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从大德育观的思维来考虑队伍问题,从如何构建全员育人模式、建设“学习型”和“实干型”思政工作队伍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政队伍建设问题加以论述。
关键词:高校;思政队伍;“立体式”;“学习型”;“实干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思政工作队伍不仅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高职院校育人目标的需要,而且是维护校园稳定,确保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需要。因此,大力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和推进思政队伍立体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一、建立“立体式”思政工作队伍,构建全员育人模式
1.配足配强组工干部,为思政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这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组工干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业务能力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高职院校党委和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要配足配强专兼职组织工作干部。
2.优化强化辅导员队伍,实现思政队伍职业化
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第一线,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如何建立一支稳定规范、精干高效、独具特色的政治辅导员队伍,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优化强化,显得尤为重要。
(1)及时、足额地配备辅导员,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高校党委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辅导员与学生人数1:200的比例要求,及时、足额地配备辅导员,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2)为辅导员配备助理,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为辅导员配备助理,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选用高年级的学生干部作为辅导员助理,使辅导员可以专心致力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工作,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增加辅导员的工作幸福度。
(3)高职院校党委在选聘辅导员时要做到严格“入口”、严控“出口”,稳定辅导员队伍。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等相关程序,通过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严把“入口”关,把思辨能力、逻辑推理、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强、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可以有效规避专业不对口,缩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周期。
3.充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实现全员育人目标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参与,实行班级导师制是充实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实现全员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队伍的补充,班级导师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包括各二级单位教学管理主要领导、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以及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组成。
4.用好用活思政教师,提升思政队伍专业化水平
通过聘请思政教师担任社团导师和班级导师,把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让思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中的各种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提高自己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两课”教学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以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特征的了解,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有力的辅助队伍。既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和主课堂作用,同时发挥思政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具有“双重效应”。
二、规范培训,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对时代的变化与挑战,如何发挥好思政工作队伍的主体作用,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是唯一的出路,规范培训是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的有效途径。
规范培训内容是规范培训的核心。紧紧围绕思政工作知识与能力所需规范培训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中共党史与党建理论、共青团历史与团建理论、世界观与人生观理论、思想道德修养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内容;二是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知识、法律常识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三是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思政教育岗位必备能力的培训课程。四是“菜单化”选学课程。
三、以干代训,建设“实干型”思政工作队伍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往往是辅导员,年纪较轻的辅导员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也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动态、想法,增添了思政队伍的朝气与活力,但年轻辅导员往往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见识不多,经历很少,所以他们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方法欠缺。通过建立日常工作会议制度,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沟通、交流、讨论和重点讲解,在讨论分析中寻找突破口,解决突出问题,使思政干部在业务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提高;通过“一带一”、“一帮一”互帮互学的形式,实现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岗位实践加强思政干部的工作实操能力;通过交叉检查、现场观摩,实现互帮互学、互相促进,提高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2004-08-26.
[2]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人[1999]10号,1999-08-16.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Z].教党[2000]21号.
[4]付丽丽.高校思政队伍建设“三位一体”性探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5).
[5]张爱华.关于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6)
关键词:高校;思政队伍;“立体式”;“学习型”;“实干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思政工作队伍不仅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实现高职院校育人目标的需要,而且是维护校园稳定,确保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需要。因此,大力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和推进思政队伍立体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一、建立“立体式”思政工作队伍,构建全员育人模式
1.配足配强组工干部,为思政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这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组工干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业务能力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高职院校党委和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要配足配强专兼职组织工作干部。
2.优化强化辅导员队伍,实现思政队伍职业化
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第一线,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如何建立一支稳定规范、精干高效、独具特色的政治辅导员队伍,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优化强化,显得尤为重要。
(1)及时、足额地配备辅导员,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高校党委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辅导员与学生人数1:200的比例要求,及时、足额地配备辅导员,以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2)为辅导员配备助理,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为辅导员配备助理,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选用高年级的学生干部作为辅导员助理,使辅导员可以专心致力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工作,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增加辅导员的工作幸福度。
(3)高职院校党委在选聘辅导员时要做到严格“入口”、严控“出口”,稳定辅导员队伍。通过笔试、面试考核等相关程序,通过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严把“入口”关,把思辨能力、逻辑推理、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强、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可以有效规避专业不对口,缩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周期。
3.充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实现全员育人目标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参与,实行班级导师制是充实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实现全员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队伍的补充,班级导师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包括各二级单位教学管理主要领导、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以及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组成。
4.用好用活思政教师,提升思政队伍专业化水平
通过聘请思政教师担任社团导师和班级导师,把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让思政教师能够结合学生中的各种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提高自己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两课”教学中,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以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特征的了解,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有力的辅助队伍。既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和主课堂作用,同时发挥思政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具有“双重效应”。
二、规范培训,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面对时代的变化与挑战,如何发挥好思政工作队伍的主体作用,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是唯一的出路,规范培训是建设“学习型”思政工作队伍的有效途径。
规范培训内容是规范培训的核心。紧紧围绕思政工作知识与能力所需规范培训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中共党史与党建理论、共青团历史与团建理论、世界观与人生观理论、思想道德修养等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内容;二是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知识、法律常识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三是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职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思政教育岗位必备能力的培训课程。四是“菜单化”选学课程。
三、以干代训,建设“实干型”思政工作队伍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往往是辅导员,年纪较轻的辅导员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也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动态、想法,增添了思政队伍的朝气与活力,但年轻辅导员往往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见识不多,经历很少,所以他们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方法欠缺。通过建立日常工作会议制度,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沟通、交流、讨论和重点讲解,在讨论分析中寻找突破口,解决突出问题,使思政干部在业务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提高;通过“一带一”、“一帮一”互帮互学的形式,实现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岗位实践加强思政干部的工作实操能力;通过交叉检查、现场观摩,实现互帮互学、互相促进,提高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2004-08-26.
[2]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人[1999]10号,1999-08-16.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Z].教党[2000]21号.
[4]付丽丽.高校思政队伍建设“三位一体”性探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5).
[5]张爱华.关于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