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冷冻复苏:向死神“借时间”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项大胆的实验
  匹兹堡大学重症医学系的外科医生塞缪尔·提舍曼倡导的一项技术叫“紧急保存与复苏”(EPR),也有人把它叫做“生命暂停”或“假死技术”。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形:在寒冷的手术室里,医生们快速将输液管连接到病人身上。随着液体泵嗡嗡作响,冰冷的液体涌进他的血管。他的体温迅速下降到10℃以下,心跳和呼吸渐渐消失,最后只剩冷冰冰的躯体平躺在手术台上。时间好像凝固了,医生们迅速开始手术:止血、缝合、修复……一切顺利完成后,温热的血液重新注入病人体内,心跳奇迹般地逐渐恢复起来。
  上述场景,也许令很多人想起关于“人体冷冻复苏”技术的科幻小说。
  美国《奇异》杂志于1931年发表了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人的遗体被发射到太空中冷冻又复活的故事。而“人体冷冻复苏”能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还要归功于1950年代开始的太空竞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想发明一种方法,让航天员进入人工保存状态而免遭宇宙射线伤害,并且不再需要携带那么多水、食物和氧气。然而,随着NASA对太空竞赛逐渐失去兴趣,这项技术最终并没有走出实验室飞向太空,但治疗性低温的概念自此逐渐生根发芽。
  为了帮助机体抵抗缺氧带来的损害,低温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降低体温能减缓代谢速率并降低细胞损伤。体温每降低1摄氏度,代谢速率就会降低5%—7%,细胞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速度也随之降低。因此,那些缺血缺氧的组织就被保护起来而不会坏死。扭伤了脚要冰敷,待移植的器官在运输时要保持低温,原理也都类似。
  每一项现代医疗技术,在应用于人体之前都必须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以确保安全有效。为了收集与EPR技术相关的动物实验数据,提舍曼和同事们花了20年时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档案。一般认为狗和猪对失血的反应与人相似,医生因此选用它们作为实验对象。一项实验模拟了猪在受到枪伤后的情况。如果按照传统心肺复苏术进行治疗,只有一半的猪能侥幸渡过难关;但如果用灌注低温盐水的方式给它降低体温然后进行手术,最后再重新把血液输回去,大约90%的猪都会存活下来。
  动物们恢复正常活动后,研究团队就会对它们进行各种测试,来检查它们的脑功能有没有受到损害。如手术前,研究者们训练猪走到一个某种颜色的容器前并将它打开,里面藏着它们爱吃的苹果。大部分动物“复活”以后,还记得应该到哪里去找苹果。研究人员还让另外一些术前没有被训练过的猪在术后学习找苹果,结果显示它们学得和其它猪一样快。两项实验的结果都表明,手术没有对它们的记忆产生显著影响。
  不过,即使某种药品或技术证实对动物安全有效,也不一定代表它们对人类有相同的作用。从实验动物到人体的过渡,总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手术结束后输回动物体内的是它们自己的新鲜血液,而外伤患者则需要输入其他人捐献的、保存过一段时间的血液。另外,动物们在麻醉状态下的“受伤”,与病人们清醒时的“受伤”可能对机体有不同的影响。这些都是临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提舍曼对此表示乐观。经过一番周折,这项技术终于在2014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在美国匹兹堡市开始用于救治枪伤患者。他选了枪伤受害者作为最初的实验对象,因为失血的位置很容易找到。实验对象必须是那些按照常规手段几乎没有存活希望的病人,其中10人将会以EPR方式进行治疗,另外10人则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如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提舍曼希望能让这项技术造福于其它类型的患者,如因车祸而内出血的病人,甚至是突发性心脏病患者。
  死亡的发生不是瞬间完成
  人的生死该怎样判断?长期以来,病人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再好的医生也会束手无策。就如按下开关电灯熄灭,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心脏停跳的瞬间随风而去,无可挽回。到现在,依然有95%的死亡证明都是用心脏停跳的瞬间作为死亡时间的。
