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为探索不同共生期对晚播稻茬麦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宁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共生和短共生稻套麦对小麦生长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短共生期稻套麦(共生期15d)会影响小麦植株生长、茎蘖动态和成穗。0共生稻套麦(共生期0d)对植株生长无显著差异,其基本苗、茎蘖数和成穗数均比较稳定,较对照显著提高。此外,短共生期会增加不孕小穗数,降低千粒重,产量较对照仅增加了0.83%,但不显著。0共生顯著改善了小麦穗部性状,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不孕小穗数显著减低,产量较对照提高了6.67%。{结论]0共生稻套麦是在晚播条件下较短共生稻套麦和常规栽培好的一种高产应变栽培技术。
关键词共生期;晚播稻茬麦;生长;产量
中图分类号S 5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36-0021-03
稻麦两熟轮作是江苏省的主要农作制度。近年来,由于江苏省水稻种植多以偏迟熟的粳稻品种为主,水稻收获期不断推迟,让茬时间越来越少,造成小麦迟播、晚播、极晚播面积逐年增大{1-2]。晚播稻茬麦因抢时抢晴播种,常出现土地耕整无时间、质量差的现象,若再遇到过程性降雨,则田块适耕性差,烂耕烂种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深籽苗、露籽苗、弱小苗比例显著增加,缺行断垄、稀密不均等现象增多{3-4]。为缓解茬口问题,笔者研究了不同共生期,即0共生和短共生播种方式对宁麦13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晚播稻茬麦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宁麦13,由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设计
1.3测定项目
在小麦各生育期定期定点调查苗情动态,主要包括出苗率、生育进程、茎蘖动态等群体动态指标。成熟期取样考查株高、穗长以及成穗数、每穗粒数等产量性状及粒重,并实收2m2计产。
1.4数据处理利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和Microsoft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的出苗情况
由图1可知,不同播种方式下,0共生和短共生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出苗率和基本苗数。短共生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78.2%,较对照提高了6.25%;而0共生的出苗率较对照提高了2.99%。0共生处理的基本苗数最高,为357.30万株/hm2,较对照提高了21.65%;而短共生处理的基本苗数较对照提高了14.10%。由此可见,0共生和短共生处理对晚播稻茬麦的出苗率和基本苗数均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后期形成较强的茎蘖群体。
2.2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由表1可知,小麦出苗期随着播期的推迟而推迟,0共生和短共生套播小麦从播期到出苗用时均为9d,对照田块出苗用时12d。由于对照田块播期迟,遇上低温因而出苗迟了3d。越冬期时,各处理均以齐苗。短共生套播麦的拔节期启动较对照早5d,0共生较对照早2d。齐穗期和成熟期不同播种方式的套播麦与对照相差2~3d差别不大。
2.3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播种方式对宁麦13各生育时期的分蘖情况影响显著。0共生和短共生处理的基本苗均高于对照田块,分别较对照提高10.10%和2.02%。
该趋势保持到返青期。拔节期时,各处理的小麦茎蘖数达到峰值,短共生处理的茎蘖数超过0共
生,茎蘖数为1518.00万株/hm2,较对照增加4.87%;0共生的茎蘖数较对照提高了
0.86%。成穗期时,各处理的茎蘖数逐渐降低,其中0共生稻套麦成穗数最高,为665.50万株/hm2,较对照提高了13.50%;短共生处理的成穗数较对照增加了1.27%。由此可见,0共生稻套麦的分蘖成穗率最高,短共生稻套麦在拔节期时茎蘖数迅速上升,但成穗数并不高,这可能与短共生处理的稻套麦无效分蘖较多有关。
2.4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由图2可知,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的株高和穗长均有影响。短共生稻套麦显著增加了小麦株高,较对照提高了5.35%;而其穗长却有所降低,较对照减少了0.36%。0共生稻套麦的株高较对照增加了1.46%,但未达显著水平;而其穗长较对照提高了0.60%。由此可知,短共生稻套麦的植株比较瘦长,但穗长降低。0共生稻套麦的株高、穗长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
2.5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0共生稻套麦的小穗排数较对照提高了6.86%,不孕小穗数降低了8.57%,3~5粒粒数增加了12.50%,占比率显著提高了7.30%。短共生稻套麦小穗排数和3~5粒粒数有所增加,但不孕小穗数也有所升高,较对照增加了2.86%。由此可知,0共生稻套麦对穗部性状有显著改善,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而短共生稻套麦的穗部性状与对照物显著差异。
