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外阅读的探究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1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用科学理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发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促使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素质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学生获得的知识来自于教师传授的仅占10—20%,80—90%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学习获得的。可见,课外阅读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古今许多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都有如此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吕淑湘
  …… ……
  这些大师的话,足以证明课外阅读在提高人的语文素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认为阅读语言文学材料可以实现六个“获得”:
  1.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
  2.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可供思索和立意;
  3.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
  4.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
  5.获得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铺陈比兴有所借鉴;
  6.获得语汇有了语言积累。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1.关注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的生成。如果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心理需求有相似性,就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起阅读的动机。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各不相同,其阅读的兴趣、理解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必须创造条件以满足各个学生不同的阅读需要。首先,应为学生准备丰富的阅读材料,要注重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以及网络等学习资源,多渠道、多途径为学生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课外阅读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可以组织发动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看到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其阅读的欲望自然就会由然而生。此外,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和家长沟通,使家长提高认识,为学生购买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并在家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
  2.关注学生课外阅读成就感的生成。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同样,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适时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并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学生就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生成成就感,从而激发自己再去广泛阅读,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往复,学生便在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应有足够的信息源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同时,还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的协调配合,为学生提供可进行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二、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作用
  
  我们在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认为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值得阅读,便布置学生去阅读,并未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没有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体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推荐提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对故事、童话、寓言、卡通等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教师便应及时为孩子推荐,提供这类读物,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不断丰富,教师可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表现神秘世界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适当让学生阅读部分经典的传统著作。
  2.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自身特点的阅读活动,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稳定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如果得不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会慢慢消退。为了稳定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自身特点的阅读活动,来稳定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校可以组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以及作文比赛等,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另外,可以通过课外的专题研究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逐步形成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严格要求,促使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这里所说的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指:学生在课外能主动地,有选择地去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加以鉴别,以促进自己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1.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还要对学生家长加强指导,使其配合老师,教会孩子选择读物。另一方面,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
  2.“强制”学生完成适当的“任务”。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换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由此可见,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知道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具备了一定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但未必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还有必要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
  3.严格要求督促学生持之以恒。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是如此,要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提出要求后,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做到,不允许学生有一次违反。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对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开放是我省发展的鲜明特色,在新形势下需要创新思路办法,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再造新的优势。”全市开放发展大会召开后,“让开放成为镇江发展的强大引擎”成
采用双模板剂两步晶化法设计合成了ZSM-5/EU-1共生分子筛,通过调整预晶化过程,实现了两种分子筛的共生和晶相比例的可控调变。研究两段凝胶组成的影响发现,第一段凝胶组成,尤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世界潮流的大趋势,世界经济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与突破.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着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的生产率,推动经济结构革新和产业结
采用“动态超分子假说”对烷烃吸收CO2相平衡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最小二乘法和试算对烷烃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关参数,拟合值和文献实验值的线性相关度均大于0.95,符合良好。研究表明
以Na OH和NH3·H2O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充放电
工业设计产业是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重要环节,在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
期刊
欣赏是学生步入音乐殿堂的基石,分析如何把欣赏与动、敲结合起来,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1998年11月21日到22日,山东省社科联与《走向世界》杂志社在济南联合召开“颜景策现象与《颜氏经营哲学》研讨会”,来自北京的吴江、黄小慧等著名专家学者与山东省内3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颜景策个人出席了会议,省政协主席韩喜凯同志亲自出席会议并讲了话,省...
2016年12月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出台。“三权分置”指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新一轮农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