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野蛮人与新物种

来源 :商业价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支没有任何新闻门户基因的创业团队,却做出了一款用户规模近1亿的热门新闻客户端产品,这听上去有些不可以思议,但它的确发生了。
  在2013年的新闻客户端大战中,张一鸣和他的今日头条成为了最大的黑马。
  2012年8月,今日头条上线,用“生不逢时”形容它当时的境遇再合适不过了。彼时四大门户均已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产品,其中搜狐、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用户规模更是已经接近4000万。虽然几大门户的新闻客户端之间还在贴身肉搏,但是对于刚刚踏上战场的今日头条来说,这场战争似乎已经结束了。对手们都是装备精良、割据一方的正规军,而自己则是势单力薄的游击队,胜负看上去实在没什么悬念。
  不过,剧情却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发展。在这场本该属于门户豪强的游戏里,今日头条不仅顽强活了下来,还生生从对手们那里抢下了一块不小的地盘。截至今年2月中旬,今日头条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9000万,日活跃用户1000万,并且保持每月1000万以上的新增用户,看来过亿只是时间问题。
  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像调教电台一样,调教你的新闻客户端


  用豆瓣或者虾米电台听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习惯。
  对于喜欢民谣的文艺青年来说,广播里冷不丁冒出一首凤凰传奇的歌简直是件难以忍受的事,而在豆瓣或虾米电台这样的产品上,用户可以依据个人偏好,通过点赞、跳过或者垃圾箱等几个几个简单的按钮,逐步调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电台,这样既满足了发现新歌的需求,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确保播放的都是符合自己口味的歌曲。
  不过,你知道新闻客户端其实也能这么玩吗?
  这就是今日头条这款产品最大的特色,用户可以像调教电台一样,调教自己的新闻客户端。
  一叠厚厚的报纸,令你感兴趣的新闻加起来可能只有一个版;在门户上泡了半个小时,真正用来阅读新闻的时间可能只有5分钟,剩下的25分钟全部花在了浏览标题上面;而RSS工具始终是极少数精英人群的专利。这就是传统新闻内容分发方式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受众对这种模式已经麻木了,很少有人再去想,为什么不能存在这样一家媒体,上面发布的每一篇新闻都是自己关心的。而这正是今日头条想要做到的事情。
  一旦绑定你的社交媒体账号,今日头条的推荐引擎就能迅速根据你账号的标签、好友、转发等信息分析出你大致的兴趣爱好,从而向你推荐相应的内容,而且,随着算法的不断进化以及用户使用时长的增加,这种推送也会变得愈发精准,目前今日头条9000万的用户中有1/3都绑定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凭借这一招鲜的推荐绝活,今日头条这家一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已经成为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标杆,并且受到资本的追捧。
  今年1月中旬,搜狐在发布搜狐新闻客户端4.0版本的同时,宣布了“个性化、视频化、本地化和社交化”的产品发展规划。其中的“个性化”正是要以今日头条为学习模板。搜狐产品副总裁方刚在搜狐新闻客户端合作伙伴年会上明确表示,下一步会根据用户的阅读行为和喜好向其推荐新闻,最终实现“千人千面”的目标,即每个用户看到的新闻都不尽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方刚特意在演讲PPT中提到了今日头条,并且坦言正是因为今日头条这匹黑马的杀出,令搜狐新闻客户端2013年未能完成预定的目标。

穿着新闻外衣的推荐引擎


  虽然有着一个新闻性十足的名字“今日头条”,而且看上去与同类产品大同小异,但在骨子里,今日头条则完全是另外一个物种。与其将它称为新闻客户端,其实叫它推荐引擎更为准确,因为从出发点上,今日头条就与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截然不同。
  传统门户想要做的是一款提供新闻资讯的移动App,完成从PC向移动的过渡,而张一鸣想做的却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推荐引擎,新闻资讯仅仅是它所承载的内容而已。