2.6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稻套麦技术是腾茬过迟或秋播涝灾时的有效应变栽培技术,既能避免水稻收获过迟、小麦播种过晚而影响小麦安全越冬的问题,又能缓解稻麦换茬时间紧、作业重的矛盾{5-6]。前人研究显示,稻套麦共生期在5~6d时,易产生窜高苗和歪脚苗,对成穗和产量影响较大。若共存期达8~9d,收稻时麦苗处于1.1叶,容易造成麦苗的机械损伤,造成缺苗断垄。因此,稻麦共生期越长对小麦的成穗和产量影响较大{7-9]。该试验结果显示,短共生稻套麦的共生期为15d,其小麦株高显著高于对照,而穗长也有所下降;0共生稻套麦的株高和穗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稻麦共生期越长越易造成植株偏高,不利于小麦后期的防倒控制。 该试验结果显示,短共生稻套麦的出苗率和基本苗较对照显著提高,但基本苗数却低于0共生稻套麦,这可能与短共生稻套麦在水稻收割时受到了机械损伤,造成基本苗降低有关。0共生稻套麥的基本苗、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的茎蘖数都比较稳定,成穗数较高,说明0共生稻套麦茎蘖群体合理、无效分蘖较少。短共生稻套麦在拔节期时,茎蘖数有快速增加的过程,随后逐渐降低,其成穗数低于0共生稻套麦。这表明短共生稻套麦由于基本苗低、分蘖旺盛,导致过多的分蘖不能成穗,无效分蘖显著增多。
此外,0共生稻套麦在小麦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增加。短共生稻套麦的不孕小穗数和千粒重降低,小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其产量较对照也有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平。由此可知,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采用0共生的播种方式,在主茎分蘖和穗粒数上较常规栽培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佳凤,丁锦峰,顾后文,等.密肥组合对稻茬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3,33(3):503-506.
{2]赵青松,赵明海,高金成,等.零共生期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2014,40(2):27-28.
{3]石祖梁,张姗,孙仁华,等.秸秆还田下晚播稻茬麦适宜施氮量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4):589-593.
{4]王静静,孙善国,张鹏,等.肥料运筹方式对苏北地区晚播稻茬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30-31.
{5]束柏林,陈远红,华训成,等.句容丘陵地区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2010(6):30.
{6]方曙棠,汪董,赵明海.零共生期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3.
{7]杨彩云,赵海霞.稻套麦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4):34-35.
{8]胡顺祥,韩国路,倪艳云,等.不同共生期与播种量对稻套麦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4):33-34.
{9]李必忠,张永进.淮北地区稻套麦秸秆切碎覆盖不同共生期与播量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3):26-28.
关键词共生期;晚播稻茬麦;生长;产量
中图分类号S 5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36-0021-03
稻麦两熟轮作是江苏省的主要农作制度。近年来,由于江苏省水稻种植多以偏迟熟的粳稻品种为主,水稻收获期不断推迟,让茬时间越来越少,造成小麦迟播、晚播、极晚播面积逐年增大{1-2]。晚播稻茬麦因抢时抢晴播种,常出现土地耕整无时间、质量差的现象,若再遇到过程性降雨,则田块适耕性差,烂耕烂种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深籽苗、露籽苗、弱小苗比例显著增加,缺行断垄、稀密不均等现象增多{3-4]。为缓解茬口问题,笔者研究了不同共生期,即0共生和短共生播种方式对宁麦13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晚播稻茬麦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宁麦13,由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设计
1.3测定项目
在小麦各生育期定期定点调查苗情动态,主要包括出苗率、生育进程、茎蘖动态等群体动态指标。成熟期取样考查株高、穗长以及成穗数、每穗粒数等产量性状及粒重,并实收2m2计产。
1.4数据处理利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和Microsoft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的出苗情况
由图1可知,不同播种方式下,0共生和短共生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出苗率和基本苗数。短共生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78.2%,较对照提高了6.25%;而0共生的出苗率较对照提高了2.99%。0共生处理的基本苗数最高,为357.30万株/hm2,较对照提高了21.65%;而短共生处理的基本苗数较对照提高了14.10%。由此可见,0共生和短共生处理对晚播稻茬麦的出苗率和基本苗数均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后期形成较强的茎蘖群体。
