘 要:中国本原文化研究学者靳之林认为,中国本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上可追溯至原始社会。以生存与繁衍为核心的文化主题,追求、向往生命的延续,因而形成以阴阳观、生生观为主线的中国本原哲学体系。推及民间美术依照本原哲学思想绵延与传承至今,时下却被打上“伪科学”标签。靳之林《绵绵瓜瓞》一书无疑通过对民间文化中本原哲学的总结,为读者提供艺术发展新的启思。  关键词:本原哲学;本原文化;民间美术;绵延与传
期刊
摘 要:困惑和好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哲学与这两者更是关系密切。在我们的眼里,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爱智之学,哲学与幼童更是不会有关联哲学与幼童。但是,真的是我们所想的这样吗?“小草从哪里来的呢?”“飞机为什么掉不下来?”“我们怎么知道一切不是一场梦呢?”这些充满思考的问题都是来自可爱的幼童。  关键词:《哲学与幼童》;儿童哲学;幼童  在我的眼里,一般人是看不懂哲学的。而在加雷斯.马修斯的《
期刊
摘 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文备众体是其主要特征。《红楼梦》将诗词曲等文学形式大量运用在各种人物描写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很多学者已对此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其实在小说中,为数不多的骈体文也体现着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创新。本文仅从《警幻仙姑赋》及《芙蓉女儿诔》两篇文章入手,探讨曹雪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与革新。  关键词:《红楼梦》;骈体文;承继;创新;《警幻仙姑赋》;
期刊
摘 要: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传奇剧本、“临川四梦”之一的《邯郸记》,揭露了明万历朝的黑暗腐朽,以及世人唯官至上的官本位思想。而他的这些思想,是通过“葫芦缠”这一意象得到了集中的表达。  关键词:葫芦缠;邯郸记;意象  著名史学家孟森曾在其《明史讲义》中指出:“明之衰,衰于正、嘉以后,至万历朝则加甚焉。明亡之征兆,至万历而定。”①正德帝玩物丧志,英年早逝。嘉靖帝在位四十余年,不仅沉迷
期刊
摘 要:《苏亚人为什么歌唱》,是由民族音乐学家安东尼·西格尔(Anthony Seeger)所著,赵雪萍、陈铭道翻译的民族音乐学著作。这是一本关于南美土著社区歌唱的书,所试图解决的问题很鲜明:“为什么他们会(以这么特殊的方式)歌唱和表演,而不是以其他方式?”然后从这个问题周旋开去,你会读到一本洋洋大观的人类学调查笔记,从苏亚人的生活、语言、食物、捕猎、祭祀,绕了一大圈,极尽详细之事,最后回归到了全
期刊
摘 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骚客为之歌咏。而《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大量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男女婚爱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下层人民的婚爱习俗,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古人们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的爱情。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情感美;意境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包括民间歌曲、宫廷歌曲和祭祀乐
期刊
摘 要:1985年莫言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一时“评家蜂起,各善其妙”[1]。《透明的红萝卜》叙事模式的改变,被认为是奠定莫言小说艺术大厦一块重要基石,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和叙事修辞三个方面来探析莫言所采取的叙事策略,窥探其艺术的发生因子。  关键词:《透明的红萝卜》;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修辞  1 成精的感官——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  故事和故事叙述者是叙事文学作品必不可少
期刊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集中反映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所以劳动异化即人的本质异化。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正确世界观的发源地,体现着深刻的理论完成和系统的哲学确证,带有显著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辩色彩,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我们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异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启迪。 
期刊
摘 要:“疼痛”作为毕飞宇小说的创作主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从“疼痛”主题与小说《推拿》中的女性书写为切入,深入解读小说中女性的两种“痛”:“切肤之痛”和“情欲之痛”。探究“疼痛”主题对毕飞宇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之具體内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推拿》;“疼痛”;女性  生活是一种永恒的充满痛苦的运动和激荡,是不幸的、痛苦的、支离破碎的,是令人颤栗而毫无意义的。  ——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