  而之所以将推荐内容选定在新闻资讯,实际上是一个排除法后的产物。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告诉《商业价值》,他们先将能够被推荐的信息按照题材和类别全部罗列了出来,接着进行筛选。
  “我们首先排除了小说,比如一年你就看10本书,你可能就用我10次。后来觉得也不该推荐游戏,因为它也是一次投入很久,用户选择的频次也少,依此类推,还有许多东西都是不这么优先的。”张一鸣说。
  除了排除这些不适合推荐的内容,还有一类则是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的。“比如全购物领域就不太好做,比如你家里灯泡坏了就想换灯泡,窗帘坏了想换窗帘,但是我怎么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坏呢?因为没办法拿到这些信息,它们坏了也不会通知我。”
  经过层层筛选,张一鸣最终选择了用户使用频次高、覆盖广、适宜推荐的新闻资讯作为推荐的内容。
  用推荐引擎分发新闻,是对传统新闻门户工作方式的一次巨大颠覆。
  传统的新闻门户都有着庞大的编辑团队,编辑从每天抓取到的海量新闻中,按照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选择出一些所谓重要的、用户感兴趣的新闻推荐到首页,或者排在靠前的位置。
  这种模式固然可行,但并不完美。人工推荐模式的背后所追求的是信息覆盖的广度,只有大家都感兴趣的新闻才能为网站带来足够多的流量,所以这就意味着一些小众的的长尾信息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位用户喜欢一支乏人问津的NBA弱旅,那他就很难在门户首页上看到这支球队的消息。因为放在首页的永远是那些战绩最好、最炙手可热的球星和球队的消息。
  想要解决长尾的信息需求,推荐引擎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但对于门户网站来说,多年来的工作习惯早已养成,而且传统的人工编辑模式依旧运转良好,因此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危机感去推动这样的改革。况且庞大的编辑团队也是转型的负担,一旦全部改用机器推荐了,那么这些编辑怎么办?此外,一些政策层面的因素也制约着传统门户的手脚。   不过,这些“拖后腿”的因素在张一鸣这里并不是问题,没有任何门户工作经验反而是他能够做成今日头条的原因。张一鸣是一位典型的连续创业者,他曾是饭否的技术合伙人,负责饭否的搜索、热词挖掘。离开饭否后,他创办了房产搜索网站九九房,在公司走上正轨后,对技术更感兴趣的他将公司交给了他人打理,自己则开始了新一次创业——字节跳动科技,并将公司的目标锁定在了推荐引擎上面。
  2012年3月,新公司推出了成立后的第一款产品——搞笑图;5月,第二款产品内涵段子上线;8月,今日头条上线。这也是今日头条至今为止三款最重要的产品。所有产品后台的技术架构基本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推荐引擎分发信息,但产品难度逐次增加。对于张一鸣而言,无论是搞笑图还是内涵段子,其实都是为了今日头条练手和铺垫。
  事实最终证明,用推荐引擎分发新闻,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虽然其他新闻客户端产品都有不少的编辑原创内容,比如网易的“每日轻松一刻”就颇受用户欢迎,但是张一鸣却不为所动,坚持将机器推荐进行到底,最大程度上排除人工的因素。
  当然,今日头条也并非完全没有编辑团队,但他们所承担的主要工作是审查内容,规避政策和法律层面的风险。
  正因为是与传统新闻客户端完全不同的物种,张一鸣也并没有把其他的新闻客户端视为自己的对手。在被问及谁才是今日头条最有威胁的对手时,张一鸣给出的答案十分简单,“(我们的对手)不是我们的同行。”
  那究竟真正对手是谁,张一鸣并不愿多说,不过在他看来,至少微信的朋友圈都是一个比新闻客户端更具威胁的产品。
  虽然张一鸣没有透露自己的“假想敌”,但是不妨推测一下,今日头条的对手一定是与它类似、帮助用户发现新内容的产品,环顾眼下国内的热门应用,豌豆荚与今日头条似乎有不少共通的地方。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张一鸣从来没有把推荐引擎的内容只局限在新闻资讯上面。“我们做今日头条的时候就还犹豫要不要做一个更综合的东西,比如叫今日发现。后来觉得没有必要了,就在上面扩充就好了。”据他介绍,今日头条下一步会向用户推荐更多新闻之外的内容,比如会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使用场景向其推荐更多维度的信息。比如一位用户要去丽江旅游,今日头条会贴心地为他推荐丽江旅游攻略,或者当地的美食信息等。
  总而言之,如果你现在还只是将今日头条当做是一款新闻客户端,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新闻客户端到信息分发商


  虽然有着一款颇具竞争力的产品,但是今日头条的崛起背后也有许多其他的因素。
