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需要对这种现状进行变革。本文对目前中职体育教学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的策略,旨在为中职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中职体育变革
1.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仍拘泥于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中职生的需要。教材内容大多是田径中的跑、跳、投和球类中的篮、足、排三大球为主的项目,这样的体育教材没有很好考虑到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的需要,这种体育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影响了培养全面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同时,很多体育教师总觉得中职是培养专业业技能人才而视体育课的重要作用,总觉得学生要求不高,可以降低标准,也就很少去钻研业务,去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照本宣科,敷衍了事,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1.2对不同类型学生体育教学的特点很少进行区别。
虽然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在关注体育课程改革,但这不代表他们就真正的做出了很多成绩,也仅仅只是一种趋势而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要区别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如果我们对这句话稍微进行分析,就发现这句话的逻辑基础首先是识别不同学生的特点,因为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实践。但据笔者了解,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很少在识别不同学生特点方面下功夫。比如,目前中职学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全是以中职学生为主,是真真实实的中职教育;而另外一类是普通高中学校也设有中职类的专业,所以这类学校是两种类型的学生混杂在一起。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则是给两种类型的学生都上课。而问题就出在这里,很多老师都是以普高学生的模式来给职高学生上课,但其实二者之间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区别是很大的,显然二者对体育课的需求也是有一定差别的。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体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分,也就不太可能进行如新课程所言的个性化教学了。
1.3中职体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滞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授式”的旧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部分体育教师虽然改变了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尝试,但也进入了另一种误区:有的老师用放羊式教学误当成自主学习教学:有的老师只重视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却没有其真正内涵。这种出现偏差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和体育技能的学习。
2、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优化策略
2.1中职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素质
当前的中职体育发展,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组织到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具有对新兴体育项目的观察能力和敏感性,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通过教师的“一专多能”和精神风貌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让学生主动锻炼,使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和获得知识的兴趣。二是体育教师在搞好本专业的同时,还要捕捉多方面体育信息,加强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充实自己,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作为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整合体育教师的整体资源优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精神得到陶冶、身心得到强健、技能得到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2.2.体育教学的开展要与专业相结合。中职学生毕业后将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劳动者身体活动特征,确定针对各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比如,将来从事电脑、文秘、财务、家电维修等职业的伏案型工作者需要增强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眼手的协调能力,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安排排球、乒乓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另外,由于伏案型工作者长期工作会导致颈椎酸痛、脑部供血不足、眼睛疲劳等现象,体育教师还要教会以后从事此类工作的中职学生学会工间操、伸展脊柱、眼保健操、全身运动项目,如球类、健身跑、游泳等。对于以后从事护理、售货、烹调、纺织、建筑等站立型工作的中职学生,由于长期站立,很容易下肢肿胀酸痛、易患内脏下垂和腰肌劳损。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工间操、下蹲起立、太极拳、健美操、按摩、健身跑、跳绳、游泳等下肢节律性活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肌肉紧张,增强心肺功能。
2.3根据中职学生学情.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进行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途径很多,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但笔者认为所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要依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改革。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属于人类生长的第二高峰期,他们的身高、体重、器官等发育很快。在心理方面,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和普通高中生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学习基础差,被迫进人中职学校学习。所以中职学生心理特征主要是缺乏自信、厌学、叛逆。但在能力上,他们的人际关系、抗挫折能力比较强。在行为特点上,中职学生控制力比较差,容易冲动,比较叛逆,但操作能力强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也在起步。体育课程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面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中职体育教师自身要正确领悟到这是新时期的严峻挑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把这种挑战视为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来推动中职体育教学的深度改革
参考文献:
[1]黑长庚,宋媛.近十年来关于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3]宋卓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对策[J].新课程研究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中职体育变革
1.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仍拘泥于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中职生的需要。教材内容大多是田径中的跑、跳、投和球类中的篮、足、排三大球为主的项目,这样的体育教材没有很好考虑到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的需要,这种体育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影响了培养全面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同时,很多体育教师总觉得中职是培养专业业技能人才而视体育课的重要作用,总觉得学生要求不高,可以降低标准,也就很少去钻研业务,去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照本宣科,敷衍了事,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1.2对不同类型学生体育教学的特点很少进行区别。
虽然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在关注体育课程改革,但这不代表他们就真正的做出了很多成绩,也仅仅只是一种趋势而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要区别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如果我们对这句话稍微进行分析,就发现这句话的逻辑基础首先是识别不同学生的特点,因为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实践。但据笔者了解,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很少在识别不同学生特点方面下功夫。比如,目前中职学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全是以中职学生为主,是真真实实的中职教育;而另外一类是普通高中学校也设有中职类的专业,所以这类学校是两种类型的学生混杂在一起。在开展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则是给两种类型的学生都上课。而问题就出在这里,很多老师都是以普高学生的模式来给职高学生上课,但其实二者之间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区别是很大的,显然二者对体育课的需求也是有一定差别的。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体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分,也就不太可能进行如新课程所言的个性化教学了。
1.3中职体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滞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传授式”的旧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部分体育教师虽然改变了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尝试,但也进入了另一种误区:有的老师用放羊式教学误当成自主学习教学:有的老师只重视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却没有其真正内涵。这种出现偏差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和体育技能的学习。
2、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优化策略
2.1中职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素质
当前的中职体育发展,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组织到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具有对新兴体育项目的观察能力和敏感性,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通过教师的“一专多能”和精神风貌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让学生主动锻炼,使学生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和获得知识的兴趣。二是体育教师在搞好本专业的同时,还要捕捉多方面体育信息,加强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充实自己,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作为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整合体育教师的整体资源优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精神得到陶冶、身心得到强健、技能得到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2.2.体育教学的开展要与专业相结合。中职学生毕业后将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入不同的工作岗位。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劳动者身体活动特征,确定针对各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比如,将来从事电脑、文秘、财务、家电维修等职业的伏案型工作者需要增强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眼手的协调能力,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安排排球、乒乓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另外,由于伏案型工作者长期工作会导致颈椎酸痛、脑部供血不足、眼睛疲劳等现象,体育教师还要教会以后从事此类工作的中职学生学会工间操、伸展脊柱、眼保健操、全身运动项目,如球类、健身跑、游泳等。对于以后从事护理、售货、烹调、纺织、建筑等站立型工作的中职学生,由于长期站立,很容易下肢肿胀酸痛、易患内脏下垂和腰肌劳损。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工间操、下蹲起立、太极拳、健美操、按摩、健身跑、跳绳、游泳等下肢节律性活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消除下肢肌肉紧张,增强心肺功能。
2.3根据中职学生学情.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进行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途径很多,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但笔者认为所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要依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改革。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左右。这个年龄段属于人类生长的第二高峰期,他们的身高、体重、器官等发育很快。在心理方面,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和普通高中生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学习基础差,被迫进人中职学校学习。所以中职学生心理特征主要是缺乏自信、厌学、叛逆。但在能力上,他们的人际关系、抗挫折能力比较强。在行为特点上,中职学生控制力比较差,容易冲动,比较叛逆,但操作能力强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也在起步。体育课程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面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中职体育教师自身要正确领悟到这是新时期的严峻挑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把这种挑战视为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来推动中职体育教学的深度改革
参考文献:
[1]黑长庚,宋媛.近十年来关于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3]宋卓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对策[J].新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