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出世”大PK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人有着浓郁的“用世”情怀,这种情怀既表现为积极的入世之心,也表现为超然的出世之情。围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出、入世态度,文人们或歌或咏,或嗟或叹。后人据此可以窥见他们“用世”的心灵之程和探求之路。从《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的对比中,可略见一斑。
  一、入世:在“人生几何”的感慨中思索“天下归心”
  三国时期是群雄并起、战祸连年的时代,生活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曹操和众多英雄一样,积极入世,希望结束群雄争霸的分裂局面,实现祖国的统一。
  这种积极的入世之心,首先表现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些诗句中,我们似乎感受到的是诗人借酒浇愁的消极情绪。其实不然,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立功业而未得,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这种苦闷和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不满现实而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绝然不同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所以说诗人的苦闷和感慨,是烈士的悲心,是积极入世的体现,
  其次,诗人的入世之心还表现在对人才的渴求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人才就如那无法揽取的明月,是那样的可望不可即;“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贤士久别归来,喜不自胜。在这里,诗人表达了求贤不得的苦闷和贤士归来的喜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更是以周公自况,强烈地表达了自己渴望贤人相助以求一统天下的入世伟愿。
  二、出世:在“误落尘网”的遗憾中实践“守拙园田”
  和曹操相比,200多年后的陶渊明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以出世之行来“独善其身”。
  陶渊明的出世,一方面源于他的个性。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诗人真实的自我表白,并非愤激之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尘网”、“樊笼”的桎锢,官场的尔虞我诈。他并非没有兼济天下苍生的壮志,但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以及朝廷权臣当道,权豪争权夺利,铲除异己,无心于清明政治。身处其中,陶渊明如“羁鸟”和“池鱼”一样,自然感到不适和厌倦。“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道出了他对官场生活极端的厌恶之情。
  所以,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出世后的“田园生活”图景。在“方宅十余亩……虚室有余闲”这些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这样的生活理念:茅檐草舍远胜官府高堂,树环花绕远胜前呼后拥,温馨村落远胜繁华闹市,鸡鸣狗吠远胜车喧马嚣,清净悠闲远胜摧眉折腰。这既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出世这一超然选择的理想追求。
  入世和出世是文人“用世”的两种人生态度。无论是曹操的“入世”,还是陶渊明的“出世”,都既体现了文人个体的自主选择,也体现出时代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代社会,正是我们青年人大展鸿图的时代,我愿人皆曹孟德,不可沽名学陶潜!
  [【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诗,说说它们所表达的人生态度(或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参考答案】]
  王诗表现了诗人出世的人生态度。末联二句,作者借问“樵夫” (“隐士”的代名词,具有象征意味)“投宿”处,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归隐(出世)之情。
  杜诗表现了诗人入世的人生态度。末联二句妙用典故,借对泰山(自然和人文的结合体)的倾慕,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有所作为(入世)的坚定信念和豪迈之情。
其他文献
高中生作文不理想,因素固然很多,但不会选择、处理材料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够换个角度,有所侧重,有所详略,就能突破瓶颈,点石成金,从而做到不尽“材”源滚滚来。    一、有所侧重,学会一“材”多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的诗句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某一事物,你就会有不同的观感。同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材料,在转述的过程中有所侧重,我们也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光潜先生
期刊
因余光中的《乡愁》而喜欢他的诗,朴素的文字里沉淀着纯美的意象和深挚的情感,读来清醇而深厚。翻开《余光中诗集》,能触摸到其诗歌创作的发展轨迹,更能感受到其情感的枝条蓬勃伸展的方向。读到《算命瞎子》这首诗,我不禁怦然心动,摘录下来和大家共享:  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  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  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  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  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
期刊
Imagine waking up to a world where China is the world’s leading superpower, astronauts are busy walking on Mars and a brand new political party is ruling the UK.  Well this could be the reality in 15
期刊
一个人有尊严地活着才是真正有意义地活着,不仅仅是个人,国家也一样。  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家失去了尊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燃起熊熊大火,在华人国家的公园竟然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日本的铁蹄肆意蹂躏我们的国土和人民……那时的中国,哪里有尊严可言?  尽管那时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但总有一些不卑不亢的中国人,呐喊着“不”,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着国家的尊严!义和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抗八国联军的炮火;19
期刊
他叫斯特纳,小斯特纳。  这个孩子是巴黎人,身体疲弱,面色苍白;他可能有十岁,或者十五岁,跟这些小家伙们打交道,总是搞不清他们究竟有多大年纪。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父亲以前是海军士兵,现在管理教堂区的一个小公园。小孩、女仆、携带折凳的老婆婆、贫穷的母亲,所有到这些靠近人行道的花坛里来避荫的行色匆匆的巴黎人都认识老斯特纳,都很敬重他。人们知道,在他那让狗和赖在公园长凳上不走的人见了害怕的粗硬的胡子下面
期刊
【热点素材】    2010年8月7日,河南省罗山县23岁小伙杨锁被活活饿死在了家中。杨锁父母对他非常宠爱,为了把儿子永远留住,专门给孩子起名叫杨锁。他8岁那年,父母出门时还把他用担子挑着,不让他走路。杨锁有时也试着干活,他父母看见后就说,你到一边玩儿吧,别累着了。后来父母先后病逝,杨锁跟着堂哥生活,到建筑队干活嫌热,到饭店当服务员还想要别人伺候……最后回到村里挨家挨户讨饭吃,上厕所则是在屋内挖个
期刊
陪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陪着读”。陪也可以有很多方式:陪读书、陪做作业、陪上学等等。据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读的现象,这一比例在城市家庭中只会更高。从小学到大学,每个学段都存在陪读这个中国独有的现象。有个中学在校内建起了“陪读楼”,陪读这一现象甚至被拍成了同名的电视剧。一边是专家呼吁停止陪读,陪读弊大于利;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家长走上陪读之路。  原因何在
期刊
幸福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个定义,大家普遍能够接受。不过,诗人郁葱对幸福的理解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面对一滴雨,真的就足够了,  面对一片叶子,真的就足够了,  面对一个单词,真的就足够了,  面对一双泪眼,真的就足够了。    更为博大的满足是空泛的,  还是去回味那些  细微的幸福。  郁葱
期刊
阳逻古名逻汭,又名若城,别称“阳逻堡”,历来是武汉东部重要的军事要塞和水上门户,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早在殷商时期,即有人“依山结茅”、“逐水而居”,周朝时已成著名“水埠”。公元前537年,“楚子伐吴,济于逻汭”,阳逻开始成为军事要塞。三国时期,因其地处长江之北,《水经注》谓“水之北为阳”,又因孙、刘联军北拒曹操,刘备士卒在此“旦大逻吴兵之至”,遂取一“阳”一“逻”名之,“阳逻”自此得名。其人
期刊
众所周知,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不同于其他景物的独特的地方,并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把它细腻地描述出来。如何写好景物特征呢?在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巧用修辞不啻一条捷径。  俗语说:“看景不如听景。”同样的景物,为什么自己亲眼看到的反而不如听到的效果好?这是因为在别人描述景物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别人的语言展开了自己的主观想象,在头脑中创设了一种由自我主观思维修饰过的美妙意境,从而感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