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的内涵及启示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重视家教家风建设,需要进一步挖掘中华传统家规家训文化。黄道周先生的《杖后示儿书》中蕴含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诸多要素,包括教育方法、道德条目、为人处世态度等等,对于我们当前推进家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斋 家训 示儿书
  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世称石斋先生。黄道周一生仕途坎坷,屡遭降调、削籍甚至下狱,据厦门大学侯真平教授考证,黄道周一生因犯颜直谏,受降级调外处分两次,罚俸处分一次,削籍处分一次,廷杖80板,坐牢一年半,备受拷问。但越是危难时刻,黄道周先生越是不忘对子女的教育,写于崇祯十三年(1641年)的《杖后示儿书》尤能体现出这种精神。
  一、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的主要内容
  崇祯十三年(1641年)春,黄道周被诬入狱,受尽酷刑,在狱中他写下千古家训名篇《杖后示儿书》:“麂子:知汝今年已十岁,有知识,读古人书当晓其道理,如人之邪正、事之可否,皆须问先生,略识大意。至于事亲当孝、事君当忠、事长当顺、处友当信、接人待物当诚敬有礼,此不待问而知也。麚子麖子尚少,当步步友爱教之。先生必尊敬事之,不可一毫疏慢,言动起居皆须以礼,不可一刻造次。闻小儿辈谈俚语鄙事,则正色待之。见尊长,则肃然起立。遇官人下顾,著青袍,面之皆须一跪。时时念汝父艰危受苦也!北山洒扫以时节。往见大伯,必呈所读经书,不可一毫超越。驭家僮仆子,不可出声骂詈,伊亦人子,欲有体面,其理一也。吾身已听之君,不必烦苦。汝唯读书,以圣贤为师,吾愿足矣!明春看吾得归,汝不可失业也。麂子知。”
  二、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杖后示儿书》中专门讲了很多关于读书学习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古代家训的代表作。细品《杖后示儿书》,黄道周这样教育儿女。
  (一)读书识理,即“读古人书当晓其道理”。作为晚明儒学大师的黄道周先生深知读书识理对一个孩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子过程中,尤其重视读书,读什么书。中国自古有诗书传家的传统,孔子《过庭训》中教导孔鲤学诗学礼时,就讲到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黄道周先生也深明其中的道理,要求儿女勤读《诗经》《书经》等儒家经典。如何读经典?黄道周的态度是要知晓书中的道理,书中道理讲得最多也最重要的便是明辨人之正邪和事之对错,只有明白正邪是非才是会读书。这就是石斋家训中关于读书的真谛。
  (二)尊师重教,即“先生必尊敬事之”。黄道周先生好学多思,少年成名,在其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当时漳州地方名士如林茂桂、郑怀魁、张燮等的指点,令黄道周先生受益良多。因此黄道周本人十分重视向先贤前辈学习。如何学?主要是“问”。即《示儿书》中讲的:“如人之邪正、事之可否,皆须问先生。”黄道周小时候就是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学生。“问”是师生思想交流的途径,通过问,老师才能答疑解惑,学生才能学到不懂的新知识;可见“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尊敬老师。《示儿书》中讲:“先生必尊敬事之,不可一毫疏慢,言动起居皆须以礼,不可一刻造次。”信中讲到对待老师要尊敬,不可慢待;尊师重教是石斋家训的重要内容。
  (三)孝亲忠君,即“事亲当孝、事君当忠”。
  1.事亲当孝。“亲”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黄道周先生认为事亲当孝,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因素,也是现实环境的需要。明朝时期极力倡导孝道,荐举、科举首重孝行,孝行甚至可以免罪。《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山阳民,父得罪当杖,子请代,上曰‘朕为孝子屈法’特释之。”由于统治者的大力倡导推广,“孝”成为当时人的首要德行,更是黄道周个人的情感寄托和道德追求。黄道周先生23岁丧父,42岁丧母。父亲不止有生养之恩,还是他的启蒙老师,母亲则是情感依归。黄道周先生治学特别推崇《孝经》,认为《孝经》是社会道德的起点,是治国化民的纲领,是文化的源泉,足见对黄道周对孝的推崇,难怪其弟子洪思在《收文序》中评价他“其行皆可以为《孝经》”。
  2.事君当忠。在思想史上,“忠”和“孝”既统一又对立,在黄道周先生这里忠孝是统一的,以孝亲之心事君就是忠,忠是孝的延伸和扩展。黄道周先生事君当忠的思想及行迹,后世不理解的人常常指其为“愚忠”的代表。笔者个人理解黄道周先生对忠君思想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首先,忠以孝为本。为人子不孝敬父母,不按礼法守孝,是无父无君,所以他不惜忤逆崇祯帝上疏抗辩夺情杨嗣昌、陈新甲,被降六级调用;崇祯帝一意孤行,黄道周又以不合作态度上疏告病乞休返乡赡养老母亲。其次,忠君以直。直言不讳,诤言劝谏。从天启二年《拟中心十三言疏》《辽左足兵足饷议》,到崇祯五年的《放门陈事疏》《放门回奏疏》,黄道周无不慷慨陈义,直指弊政,力图匡济时艰,忠荩之忱溢于简牍。最后,以死忠君。
  (四)顺长信友,即“事长当顺、处友当信”。
