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保险规划养老保障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f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是金融行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非常快。保险业是1980年开始恢复的,当年的保费收入只有4亿元,而截至2008年保费收入已接近1万亿元,每年增长速度达到30%。
  
  给保险正名
  
  当前的社会缺乏正面的保险教育,很多中小学课本里面,可能介绍了银行、证券的基本知识,但是很少有介绍保险的,所以这些年轻人走向社会以后,不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和责任,这和我们的保险教育的缺失是有关系的。
  保险是人类一个非常重要的发明,它是一种互助、风险平摊机制。大家组织起来,建立一个保险保障基金,把钱放到这个基金里来,当少数人发生保险事故的时候,用这个基金来支付和补偿,这就是保险最主要的经济补偿功能。所以保险的本质是保障。从金融和财富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财富活动,保险规划是理财规划中的一部分,是所有管理财务风险方法措施中非常成熟重要的一种。
  从这一点来说,消费者在选择保险时,不能把它看成是以获利为目的的投资行为。短期保险(如财产、责任、意外伤害、医疗等)显然是一类消费行为;长期保险中的定期寿险显然也是一种消费,投保人购买的是“安全保障”,长期保险中具有储蓄性质的保险本质上是一种延期消费。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把保险产品和投资产品作比较。
  
  不能完全依赖社会保险
  
  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健全,所以应当注重两个保险,一个是养老保险,另外是医疗保险。
  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已经相当严重。据统计,2007年全国人口中6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8.1%,超过了7%的国际标准,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对未来社会的压力非常大,对个人家庭也会带来重大的影响。
  养老保障体系通常有3个支柱。一个是社会保险。政府提供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尽管现在的覆盖面还不算高,但是很多城镇企事业的职工是享有的。但未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再提高缴费几乎是没有空间的。第二个支柱是企业。现在企业提供的养老保险非常少,现在全国累计的企业年金不到1000亿元。第三个支柱就是个人。未来政府承担的会相对越来越小,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和个人会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责任。
  能不能完全依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呢?事实上,社会保险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整体上比较低,但在逐步扩大。目前的覆盖面主要针对城镇的企业职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制度正在改革,应该和企业趋于一致。如果按照现在的政策,养老费用可能会有很大的缺口。
  二是保障水平低。2008年退休职工的平均每个月能领到1300元,与退休前的收入相比,社会保险只能提供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不会提供比较舒适的生活水平,这是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三是替代率低。所谓替代率,就是说退休后所拿的钱占退休前的社会比例。每个人的替代率是不一样的,退休前收入越高的人替代率越低,高收入人相当于普通的3倍。对于中高收入以上的人群更需要补充养老资金。
  最后,养老资金缺口很大。未来有没有能力弥补这个缺口,我现在表示怀疑。如果想维持退休生活不下降,依赖社会保险是不够的。
  
