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谋发展科学施教促成才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yq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河北省进入新高考,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录取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需要家、校、师、生四方合力,做好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发挥好学校这一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主战场的关键作用;正确发挥教师这一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导师的指导作用;恰当发挥家长这一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助手的协助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对自身学习生涯规划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尽早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选择适合的学习科目,从而能够在高考报名时选报合适的专业和大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中学生;生涯规划;家校合力
  一、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开启了新高考综合改革的步伐。2018年河北省开始实施的新高考主要有以下变化:第一是考试科目的变化,实行“3+1+2”的选科模式。第二是录取模式的变化,人才选拔更多元,由原来的“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第三是计分方式的变化,次选科目要经过一定的赋分后再计入考生总成绩。这一系列的变化带来诸多问题:学生该如何科学选科,如何选择升学路径,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如何进行将来的职业选择。在这种形势下,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一)国内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在国外,青少年的生涯教育普遍受到重视;但在国内,更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据《中美日韩高中生毕业去向和职业生涯教育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接受访问的中国高中生里,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与毕业就业指导的比例约为33.1%,这一数字远低于中美日韩四国60%的平均水平。现实表明,我国的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起步晚、水平低、效果差,甚至可以说还很落后。这也是导致我国高中毕业生对大学专业选择迷茫,进入大学后学习动力不足,在未来面临职业选择时,不够了解自己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的主要原因。
  (二)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实验学校,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手段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中学生的人生理想仅停留在“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考个好大学”的层面,而对将来的具体工作以及需要的文化基础、专业技能和核心素养都知之甚少,学校和教师的相关指导也比较缺乏。实验问卷结果是,高中生对未来要报考的大学和专业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约占70%,比较了解的约占20%,十分了解的仅占3%~4%。这一数据显示出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仍处于想象阶段,没有实质性的想法以及行动。可见,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计划
  开展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初步探究普通高中学生如何通过学校生涯教育课程与活动实施,达到以下目标:第一,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提升生涯管理和决策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二,通过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第三,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操和落地会提高学校、教师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和指导水平。
  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提高中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计划是:高一年级,认识自我,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了解高考政策信息,积累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专业、职业的资料,寻找多元升学路径模式等。高二年级,稳定成绩,调整学习策略,探索兴趣学科与生涯融合,明确职业方向、调整确定专业。高三年级,提升成绩、稳定心态、做好阶段计划,查阅大学招生简章,选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大学、了解志愿填报方法,选填适合的志愿。
  三、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对策
  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教师和家长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需要学校从全局的角度去思考。一言以蔽之,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家庭、学校、教师、学生形成合力来做好此项工作。为此,进行了以下实操和落地措施。
  (一)发挥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主战场的作用
  首先,学校组建了强干的师资队伍进行生涯知识普及教育,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环境。课题组成员、年级组长、教务处人员多次参加各类培训,并邀请石家庄市教科所生涯规划专家谢晓玉老师等走进校园,给教师和学生作生涯规划讲座:2020年7月23日《高考政策解读》、2020年12月8日《生涯规划助力高一选科》、2021年1月2日石家庄市教科所讲座《新时代新高考背景下的多元升学路径探索》《产业行业职业简介》等,講座内容充实、实用性强。
  其次,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丰富的个人体验中了解自我的人格特质,进行充分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体验经历,使学生初步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再次,学校指导学生进行文化课选科走班,美术、体育、艺术等专业选科,高考志愿填报,并组建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引导教师积极关注学生长远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涯规划教育氛围。
  学校的诸多举措激发了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学习认识到了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期,从而积极学习生涯规划知识,努力进行生涯规划探索。
  (二)发挥教师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作用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学科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干力量。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生涯教育课安排受限。学科课程内容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可以用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任务。
  首先,集全校所有学科教师之力进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教师人手一本《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教师指导用书》,供大家学习、使用。同时开展学科渗透工作,要求每科教师都为学生编写了《各学科始业教育》校本教材,就学习方法、学科与职业的联系进行探讨。目前已有地理、政治、化学、语文、英语、体育、美术等科目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教师潜心学习、专心研究学科渗透的理念、方法,把生涯规划教育和学科教学融合进行实操和落地,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强化了学习动机。学生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适合的职业目标,增强了职业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发挥好课题组教师、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中坚力量的作用。学校开设了生涯规划的课程,给学生进行霍兰德职业测试、MBTI性格测试、多元智能测试,与学生单独谈话或访谈,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班主任也组织生涯规划主题系列班会:生涯规划——画出生涯彩虹图、我的兴趣和能力——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价值观——心中那杆秤、求学路径——条条大路通罗马,了解职业的途径(采访职业人、网络查询、实地考察),介绍大学和专业等。学校多名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与职业分析下找到了奋斗目标、实现了考上理想大学的美好愿望。清晰明确的生涯规划是成功的奠基石,教师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生涯规划教育意义重大、功不可没!