  事实上,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不知道推荐引擎或者个性化新闻究竟意味着什么,促使他们选择今日头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在许多对手眼中,今日头条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占了名字的便宜。
  相对于传统新闻门户清一色的“网站名+新闻客户端”的命名方式,今日头条的名字从营销角度讲更容易抓住受众的眼球,尤其是对互联网公司并不十分了解的小白用户,今日头条这个直白的名字能够瞬间抓住他们的眼球。
  为了给产品起名,张一鸣和团队着实花了一番功夫。他们将历史上成功和失败公司的名字先列出来进行参考,然后又找来各大应用市场的排行榜,研究前100名产品的命名规律,尤其是其中的新产品。
  “我们是比较重视方法论的团队,我们把名字分为3类,一类是像百度这种意义很完整、很综合的名字,一类是像小米这种拟物的、具象的名字,最后还有一类就是大白话,我们对这三种做了分析,最后发现排行榜上靠前的都是大白话类型的,比如铃声大全、高清影视之类的,所以我们知道一定不能起一个很装的名字。”
  最终,“今日头条”这个名字从近百个候选方案中脱颖而出。也正是由于这个新闻性十足的名字,许多用户选择了今日头条,而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推荐新闻的愈发精准,不少用户渐渐喜欢上了这款产品。
  当然,今日头条的崛起并不能简单归结于某个因素。
  “做得差的公司有时候并不是做错了什么,他们也做对了很多事,而做得好的公司只是因为做到了更加极致,过了及格线而已。”张一鸣说,“我们在不少事情上做得还不错。比如我们的名字相对于错的来说是还不错,我们的技术稳定相对于差的公司做得还不错。推广虽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关键时间点,该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做了。”
  个性的产品,出色的运营等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最终成就了今天的今日头条。而在产品初步成功后,今日头条从去年11月开始,启动了自己的商业化。
  对于商业模式,张一鸣从创业初衷也已经想得十分清楚,就是坚定地选择了广告这一条路径,而诸如游戏联运、电商、增值业务、会员机制等业内的常见做法则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解释说,因为并没有看到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
  推荐引擎的信息分发模式对于广告主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启动商业化后,很快就有不少知名厂商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包括东风雪铁龙、沃尔沃、乐视等公司都已经是今日头条的客户,眼下,公司的收入足以覆盖每月的运营成本。春节过后,今日头条的广告系统1.0版本也已上线,商业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据张一鸣介绍,公司今年的营收目标是达到2亿。
  对于传统门户来说,今日头条的闪电崛起又是一个外来势力搅局的经典商业案例,一个毫无媒体从业背景的创业者,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摇生变,成为了传媒新贵,这给整个传媒产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尤其是这种利用推荐引擎分发新闻资讯的创新方式,究竟会对整个媒体行业,尤其是内容生产方式造成怎样的深远影响,这绝对是一件值得长期关注的事情。
其他文献
據彭博社报道,有知情人士称,由于主要资助方乐视陷入资金困境,电动汽车厂商法乐第未来(Faraday Future)计划融资10亿美元。  该知情人士称,法乐第已经开始会见潜在投资者,同时也正在挑选金融顾问帮助筹划融资事宜,计划在未来约2个月内完成这笔融资。  乐视集团近来频频被起底资金问题,还接连传出大裁员消息。  上周有媒体报道称,乐视将进行大规模裁员。在乐视控股体系中,市场品牌中心将从100余
期刊
《商业价值》杂志联合出版人  “是500光年!”伊隆·马斯克和我几乎同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瞬间就把彼此都逗乐了,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因为意识到整个屋子中真正在意这个数字的,估计没有几个人。  这个500光年的数字,是指最近被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最接近地球大小和环境的地外行星——“开普勒186f”。当时在晚宴上的张亚勤正在我边上与马斯克探讨未来什么时候人类可以登陆火星,顺带提到了“N
