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HBC的盆底肌锻炼在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盆底肌锻炼在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岳阳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癌术后合并PFD的患者64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盆底肌锻炼,干预组使用基于ITHBC的盆底肌锻炼。对比2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情况、盆底功能障碍情况、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水平。结果干预1、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盆底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简表评分低于对照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甘肃省兰州市成熟母乳宏量营养素及钙含量,为指导该地区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该院儿童保健科按期进行健康检查的988份母乳喂养儿乳母的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ES-SCLC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晚期ES-SCLC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一线患者12例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及化疗后阿帕替尼单药维持治疗,二线及以上患者10例采用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全分析集包括所有至少治疗1个周期患者。观察分析22例患者用药情况、疗效、死亡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治疗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总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例HSP合并AP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与预后。结果12例HSP合并AP患儿中位发病年龄10岁。12例患儿均有腹痛,大部分呈持续性中上腹及脐周痛伴呕吐,4例皮疹于腹痛后2~4 d出现;尿淀粉酶均升高,血淀粉酶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者达7例;6例腹部超声检查胰腺体积增大,3例腹部CT及1例磁共振成像检查胰腺体积增大,边缘粗糙,胰管扩张;8例进行了电子胃
创伤骨科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最早的骨科临床科室之一,现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科室注重传承与发展,以诊治四肢骨关节创伤为主要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或领导地位。作为北京市创伤烧伤急救中心的重要组成科室,创伤骨科担负着北京乃至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多发、严重创伤抢救任务,还随时派出人员配合国家在各地的重要应急救治任务。科室成立60余年,创伤骨科人一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勇于担当,为人民卫生健康事业而奋斗。
目的探讨共情干预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传染病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0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行共情干预,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目的:通过对比经腹部切口取标本的右半结肠癌手术,探究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CRC-NOSESⅧ式A法)的近期疗效.方法:分析29例经腹部切口取
帕金森病(PD)是一种逐渐进展的中老年期运动障碍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PD的发生发展与大脑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是近年PD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抗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可能是PD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未来,深入研究PD发病的关键环节,可为探索PD治疗的新靶点提供新思路。
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因复杂的间质性疾病,与许多恶性肿瘤临床病程相似。目前尚无预防或逆转肺纤维化的有效方法。关于肺纤维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肺纤维化的形成机制以及新的肺纤维化治疗方法。糖代谢改变是许多器官纤维化的重要致病过程,糖代谢过程中的相关酶、中间代谢产物、葡萄糖转运体及其引起的微环境改变等均可通过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转导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参与肺纤维化的形成过程。因此,靶向糖代谢治疗可能成为改善肺纤维化的重要策略,也可为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方向。
随着以二代测序为代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普及,微RNA(miRNA)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及血液中的特异性表达被广泛证实。绝大多数miRNA能够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对抗白细胞介素(IL)-4、IL-5、IL-6等炎症因子,其在变应性鼻炎的复杂炎性过程中可起到负向调节保护作用,从而降低鼻黏膜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腺体分泌,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miRNA在变应性鼻炎的诊断特异性方面尤为突出,未来可能作为变应性鼻炎的非侵入性诊断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肝脏的发育、代谢、纤维化、癌变,控制肝脏从发育到稳态再到病态的关键进程。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细胞,而lncRNA能调控HSC的活化增殖、凋亡、自噬等,把控肝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的启动。lncRNA不仅贯穿了HSC的活化、凋亡、自噬等环节,促使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且还与微RNA(miRNA)以竞争性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影响着肝纤维化的进展。故lncRNA可作为治疗靶点应用于抗肝纤维化或以标志物的形式预测肝纤维化的进展。未来,深入研究lncRNA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