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中的传统文化,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能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这也是当前地理教学工作的主要课题。由于高中地理课程里传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所以要深入加以探讨,从而拓展学生的认识。本文主要是深入探究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实践,以此让地理教学立德树人的任务得以良好的落实。
关键词:高中地理 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资源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24
在文明发展的整个历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代表着民族的精神标识,有利于中华文化发展,推动着人类的文明进步。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就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等待着教师去深入挖掘,同时也为后续的传统文化开发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研究背景
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青少年面对外来的文化,因为自身阅历不足,缺少分辨能力,致使产生文化方向的迷失,偏离了优秀传统文化,进而让文化自信丧失。新地理课程改革旨在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而研究高中地理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综合发展意识非常有利,可全面提高学生地理实践水平,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良好的爱国情怀。
二、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现状
在文献的具体查阅当中发现,国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样很重视。一般国外的人士会从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传统节日以及民俗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化的内涵,进一步继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但是,高中地理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在实际开发和有效运用的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近年以来,地理高考当中开始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在高考试题当中有比较明显化的呈现,比如在考试当中会涉及剪纸艺术、油纸伞等相关知识的内容。而从当前的新形势下来分析,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课程进行结合的研究相对而言就比较贫乏。
三、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深入开发
1.节令诗词是活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同季节农事活动的记录,在节令诗词当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劳作的印记,另一个方面也是生活中情感的真诚表达,诗中内涵更是比较丰富,体现出人的快乐与悲伤,而且也非常重视古人最原始的质朴感受。历史上很多文人栖居田园,所创作出来的诗文不仅有自然风貌,而且还有切实感受的农家生活。比如,描写芒种收麦的景象通常是全家一起出动,辛苦抢收的乡村风景就此呈现出来。而节令诗词也深层次表达了文化意识与节令特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道德情感促使着生活和人生秩序的统一化。在文化的发展进程里,走到唐宋时期的时候,立春日的春祭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这也就是后来常說的“打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对于人们来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代表着人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期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2.探究二十四节气与中华饮食文化的关系
中华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在晋朝《博物志》中记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也就是说,不同地方的人,在口味方面有不同,不仅有酸、甜、辣、咸,而且还有麻、鲜、香、臭等。而关于二十四节气,从最开始的农业历法演变成民间传说、习俗和民间活动等文化传统,全部彰显出特殊的人文内涵。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有效引导学生对二十四节气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性探讨。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应该全面利用好并积极进行高中地理课程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工作,应该多为学生提供感悟、践行传统文化的方法。教师可以秉承课堂渗透、课外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并透过深入的研修充分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在地理实践活动当中可以合理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吴近贤《传统优秀文化在地理教学中养成性探索研究》,《汉字文化》2018年第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 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资源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5.024
在文明发展的整个历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代表着民族的精神标识,有利于中华文化发展,推动着人类的文明进步。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就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等待着教师去深入挖掘,同时也为后续的传统文化开发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研究背景
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青少年面对外来的文化,因为自身阅历不足,缺少分辨能力,致使产生文化方向的迷失,偏离了优秀传统文化,进而让文化自信丧失。新地理课程改革旨在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而研究高中地理课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综合发展意识非常有利,可全面提高学生地理实践水平,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良好的爱国情怀。
二、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现状
在文献的具体查阅当中发现,国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样很重视。一般国外的人士会从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传统节日以及民俗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化的内涵,进一步继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但是,高中地理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在实际开发和有效运用的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近年以来,地理高考当中开始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在高考试题当中有比较明显化的呈现,比如在考试当中会涉及剪纸艺术、油纸伞等相关知识的内容。而从当前的新形势下来分析,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课程进行结合的研究相对而言就比较贫乏。
三、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深入开发
1.节令诗词是活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同季节农事活动的记录,在节令诗词当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民劳作的印记,另一个方面也是生活中情感的真诚表达,诗中内涵更是比较丰富,体现出人的快乐与悲伤,而且也非常重视古人最原始的质朴感受。历史上很多文人栖居田园,所创作出来的诗文不仅有自然风貌,而且还有切实感受的农家生活。比如,描写芒种收麦的景象通常是全家一起出动,辛苦抢收的乡村风景就此呈现出来。而节令诗词也深层次表达了文化意识与节令特定的文化内涵,这也是道德情感促使着生活和人生秩序的统一化。在文化的发展进程里,走到唐宋时期的时候,立春日的春祭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这也就是后来常說的“打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对于人们来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代表着人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期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2.探究二十四节气与中华饮食文化的关系
中华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在晋朝《博物志》中记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也就是说,不同地方的人,在口味方面有不同,不仅有酸、甜、辣、咸,而且还有麻、鲜、香、臭等。而关于二十四节气,从最开始的农业历法演变成民间传说、习俗和民间活动等文化传统,全部彰显出特殊的人文内涵。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有效引导学生对二十四节气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性探讨。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应该全面利用好并积极进行高中地理课程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工作,应该多为学生提供感悟、践行传统文化的方法。教师可以秉承课堂渗透、课外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并透过深入的研修充分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在地理实践活动当中可以合理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吴近贤《传统优秀文化在地理教学中养成性探索研究》,《汉字文化》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