期刊
万物跨界互联,大数据的价值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挖掘数据,能较精准地掌握用户需求、提升行业效率、改善企业服务,甚至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巨变时代,互联网的含义变得越来越丰富,这其中以咨询机构Gartner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全球即将进入的后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智能机器、物联网和互联网发生联系的时代。  的确,到今天,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个叫G7的智能硬件装在货车上,能够实时监测到司机的驾驶行为以及
期刊
《商业价值》注: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不再考虑是否要上云的问题,而是在云计算大潮中,“我的机会在哪里、我能做什么”的问题。作为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第一梯队的金山云,凭什么连续两年保持三位数的高速增长?钛媒体记者独家专访了金山云CEO王育林:  国际知名研究机构IDC近日发布的《中国公有云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16年阿里云市场份额为40.67%,腾讯云为7.34%、金山云为6.02%。赛
期刊
企业竞争力:361°“One cares One买一善一”项目,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了解361°品牌,促进企业业务的发展,提升做公益事业的能力,达到企业与社会双赢的结果。  社会效益:“买一善一”除了解决广大贫困地区小学生缺鞋少衣的问题,还为消费者搭建了将个人的购物行为转化成持续性的公益行为,并能释放出自身的公益梦想的平台。  即使是在2013年,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依然是缺鞋少鞋,甚至“光脚
期刊
谷歌以大局为重,冒着有损公司品牌形象的风险,毅然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公众服务,与此同时发展企业。  关键时刻  谷歌遭遇9·11,这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时候,怎样做可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关键抉择  谷歌以大局为重,冒着有损公司品牌形象的风险,毅然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公众服务,与此同时发展企业。  应对策略  为公众提
期刊
近两年,白酒市场迎来了一股势力强劲的寒流,这让国酒茅台也放低了“姿态”。今年 1月,贵州茅台宣布设立子公司,玩儿起了“私人订制”。所谓“私人订制”就是消费者先选定一款可供定制的酒,在不改变口感的前提下,自主设计或添加包括酒瓶造型、瓶身图案、字体,以及想刻印的人生宣言、个性图像等元素。一般经过30~60个工作日,定制酒就可出炉。以贵州茅台为例,茅台定制酒涵盖茅台年份酒、飞天茅台、汉酱等贵州茅台旗下所
期刊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等放学”的爱好,小时候等下课长大了等下班,如果心里面还惦记着美食,想必更是如坐针毡。近日,麦当劳就发布了这样一个广告《The bobbing heads of swindon》,视频中一帮同事盯着时钟好像下班后有很要紧的事,焦急得就像是“打地鼠”游戏一样上蹿下跳,最后谜底揭晓,原来麦当劳推出了新品。  点评: 如果老板看见的话,估计现场会上演真人版“打地鼠”吧……
期刊
高大上是这个时代亘古不变的追求,对于ThinkPad这样历经20年沉淀的经典品牌。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ThinkPad一改专业严肃的IT专家形象,变身幽默诙谐的科技小达人,和众网友打成一片。很显然,再科学再专业的灌输,也不如趣味十足的互动更深得人心。这一次,ThinkPad没有用纪录片讲述充满奥秘的灵感起源,而是以一场河豚鱼与呼吸键盘的精彩互动,秀出自己的绝技,再晦涩的科技也被萌化了。  点
期刊
5年前,肖央、王太利在微电影《老男孩》里向青春和梦想讨了一个说法,2014年他们的电影作品《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又一次讲述那些仍然走在梦想的路上、在生活里摇摆和彷徨的80后,《老男孩》最初成长起来的优酷平台也在5年之后变成电影联合出品方。  在版权争夺与暗战日益升级的视频行业,优酷土豆却显得有些不一样,2014年,独播综艺的持续关注度和广告价值被视频网站认知,腾讯视频以2.5亿元从搜狐视频手里接过《
期刊