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方式体现为: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等。这一系列的新特点决定了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有非常高的素养,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育实践中无数事实
证明,教师的素养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提升教师素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素养
1.1 历史的原因 现在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恢复高考后从学校进入学校的,他们接受的应试教育,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现代教育缺乏精神上的沟通和理解,这与现代教育的要求无疑形成了一个悖论。
1.2 现实的原因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大行其道的仍是应试教育,挂羊头卖狗肉是教育上的“正常”现象。从学生到教师,乃至学校领导,关心的是分数、是升学率。这种状况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1.3 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尽管还没有取得主流资格,但社会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多年来的奔走呼吁,已经在许多教师的心中划下了痕迹,部分不满应试教育的改革先锋已经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虽然艰难,也初见成效,正以坚韧的生命力冲破应试的坚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等,都在引导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4 高考的导向 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近年来,高考题愈来愈趋向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突出能力,注重实验,评价标准多元化,等等。高考在拟题方面的努力,对基础教育的引领显然起了巨大作用。
2 提升教师素养的必要途径: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素养的提高,依赖进修学习等途径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是由这一庞大的群体自身决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校本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科研。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到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教师进行的教育科研,是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为目的,不是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教育科研的途径:
2.1 用教育理论引领 教育科研必须有现代教育理论的引领,才能走上正确的途径达成科研的目的。如果仅凭经验,走经验主义的老路,必定是劳而无功。因此,组织每个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理解消化现代教育的精髓,明确科研的总体目的和具体目标,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应该认识到,我们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浸泡太久,彻底转变观念需要有一个痛苦的过程。
2.2 进行自我反思 自我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应是一个时时处处无所不在的过程。围绕着具体目的,着眼于长远目标,将自己教学工作中各种灵感顿悟,自己对教材、学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他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进行反思,用现代教育理论加以统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加以认识,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教育思想。这应是进行教育科研前、中、后每个时期时时刻刻都要做的事情。
2.3 做课后小结和札记 教师在选择、确定、审视和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加进理性的思维,实现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教材、学生这些客体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而且把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也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把教学行为和教学反思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受到理性的审视,写成课后小结与札记。这样做,不仅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而且通过及时记录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为教师个人知识的显性化留下了难以获得的素材,为教育科研准备了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
2.4 写教育随笔 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认为,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的最好形式,就是写教育随笔。它是学校教育科研的辅助手段,是引导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一个很好的抓手。在建立研究课题前,通过对教育现象观察、描述、思考、分析,从而发现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而这则是产生课题的前提。课题建立后,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同样需要对教育现象的观察、描述、思考、分析,同时还需观察分析所采用的一些手段实施情况,引起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还需要怎样做等。教师通过不断写随笔,不断积累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从而将教育随笔变成推进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
2.5 集体交流和分享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幻想凭借高深的教育理论知识做好这项工作是完全不可能的,它需要具有创新的精神、真情的底蕴、和谐的意识、机变的素养,用高超的教育艺术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因此,教师之间的集体交流研讨就成为必须,整体之和有可能大于各要素的简单相加。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星期拿出1~2节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疑惑进行交流研究,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个体性的问题,同事之间可以随时进行教研。现在,许多学校实行师徒结对子的做法,使个体间的研讨成为常态。这种集体交流研讨,不仅使教师个人获得了成长,而且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育知识传播在专业教师中,传授给一代新教师了。整体的提升,为教育科研的开展做了充分准备。
2.6 形成教育论文 将研究成果物化为教育论文,用以引领、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育论文,是一个研究过程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更高层次上的开始。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写论文而写论文,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通过教育科研,不断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对此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通过写文章,就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找出经验,得到教训;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提倡大家写点教研文章,就是让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既推动我们的教改实践,又提高我们的理论修养。一句话,就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素养。” 经验之谈,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证明,教师的素养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提升教师素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 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素养
1.1 历史的原因 现在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恢复高考后从学校进入学校的,他们接受的应试教育,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现代教育缺乏精神上的沟通和理解,这与现代教育的要求无疑形成了一个悖论。
1.2 现实的原因 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大行其道的仍是应试教育,挂羊头卖狗肉是教育上的“正常”现象。从学生到教师,乃至学校领导,关心的是分数、是升学率。这种状况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1.3 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尽管还没有取得主流资格,但社会及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多年来的奔走呼吁,已经在许多教师的心中划下了痕迹,部分不满应试教育的改革先锋已经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虽然艰难,也初见成效,正以坚韧的生命力冲破应试的坚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等,都在引导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4 高考的导向 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近年来,高考题愈来愈趋向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突出能力,注重实验,评价标准多元化,等等。高考在拟题方面的努力,对基础教育的引领显然起了巨大作用。
2 提升教师素养的必要途径: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素养的提高,依赖进修学习等途径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是由这一庞大的群体自身决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校本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科研。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到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教师进行的教育科研,是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为目的,不是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教育科研的途径:
2.1 用教育理论引领 教育科研必须有现代教育理论的引领,才能走上正确的途径达成科研的目的。如果仅凭经验,走经验主义的老路,必定是劳而无功。因此,组织每个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理解消化现代教育的精髓,明确科研的总体目的和具体目标,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应该认识到,我们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浸泡太久,彻底转变观念需要有一个痛苦的过程。
2.2 进行自我反思 自我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应是一个时时处处无所不在的过程。围绕着具体目的,着眼于长远目标,将自己教学工作中各种灵感顿悟,自己对教材、学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他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进行反思,用现代教育理论加以统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加以认识,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教育思想。这应是进行教育科研前、中、后每个时期时时刻刻都要做的事情。
2.3 做课后小结和札记 教师在选择、确定、审视和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加进理性的思维,实现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教材、学生这些客体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而且把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也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把教学行为和教学反思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受到理性的审视,写成课后小结与札记。这样做,不仅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而且通过及时记录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为教师个人知识的显性化留下了难以获得的素材,为教育科研准备了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
2.4 写教育随笔 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认为,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的最好形式,就是写教育随笔。它是学校教育科研的辅助手段,是引导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一个很好的抓手。在建立研究课题前,通过对教育现象观察、描述、思考、分析,从而发现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而这则是产生课题的前提。课题建立后,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同样需要对教育现象的观察、描述、思考、分析,同时还需观察分析所采用的一些手段实施情况,引起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还需要怎样做等。教师通过不断写随笔,不断积累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从而将教育随笔变成推进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
2.5 集体交流和分享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幻想凭借高深的教育理论知识做好这项工作是完全不可能的,它需要具有创新的精神、真情的底蕴、和谐的意识、机变的素养,用高超的教育艺术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因此,教师之间的集体交流研讨就成为必须,整体之和有可能大于各要素的简单相加。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星期拿出1~2节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疑惑进行交流研究,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个体性的问题,同事之间可以随时进行教研。现在,许多学校实行师徒结对子的做法,使个体间的研讨成为常态。这种集体交流研讨,不仅使教师个人获得了成长,而且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育知识传播在专业教师中,传授给一代新教师了。整体的提升,为教育科研的开展做了充分准备。
2.6 形成教育论文 将研究成果物化为教育论文,用以引领、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育论文,是一个研究过程的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更高层次上的开始。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写论文而写论文,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通过教育科研,不断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对此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通过写文章,就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找出经验,得到教训;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提倡大家写点教研文章,就是让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既推动我们的教改实践,又提高我们的理论修养。一句话,就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素养。” 经验之谈,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