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大批创新型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在教学情境中唤醒学生的创新欲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摇篮,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为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设置疑问,调动积极性
长期往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气氛,肯定沉闷,学生思想僵化,不会提出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欲望.这种状况一定要打破,否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古代教育家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课堂中的设疑不是简单地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之类的,而是要让提出的问题能给学生有思考的价值.例如我在教学安全用电知识内容时,问学生:为什么人靠近高压电源会有危险,而小鸟停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有的说小鸟的脚是绝缘的,有的说小鸟是不怕电的,有的说高压线是没电的.虽然他们的回答不尽如人意,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有趣又值得思考、值得探索的问题.设疑提问不只限于教师对学生,学生之间、学生自己设疑也行.如我在教永磁体内容时,由于学生小学自然课对磁体已有所认识,因此我采用学生提问题、同伴思考回答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等概念,学生主动参与,印象深刻,理解得透.课堂上恰当的设疑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更可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桥梁,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2. 突出思考,激活思维
教给学生方法,不如教会他们思考,有思才会有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探索,让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在演示完小车从斜面滑下的实验后,给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运动的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②小车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为什么不同?③小车为什么要从同一高度滑下?④假如平面是光滑的,小车将会怎样运动?教师提出一连串环环紧扣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了思考环境,给了他们多思考的机会,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又如,在讲压强时,我以图钉为例,问学生:为什么图钉帽比图钉尖的面积要做大些?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倍感亲切,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兴趣就浓,思维也被激活了.
3. 常于激趣,提供动力
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有一种渴望,然后把这种渴望转为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探索创新精神.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物理知识跟实际应用、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起来,引人入胜的讲述,新颖事物的引进,巧用故事,富有兴趣的演示和实验,各种形式的课堂交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课堂中常激发学生兴趣,能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二、在探究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的探究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究本身就带有创新精神.实行新课标后,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学生探究实验,这一变化反映了更加注意学生的探究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喜爱物理实验,教师要把握和运用好这一有利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鼓励其大胆创新和想象,充分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发挥其创造性,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感受、体验、经历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体会到科学探究在认识未知世界的魅力,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未知的世界.
责任编辑 罗峰
一、在教学情境中唤醒学生的创新欲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摇篮,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为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设置疑问,调动积极性
长期往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气氛,肯定沉闷,学生思想僵化,不会提出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欲望.这种状况一定要打破,否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古代教育家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课堂中的设疑不是简单地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之类的,而是要让提出的问题能给学生有思考的价值.例如我在教学安全用电知识内容时,问学生:为什么人靠近高压电源会有危险,而小鸟停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有的说小鸟的脚是绝缘的,有的说小鸟是不怕电的,有的说高压线是没电的.虽然他们的回答不尽如人意,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有趣又值得思考、值得探索的问题.设疑提问不只限于教师对学生,学生之间、学生自己设疑也行.如我在教永磁体内容时,由于学生小学自然课对磁体已有所认识,因此我采用学生提问题、同伴思考回答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等概念,学生主动参与,印象深刻,理解得透.课堂上恰当的设疑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习惯,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更可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桥梁,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浪花,使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2. 突出思考,激活思维
教给学生方法,不如教会他们思考,有思才会有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探索,让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在演示完小车从斜面滑下的实验后,给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运动的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②小车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为什么不同?③小车为什么要从同一高度滑下?④假如平面是光滑的,小车将会怎样运动?教师提出一连串环环紧扣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了思考环境,给了他们多思考的机会,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又如,在讲压强时,我以图钉为例,问学生:为什么图钉帽比图钉尖的面积要做大些?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倍感亲切,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兴趣就浓,思维也被激活了.
3. 常于激趣,提供动力
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有一种渴望,然后把这种渴望转为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探索创新精神.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物理知识跟实际应用、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起来,引人入胜的讲述,新颖事物的引进,巧用故事,富有兴趣的演示和实验,各种形式的课堂交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课堂中常激发学生兴趣,能发挥教学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二、在探究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的探究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探究本身就带有创新精神.实行新课标后,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学生探究实验,这一变化反映了更加注意学生的探究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喜爱物理实验,教师要把握和运用好这一有利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鼓励其大胆创新和想象,充分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以发挥其创造性,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感受、体验、经历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体会到科学探究在认识未知世界的魅力,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发现未知的世界.
责任编辑 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