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血管穿刺法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制作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此模型蛛网膜下腔积血分布、吸收与神经元损伤病理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和手术组,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观察各组脑组织的大体形态,以及手术组各个时间点蛛网膜下腔内血液分布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3~24 h蛛网膜下腔的积血由穿刺的局部脑底面逐渐向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弥散;48 h第四脑室可见明显积血;大脑皮层神经元水肿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加重,24 h达到水肿高峰,并持续到48 h;7 d时神经元水肿基本恢复.结论 改良血管穿刺是制作SAH模型较为理想的方法,蛛网膜下腔内血液的吸收再分布规律及神经元的动态损伤过程为SAH模型构建的评价提供了更完备的实验数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鼠肺组织缺血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为揭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保护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 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肺肺动脉与肺静脉,并于左肺膨胀时扎闭左主支气管构建大鼠肺缺血再灌反应动物模型.运用包含22226个大鼠基因点的Illumina RatRef-12全基因组表达谱微珠芯片检测大鼠肺缺血再灌处理后不同时间点(0、1、3、6、24 h)的基因表达情况,并采用SOM算法将具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椎弓根穿刺前10 min、注入骨水泥后1、20 min、2 h分别抽血检测11例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实验),并汇总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VP中骨水泥注入后20 min,PT缩短、FIB增高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北美洲、欧洲,已上升到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中国则占据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到第4位。
期刊
局部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判断结直肠癌预后和选择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工作量大、费时,因而需要找到一种简便、迅捷、准确的方法来判定淋巴结转移状况[1].我们用电发光法测定结直肠癌局部淋巴结浸出液癌胚抗原(CEA)浓度,分析其对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期刊
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了2007年度科学领域的十大发现,其中干细胞领域研究位列十大科学发现的榜首.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期刊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探讨SOCS-1和H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CS-1蛋白在41例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1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临床、病理资料,并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根据HCC患者术后复发时间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SOCS-1蛋白在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或已有转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期刊
我们通过观察Trx对兔ASCI后脊髓组织中细胞凋亡及AS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1]。
期刊
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
期刊
四肢骨折并脑损伤时,骨折愈合明显快于单纯的骨折.研究表明神经因素与骨的重建有密切关系.我们通过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大鼠骨折合并脑外伤后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骨痂体积增加及骨痂中瘦素的表达,探讨瘦素在脑外伤时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机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