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体应变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来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通河地震台体应变观测数据,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获得2015年5月30日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8.0级大地震和2017年9月8日墨西哥沿岸近海8.2级大地震激发的_0S_4—_0S_(35)基频球型自由振荡频率,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频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前者共被检测到11个基频信号,有7个信号与理论值存在偏差,1个存在频谱分裂现象;后者共被检测到17个基频信号,有9个信号与理论值存在偏差,1个存在频谱分裂现象。
其他文献
基于地球物理数据跟踪分析成果,总结近年来我国地震地球物理台网观测环境干扰情况,分析环境干扰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介绍主要干扰及其典型形态特征。针对常见环境干扰,指出几种措施和方法,为干扰的抑制与排查提供参考。
结合非固体接触式的全蒸发技术(FET)与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构建了一种可用于不规则材料的体积分析方法.以苯乙烯和异丙苯为目标分析物,利用气相分子平衡浓度与质谱信号响应值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实现了对多种不规则材料体积的准确测定及其吸附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以搅拌子为代表的非吸附型材料,全蒸发顶空气相色谱-质谱(FEHS-GC-MS)的响应值不受平衡温度影响,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准确计算出其体积;石蜡和石墨烯气凝胶等吸附型不规则材料,可先通过绘制平衡温度-蒸发目标分子吸附曲
对豫南及邻区6个地磁台站的地磁总场F日值数据做相关分析,研究信阳、卢氏、金寨、钟祥、十堰、应城这6个地磁台站数据的相关性异常,结合研究区发生的2次显著地震事件,即2018年2月9日河南淅川M_(L)4.3地震、2018年7月10河南固始M_(L)4.0地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地震发生前,地磁台站存在空间相关系数的低值异常,且低值异常平均持续23天;②异常幅度在一定程度上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而减
在跟踪分析肃南地震台2013—2017年洞体应变观测数据时发现,2017年6月20日NS分量曲线出现转折变化,23日到30日转折速率有所降低,调研该区地震活动性、自然条件、测区环境,并与同测点其他测项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转折变化由观测山洞降雨渗漏引起,对渗漏点封堵后,该变化消失。
水温传感器置深不同,所反映的固体潮效应不同。基于非自流井水温传感器深度,从与井底深度和含水层顶板埋深的相对位置关系,探讨水温传感器不同置深对固体潮体应变响应的影响,明确其最佳观测条件,分析认为:非自流井中水温记录固体潮效应的前提条件依次为:水位能记录到固体潮效应,水温传感器投放在观测含水层上方,传感器投放在地温梯度相对较大位置及井半径较小位置。
哈尔滨黄土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处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带的东部边缘,是季风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对季风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然而,由于沉积档案露头的缺乏,使得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极为薄弱.为此,我们对哈尔滨黄土进行了磁化率、总有机碳(T O C)和地球化学测试,并结合小波分析,对松嫩平原中更新世以来的夏季风演变及其控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更新世以来松嫩平原的夏季风演化分为两个阶段:1)460~180 ka时期,哈尔滨黄土较低的化学风化程度和TOC值指示了弱的夏季风强度;另外,在此时期还存在3个
采用L-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作为提取剂,超声波细胞破碎机作为前处理仪器,考察了提取剂浓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样品基体等条件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并对L-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提取镉和铅元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优化建立了谷物中镉和铅的快速绿色提取方法.超声功率120W,无需酸碱和其它有机试剂,3%L-半胱氨酸盐酸盐溶液10 min即可完成谷物样品中镉和铅的提取.本方法对不同基体谷物样品中镉和铅元素的提取率均高于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与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相比,本方法提取
概述了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5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介绍了台站在地震监测、异常核实、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验,可为基层台站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地震站网全流程一体化监控平台是基于微服务框架,应用数据库、通信、并行计算等传统信息技术,结合新兴的云计算、大数据进行建设的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Hadoop分布式处理方案,应用Spring Cloud框架搭建,进行Docker容器封装,以标准RESTful API作为服务接口的微服务架构,实现了各应用服务模块之间的高内聚、低耦合及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最终实现对地震台站运行的实时监测、高效运维和一
雨量计是地震监测中的辅助仪器,用于测量大气降水量。北方冬季严寒,固态降水不能被及时有效记录,且在融化过程中可能会凝结在雨量计传感器中,造成传感器不能记录甚至被冻坏。为此设计一种加热装置,通过加装智能识别、桶内加热器、延时等装置,对现有非融雪式雨量计进行改造,将固态降水有效转化为液态降水,从而得到降水量的真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