2.2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由表1可知,小麦出苗期随着播期的推迟而推迟,0共生和短共生套播小麦从播期到出苗用时均为9d,对照田块出苗用时12d。由于对照田块播期迟,遇上低温因而出苗迟了3d。越冬期时,各处理均以齐苗。短共生套播麦的拔节期启动较对照早5d,0共生较对照早2d。齐穗期和成熟期不同播种方式的套播麦与对照相差2~3d差别不大。
2.3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播种方式对宁麦13各生育时期的分蘖情况影响显著。0共生和短共生处理的基本苗均高于对照田块,分别较对照提高10.10%和2.02%。
该趋势保持到返青期。拔节期时,各处理的小麦茎蘖数达到峰值,短共生处理的茎蘖数超过0共
生,茎蘖数为1518.00万株/hm2,较对照增加4.87%;0共生的茎蘖数较对照提高了
0.86%。成穗期时,各处理的茎蘖数逐渐降低,其中0共生稻套麦成穗数最高,为665.50万株/hm2,较对照提高了13.50%;短共生处理的成穗数较对照增加了1.27%。由此可见,0共生稻套麦的分蘖成穗率最高,短共生稻套麦在拔节期时茎蘖数迅速上升,但成穗数并不高,这可能与短共生处理的稻套麦无效分蘖较多有关。
2.4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由图2可知,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的株高和穗长均有影响。短共生稻套麦显著增加了小麦株高,较对照提高了5.35%;而其穗长却有所降低,较对照减少了0.36%。0共生稻套麦的株高较对照增加了1.46%,但未达显著水平;而其穗长较对照提高了0.60%。由此可知,短共生稻套麦的植株比较瘦长,但穗长降低。0共生稻套麦的株高、穗长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
2.5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0共生稻套麦的小穗排数较对照提高了6.86%,不孕小穗数降低了8.57%,3~5粒粒数增加了12.50%,占比率显著提高了7.30%。短共生稻套麦小穗排数和3~5粒粒数有所增加,但不孕小穗数也有所升高,较对照增加了2.86%。由此可知,0共生稻套麦对穗部性状有显著改善,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而短共生稻套麦的穗部性状与对照物显著差异。
2.6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稻套麦技术是腾茬过迟或秋播涝灾时的有效应变栽培技术,既能避免水稻收获过迟、小麦播种过晚而影响小麦安全越冬的问题,又能缓解稻麦换茬时间紧、作业重的矛盾{5-6]。前人研究显示,稻套麦共生期在5~6d时,易产生窜高苗和歪脚苗,对成穗和产量影响较大。若共存期达8~9d,收稻时麦苗处于1.1叶,容易造成麦苗的机械损伤,造成缺苗断垄。因此,稻麦共生期越长对小麦的成穗和产量影响较大{7-9]。该试验结果显示,短共生稻套麦的共生期为15d,其小麦株高显著高于对照,而穗长也有所下降;0共生稻套麦的株高和穗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这表明稻麦共生期越长越易造成植株偏高,不利于小麦后期的防倒控制。 该试验结果显示,短共生稻套麦的出苗率和基本苗较对照显著提高,但基本苗数却低于0共生稻套麦,这可能与短共生稻套麦在水稻收割时受到了机械损伤,造成基本苗降低有关。0共生稻套麥的基本苗、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的茎蘖数都比较稳定,成穗数较高,说明0共生稻套麦茎蘖群体合理、无效分蘖较少。短共生稻套麦在拔节期时,茎蘖数有快速增加的过程,随后逐渐降低,其成穗数低于0共生稻套麦。这表明短共生稻套麦由于基本苗低、分蘖旺盛,导致过多的分蘖不能成穗,无效分蘖显著增多。
此外,0共生稻套麦在小麦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增加。短共生稻套麦的不孕小穗数和千粒重降低,小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其产量较对照也有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平。由此可知,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采用0共生的播种方式,在主茎分蘖和穗粒数上较常规栽培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佳凤,丁锦峰,顾后文,等.密肥组合对稻茬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3,33(3):503-506.
{2]赵青松,赵明海,高金成,等.零共生期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2014,40(2):27-28.
{3]石祖梁,张姗,孙仁华,等.秸秆还田下晚播稻茬麦适宜施氮量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4):589-593.
{4]王静静,孙善国,张鹏,等.肥料运筹方式对苏北地区晚播稻茬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30-31.
{5]束柏林,陈远红,华训成,等.句容丘陵地区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2010(6):30.
{6]方曙棠,汪董,赵明海.零共生期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3.
{7]杨彩云,赵海霞.稻套麦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4):34-35.
{8]胡顺祥,韩国路,倪艳云,等.不同共生期与播种量对稻套麦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4):33-34.
{9]李必忠,张永进.淮北地区稻套麦秸秆切碎覆盖不同共生期与播量的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