  据悉,心死亡这一观念在1960年代受到了挑战,提舍曼的导师彼得·萨法尔教授开创了胸外按压结合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这一方法可通过恢复心跳而使人起死回生,又被称之为“心肺复苏术”(CPR)。生死的界限从那时起开始模糊起来:心脏停止跳动后,只要脑功能完好,人就有可能死而复生。
  中国从2001年开始制订脑死亡判定标准,目前已经从技术角度拟定完毕。但由于具体的实施标准仍然存在争议,相关工作的推进还在进一步讨论中。
  有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心跳停止后很短时间内大脑就开始丧失功能;即便心跳能恢复,病人也有很大概率变成植物人。因此,心跳停止后只有关键的“5分钟”时间有机会把人救活。事实上,随着科学家对人体了解的增多,医疗复苏技术也在逐渐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死亡的发生不是瞬间完成,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即便心脏停止了跳动,人体还能继续“存活”数小时,有些部位甚至能继续“存活”数天。通常认为,如果在心肺复苏术持续20—30分钟后病人依然没有心跳,那就很难再恢复过来了。但是,这个时间限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当时的医疗水平密切相关。如今,科学发展的水平还远远没有发达到能够探知人体恢复能力的极限。
  生死一线间的冷却
  医学研究表明,无论黄金5分钟还是半小时,心脏骤停之后机体每缺氧一秒钟,组织器官的存活就多一丝艰难。缺氧会对机体的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大脑。因此,医生们必须和死神赛跑。为了争取更多时间进行手术,有两种方法可以降低组织细胞缺氧导致的损伤:一是降低组织对氧的需求;二是提高把氧气输送到人体各处的能力。
  想要抑制代谢并降低组织器官的需氧量,冷却是现有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给病人降降温”的做法并不是提舍曼的独创。早在1964年,彼得·萨法尔教授就已经提出了“治疗性低温”的方案。这个方案通过周身冰敷的方法给身体降温到33℃左右。在较低温度下,细胞运行减缓,新陈代谢和缺氧可能带来的损害也随之减慢。在提舍曼的手术中,患者体温迅速下降到10℃以下,这或许可以允许医生们在两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内完成手术。
  虽然这样的深度低温曾应用于心脏手术,但提舍曼第一次将深度低温用于挽救送医前就进入濒死状态的外伤患者。最大胆的是,他把全身的血液抽出并换成了冰凉的生理盐水。对于这样做的利弊,提舍曼有自己的考虑,他说由于机体的代谢停止,血液不再是维持细胞生存所必需的,而使用生理盐水是降低病人体温最快捷的方法。
  不过,要实施“紧急保存与复苏”(EPR)技术,除了本身的难点,还面临着一些其它障碍,如由于符合条件的外伤患者都没有能力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直接手术可能会带来法律和伦理上的麻烦。为了提前获得准许,提舍曼的研究小组正在医院周边的社区范围内宣传自己的这项实验。另外,抢救室里的操作本来就比较纷繁复杂,多了一组实验人员后更需要注意协调安排,以确保手术能紧张有序地进行。为了让病人死去的脚步“慢下来”而将他暂时冷藏,经历一个“生死循环”之后,生命或许还能继续如花绽放。
  我们期待着,“紧急保存与复苏”(EPR)技术能够尽早梦想成真。
  4面8方欢“聚”一堂,新一代408再掀热潮
  本刊讯 新一代东风标致408上市两个月持续热销, 2014年10月底,新一代408“聚享行动”在全国31个重点城市同时引爆,这是一场以用户体验为主的大型营销活动。持续一个月,每个周末您都有机会与“全能男神”欢“聚”一堂,尽享“T+STT”、“All in One”、“3D Safety”带给您的越级驾乘感受。
  新一代408是东风标致“技术升蓝”的集大成者, 是由全新EMP2模块化平台打造的首款产品, 2730mm的越级超长轴距、全系标配STT智能启停系统、6安全气囊、ESP9.0等过硬配置,以物超所值的高性价比、前沿的科技实力,在中级车市场脱颖而出,“聚享行动”让您体验什么是“神车”,新一代408又一轮热潮势。
其他文献
王菲的求佛之路  公众眼里,巨大的财富与名气背后,王菲是虔诚的佛教徒。从1992年至今,她四处拜师求佛,还一度改奉道教,与李亚鹏闭关修炼,离婚关头仍选择佛教明心壮志。  她拜过的师傅不少,香港的苏民峰,藏地的法王,重庆的李一,北京的赵玉霞,当然还有很多寺院的法师。求佛之时,也为佛门做了不少事,除了出版佛教音乐唱片,为佛教典礼站台高歌,她还不惜为信仰与方舟子微博骂战。  多年来,在信仰之路上,她屡次
期刊
