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艺术美育的功能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往往是最直接、最动人心扉的,它往往超过其他姊妹艺术而发挥出强大的组织力量和鼓舞作用。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对音乐的教育作用给予高度的重视。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音乐教育的大师。他说:“广博易良,乐教也。”意即利用音乐陶冶青年的性格,使其养成文质彬彬、温良敦厚的君子风度。前苏联著名的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所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和中心内容,在学校审美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欣赏的美育功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音乐的感受性
  德国美学家席勒在他的文章《美育书简》中提出美育,美育是什么?简单地说是审美的教育,深入进去,是通过艺术中的美来感化或感染他们的心灵,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而一个逃避、憎恨音乐的人,是谈不上发展音乐能力的,所以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必须牢牢抓住审美感受这根主线。我们应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方式辅助感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入情、入境、动情、想象,体验音乐所表达、描绘的各种丰富多样且细致的感情色调,让学生参与音乐的感知和体验,利用录像、美术作品中的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将学生很快带入音乐情境。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欧洲乡村的影片,解说者解释道这就是贝多芬到这个乡村后,感受到乡村的宁静、怡人的风光而创作了这部风格别致的《田园》,再来欣赏这段高雅音乐时,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可爱;听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人们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从《春江花月夜》优美的音乐声中,可以想象到那个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的动人画面,并从内心感叹祖国山河的无比美好。《义勇军进行曲》给人以奋进的力量,《黄河大合唱》又使多少人受到鼓舞。那亲切优美的民歌、色彩斑斓的民间器乐演奏,如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清新华彩的广东音乐等,不仅能够使人获得音乐的美感,更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二、注重音乐的表现性
  音乐牵动技能,技巧连着情感。我们知道,音乐是最讲技术的学科,没有技术就不能谈创造和高层次的欣赏,而技术不通过艰苦操练是难以上手的,但是艰苦的操练会让人感到枯燥而乏味,这点正是审美极易丢失的客观原因,然而我们的主观上就要强调音乐的审美意识。在音乐教学的内容中,有的是能直观的感受到的,离审美就近,如贝多芬在精神和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以磅礴的气势号召全世界人们团结起来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瓦格纳称之为“达到了交响曲艺术的顶峰,没有人可以超过他。”《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以其雄壮崇高之美鼓舞了多少热血儿女为了革命理想而奋斗,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马思聪一曲《思乡曲》又唤醒了多少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有着语言不可比拟的力量,焕发出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正如柴可夫斯基所说:“当语言不能表达某种情感时,更雄辩的语言——音乐便全副武装地登场了。”我们应该始终抓住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因素,在它那里找到根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三、注重音乐的创造性
  音乐中,音的排列组合的多样化,节奏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变化、调式调性的变化,如西洋的大小调式,中国的民族五声、六声、七声调式等等,从而把各种风格的作品表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这种多样又是有规律的,正如建筑一样,虽然丰富多样,但也必须遵循建筑学的规律来设计和施工。音乐上也是这样,如作品《梁祝》的结构为奏鸣曲式,但它必须和其表达的内容相吻合,从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而用小提琴把中国这古老的民间爱情故事演绎得如此完美,成为经典之作,这实在是一种创新。在音乐的审美意识中,通过感受美来表现美,这是审美教育的一般进程,而创造是最高层次,音乐作为时间过程的艺术,它的存在紧紧依赖于人的创造活动。在欣赏、表演、创作三个基本环节中,都少不了人的想象力。不仅如此,音乐的本质与价值,也正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我们常可听到学生随意哼唱自编的小曲,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流露,尽管稚气十足,但毕竟是其创造真情的再现。学生不仅有创造的需要,而且有创作音乐的能力。创作活动中,教师营造好学生“参与”的氛围,强化“进入”的心理诱导,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力所能及,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作潜能。所以教学必须注意想象力的培养,鼓励独特见解,有意识地增加创造性内容,提倡在表达自己真情实感中运用能力,掌握技术。教师再适时予以鼓励,尊重学生的创造,由于好奇心、好胜心驱使,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境便油然而生,参与实践、渴求成功的良好的教学情景也就随之形成,实实在在地完成美育的一般过程,这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也是音乐学科的特点所在。
  四、注重音乐的情趣性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潜意识中所盼望的,并积极地动脑动手去实现自己所盼望的事物,音乐心理从本质上说,是使人的整体心理结构处于自觉、自主与自由的发展状态,人是有了情绪才想唱歌的。一首乐曲,往往因心境不同而感受相异,同样的音乐能力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因为美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这是我们强调兴趣的原因。兴趣是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对学习的知识怀有浓郁的兴趣的时候,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不能给予的,也不可能是仅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练习来唤起。另外,作为艺术的音乐往往是直觉的、意会式的,没有明确的答案,音乐可快可慢,能强能弱,这种模糊性、主观性的把握,就全在自己琢磨了。如《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中的琵琶领奏好像渔夫一边摇橹一边歌唱,而其他乐器在每句最后长音的齐奏又如众人的应声和唱,把人们尽兴夜游的欢乐表现得生动有致。在欣赏这一段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来领略我国古代音乐作品的意境,从而引发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感。在音乐教学中,要设计情趣盎然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情趣,另外增强学生兴趣也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唤醒欣赏高雅音乐的耳朵,提升音乐欣赏的美育功能,并使之与中学的音乐欣赏教学相结合,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使其从中不断地实践、体验和鉴赏其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其意义是深远的。我们愿努力促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去伪存真、扬善弃恶、褒美贬丑,引导学生全身心揣摩,必将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受到极大的快乐。要使欣赏的过程成为审美的享受,让音乐艺术作为美育的一个窗口,在完成美感的同时,渗透至学生的心灵中,通过艺术的熏陶,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增长他们的智慧,这应该是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吧!
  (作者单位 江苏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进一步激发团干部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增强我院广大团员先进性,切实推进共青团改革,我院积极探索把团校建成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关键举措。根据上级文件,利用大课间,结合2+1体育项目,从明确责任,监控管理一体化;项目整合,大课
期刊
摘要:作为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示范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在转型发展建设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总是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共建是转型的关键,专业向应用型转型发
摘要: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本文主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高校教育管理中存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实现协同育人,是高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的主要保障,在工作科学执行下,通过两支队伍优势的互补,能为协同育人提供强大动力,在为学生积极服务的
摘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能向该领域持续不断地输送人才,相关高校就要保证进行该专业学习的学生不仅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有十分丰富的实践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运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质量管理体系,是以学生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来指挥和控制高校体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课程之一。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新教材的拼音教学模式特别强调要与学生的生活、说话氛围紧密结合。主要介绍怎样借助情
摘要:文章阐述了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教育文化功能,分析了阅读推广活动对校园文化的作用,通过概述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关联性,探索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