  选择合适的商业保险
  
  在目前社会保障不充分的情况下,商业保险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保险公司要在改善养老保险供给方面做点文章,开发一些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另外,还要健全商业养老保险体系,尽快出台对企业和个人购买具有养老、医疗的健康性质的保险产品给予税收优惠。同时也要研究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否能转为商业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如何领,按什么方式来领等问题。最好能够把个人账户分离出来。
  目前的养老保险产品还是传统型比较多,建议保险公司能否研发变额养老年金和指数化养老年金产品。养老保险公司还可以研究设计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和商业养老年金计划的直通车,吸引更多企业来购买企业年金。对于个人而言,经济危机提供了一个调整家庭理财规划的机遇。在资本市场热的时候,很多人想不到保险,而目前投资环境不好就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把理财和长期需求结合起来,如保险就是一个长期需求,养老险和健康险就应该提到日程上来。通过购买养老健康险减少对老年的担忧,减少预防性储蓄从而提高消费水平,提高整个消费周期的生命质量。
  那么,该如何选择养老保险产品呢?首先要制订个人家庭退休以后的生活目标,然后再预计各年发生的支出,特别是要预算发生的意外支出,预计出缺口,根据缺口来决定是否购买养老保险。
  接下来再选择适当的产品和时机。我认为买一些万能险类的产品比较合适,因为从长期来看,我们的确还面临着一定的利率波动风险。目前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是2.5%,从长期来看,这个利率是偏低的,传统型产品价值的增长肯定赶不上通膨的增长,而投连险的风险又比较大。但万能险还是比较合适的,它在保额、保费方面灵活可调,适合在不同的阶段去调整保障程度。购买保险适当的时机,应该是在经济和资本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因为未来利率可能还会往上走。
其他文献
从现行宏观政策来看,很多专家建议央行应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认为利率水平未来可以考虑继续下调,由于银行现在的资金比较充裕,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使降低了,资金也无法转移到实体经济中。只有降低资金成本,才能进一步刺激借贷需求,把流动性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转化。    单一发展模式逐步改变    2006-2007年,银行理财市场爆炸性增长,我总结出以下4点趋势。  从单一理财产品逐步向多样化产品组合发展 
期刊
连续三届的大众理财年会上,我都讲股票。讲股票是最没谱的事,只能是说得有道理大家就暂且听听。2007年我讲的主题是“3000点以上进入市场的股民都会成为炮灰”,2008年的主题是“市场会跌到2400点以下”,今年讲的主题是“要与998再次握手”。  为什么?因为熊市没有结束,现在的反弹只是跌势中的反弹,反弹中还会有剧烈下跌的行情,因为全世界的经济都处于衰退。有人说美国经济今年年底之前见底,美国财政部
期刊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海外投资已经逐渐进入国内中高端人群,为人们所接受。目前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海外投资品种主要有海外基金、海外保险和海外土地、房产投资等。    海外基金和保险投资    海外拥有150余年专业投资经验和分析技术的离岸基金公司充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其广泛的投资地域和领域是“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好的诠释。英国友诚国际、施罗德投资、霸菱基金和贝莱德等这些在全球享有盛誉的基金公
期刊
在金融领域里,保险是一个很小的行业,截至2008年年底,整个保险业的总资产313万亿元,只相当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资产的1/3。  2008年,中国保险业的状态不是很好,投资收益为680亿元,比2007年的2700亿元缩水了75%左右。保险业属于内需性的金融服务业,中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直接导致整个金融投资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中国保险业的收益面临很大压力,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和资本实力受到挑战,许
期刊
数学中有一个著名定理,说的是三角关系是最稳固的结构,应用在房贷市场,则成为了一个市场规律:规范发展的房贷市场,离不开专业的服务机构。“房贷服务机构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凯盛经略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康胜先生坚定地认为,“贷款人和银行都需要我们这个贴心管家。”    房贷服务机构应时而兴    在市场化初期,房贷服务机构的发展机遇很差。那时的房贷产品单一,在银行和贷款
期刊
编者按    在本刊发起的中国保险业民意调查——“2008中国人寿保险投资倾向调查”活动中,1838名持有人用民主投票,评出了中国最受信赖的保险公司品牌,并已在2009年第4期大专题《2008中国最受信赖的保险公司》中予以发布。与之相呼应,借“第四届中国大众理财年会·2009”之机,本刊为评选出的优秀保险公司进行了颁奖,以表彰它们为中国保险事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最具价值奖    它与新中国
期刊
按揭源于英文“Mortgage”的粤语译音,即为房贷。20世纪90年代,随着外销商品房被引入国内,在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  按揭之所以受人关注,不外乎4个原因:一是作为信贷杠杆,可实现购房甚至创富的需要。二是作为不动产抵押物,具备盘活资产、融通资金的功能。三是纷繁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四是被过度渲染,使它看起来扑朔迷离。  按揭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期刊
如何认识此次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该如何应对?我有几点想法和大家分享。    危机4特点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主要呈现出以下4个特点。    以财富调整为主要特征  这次危机和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危机造成的影响不同。30年代的危机造成了大批失业,甚至许多人的生活陷入了严重困境。当前的危机主要发生在金融领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大,主要表现为一个财富调整的过程,还没有迹象表明发达国家出现了
期刊
理财是跟宏观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2008年11月5-日中央提出拉动内需的4万亿元大单到现在,应该说是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因为金融危机仍在继续,但扩大内需政策出台以后,大家关注中国的经济会不会有新的面貌。  就今年1、2月份看到的宏观经济数据,我以12个字来概括:市场有所回暖,形势依然严峻。目前的媒体,更多强调前面的6个字,但我很想同时提醒后面的6个字。    市场有所回暖 
期刊
有这样一句俚语: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如果没有房子,你或许连坟墓都进不去。房价不断上涨,采取按揭方式购房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然而现代人的离婚率也和房价一样节节攀升,当婚姻走到尽头时,至关重要的房产引发争夺大战也就是必然的了。  2003年初,王刚在一次派对上结识了25岁的李丽,经过几次约会,王刚向李丽求婚,李丽虽同意,但前提是我刚得买个房子,随后两人逛遍各处搂盘,最后决定购买一处总价款为30万元的房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