中国曾短暂出现精神层面的真空,在主流意识形态塌方之后,民族主义曾成为填补这块空白的短暂材料之一,可是随着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攻城略地,人们就都浸入到挣钱弄权纵欲的狂欢中。可是,我们多少人明白,科技与物质的进步,并不足以保障人们的精神平衡。  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大陆三大宗教信众加起来有两亿人口,还有超过十亿的人,灵魂无处安放。美国保守主义之父,思想家列奥·斯特劳斯说:“没有信仰,就没有道德基础
期刊
慈善记录创新高  2014年,中国慈善记录创历史新高,前100位上榜慈善家平均捐赠额比去年上涨264%,超过2亿元,如果排除首善马云的145亿元,其余上榜慈善家的平均捐赠额比去年上涨8.6%,为6,078万元。上榜门槛比去年上升100万元,为1,200万元。  马云和蔡崇信以他们在阿里巴巴2%的股权设立了两只慈善信托基金,其中马云和蔡崇信分别占7成和3成。该基金将用于环境、医疗、教育和文化领域。按
期刊
“拼命三郎”转型记  衬衫、西裤、皮鞋、短发,一身标准的高管打扮。尽管年过50岁,他的身材依然修长、健美。近一米九的身高让他显得鹤立鸡群,在中国男人一到中年便显得赘肉满身的时代里,李志科的身材足以让大多数男人自惭形秽。  高管气质、军人风度,再加上热爱体育的运动范儿,这三种精干的气质融于一身,让李志科的气场显得格外迷人。  李志科出身于军人世家,他从小便喜欢篮球,但在那个年代,这多少显得有些不务正
期刊
7月28日,《变形金刚4》在中国内地下线,19.66亿元的历史新纪录也足以傲视未来几年的后来者。  与《变形金刚4》相关的消息里,那些纷乱的中国品牌植入以及滑稽的植入纠纷闹剧也一再刷新观众和看客的世界观——原来植入还能通过打官司从而重装为增强版的广告投放。  ——盘古大观状告《变形金刚4》片方,收了盘古的钱,用了盘古的酒店,为什么临上映前还不能确定自己的形象在电影中是否出现,为什么说好的全球首映庆
期刊
1  有湖南益阳小伙,向别人说起自己的家乡,别人摇头不知。小伙笑言,郭美美那噶的。别人便会意地点头:“名人故里啊,好地方!”  郭美美,这个掀翻红十字会虚伪面容的所谓“侠女”,要不是炫富、赌博加卖淫,要不是有伤风化到了无耻的地步,怎么着也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志之士”。可惜,这个无知而又浅薄的姑娘,以丑为美的所作所为,被大众鄙夷到了临界点,终于,决堤了。  你很难理解一种人的行为,但这种人正在迅速
期刊
乘务员优中选优  鲁雁执飞首批精品航线  山航集团副总裁姜成达介绍说,以“鲁雁”为名,汲取大雁齐心协力、坚忍不拔、充满热情的品格,同时与山航航徽相契合,也是希望鲁雁乘务组这个团队成为山航的一张名片。  “鲁雁”乘务组成员由山航现有近两千名乘务员中挑选组成,“美丽大方是基本要求,我们在选拔时更加关注乘务员要具有亲和力,能够发自内心地为旅客服务,”,姜成达介绍说,选拔出的乘务员不仅形象靓丽,而且具有扎
期刊
“小广寒”重生:  一场艺术化的商业涅槃  在经三路东首,一座巴洛克建筑风格突出:弧形门脸,四个平圆券窗子,顶部呈叠落的曲状山尖,下半部分是旧青石墙面。青石并非出自工业化大生产,而是古老手工烧制的砖石。这里曾经是中国第二座、济南最早的电影院“小广寒”,做过卫生教育馆,办过计划生育类的展览,也当做文艺活动场地。如今这里是小广寒1904电影精品餐厅。  经营者和设计者之一李建军是蒙古汉子,整个人的气质
期刊
《齐鲁周刊》:怎样突出文化节的文学性?  邵春生:2010年开始举办首届文化节,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五届了。这几年来,文化节越办越成熟,越办越大,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了。刚开始举办文化节,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莫言,所以文学一直是文化节最核心的内容。诗歌奖、诗歌朗诵会、莫言作品研讨会以及大禹文化研讨会等,文学对文化节起到支撑作用,就像大厦,建起高楼大厦,这就是我们的根基。  《齐鲁周刊》:诗歌奖是一个亮
期刊
“我们的一刻钟手术,就可能改变病人的一生”  西海镇,位于海北州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这里除了以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必经点被人们熟知外,还是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基地,这座被称作为“原子城”的小镇便是此次援青医疗队的第一站。  听说援青的山东医疗队第一站选择在西海镇,附近牧民们一大早便赶到医院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候专家的诊治。医疗队顾不上旅途的疲惫和高原反应,匆匆吃饭后,便开始筛检白内障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