  最后,教师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契机为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准备。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元升学路径的思路,如参加各种全国性竞赛、高中阶段取得期中期末和学业水平考试优异单科成绩、在各类活动中取得获奖证书、具有外语学习经历和优秀成绩、获取个人发明创造与文学作品等创新潜质的证明等。
  (三)发挥家长在生涯规划中的协助作用
  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探索时,为了让他们能对自己有更全面、客观的认知和判断,常常会建议他们听听最熟悉、最了解你的人是怎么说的。家长和教师伴随学生成长,对学生有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了解,家长共同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更客观、更理性、更全面地认知自我。例如,新高考后的学生高一或高二就面臨着“3+1+2”的选科模式,根据新方案,学业选科与未来高校专业选择直接相关,而专业选择又不同程度地影响未来进入的行业。在这一重大的人生选择和规划面前,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科发展潜能给予建议,家长必须从更多角度给予综合的判断,帮助学生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因此,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家长和学校点面结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当前,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生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这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是转变观念。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考上好大学,而是为了找到孩子适合又喜欢的职业。不管高考改革怎么变,只要了解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了解孩子喜欢的是什么,适合的是什么,就会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是做孩子的精神后盾。不以自己的喜好和判断左右孩子,支持他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最后是提供信息上的协助。家长的视野和经验比孩子强许多,在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时,要寻找更多途径为孩子提供该职业的相关信息,并尽可能帮助孩子进行职业体验,让他在体验的过程中思考这个职业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家长还要与孩子进行平等有效地对话,尽己所能协助孩子规划高中学习计划、了解相关的高考信息、熟悉大学专业、掌握查询信息的途径。
  (四)发挥学生对自身生涯规划的主体作用
  学生要意识到今后的生活是由今天的选择决定的,在高中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要进行生涯规划探索,为未来做好准备。首先,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未来职业追求。其次,在了解自己个人特质的基础上进行外部探索,通过学校生涯课程、网络查询、访谈、职业体验等各种方式来了解所学专业以及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再次,要学会生涯归划决策,科学选科,理性选择大学和专业、准确选择合适的升学路径。最后,树立高中三年的学习目标,并进行生涯规划管理,如提升学习成绩、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
  为使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这项工作到达良好的效果,学生要建立自己的生涯档案,课题组设计了“高中生生涯规划书”“自我探索的手册”等来进行实验测试。
  四、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课题实验研究以来,在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中,发现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需要普及化、专业化、全面化、科学化。然而,受到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校的科任教师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常感到力不从心。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是个系统的工程,包括学业规划、专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而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有限,不能对每个学生都指导的到位。还有,我们如何给学生提供多元升学路径,如何链接全国性科技创新大赛或活动以及各种竞赛等;怎样有效组织研学旅行,在寒暑假进行不同主题的大学专业、职业探索;怎样对专业、大学的海量数据进行筛选等。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高中三年是其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意识萌芽与发展的关键阶段,更是生涯规划教育不可或缺的时期。西谚有云: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生涯规划教育能引导学生知道自己“想去哪儿”并教会他们“怎么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有意识地想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引导他们识别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职业、生活方式,关注国家与社会的需求。进而把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并努力拼搏、奋力践行。
其他文献
摘 要: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财富。“格定字律法”为汉字量身定做网格,透过网格来确定字的内在比例、位置、结构、布势等规律,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从而使习字者在认识汉字内在比例、位置、结构、布势的情况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汉字书写;课堂书法教学;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教师在主题意义引领下进行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围绕故事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篇语境中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和发展英语运用能力。结合教学案例,依托故事主题,从巧用图片、设计任务和联系生活三个阶段依次开展阅读教学,旨在从不同的维度引领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发展核心素养,提升英语绘本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故事主题;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
摘 要:游戏是人类活动灵性存在的基本方式。游戏既渗透于教育的全部过程,又以平等、自由、和谐的精神力量赋予同为游戏者的师生生命成长的完整意义。由此,倡导游戏主体公共立约、游戏样态形真意远、游戏落脚启智悟情,有助于教育中师生游戏状态的意义寻回,从而指向师生双方“完整的人”的实现。  关键词:教育过程;“游戏人”;游戏状态;主体回归  提及“游戏”,要么将其窄化为儿童游戏,要么将其视为一种玩世不恭的人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贯彻与深入,对教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通过从善于辨别社会信息、关注教师心理、改变自身认知偏差、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为教师日常班级的有效管理提供更多借鉴,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正能量;班级管理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
语篇是教材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语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具有情境性的“生活性问题”引发文化认知冲突,基于“进阶式问题
摘 要:2017版课程标准中将科学课程内容划分为四大领域,选取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18个主要概念,每个概念下再进行逐级细分具体概念。在实际教学中,概念教学往往是老师教过、学生听过,概念教学的真正意义并未真正发生。先行组织者理论旨在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即将学习知识间架起认知的桥梁,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先行者理论则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先行组织者;概念教学;科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在国内有关教育专家对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论述基础上,石家庄市想象国际小学教育集团结合自身校情和发展目标,围绕优化组织建构和完善管理制度、共生共享校本课程资源、打造优质教师成长共同体三个方面,通过教育资源补差、教育理念嫁接和教育发展共生三种模式的融通整合,打破小学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遇到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办学模式单一等管理瓶颈,积极推动集团优势校和弱势校
在小学中段英语故事教学中,通过呈现支架和感知提取的方式让学生读懂故事;通过角色模仿和拓展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表演故事;通过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创编故事.以此,
摘 要:数学模型观念的构造与确立,是学生充分体会并了解数学和外部世界之间存在关系的一个根本途径。数学模型的思维是帮助学生在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时进行认识和运用数学思维的一个初始阶段,构建且充分运用数学模型,将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并发展模型的思维,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综合应用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构建模型;发展思维;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习有用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让学生获得有用数学的教学着力点,通过组织学生经历初步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