  1.事长当顺。“长”指长辈,讲的是对待长辈的原则是“和顺”。“礼之用,和为贵”,贵和尚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息争而谓之和,同归同向而谓之顺,和顺的主旨在于“和而不同”前提下的求同存异,以达成家庭关系的和谐。在一封写于丁丑年(1638年)3月19日的《京师与女书》中,黄道周就专门讲到:“姐母及母姑在堂,宜十分和顺,不可有一毫言色崖异。吾不孝未能十分和顺,然恃处父母平常也。尔所处不同,宜十分和顺。”由此可见,家庭关系的处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和顺,黄道周先生很重视对子女的和顺教育。
  2.处友当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中華民族文化传统中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作为晚明儒学大师,黄道周先生以此教子,以信责己。天启二年,黄道周与文震孟、郑鄤等相约上疏尽言报国,论劾魏忠贤,因迎母到京,三疏三焚,最终失信。这件事让黄道周一直怀愧在心。崇祯八年郑鄤被诬下狱,黄道周先生时任左春坊左谕德,费心尽力相救,先上《三罪四耻七不如疏》称赞郑鄤,遭张至发、杨嗣昌等政敌攻击,乃至与崇祯帝廷辩;未果,再上《救郑鄤疏》,疏中讲到“天启二年,与臣同为庶常,鄤与文震孟,后先抗疏;臣以迎母且至,三疏三焚,郑鄤尝以为怯,臣至今愧之”。可见黄道周先生是重情重义之人。   (五)接人待物当诚敬有礼。我国古代教育基本上都是与“礼”相符的道德规范,有学问的人一定是知“礼”的人。在儒家教育中,处处谈到礼,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合于“礼”。“礼”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大事,任何事情都不能与它脱节,“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以不学。”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就专门讲到对待老师、尊长、僮仆“礼”的态度和要求。对待老师要尊敬事之,言动起居皆须以礼,不可一刻造次;对待尊长,要肃然起立;遇长官,面之皆须一跪;对待僮仆,则以不出言詈骂为礼。虽然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其待人接物以礼的精神内涵仍然有现实意义。
  三、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对当前“齐家治国”的启示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虽然只有短短243字,但包含了传统家教文化的精髓,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以其方法的科学性可以为当前的家风建设提供方法论指导。家风的形成主要依托家教,也就是通过家庭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对晚辈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从而把道德规范、原则传递给家庭成员,使家庭成员的行为合乎道德要求。家教的成败关键在于方式方法。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中的家教方法就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它强调分阶段教育,主要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不同的主题教育。年龄尚小,应当以友爱教他;年纪稍长,开始读书识字,就要开始明是非懂道理知礼仪。再比如它强调启发式教育,循循善诱。用长辈的遭遇教育引导,用圣贤的行迹教育引导,以达成教育的目的。它强调禁止性教育,规之以礼。处处以礼规范子女的行为,对于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及时纠正。石斋家训的教子方法至今仍然能给我们以许多有益的指导。
  (二)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以其内容的系统性可以满足家风建设的多样需要。家风也称“门风”,它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行为规范。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中给我们构建了一整套中国传统家庭的道德行为规范体系。从对待父母、君主到对待长辈、朋友,从对待熟人到对待陌生人,从对待社会地位高的人到对待社会地位低的人,《杖后示儿书》中均提出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涵盖了孝、忠、顺、信、诚、敬、礼、友、爱等道德范畴,可以说内容丰富、系统全面。
  (三)石斋家训《杖后示儿书》以其思想的深刻性,可给家风建设以有益的启发。《杖后示儿书》中讲到:“驭家僮仆子,不可出声骂詈,伊亦人子,欲有体面,其理一也。”家僮仆人虽是家中帮佣,但他们也是人子,也有尊严。黄道周先生告诫自己的子女对待他们切不可言语粗暴,要给人留点体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晚明的黄道周思想中的人本主义色彩。在对待弱者的时候,不是从高高在上的施予者的角度出发,而是换位思考,从施受者的角度来思考,从人的尊严和体面出发,来引出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里人的尊严成了决定性因素,这在当時无疑是十分可贵的。
  参考文献:
  [1]侯真平.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刘聪杰,男,漳州市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道周伦理思想)(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儿童启蒙阶段学习钢琴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耐心、毅力和协调能力,激发儿童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本文旨在分析启蒙阶段的儿童学习钢琴的益处。  关键词:儿童 启蒙 钢琴 学习  一、启蒙教育的定义以及阶段  (一)定义  启蒙教育指在一些认知欠缺或认识不足的的人无法得到想要的答案时,我们可以使他们简单地记住结果,而不是让他们明白这种过程的方法。启蒙教育中常用的说理方法是用一些启蒙者已知的类似常
摘要:“五福”书法作品出现在狗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遭到各界人士的吐槽。在笔者看来,将此“五福”换成印刷制品,相信大家都不会吐槽了。这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当今社会,人们见多了印刷制品的“毛笔字”,潜意识的书法审美已然形成,对个性较强的书法作品很难认同,自然就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书法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书法 民俗 五福  《书法字典》对于一个从事研究书法的
摘要:本文从视唱练耳课程概述、和弦连接听辨概述出发,探究和弦连接听辨的训练目的和训练方法,以期对推动视唱练耳和弦听辨学习的发展、提高音乐学习者的综合音乐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视唱练耳 和弦连接听辨 训练  一、视唱练耳课程概述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习中一门基础的学科,伴随着音乐学习过程的始终。视唱练耳课程的目的是组织和发展我们的音乐听力,让我们通过训练将其运用到创作和生活中去。视唱练耳是音乐
摘要:从周公的《诫伯禽书》开始,家训在我国历史上一直绵延不断,但是编写家训真正成为一种风潮则从宋朝开始。司马光的《家范》正是这种风气下的代表著作之一,该书共十卷,分别选取古代名人事迹,为家庭内各种关系以及家庭治理提供借鉴,是一部极为系统的家训著作。本文在梳理《家范》诸多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时代风尚的影响及司马光本人品性、思想、学术等方面来探究《家范》的成书原因。  关键词:司马光《家范》版本 成
广西贺州的大宁晒烟是我国重要的特优种质资源和卷烟生产的特优原料。然而增加大宁晒烟的总产量要求受到大宁晒烟种植面积极少、总产量低、“刀耕火种”栽培方式传统落后的制约。摸清优质大宁晒烟品质形成的环境和晒烟品种及烟叶的化学组成特点及肥料的效应,是开发大宁晒烟可持续栽培技术、提高产量的基础。因此,本研究通过考察优质大宁晒烟原严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对农户栽培模式的调查,总结大宁晒烟品质形成的生态基础及传统的种
摘要:童声合唱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念、拓展音乐视野,在感受音乐熏陶的同时,又培养了儿童团体合作意识,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在童声合唱的训练中,应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合理的训练,既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又推动了我国童声合唱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童声 童声合唱 审美感受 团队合作  一、童声合唱的内容  童声合唱一般指6到12岁的孩子组成的合唱,这时候他们还没变声,所以声音纯净而甜美,是最具有特色的
9月26日下午3时30分,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视察。在听取了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的工作汇报后,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 At 3030 on September 26, General Secretary
本文旨在对著作《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进行全面的剖析、解读,来了解音乐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以此阐明各种音乐存在方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文化意义.
化感自毒作用是烤烟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试验以云烟87、云烟97、烤烟K326三个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和室内培养等方法进行了烟草化感自毒作用及连作障碍消减技术初探。本文首先通过研究烤烟植株淋洗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土壤浸提液及根残腐解液对烤烟的自毒效应来确定化感自毒作用产生的主要来源,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来鉴定化感自毒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最后通过研究化感自毒作用产生的主
凡·高与高更在法国阿尔居住时有两次合作,同样的主题,不同人的画。一次是《阿利斯康罗马墓园》,另一次是《吉诺太太》。本文对二人的画面和艺术主张进行了比较。 Van Go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