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时期新加坡的社会运动和本地潮剧改革

来源 :民族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d1988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国际地缘政治发生了巨变,新马华人社会与侨乡的互动与联系开始变得异常困难。新加坡潮剧戏班的艺人在社会主义思潮和反殖运动的影响下,成立了"马来亚潮剧职工联合会",将工人运动和潮剧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公演《玉娇龙》一戏,本土艺人用改良的潮剧对话新马的社会现实,用"侠义"精神来影射和赞美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在脱离侨乡母胎文化的环境下,新加坡的潮剧戏班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寻求变革与创新,为书写离散地华人文化史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财富。
其他文献
喃都喝,又有"喃哆嗬""筚多喝"等名称,是一种曾经流行于岭南地区的类竹笛单簧气鸣乐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由竹管、卷筒和竹簧组成,吹奏时发出类似"喃""都""喝"的声音,喃都喝因此而得名。制作时选用长约30厘米、口径2厘米的竹管,一端削成发声簧片,中间开两个音孔,另一端用新采的露兜树叶卷成喇叭状作为共鸣腔,喇叭状卷筒尽量要新鲜且保持水分,制作使用时间久了以后音量变小,音色沙哑甚至发不出声音。
作为较为普遍存在的民间礼俗仪式,"喝满月酒"为民众实现人情和社会关系再生产提供重要场域。立足田野个案,对"喝满月酒"中的地方性民俗语汇、关系主体、席面座次安排及"随份子"等各要素进行"深描",讨论村落社会中"面子"的运作与人情关系再生产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深入理解村民通过各种礼俗仪式维系和勘定村落共同体及生活边界的内在逻辑。
对母题概念的界定与讨论始终是民俗学研究故事或叙事的一个核心问题。美国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思针对母题概念发表过多篇文章,最后提出了民俗中没有母题,而只有属于每个文化体系的内在象征的观点。本文通过中国的叶限故事等例子论证了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将此观点扩延到仪式象征的分析问题,继而提出,在分析仪式象征时要以最小有意义行为单元为分析前提,而不应将单一的仪式行为,或类似母题的结构上的最小单一符号,作为仪式分析的出发点。因为最小有意义行为单元是一系列行为,是一个行为群,是基于特定文化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象征意义符号,不能
"Folklore"中的"lore"很长时间被解释为"知识","民俗"这一概念从一开始就被当作底层社会的学问,呈现为用以分析的资料,而不是需要感受和经历的生活本身。于是,民俗学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以分析、探讨和阐释为己任,而没有成为感受之学。民俗学知识与民俗生活知识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当地人拥有当地的民俗,却被学界排斥于民俗书写权限之外,因为他们不具有学者的身份。民俗书写主体的单一是一种常态,学者与当地人构成了固定的书写主体与对象客体的关系,几乎所有学院派的民俗书写都是在"
手工艺的知识生产有两层:一是围绕物质生产的实践性知识向编码知识的转化;二是围绕文本生产的手工艺文化与社会研究。在手工艺研究日趋从技艺本体转向了文化的研究背景下,从手工艺知识体系的分析出发,结合人类学的理论路径,探寻手工艺知识系统的特点及知识转化样态。通过对手工艺研究视角的比较和对相关文化人类学理论的评述,重点探讨结构人类学理论对手工艺文化研究的启示,并从自然结构、社会结构与符号结构三个维度建构出手工艺文化分析模型,探寻手工艺知识生产的文化范式。
作为"符号"与"物"的信仰物,本身具有多重的意义与质性纹理。中国民间大量信仰实践离不开神像一类的信仰物。以潮汕神像为例,一块木材成为受万人景仰的圣物,抑或被退神火化,重回自然,其社会生命历程不断展开。人们通过工艺与仪式进行物人互动,实现"灵性"的生产或消解。借用佛教"造像量度"的概念来探讨潮汕造像的"民间量度",可以发现工匠、委托者和村民三个群体对神像"灵性"的认知存在差异,造像知识、社会评价等成为影响人们对神像"灵性"认可的重要因素,"集体"观念时刻影响着不同群体的行动和
期刊
瑶族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其服饰自古便以"五彩斑斓"著称。瑶族服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这过程中,它经历了历代经济生活与社会文化的严格筛选和淘汰,汇集、沉淀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中。这些几经洗练、历经沧桑才流传至今的瑶族服饰文化,是瑶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与精华。
英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盖尔在其出版于1998年的《艺术与能动性》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艺术的能动性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以行动为中心"的艺术研究框架。他的这部著作一直被看作是艺术人类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要理解盖尔能动性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及方法论意义,就需要在艺术史与人类学研究的脉络中回溯盖尔的基本观点和论证方法。能动性理论改变了过去艺术学界对纯粹审美和符号意义的关注,强调不再把艺术单纯看作一种有待阐释的文本或对艺术品进行某种特定评估,转而重点研究艺术生产、传播和接受的语境,讨论艺术在社会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敦煌壁画以众多图像展现了高座等外来坐具的汉化与发展。本文通过解析敦煌壁画中高座图式的汉化,《维摩诘经变》系列图式中高座的发展,以及高座图式组合之变,进而展开对于敦煌高座图式的深入研究,揭示其演变规律以及对后世起居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